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Boom-Art 推出藏家等級精品三聯衝浪板
1
Boom-Art 推出藏家等級精品三聯衝浪板
2
登山技巧
登山容易腿部無力?教你擅用身體縱軸走法讓上下山更加輕鬆愉快!
3
追夢永不嫌晚!4位90歲泳士,游回青春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oom-Art 推出藏家等級精品三聯衝浪板

2016-05-10
配備館 戶外運動 水上運動 游泳 極限運動

法國限量衝浪板製造商Boom-Art與歐洲最大的衝浪板公司UWL Surfboard聯合創作了一組兩款限量系列衝浪板。兩套收藏家系列衝浪板,在設計上體現了歐洲文藝復興主義的繪畫藝術風格。其中,“貴婦與獨角獸”(The Lady and the Unicorn)是一套在歐洲著名紡織產地法蘭德斯織成的六件羊毛絲織掛毯,圖面的設計大約為16世紀左右在巴黎完成。

而「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則是由早期荷蘭藝術大師耶羅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創作的一張三聯油畫,此作亦為大師巔峰代表之作。每件滑板都是在法國手工製作完成,由聚酯樹脂材料和手工成型的聚氨酯泡沫塑料製作而成。這兩款作品均僅生產10套,價格想必也所費不貲。

©boom-art
©boom-art
©boom-art

何謂三聯畫(triptych)

三聯畫(來自希臘語形容詞τρίπτυχοs,意味「三折的」)是畫作(常為布面油畫)的一種類型,是多聯畫的一種,分為三個部份。一般正中的那一幅最大,也有三幅作品大小相同的畫作。

三聯畫在基督教藝術早期就已經出現,是中世紀祭壇畫的常見形式。後來又被文藝復興畫家們採用。用這種形式創作出的作品也易於拆分運輸。同樣的手法被用於現代的攝影技術中。

Boom-Art

販售資訊 Boom-Art Shop
網址 Boom-Art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登山容易腿部無力?教你擅用身體縱軸走法讓上下山更加輕鬆愉快!

2023-03-23
知識庫書摘下半身肌群觀念登山戶外運動

學會不對身體造成負擔的穩定步行方法後,獨攀就會更加輕鬆愉快。儘管如此,在本身就必須承受沉重負擔的登山過程中,就算知道「這樣走比較好」也很難修正。畢竟身體面臨嚴峻考驗時,特別難做出與日常不同的行動,因此必須從平常開始修正步行方法。事實上,在生活中使用正確步行方法的人相當少。首先就先找到身體的縱軸,學會用骨骼支撐身體開始吧。平常多加留意走路方法,使其成為一種習慣是很重要的。只要身體習慣這種走法,登山時自然就能夠走得輕鬆。

登山技巧
登山會膝蓋痛?教你擅用身體縱軸走法讓過程更加輕鬆愉快!

學會正確走路方法的第一步,就是像下方照片一樣擺出正確的姿勢,這時要特別留意的是軸與重心。此外也要改變步行的觀念,那就是走路時不是只動腳,重心與縱軸也要跟著移動。以身體後側肌肉將身體往前推出的感覺踏出前腳後,利用著地至重心移動這一瞬間的時間延遲,確認接到地面的狀態。若有溼滑、不穩等不安定因素,就要立即修正身體的均衡,或是把重心挪回後腳。未經過確認就一口氣將重量施加在前腳時,容易造成跌倒或扭傷,遭受的損傷也會特別大。正確的行走方式是靠重心移動,縱軸則要在前腳正上方,因此應確認身體縱軸維持筆直後再踏出下一步。

正確姿勢
學會正確走路方法第一步就是擺出正確的姿勢,並特別留意的是軸與重心。

爬升與下降都必須留意軸的移動

爬升時的姿勢與步行方法大致相同,但是因為是走在斜坡上,所以要特別注意別讓重心往後。學會正確步行方法後,能夠實際感受到「啊!不一樣!(步行感覺變了)」的時機通常是抬起前腳的瞬間。讓重心自然移動,並在抬腳的同時維持筆直縱軸的話,會發現登山時的省力程度令人訝異。「能夠用這種方式登山的話……」實際體驗後光是想像就覺得期待。然而放空腦袋走路時,很容易就恢復原本的姿勢,所以請養成定期確認的習慣。

基本步行:

1.抬起前腳

抬起要往前的這隻腳,後腳則要維持筆直的縱軸,重心也留 在原處。這裡要特別留意的,就是避免上半身往前傾。

2.前腳著地

移動重心的同時,前腳以平坦的方式往下踩。這時的縱軸在雙腿之間,並且要利用縱軸與重心移到前腳之間的短促時間,確認落腳處的狀態。

3.將重心移往前腳

將重心完全移至前腳後,縱軸就會豎直在前腳正上方,過程中應使用大腿後側與臀部的肌肉。接著踏出後腳時,請不要往前踢,以自然往前的方式即可。

基本步行法
基本步行,以筆直縱軸的狀態俐落往前。

上樓梯的動作近似於爬升,所以不妨把握日常走樓梯的機會多練習。若能夠藉此察覺原本的爬升方法與正確的步行方法有哪些差異,將有利於登山過程中的姿勢修正。

爬升方式:

1.抬起前腳

抬起前腳時縱軸與重心都要留在後腳,這時縱軸要維持垂直(垂直於水平面)。 骨盆若能隨著腿部動作抬起會更理想。

2.前腳著地

著地時的腳掌會成平坦狀態,縱軸會落在雙腿之間,並應利用這一瞬間確認落腳處的地面狀態。步行時應運用大腿後側與臀部的肌肉,使縱軸與重心往前移動。

3.重心移往前腳

為了避免身體往前傾,要採用與地面平行的方式,將重心移往前腳。後腳往前時不要用腳尖往前踢,只要自然離開地面即可。

4.用前腳立起

重心移動到前腳後,就立刻形成筆直的縱軸,使身體站在前腳的正上方。同時頭部要抬高,視線望向前方數步之遙,才能夠避免姿勢亂掉。

上坡步行法
懂得善用縱軸,讓移動時省力的程度令人訝異!

下降時的關鍵在於要伸直前腳著地,過程中要避免重心移動過慢。下降時會遇到斜坡陡峭或是沒有好踩腳的地方,所以比較容易小心翼翼,結果就造成身體縱軸彎曲、重心的移動延遲,對膝蓋與大腿前側造成沉重負擔。所以這裡要建議各位大膽地把身體(重量)往前挪動,移動時試著第一個往前的不是前腳腳尖而是骨盆。

試著將重心往前挪動的話,更容易看清楚適合落腳的位置,足部也較易維持平坦的狀態。而步伐縮小一點,則會讓步行更加順暢。另外著地時伸展前腳時,應讓前腳與頭部形成筆直的縱軸。用骨骼支撐身體的方式著地,就能夠避免過大的衝擊力道,膝蓋與大腿前側就不會過於緊繃。這裡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維持良好的視野,並視情況將注意力在腳尖或視線之間自由轉移。

下坡步行法:

1.伸出前腳

後腳形成筆直的縱軸後,重心留在原位並伸出前腳,這時要避免恐懼心讓動作變得過度小心,並留意縮小步伐。

2.前腳著地

移動重心的同時,前腳以平坦的方式著地。這時並非僅輕緩伸出腳尖,應用整個身體與斜面平行後移動的感覺進行。

3.用前腳站穩

重心移往前腳,並以筆直位在正上方的縱軸站穩。膝蓋維持伸展的狀態,用骨骼支撐起往下的力量,如此一來,衝擊力就不會被膝蓋的屈伸所吸收。

下坡步行法
下降時伸長腳,並以縱軸(=骨骼)落地
上階梯步行法
上階梯時隨著重心俐落移動。
下階梯步行法
下階梯時維持縱軸沉穩落下

資訊

• 文章摘自采實文化 , 山與溪谷編輯部、 黃筱涵譯《一人登山完全攻略》一書。

【本書特色】

1.面向廣、專業性高:本書集結了資深登山者、山難搜索顧問、國際山岳醫師、登山嚮導等專家,以多面向撰寫,能給予適切且專業的建議。   

2.滿足登山愛好者的需求:不只提供了登山的實用技能與解決方法,還分享許多實際案例,彷彿跟著書中的主角身歷其境。   

3.一人登山的安心守則:將本書送給身邊喜歡獨自登山的朋友,照著書中的提點並指示製作計劃書,更為放心。   

4.借鏡日本山林文化:本書雖然以日本山林為主,但登山方法與遇到的危機大多相似參考價值高,還可借鏡日本的搜救方法、安全網,作為台灣改進的參考。

• 更多《一人登山完全攻略》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追夢永不嫌晚!4位90歲泳士,游回青春

2017-05-19
趣味故事高齡游泳水上運動話題

過去我們不斷報導關於高齡跑者的故事,像雖已過世,但卻令人難以忘懷的加拿大跑步傳奇巨星艾德·惠特洛克 (Ed Whitlock)、91歲的阿嬤貝蒂·林德伯格 (Betty Lindberg) 以6分57秒56的成績跑完了800米等振奮人心事蹟。不只是跑者,今天我們要報導澳洲四位平均年齡90歲的阿公,完成了4X50公尺的游泳接力賽。

四位平均年齡90歲的阿公,完成了4X50公尺的游泳接力賽。 ©abc.net.au

這4位阿公分別是93歲史帝恩(John-William Steen)、91歲謝里丹(John Sheridan)、90歲多爾帝(Ossie Doherty) 和86歲格爾德(Max van Gelder),遺憾的是在比賽前夕,年齡最大的Steen突發心臟病去世。
 
六個月前,他們已經準備好參加當地舉辦的Masters Swimming organisation比賽,卻在創下紀錄的前夜,年齡最大的Steen突發心臟病去世。3人雖哀働,但不想就此放棄,於是謝里丹多方尋找,終於在雪梨的一家養老院,尋到合適人選,他就是90歲的退休工程師McGimpsey。4人團隊最近還參加了在霍姆布斯舉行的新州游泳錦標賽。

4位各有疾病,卻有著共同堅持的理由

他們四位之中,每一位都有關節炎,其中一位平時行動拄著拐杖,另外兩位還得過癌症以及心臟病,可是他們卻為著共同夢想所努力著。
 
已離世的93歲John-William Steen,在荷蘭出生,二戰期間被關進德國集中營,之後搬到澳洲,期間他成為一位蛙泳選手,曾在國際比賽中獲得過7面金牌。而他走的時候,枕頭旁依然放著一排整整齊齊的游泳獎牌,是他一生的夢想及永存的回憶。

John-William Steen ©abc.net.au

今年91歲的謝里丹,已經退休20多年,平時的生活相當簡單安逸。某天他進屋整理老照片,無意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一張照片;那時的他穿著海軍的製服,英姿颯爽,帥氣逼人,笑得格外燦爛。

他突然想起自己年輕時期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專業的游泳運動員,也在海軍期間,他多次想參加職業比賽,但卻因為種種的原因,一次次地與夢想擦肩而過。

一轉眼,如今的他已相當年老,不僅關節嚴重退化,連心臟也有問題。別說游泳了,連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有些吃力。
 

John Sheridan ©abc.net.au

雖然如此,當下看到照片後的他,不顧家人的反對,第二天就來到了游泳池開始進行訓練。但事情卻沒有他想像的順利,他游得又慢,又累,上氣不接下氣,因為這樣,使得他內心相當失望,就在此時,他在游泳池遇到了一位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老人,但這位老人竟能用標準的蝶泳姿勢在水中游上好久。
 
他就是John-William Steen,Steen聽了謝里丹的夢想後,非常支持他,並介紹多爾帝和格爾德給他認識。

90歲的多爾帝在澳洲科夫斯漁港長大,父親是漁夫。他嚮往大海,十幾歲就加入澳洲海軍。雖然在比賽前還動過腦瘤手術,一度中斷訓練。但現在的他每天早上5點起床後,都會到泳池以他最拿手的自由式游上幾圈。

Ossie Doherty ©7.30

格爾德本身就是蝶式選手,從75歲開始,他已打破28項州和國家游泳記錄。

Max van Gelder ©warringahmasters.org.au

4人的年齡加總是360歲,也是他們隊伍的名稱。他們持著共同的夢想前進,並表示:「我們年紀很大,認識很晚,但並不代表著我們會失敗,我相信大家,付出了努力,一定可以打破記錄。」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