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71歲的人還能締造出什麼樣的世界紀錄嗎?一位來自美國加州(California)的健力運動員Rudy Kadlub於日前創造了最新的世界紀錄。體重只有222磅的他在2020聖地亞哥北美錦標賽中,以深蹲430磅(195公斤)、臥推303磅(140公斤)以及硬舉518磅(234公斤)總計1251磅(575.46公斤)獲得世界記錄冠軍。
這位71歲的Rudy Kadlub不是健力界的新手,他在16年前55歲的時候就開始了他的健力生涯,之後便路陸續續創下超過20項包含美國及世界的健力比賽紀錄,甚至在去年他70歲的時候也以單項硬舉505磅(229公斤)獲得冠軍,今年在比賽前夕也在自家門前硬舉500磅(227公斤)宣示老當益壯的體能,接著在六個月之後的聖地亞哥北美錦標賽以增加18磅(518磅)打破自己的紀錄,告訴世人六個月也能加強肌力突破自己。
根據國際舉重聯盟(IPL)的數據,總重量達1251磅是這個年紀的健力選手史無前例的紀錄,雖然Kadlub是一位資深又超過70歲年紀的選手之一,但事實證明年齡對他來說卻不是唯一的阻礙,並展示了自己超強的肌力與體能狀態,甚至在69歲時於Odd Haugen全美實力經典賽中,比世界上最強壯的男子-馬丁斯·利西斯(Martins Licis)舉起更多的重量,而贏得了Vise Grip Viking的綽號。
資料參考/USPA、instagram
責任編輯/David
對於身體來說想要讓它持續的進步,可以透過特定需求的特定適應性(Specific Adaptation to Imposed Demands,SAID)原則來規範一切,這個原則適用於身體所有的系統,包括肌肉、神經系統與結締組織;它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劇烈的運動對肌肉與神經系統施加足夠的壓力,身體的肌力將會獲得提升並產生肌肥大現象,隨著時間的延伸身體各個系統會逐漸適應所施加的壓力,使得肌力大幅提升、肌肥大以及結締組織適應,以上這些就是所謂的漸進式超負荷(Progressive overload)。
當我們了漸進式負荷是讓身體持續進步的關鍵之後,你心中一定會出現「該如何進行漸進式負荷?」這樣的疑問,現在就讓我們回歸到制定訓練的基礎單位「單一訓練」開始了解起。任何一個單一訓練計劃的關鍵就是要有充足的強度與訓練量,才能給予身體肌肉、神經系統與結締組織足夠的壓力,使得我們的身體增加足夠的肌力及肌肥大來適應外來的壓力,另外,除了訓練之外還要安排足夠的休息時間,才能讓身體恢復並變得更加的強壯。
然而,調整訓練計劃有許多的面向,首先,要整合我們所了解的訓練概念,包含次數、組數、組間休息時間、訓練頻率、強度、運動量、動作屬性以及疲勞度等等,在這些訓練概念裡對於漸進式負荷最重要的因素是「訓練量」與「強度」這兩項。
在訓練量裡面我們可以透過3個不同的方式來做調整:
1.一組的次數。
2.一次運動的組數。
3.一次運動的總量。
而訓練強度則可透過增加運動難度來做調整,例如根據你做的動作來進行負重的增加或是速度的快慢,甚至於增加訓練動作的次數等等,都可以增加負荷量。
我們的身體會透過恆定性(homeostasis)來自我調節,讓它嚴格的維持穩定的狀態,因此,當我們在運動過程中對身體充分施加壓力時,只要透過足夠的休息就可使得身體適應。然而,也正因為身體在經過這樣的過程會被迫適應與改變,進而承受運動訓練給予的壓力與耐受度,這也就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訓練平台期。所以,我們如果要持續的讓身體變得更強壯,重複相同的訓練方式就顯得非常不合邏輯,因此,我們就必需要根據次數來增加重量,通常都會以5-10磅來做為每次增加的重量。
例如:
第一週:深蹲(45磅) 3組x10下
第二週:深蹲(50磅) 3組x10下
第三週:深蹲(55磅) 3組x10下
第四週:深蹲(60磅) 3組x10下
第五週:深蹲(65磅) 3組x10下
這也就能強迫每次的訓練都有期適應性,並讓肌肉量與肌力都能同步上升,這類型的訓練方式也是最適合初學者突破平台期有效的訓練方式。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