•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想瘦身要先克服3個主要障礙
1
想瘦身要先克服3個主要障礙
2
內臟脂肪消除
降低內臟脂肪堆積的5個技巧!讓你遠離罹患慢性疾病的高風險群
3
加拿大健身女3個月增胖11公斤:快樂比體態更重要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瘦身要先克服3個主要障礙

2016-05-20
知識庫 瘦身 飲食方式 觀念

當我們想要減少一到兩個尺碼時,通常你知道要做下列幾件事:多吃蔬菜、少些蛋糕餅乾、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然後,每週保持些運動。儘管大多數人都知道這些保持健康生活的基本作法,但是減重之路卻依然艱苦。

美國德州健身學院運動科學教授與行為科學家Philip Stanforth提供了他的觀察,他說當大多數人試圖減肥時,需要克服三個主要的障礙:

1. 我們用一些方法讓我們坐著,而且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以現代的生活來說,我們人不超重簡直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天當中,我們消耗的熱量是那麼的少。換句話說,當我們坐在辦公室,開車上下班,玩平板及手機,和訂購外賣的日常生活就意味著我們吃下的熱量最終超過我們消耗掉的。

這一點,再加上一個現象:我們現在所吃的食物中,塞滿了飽含熱量的糖和脂肪,要讓你晚上燃燒掉這些熱量變得不可能。

不過,需要久坐的生活方式也有一些簡單的解決方法,例如,每一小時便起身走動會比偶而為之的運動有效。

©WORKPLACE HEALTH & WELLNESS

2. 我們真的不善於記住我們吃了多少,又做了多少運動

當我們意識到或者正積極的努力為身體做些事情時,我們傾向於回饋自己比投入的更多。人們往往高估自己的體力活動量並低估所自己吃下的食物量,而且,他們通常都認為自己已經少吃了。

根據Stanforth最近的幾項研究發現,人的記憶可以準確的提供自己過去的攝食行為是個假議題。因此,問題不只是「回憶是不可靠的歷史紀錄」,也在於我們常常忽略掉,自己所習慣吃的食物根本就存在很高的熱量。

以咖啡為例,一杯黑咖啡差不多只有2卡路里 ——還不到一片無糖口香糖的熱量。但是,只要一顆奶油球和一小匙糖可以隨隨便便就讓一杯咖啡增加25-150卡路里。大多數人認為,「哦,今天上午我只喝了一杯咖啡,所以沒有什麼熱量。」但是當你加了奶油球和糖,那就完全不是這回事了。

©ShutterStock

3.我們吃進去的是份量,而不是合適的配量

食品業提供的所謂的單人份,為了售價策略的考量,往往將內容包裝量過度擴增。大多數人會認為,冰淇淋每份大概是一個杯子。實際上,一個230卡路里「份量」的冰淇淋只有半杯,或者是8湯匙!

份量的大小是個大問題。大多數人會說,好吧,這看起來像是一人份,但事實上,那己經是兩人或三人份了。說到這裡,你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如果你叫了一盤義大利麵,那考慮一半外帶吧。如果你在家裡吃飯,蔬菜最好占你碗裡一半的份量。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降低內臟脂肪堆積的5個技巧!讓你遠離罹患慢性疾病的高風險群

2022-10-27
無氧運動有氧運動體脂肪減脂瘦身話題觀念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簡單的方式,可判定體內脂肪會先儲存內臟還是皮下,但我們可以簡單了解腹部是這兩類脂肪最容易堆積的地方,電腦斷層(CT)掃描可以協助醫生來確認脂肪的分佈狀況,但這必須要經年累月的追蹤才能有一個詳盡的數據。

內臟脂肪消除
降低內臟脂肪堆積的5個技巧!讓你遠離罹患慢性疾病的高風險群

但身為一般人的我們,並不需要去搞懂體內的脂肪有多少是皮下或內臟,我們只要注意腰圍與臀圍的數字是否有超過危險數值,當男性腰圍超過35英吋或女性腰圍超過40英吋時,都有罹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這時後你就必須要控制飲食多運動來降低體脂率。

然而,根據許多研究的表示,當人體進行節食的狀態,大部分減掉的都是屬於白色脂肪,這與我們想降低疾病風險的內臟脂肪不同,而且脂肪往往會經由正確的飲食和固定的運動習慣,在全身上下均衡的減少,當然這也包含降低內臟脂肪的含量,這點對於身體激素的調節占有想當重要的環節。

因此,我們就必須要了解,改如何做才能讓內臟脂肪獲得減少?以下將提供六個十分重要的觀念,讓你在減脂的道路上能少走些冤枉路。

降低內臟脂肪堆積的5個技巧

1.降低攝取精製碳水化合物

胰島素是人體最重要的激素之一,然而飲食正好直接控制著體內胰島素的釋放。由於胰島素在新陳代謝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幫助我們將食物中的能量轉化成細胞所需的能量;當一個正常且健康的細胞就具有較高的胰島素受體,因此對於胰島素的反應是處於正常狀態,但持續過高的葡萄糖就會影響胰島素的反應狀態,這時細胞就會減少胰島素受體的數量。所以,減少攝取過多精製碳水化合物和糖,就能讓荷爾蒙平衡及減少脂肪堆積。

2.補充非澱粉類蔬菜、脂肪和蛋白質

在飲食選擇的基礎上,應該要選擇天然能燃燒脂肪的食物,例如蘋果醋、辣椒、奇亞籽、羽衣甘藍、 花椰菜或椰子油這類的食材;當然,每個人的喜好及選擇都會有所不同,你可以根據自己所需的方向去進行調整。 但最終的目標就是吃豐富且營養的天然食物,這代表著必須要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在脂肪攝取的選擇上,可以選用椰子油、特級初榨橄欖油、魚油或是堅果這類的食材,都能加強胰島素平衡、腸道細菌、激素和體重管理,此外健康的蛋白質也對於減少飢餓感和胰島素峰值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

減脂餐的關鍵
選擇正確的飲食方式及食材,是減少體內脂肪堆積的第一步。

3. 養成運動訓練的習慣

運動可以幫助我們平衡胰島素並使我們的細胞更容易使用葡萄糖。雖然不同類型的運動可以限制代謝綜合症患者,因內臟脂肪堆積所導致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根據2013 年發表於《國際心臟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與中等強度的訓練相比,高強度阻力訓練能讓成年人減少較多的內臟脂肪;這意味著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的減掉腹部脂肪 ,當然重量訓練、有氧運動或耐力訓練的組合也能有所幫助。

4.降低身心的壓力

我們知道緩解壓力能有效的降低脂肪堆積,這是由於過高的壓力會導致皮質醇的產生並干擾食慾控制、新陳代謝和睡眠等問題;因此多進行運動訓練和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都可以有效的降低壓力。

5.良好的睡眠品質

良好的休息與睡眠可以讓身體重置,這包含降低食慾、壓力荷爾蒙、促進新陳代謝等好處;所以為了能獲得良好的睡眠品質,你可以嘗試使用精油放鬆、洗澡、減少咖啡因的攝取以及黑暗舒適的房間。

資料參考/NCBI、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加拿大健身女3個月增胖11公斤:快樂比體態更重要

2017-07-28
瘦身故事健身話題

對你們來說,怎樣的生活才是開心的?瓊斯(Jolene Nicole Jones)是一位加拿大26歲的健美女選手,嚴格的訓練以及飲食控制一直是她每天必須做的事,直到有次在比賽前突然對這一切感到疲乏,於是在比賽過後瓊斯開始不忌口、減少運動量,在短短3個月就增胖了11公斤,增胖後她才體會快樂比體態更重要,每天不用專鍛鍊六塊肌、馬甲線的人生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加拿大健身女3個月胖11公斤,認為快樂比體態更重要 ©Jolene Nicole J/Facebook

瓊斯在2年前是一名優秀的女子健美選手,她每週運動六天,每次都約45分鐘的時間,在飲食方面也是相當嚴格,她每餐都會計算好熱量,她表示剛開始要戒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相當困難,再來是不能碰酒精、含大量糖分的食物,如果沒有堅持下去,就一切都會失敗。每次到了比賽前,都是瓊斯最痛苦的時候,必須大幅減少飲食,只能吃很多蛋白質、蛋白飲,這段時間幾乎只能吃早餐,還要維持運動量,許多參賽選手都是靠著堅強的意志力才能達成。

在某一次比賽時,瓊斯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要怎麼努力鍛鍊身材、嚴格看待自己,總覺得這麼努力心裡卻充滿了許多空虛感。

瓊斯:「忽然間不明白努力這麼多年以及準備比賽是為了什麼?雖然許多跟我同樣的參賽者都很羨慕我有馬甲線、六塊肌,但這些對我來說不是我真的想要的,當比賽過後,我決定卸下健美選手的光環,開始不忌口的享受美食,在短短三個月我胖了11公斤,但是我覺得非常快樂,我從沒感受到那麼自在輕鬆的感覺。」

瓊斯認為自己的必須決定人生的價值與喜悅,並不取決於能舉多重或體重計上的數字。瓊斯:「我認為的人生價值就是取決於我臉上的笑容來決定,當你擁有一顆越快樂的心就會越來越正面,不要去斤斤計較數字的浮動,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痛苦。」

每個人對於自己都有不同的人生要追求,或許是開心、金錢以及健康等,但是不管怎樣,都要擁有一顆快樂健康的心才能好好生活下去。

參考資料/daily mail、9honey、instagram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