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Red Bull皂飛車大賽強勢回歸 邀你來當最狂賽車手
1
Red Bull皂飛車大賽強勢回歸 邀你來當最狂賽車手
2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3
蓋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德國又要建自行車公路網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Red Bull皂飛車大賽強勢回歸 邀你來當最狂賽車手

2017-05-13
話題 戶外運動 趣味 賽事 RED BULL

睽違四年,全球最刺激爆笑,吸引各界賽車好手、點子王與maker齊聚展現瘋狂創意的第二屆「Red Bull Soapbox Race皂飛車大賽」,今年將於台灣擴大舉辦,即日起開放報名,任你「自造異想」,用最狂、最扯、最炫的無動力賽車,霸佔所有人的視野!一台外型吸睛,不具備引擎與任何動力,完全依附重力加速度衝上跑道的飛車,全憑參賽隊伍從零開始,將天馬行空的構想打造為實體車身。第二屆「Red Bull Soapbox Race皂飛車大賽」自即日起至6月30日(五)開放徵件,廣大募集各式顛覆想像的皂飛車設計圖,並在2017年7月12日(三)公佈入圍團隊。最後的參賽隊伍將會在2017年10月1日(日),開著獨一無二的皂飛車現身於桃園市國立體育大學,Red Bull讓所有的瘋狂賽車手在斜坡上飆速有理,翻車更是合理!欲了解更多活動相關資訊與皂車說明書,請至 活動官網 或 臉書活動專頁 查詢。

第二屆「Red Bull Soapbox Race皂飛車大賽」邀你一起來「自造異想」。

源於比利時 造成全球瘋狂熱潮

自2000年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首次「Red Bull Soapbox Race皂飛車大賽」後,已於美國、加拿大、印度、澳洲等國累積了超過一百場賽事,並於2013年首度引進台灣,一共有283組參賽作品,選出52組入圍團隊,並吸引五萬五千名觀眾湧入活動現場,比賽全程笑聲與尖叫聲從無間斷,已成為一場享譽車壇的經典活動。台灣的飛車好手們,不僅將檳榔攤、電鍋、牛肉麵、大腸包小腸、十八銅人、土窯雞、香蕉與蘭嶼拼板舟改造成可疾速奔馳於跑道上,並跨過跳台與飛躍高難度「碗公灣」的快車,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參賽者獨有的幽默感與融合在地文化的絕頂創意。

參賽隊伍必須展現創意 親手打造無動力飛車,只靠重力加速馳騁跑道。

「Red Bull Soapbox Race皂飛車大賽」不是一場普通的賽車比賽,而是一個讓所有人「自造異想」— 實現瘋狂飆車夢最棒的機會。參賽隊伍不僅要有高超的車技與無所畏懼的勇氣,還要成為能夠掌握全場目光的車之巨星,當日的賽道英雄!裁判們將會針對皂飛車的行進「速度」、車子外型的「創意」與參賽者在出發前20秒開場創意演出的「表演魅力」給予評分,獲得最高分的冠軍隊伍將能體驗一段永生難忘的驚喜之旅。

跑得最快,且成功挑戰高難度碗公灣與跳台的賽車才有機會贏得冠軍。

入圍隊伍配備GoPro 賽程全都錄

2017年7月12日(三)所公佈的入圍團隊,每一隊還能獲得一台GoPro極限運動攝影機,從靈感發想、車體建造到比賽當日將皂飛車開上跑道的精彩畫面,最珍貴的參賽過程都能貼身記錄。

「Red Bull Soapbox Race皂飛車大賽」歡迎所有自認是車神、創意王與DIY達人的朋友參加,參賽者可於報名期間寄電子郵件到soapbox@tw.redbull.com或撥電話(02)2782-2101 ext. 202登記報名(專線服務時間:週一至週四,10am-5pm),並於2017年6月30日(以郵戳為憑)前將設計藍圖寄到115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21號14樓之7,標明「Red Bull Soapbox Race皂飛車大賽團隊 收」。

摔車也不成問題 只要摔倒後站起來為自己歡呼,當自己的賽道英雄。

比一頭橫衝直撞的小豬更快。

第一屆賽事由速度、外型吸睛度與表演趣味性皆獲高分的「筆咧」奪冠。

規則解說

安全規定
☞駕駛不得被固定在車體上,且車體上不得安裝任何會影響駕駛立即脫離車體的物件或裝備。
☞駕駛的任何裝扮都必須小心設計,避免被車體勾住或纏住,亦不能影響駕駛者視線或呼吸。
☞參賽隊伍都必須對車輛的安全及結構設計負責,主辦單位亦將盡力協助參賽隊伍加強車輛安全性。
☞主辦單位的安全審查人員將詳盡的檢查你的設計以確保比賽過程中的安全,因此參賽者必須配合做調整車體的設計。 
☞請確認你已經閱讀並同意所有免責聲明。 

組隊規則
☞參賽隊伍必須由四個人組成(包含駕駛)。 
☞所有團隊成員都須年滿18 歲。年齡判定以國民身分證或護照上的出生年月日做為準則。
☞所有團隊成員都必須在身心上做好萬全準備,若有任何會影響安全的狀況發生,主辦單位保留取消參賽資格的權利。每名駕駛都可以帶一位副駕駛幫助指引方向,當駕駛餓的時候也可以餵他吃些點心,當然這只是建議,你喜歡單槍匹馬也可以。

競賽規則
☞競賽評分項目分為三類:皂飛車設計、賽前創意表演和競賽整體表演魅力。參賽者必須在舞台表演讓我們驚艷、在皂飛車設計上讓我們欽佩,還有當然,在整個競賽表演上讓我們眼睛為之一亮。
☞團隊成員可以在起跑線前幫忙推皂飛車,助駕駛一臂之力;但過了起跑線後,賽道上就不能再有人推車。

各位先生女士,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吧!

設計規定和起跑點程序

設計規定
☞車輛的長度不得超過6公尺,寬度不得超過2公尺。車體必需離地10公分以上,但不得超過2.5公尺高。 
☞車輛不得超過80公斤(不包含駕駛體重)。
☞車輛的動力必須源自於自然重力及人力,不得加裝其他動力來源,如引擎、燃料、電池、電力系統、彈射器、後燃器等裝置均不得裝備。 
☞不可裝嵌、黏貼或以任何方式把物件安置在賽道上。 
☞車輛必須備有完整煞車裝置和方向控制裝置,不可用手腳來煞車。剎車裝置必須獨立於方向控制裝置,並且至少連接兩個輪子。 
☞請勿使用任何類型的改裝既有的車輛。
☞打造車輛的材質選擇上,請不要選擇會過度傷害環境的材質。

起跑點程序
☞每輛車最多可載兩名駕駛(即駕駛及副駕駛,是否有副駕駛由參賽隊伍自行決定),其他成員(後勤隊)在起跑區準備。
☞比賽開始前,團隊可推派4位成員以20秒創意表演時間傳達皂飛車設計概念,隨後由後勤隊將車輛推出起跑線。

2. Red Bull皂飛車大賽

date
2017年4月10日(一)~ 6月30日(五)     開放徵件(以郵戳為憑)
2017年7月12日(三)                                   公佈入圍團隊
2017年10月1日(日)                                   Red Bull Soapbox Race
                                                                           皂飛車大賽
地點:桃園市體育大學(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一路250號)

web  2. Red Bull皂飛車大賽
fb      2. Red Bull皂飛車大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2022-04-09
賽事鐵人三項戶外運動話題趨勢低碳運動

CHALLENGE FAMILY 國際鐵人三項競賽台灣站(以下簡稱 CHALLENGE TAIWAN,CT) 即將在 2022 年 4 月 21 至 24 日於台東開賽。CT 目前是國際及台灣最具規模的鐵人三項賽事,提供專業賽道,更打造前所未有的鐵人三項嘉年華。今年 CT 邁入十週年,「十歲」亦如「拾穗」,以稻穗豐收、饒富燦爛美好的意象印證台東之美,更象徵鐵人訓練與目標達成的圓滿喜悅。8 日的賽前記者會特別邀請熱愛鐵人運動的全民女神賈永婕站台,期許在 CT 十週年,所有投入其中的選手與家人們如同今年主題「Always Better Together」,一起變得更美好!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完賽 NFT 「三鐵女神」賈永婕賽前站台 (照片提供: 星予公關)

賈永婕藉三鐵運動發揮影響力 與鐵人王者張團畯現場PK

曾出版《51.5 公里的瘋狂:賈永婕的三鐵美麗人生》一書的知名藝人賈永婕,可以說是演藝圈最熱衷三鐵運動的「三鐵女神」。在心態、體態及外貌上一直保持著絕佳狀態,運動儼然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而與 CHALLENGE TAIWAN 的緣分早在 2014 年,賈永婕在先生的鼓勵下參賽,近幾年更是全家出動一起比賽。

賈永婕表示:「鐵人三項不只是一個人的運動,而是一群人帶著鐵人精神影響更多人。」記者會現場與鐵人王者張團畯、CHALLENGE FAMILY 亞太區 CEO Jovi Lo 羅威士進行鐵人競賽 PK,三人同時在滑雪機、飛輪、跑步機上展現英姿,相互較勁,Jovi Lo 羅威士還出動自己年年參與小鐵人競賽的三位孩子 Joma、Mavi、Vig 加油助陣,現場嗨到最高點,讓人看見 CT 十週年的熱血活力!

CHALLENGE FAMILY亞太區CEO Jovi Lo羅威士、三鐵女神賈永婕、鐵人王者張團畯一起挑戰鐵人競賽PK
鐵人競賽PK,左起為 CHALLENGE FAMILY 亞太區 CEO Jovi Lo 羅威士、三鐵女神賈永婕、鐵人王者張團畯

賽前記者會由鐵人主播侯以理熱力主持,邀請到多位重量級貴賓。台東縣政府秘書長盧協昌預祝 CT 十週年賽事順利圓滿;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讚賞:「CHALLENGE TAIWAN 為台東帶來很大的觀光與經濟效益,運動休閒蔚為風潮,期許 CT 十週年賽事能讓更多人看見台東之美。」CHALLENGE TAIWAN 獲得 Mercedes-Benz Taiwan 台灣賓士連續贊助六年,攜手打造絕佳鐵人三項賽事環境,台灣賓士總裁 Oliver Britz 表示,在疫情中舉辦這樣的比賽真的很不容易,他今年也帶領團隊 20 位同仁參賽,鼓勵選手突破自我極限,展現「Never Stop Improving」運動精神。 

CHALLENGE FAMILY 全球 CEO Mr. Zibi Szlufcik 也特別錄製一段影片,表達對 CT 十週年的重視、CHALLENGE TAIWAN 逐年成長,以及感謝所有參與其中的夥伴。CHALLENGE FAMILY 亞太區 CEO Jovi Lo 羅威士表示:「對所愛之人的關心、付出、陪伴,共同努力面對挑戰的信念,使我們成就出 CHALLENGE TAIWAN 特有的鐵人精神。帶著這股強大的力量,CT 十週年,慶祝我們一起成就的不凡,歡迎鐵人們回家參加慶典!」 會中也宣布賽前秒殺的「2022 CHALLENGE TAIWAN 獨家客製化樂高終點組」,4 月 8 日起加開第二波預購,限量 100 組,預購價 $1980。可以客製化選擇身體、臉部、頭部配件、號碼布、完賽成績、參賽項目等,打造獨一無二的專屬紀念。

CT十週年稻穗宣誓儀式 (照片提供: 星予公關)

引領鐵人界潮流 CT首創完賽NFT

2022 年 CHALLENGE TAIWAN 的競賽組別有 226 全程距離、113 半程距離、51.5 標準賽、25.75 青少年組、7-15 歲小鐵人、以及 3-6 歲小小鐵人。分為游泳、自行車及路跑三大項目。游泳路線位於台東的活水湖,比賽將從水邊平台開始,以逆時鐘方向繞著這座長方型的人工湖游泳。這是一個水質清澈、水溫適中,很適合游泳的開放性水域,觀眾也可以舒適地在岸邊觀賽。高低起伏的自行車賽段一開始從中華大橋騎出市區,會經過巍然的都蘭山及壯觀的太平洋海岸線。路跑段則結合了熱鬧的台東市中心、恬靜宜人的田野及海濱步道,最終在知名的鐵花村迎向終點。

完賽選手除了可以得到極具紀念價值的 CT 十週年燙金完賽衣之外,還可獲得 2022 CHALLENGE TAIWAN 十週年首創的運動賽事贈送完賽認證 NFT,不惜成本打造獨一無二的選手宇宙 NFT,寵愛每一位參賽者,堪稱是鐵人界引領潮流的創舉。選手可上傳頭像或 CT 設計的虛擬人物,每一個 NFT 都含有選手完賽距離與成績,未來也計畫與台東和世界結合,並與各大品牌合作,不定期提供給擁有 NFT 的選手們各項優惠。下一個十年,期待帶領大家進入未來另一個領域!

2022 CHALLENGE TAIWAN 獨家客製化樂高終點組
2022 CHALLENGE TAIWAN 獨家客製化樂高終點組 (照片提供: 星予公關)

致力打造最環保賽事

CHALLENGE TAIWAN 發揮「Always Better Together」的精神,也展現在愛地球的實際行動上。首創專屬 APP 報名、寄送參賽資訊、紀錄完賽成績等全面 e 化,減少紙張消耗。選手包和資料袋皆採用再生材質,每一樣選手拿到的物資,都是 CHALLENGE TAIWAN / WAYPOINT 團隊日以繼夜討論、設計的心血,與其給選手不願意穿戴的衣服、泳帽等,更希望設計的圖案、挑選的材質,選手每日都願意穿上戴上,並感到驕傲!今年更與中華紙漿合作,全賽事使用非塑紙杯,比較起傳統紙杯,本場賽事節省掉等同於 2500 支 600ml 寶特瓶的塑化材料使用量,換算可減少約 160 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CHALLENGE TAIWAN 也贈送每位選手 CT X AQUAMAX 軟水杯,鼓勵在賽事中使用自己的軟水杯,相信永續利用是環保最重要的一環,並朝環保賽事更進一步!

CHALLENGE TAIWAN 深耕鐵人培訓,每一年講述不同的理念,Never Stop Improving、共好、Balance Your Life、We Stand Together、We Have a Deal、Make Your Own Story,一直到今年 Always Better Together,透過每一年的理念傳達正向的鐵人三項運動精神,不但與台東當地國小合作三鐵課程教育,開設單車教室等技術性課程,更透過實質的訓練營、講座活動和小鐵人教育,今年更有 1200 位小鐵人共襄盛舉。提升鐵人三項運動發展、創造共好的鐵人三項運動環境,期望每位來到 CHALLENGE TAIWAN 的鐵人,都能一同進步成長,在生活、運動、工作家庭間找到平衡,面對困難不退縮,一起創造故事寫下歷史。

CT十週年完賽衣
CT十週年完賽衣 (照片提供: 星予公關)
CT十週年完賽包
CT十週年完賽包 (照片提供: 星予公關)

今年賽事因應疫情採取高規格的防疫措施,所有參賽者必須於賽事現場領取物資前,透過「Challenge Asia Pacific APP 」填寫健康聲明書,並上傳疫苗施打證明四選一:1.健保卡 2.Covid-19 疫苗接種記錄卡(小黃卡) 3.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APP 疫苗接種畫面  4. 4/18(含)後居家快篩或 PCR 證明,才能完成報到。確保每一位選手、觀眾與工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

資料來源/WAYPOINT鐵人三項運動整合公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蓋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德國又要建自行車公路網

2016-07-20
單車戶外運動話題新聞趨勢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高速公路汽車網絡的國家。現在,它再度以建立自行車路網成為世界的先鋒。

2015年11月,德國開設了一條從杜伊斯堡 (Duisburg) 到哈姆 (Hamm) 全長將綿延100公里的「自行車高速公路」路線。用「公路」這個名詞來擴大解釋德語的radschnellweg (自行車道),代表目前開放的路段是一個開始,因為這個路段現在只開放了五公里,但是這一計劃的最終規模和目標有很大的前瞻性。

德國啟建第一條「自行車高速公路」,沿途包含單車遊憩相關設施,如立體停車場(圖中右上方遠處)。 ©core77.com

車道的寬度設置為4公尺(13英尺),足以提供超車時足夠的空間,並且與汽車道完全隔離。杜伊斯堡Duisburg至哈姆Hamm的部分路段還會利用原先廢棄的鐵路用橋樑和立交橋,規劃成一個更安全,更順暢的騎車路線。這樣優異的路網基礎設施,在北歐的城市越來越多,相信終有一天,這些自行車公路會覆蓋德國全國,甚至連結歐洲,形成另一種網路。

這些計劃的規模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但是到底有多少人會利用到呢?德國不像荷蘭,大多數的主要城市之間只需兩小時內的騎車時程就可以到達。德國是一個222,000平方英哩大的領土,大致相當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的總和,或將近16個台灣全島。像德國這樣熱愛健身及大自然的國家,有可能隨時都有準備上路的踏板愛好者及小社團在騎車,可是對於非休閒的長距離旅行,自行車道似乎不太可能搶走其他形式的交通業務。

單車道高架橋概念圖 ©diariodelaconstruccion.cl

對德國而言,這個構想被認為對中等長度的路程有推動的潛力,除了己經提供每天頻繁的自行車族從市內到近郊的往返,還可以被及到更廣泛的地區。例如慕尼黑就已經施行了這樣的計劃,從市區熱鬧的歷史中心延伸出14條兩線道的自行車道,經過郊區連絡周圍的湖泊地區。德國的第四大城市,科隆,則有一個較小的自行車公路計劃可延伸到科隆的西郊小城。

單車道高架橋延伸到鄉間的可能樣貌。這是一條實際的高速公路。 ©distractify.com

這次開放的哈姆與杜伊斯堡路線是"地鐵城市交通到鐵馬城市交通"構想中最理想的施行地區,由於這個路段位於人口最稠密的魯爾地區Ruhr Region,區域內的工業城市彼此散落於短距離間,城市與城市間佈滿著森林和農田。自行車道完成後,將架構出許多以兩公里半徑範圍,30分鐘騎車路程的自行車路網,然後負責串起將近200萬人的生活。

©boredpanda.com

當然,這個計劃的成功主要癥結也在成本。新魯爾自行車公路的全部費用將近1.8億歐元,目前資金尚未到位,不過整個路線最終應會結合了市級和省級的預算。可以想見的是,並非所有人都相信這樣的項目未來的收益能大於成本,由於自行車路網需要良好的天氣條件才能紓緩現存的鐵路載客量壓力,同時帶動路網週邊設施的商業模式。不論德國內部會持續爭論多久,或者德國的自行車公路現在也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大家應該也不會驚訝這個想法成功的那一天。因為德國人在1920年代開始在全國各地舖設高速公路時,己經面臨過類似的慣性思維和懷疑了。

隨著這一條延伸在魯爾地區的自行車公路的開通,輿論似乎是順風的,尤其從世界、乃至於區域的角度來看,大家仍期待德國的自行車道計劃是減少污染、緩解道路壓力的創世紀之舉。

該路線分段解說圖。 ©core77.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