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直立奔跑的肌群演化──大腿肌群的重要性
1
直立奔跑的肌群演化──大腿肌群的重要性
2
田中馬十周年線上跑11月登場!  2022免抽籤保障名額公益組9/1搶先開報
田中馬十周年線上跑11月登場! 2022免抽籤保障名額公益組9/1搶先開報
3
別只做有氧運動! 減脂、提升心肺功能該知道的事
鄭匡寓
鄭匡寓

直立奔跑的肌群演化──大腿肌群的重要性

2016-05-26
運動部落 運動生理 跑步 健身 腿部肌群 路跑

數十萬年的演化,人類從猿猴進化而成為直立人,演化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結果,包含飲食作風的改變、耐熱及善於長跑。比較起其他動物,人類不是善於加速的動物。但文化使我們衍伸出長跑的運動文化,於是盡量維持高速的長跑就成為人類專注的焦點。

©ShutterStock

股四頭肌與股二頭肌的比較

運動科學家的研究中,發現許多美式足球員的股四頭肌(quadriceps)與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比較起長跑或短跑運動員在肌肉體積上更顯得粗壯且厚實。如果單純以肌肉量來看,美式足球員應該比長短跑運動員跑得更快更持久才是,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

美式足球員的厚實肌肉重點是為了驟停轉彎(跑步是線性運動)、耐抗撞擊以及扛重奔跑(被攔截時還能跑得下去)。而跑步運動員的肌肉則是為了『純粹奔跑』而用。透過多次肌電圖的檢測,發現股四頭在抗撞及扛重奔跑時腳步落地的作用劇烈,反而在加速時的作用顯得較穩定。而當美式足球員進行加速測試時,股二頭肌則成為主要的作用肌肉群。

因此當股四頭肌被稱為抗震肌群、股二頭肌被認為是加速肌群時,在許多跑步運動界就燃起了許多譁然爭議。

大腿拉傷的問題

美式足球員、跑者、足球員甚至是籃球員都常出現一個肌肉拉傷的毛病──股二頭肌拉傷──當醫學報告指出這些問題點的交集點,都是為了加速奔跑時直接導致受傷。但這些運動員中,只有美式足球員與籃球員、足球員有股四頭肌受傷經驗,但起因不是奔跑或加速的過程,而是非線性的急轉彎或是與其他運動員碰撞時造成。

透過肌肉傷害的報告確認,短跑運動員在股二頭肌拉傷的比率,比較起長跑運動員更顯得高一些。相反的,長跑運動員的在股四頭肌受傷的比率高過於短跑者。短跑運動員因為加速之故,大量施壓於股二頭肌進行收縮作用;而長跑者則因為在落地支撐時的頻率過高且落地時重力劇烈,導致股四頭肌因為過度疲勞致使運動傷害。

生物科學家解釋,你很難看到腿後肌群比腿前肌群豐富厚實的人,因為那是速度型動物的演化方式,譬如獵豹;人類衍伸出強壯的股四頭肌,是為了保持直立平衡以及跳躍抗撞、長時間跑步抗撞。但不需要直立、也不需要長時間運動的獵豹等貓科動物,牠的腿後肌遠比腿前肌發達許多。

你不太有機會看到獵豹拉傷腿後肌群,因為那代表著無法獵捕、意味著死亡的到來。

姿勢跑法的技巧論

在美國邁阿密開啟 Pose Method 課程的羅曼諾夫博士,手底下訓練出許多長跑好手,亮眼項目為標準鐵人項、一千五百公尺到一萬公尺選手都有。在博士的跑步技術中提到『腳步落地讓它趨向自然,小腿上拉才是應注重的主動行為』。儘管姿勢跑法的跑步技術論飽受爭議,但運動科學家提出的佐證似乎越來越趨向並符合姿勢跑法的人體力學理論。

『跑步過程中當身體越往前傾時(試圖加速),從臀後回拉的小腿就必須越快越好。』這與二頭肌在加速過程中的肌電圖顯示相同,與其等待腿被動的回拉,反不如主動地進行上拉的動作。

建立主動上拉小腿的肌肉神經知覺,減少二頭肌拉傷的風險並增加跑步功率輸出的效率。

為什麼非洲人的腿很細

運動科學透過研究非洲跑者的股四頭、股二頭肌。許多研究發現非洲跑者的股二頭肌體積勝於一般人,但四頭肌體積則甚至比一般跑者更少一些。意即代表跑者在二頭肌對照的跑步效率比一般人更好一些。而在落地抗撞的四頭肌則代表著:非洲人以更輕盈的步伐落地,他們不需要粗壯的肌肉去維持長時間的落地撞擊。

對於馬拉松或是超長距離馬拉松跑者而言,如果你沒有粗壯的股四頭肌對抗落地衝擊,你就必須自身培養出更輕盈、減少衝擊的跑步動作。

2014波士頓馬拉松的菁英跑者群。 ©The Associated Press

給予跑者的小結論

☉建立輕鬆且落地輕快的跑步動作
☉大腿股二頭肌比你想像得還重要
☉股四頭肌在腳步落地時用,股二頭肌在往前躍動時作用
☉股二頭肌受傷多半是加速時受傷;股四頭肌受傷則為過度使用或代償予膝蓋關節等傷勢

©losetheshoes.net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田中馬十周年線上跑11月登場! 2022免抽籤保障名額公益組9/1搶先開報

2021-09-01
話題低碳運動活動路跑半馬馬拉松跑步

台灣四大國際品牌馬拉松之一的「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以下簡稱田中馬),今年 11 月將邁入十周年,這屆賽事除了改為免費的線上跑活動外,也規劃了做公益的「保障名額公益選手」 2000 名,除了可得到十周年限定紀念物與紀念信封米,更可獲得 2022 年的田中馬「免抽籤」保障名額,今起開放報名。

田中馬十周年線上跑11月登場!  2022免抽籤保障名額公益組9/1搶先開報
田中馬十周年線上跑11月登場! 2022免抽籤保障名額公益組9/1搶先開報

田中馬十周年線上跑將於 11 月 1 日至 30 日登場,這屆賽事分為不限名額的「熱情參與選手」,以及 2000  位「2022 保障名額公益選手」,後者於 9/1 正式開放報名(報名網站連結請點我)。總幹事鄭宗政表示,11 月活動期間,跑者只要用配戴裝置或能紀錄數據的方式截圖上傳到網站,便可完成里程登錄,「這次我們跟富邦及三光米合作,當跑者的總累積里程達到 4,000 公里時,大會便會把里程化作實質的物資,捐出 4,000 台斤的米,一起致敬防疫英雄。」此外,過往田中馬每年的跑者約為 16,000 人,鄭總幹事也邀請跑者們一起挑戰 160,000 公里的里程碑,作夥邁向下一個十年!

田中馬十周年線上跑說明
田中馬十周年線上跑說明

熱愛跑步的人對田中馬的印象不外乎是滿滿的補給品,以及在地鄉親熱情的加油聲,但其實,田中馬每年都有捐助在地的小小運動員。鄭宗政說,今年田中馬不希望因為取消實體賽事,就少了這份心意,「我們特別規劃了 2000 名的保障名額公益選手,除了能獲得只送不賣的限量款十周年收藏獎牌組、向防疫英雄致上感謝言語的客製化信封米、風衣連帽外套紀念款等十周年紀念品外,更有大家希望得到的 2022 年田中馬免抽籤保障名額。」也希望透過選手對賽事的支持,跟田中馬一起做公益,讓孩童有更友善的運動環境與設備。

2022保障名額公益選手紀念物
2022保障名額公益選手紀念物

今年適逢主力贊助商富邦金控六十週年,富邦發起「Run for Green」ESG 倡議活動,宣示將深耕永續經營,全力「奔向綠色」,成為台灣永續經營的領航者,與社會、環境共好!除了透過「Run for Green」計畫,將為馬拉松跑者種下 10 萬棵樹,為環境減碳及生態復育盡一份心力;在對抗新冠疫情上,富邦集團在捐贈抗疫基金及物資上不遺餘力,本次也一起響應田中馬「送米致敬防疫英雄」活動,期盼為全民抗疫注入溫暖的力量,幫助台灣度過疫情打擊。

主力贊助商富邦金控六十週年,富邦發起「Run for Green」ESG 倡議活動
主力贊助商富邦金控六十週年,富邦發起「Run for Green」ESG 倡議活動

一場成功的賽事,必不可少的就是贊助廠商的大力支持,今年因應線上跑「跑步捐米」的主題,除了富邦金控跟三光米響應「送米致敬防疫英雄」外,泰山企業、王品集團、水根肉乾、喜年來、維力、施巴等廠商也熱情贊助有上傳紀錄的選手限量澎湃完賽禮包,供選手可選擇是否要領取(需自付物流處理費 200 元),原作、台生、H2U 永悅健康等贊助商也熱情贊助,相挺這場十周年賽事。

田中馬的賽事補給能吃到熱騰騰的王品牛排
王品集團讓田中馬跑者們的賽事補給能吃到熱騰騰的牛排

田中馬歷年來都被稱為「台灣最有人情味的馬拉松」,每屆賽事名額都是秒殺級,在「運動筆記」網站評價皆有 4.5 分以上的水準,為國內跑者評比十大優質賽事之一,被認為是「最在地、最有人情味」的一場賽事,稱為「最有特色的台灣馬拉松」也不為過。

資料來源/田中馬拉松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只做有氧運動! 減脂、提升心肺功能該知道的事

2018-09-28
健身知識庫減脂體適能有氧運動

對於多數想減脂、提升心肺功能,或是透過運動保持健康體態的人,有氧運動是最先下手的運動類別。然而,如果想靠著一成不變的有氧運動燃燒脂肪,那麼8週後你可能要失望了!運動健護教練甘思元他新出的《Kenny甘思元運動健護全書》指出,在人體能量輸出的三大系統中,有氧系統可讓身體結合氧氣,燃燒體內的醣與脂肪,但過量或一成不變的有氧運動,將會離你的「減脂」目的遠來越遠。下文告訴你為什麼﹖

別只做有氧運動! 減脂、提升心肺功能該知道的事

延伸閱讀:《運動健護台灣第一人-甘思元Kenny:習慣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不要一成不變地做有氧運動

在健身房裡,許多人在跑步機上,一年到頭只用一樣的速度跑,他們會計畫跑多少時間或跑多少距離,然後換算總共消耗多少熱量,卻發現體型都沒有什麼改變,因此有些人會卯起來再跑久一點、跑遠一點,如果再沒效果,就跑得更久更遠。但是這樣下去也不會有改變的,因為他們幾乎都只做一樣強度的有氧運動。
 
很多人在我上面提到的心跳第一區裡,用一樣的心跳水準,持續30分鐘甚至1小時以上在跑步機上慢跑、在固定腳踏車上慢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下去,希望脂肪能夠變少,可是卻不見他們日漸苗條或更有活力。因為,多數人只知道有氧運動可以燃燒脂肪,卻不明白,做一樣強度的有氧運動8 週以上,身體的有氧能力就不會再提升,體脂就不會再降了。
 
根據研究,一個人只做有氧運動持續6-8週之後,身體就會進入有氧能力高原期(Aerobic Capability Plateau),也就說你再做更長時間的有氧訓練,有氧能力也不會變得更好,所以想要透過長期的有氧訓練來讓體力變更好或體脂降更低,都是不可能的。如果這時候仍堅持要透過持續有氧運動來降低體脂,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少吃東西,可是這也是一條死路,因為少吃東西,會沒有能量做有氧運動,反而讓你的有氧能力降低,也就是降低你的燃脂能力,掉進一個惡性循環裡,最後可能連動都有問題,別說是跑步了!

有氧運動時間過長  加速老化、易生病

所謂有氧運動,就是身體可以運用氧氣來做運動,也就是一種在體內產生的氧化作用(Oxidation),氧化作用會產生眾所皆知的自由基(Free Radicals),在正常情形下我們的身體可以透過自己的抗氧化物質(Antioxidants)來中和掉自由基,可是當我們做過長時間的有氧運動,身體來不及準備更多的抗氧化物來中和大量不斷被製造出來的自由基時,我們的身體將會在過多自由基的代謝環境下加速老化。
 
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會對身體的腎上腺產生壓力,這也是一種人類自我保護的機制,腎上腺壓力會讓腎上腺素的分泌失去平衡,而這種腎上腺素失衡,就會導致一般所熟知的腎上腺疲勞(Adrenal Fatigue),腎上腺疲勞的症狀,最常見的就是身體一直覺得很疲倦、容易感冒、易過敏、關節炎、焦慮、睡不著、記憶力衰退、注意力無法集中等。

有氧運動時間過長  不易燃燒體脂

其實腎上腺壓力就跟日常生活的種種壓力一樣,都會導致身體分泌皮質醇(Cortisol),而皮質醇就是幫助我們身體節省醣類消耗,以備未來身體在更嚴峻狀況下可使用的一種內分泌物。簡單地說,此時身體會以脂肪的方式把能量儲存下來,而且儲存的部位多半是腹部。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想依靠有氧運動減肥,雖然拚了命地跑步、游泳、騎腳踏車⋯⋯ 想不到反而讓小腹更凸。但是也別怪有氧運動,無論生活、工作、感情、考試、競爭、人際關係、飲酒過量等壓力,也可能造成同樣的狀況。

為了減肥而拚了命地做跑步、游泳、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可能反而讓小腹更凸

只做有氧運動  降低可燃燒脂肪的肌肉量

在運動科學中,通常用來衡量可燃燒脂肪的肌肉增加或降低的指標就是:睪固酮皮質醇比(Testosterone╱Cortisol Ratio),如果這個數字變高,那肌肉量將會變高,相反地,如果變低,肌肉量就會變低。然而不幸的是,因為有氧運動是一種低強度的運動,睪固酮不會變高,再加上腎上腺壓力會增加皮質醇的分泌,睪固酮皮質醇比也將會因為長時間有氧運動而變低,那麼可以預期你的肌肉量會越來越低,也就是幫助你燃燒脂肪的「引擎馬力」會縮小,離你想減體脂的目標就會越來越遠。所以,一般的長跑健將多半都是瘦瘦的,正是因為身上沒什麼肌肉的關係。

間歇運動可有效提升ESD

事實上,想有好的心肺功能,而且在降低體脂率的同時保有強健的肌肉,更好的選擇就是間歇運動(Interval Exercise)。
 
間歇運動是一種時弱時強的運動,其實大部分的球類運動都是這種型態。也就是在運動時,以心跳率當作衡量運動強度的指標,過程中讓心跳不要一直維持在一個固定的範圍,而會將心跳分成「恢復區」與「目標區」,通常恢復區會落在心跳的第一區(Z1),目標區則可能是第一區(Z1)、第二區(Z2)、第三區(Z3),或超過第三區(Z3+)。

書籍資訊
文章、表格摘自臉譜出版, Kenny甘思元著作《Kenny甘思元運動健護全書》一書。

本書特色 
從心態調整、體能訓練、恢復保養到營養管理
國家運動選手健護教練、立格運動與健康整合顧問創辦人--甘思元(Kenny)
教你為自己量身訂做專屬於你的日常運動健護生活,打造穩定而健康的身體!


作者Kenny甘思元是國家運動選手健護教練,也是選手級運動健康整合中心「立格運動與健康整合顧問」的創辦人,在專業運動健護服務上已有多年豐富經驗。而他所提倡的提倡運動健護四合一THE VIGOR健康方程式,正是現代人最需要的全面性運動健護觀念。
 
書中從THE VIGOR健康方程式的四個部分出發,包括想法調整APM(Mindset)+體能訓練APF(Fitness)+恢復保養APR(Regeneration)+營養管理APN(Nutrition),經由這套運動健護的觀念導正,你就能為自己打造合適又不易受傷、受用一生的運動健護生活,達到真正的健康。
 
本書特別收錄各項動作示範影片DVD,讓你自己在家也能跟著國家級健護教練實際學習體能訓練及保養恢復的動作。


 mail更多《Kenny甘思元運動健護全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