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瑜伽動作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直立奔跑的肌群演化──大腿肌群的重要性
1
直立奔跑的肌群演化──大腿肌群的重要性
2
世代新星齊聚2018臺北渣打馬 世大運半馬女將張芷瑄、陳宇璿、游雅君分享完賽秘訣
3
健身、健力與健美
鄭匡寓
鄭匡寓

直立奔跑的肌群演化──大腿肌群的重要性

2016-05-26
運動部落 運動生理 跑步 健身 腿部肌群 路跑

數十萬年的演化,人類從猿猴進化而成為直立人,演化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結果,包含飲食作風的改變、耐熱及善於長跑。比較起其他動物,人類不是善於加速的動物。但文化使我們衍伸出長跑的運動文化,於是盡量維持高速的長跑就成為人類專注的焦點。

©ShutterStock

股四頭肌與股二頭肌的比較

運動科學家的研究中,發現許多美式足球員的股四頭肌(quadriceps)與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比較起長跑或短跑運動員在肌肉體積上更顯得粗壯且厚實。如果單純以肌肉量來看,美式足球員應該比長短跑運動員跑得更快更持久才是,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

美式足球員的厚實肌肉重點是為了驟停轉彎(跑步是線性運動)、耐抗撞擊以及扛重奔跑(被攔截時還能跑得下去)。而跑步運動員的肌肉則是為了『純粹奔跑』而用。透過多次肌電圖的檢測,發現股四頭在抗撞及扛重奔跑時腳步落地的作用劇烈,反而在加速時的作用顯得較穩定。而當美式足球員進行加速測試時,股二頭肌則成為主要的作用肌肉群。

因此當股四頭肌被稱為抗震肌群、股二頭肌被認為是加速肌群時,在許多跑步運動界就燃起了許多譁然爭議。

大腿拉傷的問題

美式足球員、跑者、足球員甚至是籃球員都常出現一個肌肉拉傷的毛病──股二頭肌拉傷──當醫學報告指出這些問題點的交集點,都是為了加速奔跑時直接導致受傷。但這些運動員中,只有美式足球員與籃球員、足球員有股四頭肌受傷經驗,但起因不是奔跑或加速的過程,而是非線性的急轉彎或是與其他運動員碰撞時造成。

透過肌肉傷害的報告確認,短跑運動員在股二頭肌拉傷的比率,比較起長跑運動員更顯得高一些。相反的,長跑運動員的在股四頭肌受傷的比率高過於短跑者。短跑運動員因為加速之故,大量施壓於股二頭肌進行收縮作用;而長跑者則因為在落地支撐時的頻率過高且落地時重力劇烈,導致股四頭肌因為過度疲勞致使運動傷害。

生物科學家解釋,你很難看到腿後肌群比腿前肌群豐富厚實的人,因為那是速度型動物的演化方式,譬如獵豹;人類衍伸出強壯的股四頭肌,是為了保持直立平衡以及跳躍抗撞、長時間跑步抗撞。但不需要直立、也不需要長時間運動的獵豹等貓科動物,牠的腿後肌遠比腿前肌發達許多。

你不太有機會看到獵豹拉傷腿後肌群,因為那代表著無法獵捕、意味著死亡的到來。

姿勢跑法的技巧論

在美國邁阿密開啟 Pose Method 課程的羅曼諾夫博士,手底下訓練出許多長跑好手,亮眼項目為標準鐵人項、一千五百公尺到一萬公尺選手都有。在博士的跑步技術中提到『腳步落地讓它趨向自然,小腿上拉才是應注重的主動行為』。儘管姿勢跑法的跑步技術論飽受爭議,但運動科學家提出的佐證似乎越來越趨向並符合姿勢跑法的人體力學理論。

『跑步過程中當身體越往前傾時(試圖加速),從臀後回拉的小腿就必須越快越好。』這與二頭肌在加速過程中的肌電圖顯示相同,與其等待腿被動的回拉,反不如主動地進行上拉的動作。

建立主動上拉小腿的肌肉神經知覺,減少二頭肌拉傷的風險並增加跑步功率輸出的效率。

為什麼非洲人的腿很細

運動科學透過研究非洲跑者的股四頭、股二頭肌。許多研究發現非洲跑者的股二頭肌體積勝於一般人,但四頭肌體積則甚至比一般跑者更少一些。意即代表跑者在二頭肌對照的跑步效率比一般人更好一些。而在落地抗撞的四頭肌則代表著:非洲人以更輕盈的步伐落地,他們不需要粗壯的肌肉去維持長時間的落地撞擊。

對於馬拉松或是超長距離馬拉松跑者而言,如果你沒有粗壯的股四頭肌對抗落地衝擊,你就必須自身培養出更輕盈、減少衝擊的跑步動作。

2014波士頓馬拉松的菁英跑者群。 ©The Associated Press

給予跑者的小結論

☉建立輕鬆且落地輕快的跑步動作
☉大腿股二頭肌比你想像得還重要
☉股四頭肌在腳步落地時用,股二頭肌在往前躍動時作用
☉股二頭肌受傷多半是加速時受傷;股四頭肌受傷則為過度使用或代償予膝蓋關節等傷勢

©losetheshoes.net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代新星齊聚2018臺北渣打馬 世大運半馬女將張芷瑄、陳宇璿、游雅君分享完賽秘訣

2018-01-24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由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冠名贊助的「2018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賽事即將在本週日(28)登場,今日(24)與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共同舉辦賽前記者會,特別邀請6位新星世代選手參與,分別是世大運國手跨欄王子陳傑、中華職棒選手金牌大王王柏融、中華男足國腳吳俊青以及世大運半馬女將張芷瑄、陳宇璿、游雅君到場分享完賽秘訣。會中更邀請已完成渣打8個馬拉松的跑者Saw Yew Weng 分享參與國際賽事的經驗,期許所有參賽者在「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邁入第5週年的同時,也能創造一番佳績。

世代新星齊聚2018臺北渣打馬 世大運半馬女將張芷瑄、陳宇璿、游雅君分享完賽秘訣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總經理林遠棟表示:「今年是臺灣渣打銀行贊助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的第五年,這五年來,我們已成為全臺規模最大、最多視障跑者參與的馬拉松。在此要特別感謝五年來一直支持我們的跑者、相關政府單位、社福團體、渣打的客戶與員工,以及諸多工作人員的協力。因為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鼓勵,我們才能在五年內創造了許多第一,包括我們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由總統府前出發的馬拉松。此外,渣打仍在每年的賽事中創新活動內容,我們在去年十一月創新紀錄,由40位視障跑者完成北中南500公里接力挑戰活動,為 2018 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跑出了熱情、熱血的第一步。渣打銀行透過馬拉松提倡視障關懷,五年來已累計捐出近新台幣5,500萬元,並透過視障就業平台成功協助超過400位視障朋友找到工作,不僅賦予健康的跑步活動有更新的意義,更大幅提升社會對視障就業議題的關注。」

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在台5週年,渣打銀行總經理林遠棟感謝各界這些年的支持,5年來完成許多馬拉松賽事的創舉。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專門委員陳良輝致詞說:「臺北市鼓勵所有市民投入運動,也感謝渣打銀行深耕臺灣,並提供最高等級的賽事,讓臺北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臺北。」而主辦的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理事長曹爾忠提及:「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不僅是台灣的指標性賽事,更成為許多路跑好手每年年初測試自我跑步狀態的試金石,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能與渣打銀行一起打造出近3萬名跑者參與的全臺最大賽事,也提醒跑者注意天候狀況、做好充足的準備,突破個人最佳成績之餘也一同為視障跑者們加油!」

近3萬名來自50國的跑者,與世代新星一起喜迎5週年,5分速挑戰完成農曆年前最後一場馬拉松

近3萬跑者參與的「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今年有來自50個國家、210組視障跑者與陪跑員一同參賽。「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賽事仍具備 IAAF/AIMS認證,讓跑者辛苦跑出來的成績可以順利報名國際六大馬拉松。
 
「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五年來,與所有的跑者一起成長、突破,特別邀請了台灣體壇中亦不斷的追求卓越的世代新星運動員齊聚,跨欄王子陳傑、棒球好手王柏融、中華男足吳俊青跨界同台,分享自身在戰績上突破的精神,為跑者們加油。
 
三位首度跨界齊聚的運動員均表示:「在自己運動領域中的位置,跑步(腳程)是他們的武器,這次同台出席臺北渣打馬拉松,要與近3萬跑者們同拼『腳力』一較高下!」而三位不畏挑戰的選手,也設下以5 分速完賽的目標,歡慶賽事5週年。對於首次參與3公里路跑賽事的王柏融及吳俊青談到設定的目標時,皆有信心地說:「會以比賽的精神全力達成,不讓大家失望。」 而陳傑則是體驗過「黑暗路跑」了解視障跑者在黑暗中的勇敢,這次將參與2公里領袖盃,要與企業們一起為視障朋友跑出就業希望。

陳傑、王柏融與吳俊青跨界同台,號召大眾一起重視視障就業議題,以「5分速腳力」完成挑戰。(由左至右為:吳俊青、王柏融、陳傑)

世大運半馬女將分享完賽秘訣   邀跑者共戰佳績

作為全台最大的公益馬拉松賽事,特別在賽前記者會邀請連續五屆參與的跑者黃昭桂分享自身跑馬經驗,同時也請到去年在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表現優異的臺灣半馬女將張芷瑄、陳宇璿、游雅君現場和跑者交流,並分享賽前、賽中及賽後的完賽秘訣,要與跑者們一起在週日跑出佳績。
 
張芷瑄表示:「賽前的準備,透過飲食維持身體最佳狀態是第一要件,而賽前掌握好天氣資訊,並準備好適切的裝備,對於要突破自我最佳成績的跑者,都是非常重要。」而陳宇璿則分享去年在台灣主場創造佳績的實例,沿途的加油還有適當的補給都是可以讓跑者突破自我的良藥;最後游雅君提醒跑者收操的重要性,避免疲勞累積影響自己整年度的賽事計畫。最後三位也提醒跑者,今年適逢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5週年,完賽獎牌極富收藏價值,跑者們千萬不要忘記 !

半馬女將張芷瑄、陳宇璿、游雅君與5週年跑者黃昭桂分享賽事前中後的完賽秘訣,期盼與跑者們一起在賽事當天跑出好成績(由左至右為:游雅君、陳宇璿、張芷瑄、黃昭桂)

渣打馬拉松達人Saw Yew Weng 即將完成第9個渣打贊助的國際賽事

已完成渣打於8個市場的馬拉松的跑者Saw Yew Weng,包括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杜拜、孟買、澤西以及奈洛比,他即將完成臺北的賽事,就收集完成9個市場。期許所有跑者可以在2018年之初突破自我、朝國際級賽事邁進。

跑者口碑優質賽事 Audi RS6 Avant 破風領跑萬名跑者

「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與台灣奧迪(Audi Taiwan)攜手發揚運動家精神,本著對運動賽事的熱情和源自賽道的競技精神,台灣奧迪提供全系列價值高達4,000萬元的Audi Sport旗下S / RS性能車款作為賽事用車,並在這次賽前記者會現場中展示前導車之一的RS6 Avant,象徵破風前進的強大動能將帶領著眾星、世大運國手、視障跑者一同突破挑戰,也為即將到來的賽事暖身!

資料、圖片來源/傳動數位整合行銷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健身、健力與健美

2016-05-12
健身觀念運動生理話題

看了許多「健美先生」、「健美小姐」的身材後,許多人對於健身這種運動,會產生一些排斥,總想著,會不會在健身房練一練重量訓練,就會變成像他們一樣有龐大的肌肉或是變得很魁武。很顯然地,答案是不會。

在肌力訓練中,訓練目的有健身、健美、健力的目標,每項目標都有專門的訓練方式,並不是只要做重量訓練就會變成想像中的那個樣子。

©Shutterstock

健身

以強健身體為主要訓練目標,希望追求自己的目標身材、體型以及改善自己的身體功能等等,這些都是許多人開始接觸肌力訓練原因。

©Shutterstock

健美

在健美中這些健美先生/小姐,有這樣的肌肉身材,是因為他們的本身的肌力訓練就是以主要追求肌肉量的「最大化」,也就是促進「肌肥大」的動作,大量的減少體脂肪的產生,藉由發達的肌肉群與極少的體脂肪,讓身體上的每塊肌肉,都能像是用雕刻刀,雕刻在身上那樣的明顯,這樣訓練下的所產生的肌力與體力,不一定成為他們在訓練中所追尋的目標。

至於女性在健美的訓練上,並不容易能夠訓練成男性那樣的肌肉塊塊分明的樣子,因為在肌肉的組成上需要有睪固酮的分泌來合成肌肉,但是在女性身上擁有的睪固酮非常的少,約莫只有男性分泌量的二十分之一,一般來說要訓練成男性健美選手這樣的身材,是相當困難的!除非藉由施打睪固酮的方式,來讓她的身體產身這樣的肌肉 效果。

所以女性在健身上,除非特殊的訓練與施打睪固酮,才會有這樣的可能性,擁有這樣強壯且顯而易見的大塊肌肉。

©Shutterstock

健力

在健力的訓練方式上,以追求大量的肌力,能夠在緩慢的動作下,依然能夠支撐相當程度的重量。健力的比賽中也只使用到,臥推、蹲舉以及硬舉這三項動 作。在比賽中利用這三項動作,看參賽者所能達到的最大重量,進而決定成績,但是對於健力來說是一種非常專業的運動項目,所以一般人在訓練上,除非有特別的 教練,以及訓練方法,不然是很難能夠達到這樣的肌肉量與能力。

到健身房健身,做肌力訓練,不會讓你變成健美先生或健美小姐,因為要能夠訓練成他們那樣的身材,是需要特別的訓練以及飲食的控制,如果只是單純的做肌力訓練,只會讓你變得更加的健康,擁有你所想要的理想身材,在運動表現上也能夠有很不錯表現。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瑜伽動作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