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瑜伽動作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5美國跑馬統計報告出爐
1
2015美國跑馬統計報告出爐
2
NIKE 啟動 BREAKING2 計劃 大膽挑戰馬拉松2小時極限
3
越野新秀鍾易霖:運動是遇見自己更好的旅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5美國跑馬統計報告出爐

2016-05-27
話題 跑步 賽事 六大馬 馬拉松

美國慢跑協會Running USA即將推出2015年度慢跑比賽統計報告,一如預期,所有的數字都大幅飛升。

該報告指出,2014年共有550,637人次在美國完成馬拉松比賽,這是個歷史新高,與2013年相較增加了11,000多人次。當然,前兩年的數據略少,2012年的487,000人次,是由於紐約市馬拉松賽的取消;2013年則是因為波士頓馬拉松賽的恐怖爆炸事件後停辦一年。

在這550,637人次中顯示了:

十年來男女比例大致底定:男性選手為57%、女性為43%。

馬拉松完賽選手的平均年齡為38歲(其中女性為36歲、男性為40歲)。總體而言,49%的選手都是20-39歲以下,48%是40歲以上。

擁有最多選手的單場比賽是紐約市馬拉松賽,這場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馬拉松賽,2014年一共有50,386名選手參加。
不意外的是,由於參賽人數的增加,總體完賽時間略有延長。平均完賽時間為:女性4時44分19秒,而男性則是4時19分27秒。這是2005年以來最慢的平均完賽時間。

美國慢跑協會也針對在美國舉辦的個別馬拉松,收集到一些選手的有趣數據:

不意外的,單場比賽平均完賽時間最快的,由波士頓馬拉松以3時52分09秒奪冠,因為它本來就有很高的參賽門檻。第二名也是在波士頓舉辦的Baystate馬拉松(3時53分05秒),第三名則是賓州的Via馬拉松(3時54分42秒)。

洛杉磯馬拉松擁有最多的少年完賽者:2014有3,795位。

檀香山馬拉松則擁有最多的60歲以上完賽者(3,326人)。

芝加哥馬拉松以9,738人獲得最多20-29歲完賽者頭銜。

而在30-39歲,40-49歲和50-59歲三組人數,紐約市馬拉松完勝其他比賽。

最多女性參賽的馬拉松賽呢?在紐約舉辦的Wineglass Marathon(60%)。

最多男性呢?新墨西哥州舉辦的Bataan Memorial Death March有7成是男性選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以美金159元(非會員)的代價下載完整報告來研究: http://www.runningusa.org/2015-national-runner-survey

2015美國跑馬統計報告出爐 ©heavy.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啟動 BREAKING2 計劃 大膽挑戰馬拉松2小時極限

2016-12-13
NIKE馬拉松跑步話題

NIKE於今日正式啟動 Breaking2 挑戰計劃,這一在創新上的大膽嘗試旨在挑戰和解放人類潛能。

與所有大膽的夢想一樣,Breaking2 著眼於一個無所畏懼的目標,意圖幫助跑者在兩個小時內跑完馬拉松。

許多人覺得這不可能辦到。這意味著要將當前2小時2分鐘57秒的男子世界紀錄時間縮短百分之三。但是正是這樣的挑戰驅動著 NIKE 前進,從不可能中勾畫著未來運動的藍圖。

為實現這一壯舉, NIKE 正在與一個來自多個科學和運動領域的頂尖成員所組成的團隊合作。這是一個針對運動員、產品、訓練、營養和環境的整體方案。

Breaking2 探索未知,同時給人類提供了一個機會,去探索不可能的邊界究竟在哪裡。它是 NIKE 使命的終極體現:將創新和靈感帶給世界上的每一位運動員。

NIKE Breaking2 挑戰計劃三位菁英成員,左起 Lelisa Desisa、Zersenay Tadese 和 Eliud Kipchoge ©Nike

根據Runner's World的推估,這項成就應可在2030年之前被達成。Nike有辦法大幅提前、創造奇蹟嗎?

使命

1954年,羅傑·班尼斯特爵士(Sir Roger Bannister)率先在四分鐘內跑完了一英里。Roger Bannister不僅只是打破了一個紀錄,他還重新界定了運動員的能力極限,並激發了其他運動員的信心。在這一年之內,又有24名跑者完成了相同的壯舉。

這個了不起的故事給了我們這樣的啟迪,去實現不可能的目標這一信念蘊藏在人類深層的潛能中。畢竟,正如 NIKE 聯合創始人兼傳奇性田徑教練比爾·鮑爾曼 (Bill Bowerman)曾經說過的,“跑步的真正目的不在於贏得比賽,而在於測試人心的極限。”

究其核心,Breaking2 的意義超過了馬拉松本身。

馬拉松兩小時完賽的壯舉,挑戰著人們對於運動可能性的認知,將重新設定人們對產品的期望值,並使耐克能夠在跑步這項運動中獲取驚人的洞察。這些經驗有益於耐克所從事的一切,從產品到服務的層面並最終造福所有的跑者。而不去挑戰這一無所畏懼的目標才是真正的失敗。

Sir Roger Bannister於1954年一英里跑進4分鐘。 ©impossiblehq.com

運動員

要想在兩個小時內完賽馬拉松,意味著全程26.2英里(42.195公里)的馬拉松,每一英里(1.6093公里)都要提高速度七秒。即便對於世界上最好的跑者來說,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NIKE 投入了大量時間選定了三名精英運動員,他們將整裝待發(並胸有成竹)地去迎接挑戰。

來自肯尼亞的埃利烏德·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來自厄立特里亞的澤森內·塔德塞(Zersenay Tadese),以及來自衣索比亞的勒利薩·戴西沙(Lelisa Desisa)已躍躍欲試,去迎接這一不可能的挑戰,即在兩個小時之內完賽馬拉松。他們不懼怕未知——他們挑戰未知,在這段旅程中他們無所畏懼。

©Nike

埃利烏德·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

國家:肯亞
年齡: 32 
身高: 5'6"(168公分) 
體重: 115磅
最佳紀錄: 12:46(5000米),26:49(10,000米),59:25(半程馬拉松),2:03:05(馬拉松)

Eliud Kipchoge ,32歲,11月5日出生於 Nandi 區的 Kapsisiywa,已經獲得奧林匹克運動會和世界大賽的雙料獎牌。Eliud 從高中開始即跟隨自己的教練和導師開始跑步。Patrick Sang 至今仍然是他的教練。

在2003年, Eliud 在國際田總世界越野錦標賽中打破了青少年5000米的紀錄。之後,Eliud 成為了世界錦標賽的冠軍。在2012年,Eliud 用59:25的成績創下了半程馬拉松的最佳紀錄。

Eliud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獲得了5000米的銅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5000米銀牌。在最近的2016里約奧運會上他獲得了男子全程馬拉松的金牌。以2:04:00的成績奪得柏林馬拉松的金牌之後,他的個人最好成績提升了5秒。之後他再次創造了新的紀錄,在2016倫敦馬拉松上以2:03:05的成績奪得金牌。

Eliud Kipchoge ©Nike

澤森內·塔德塞(Zersenay Tadese)

國家:厄利垂亞
年齡: 34 
身高: 5'3"(160公分)
體重: 119磅
最佳紀錄: 12:59(5,000米),26:37(10,000米),58:23(半程馬拉松),2:10:41(馬拉松)

Zersenay Tadese,34歲,2月8日出生於厄利垂亞的 Adi Bana。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的10,000米項目銅牌,成為厄利垂亞第一個獲得奧運獎牌的選手。他還獲得過2006年國際田聯世界越野錦標賽20公里的項目的冠軍,也是厄利垂亞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選手。

Zersenay 在2006年至2009年間四次蟬聯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的冠軍,2012年又再次獲得冠軍。他在2010年里斯本半程馬拉松上打破了世界紀錄,並在國際田聯世界越野錦標賽中獲得一枚銀牌和兩枚銅牌。Zersenay 同時還是2004、2008、2012和2016這4屆奧運會上極具競爭力的參賽選手。

在2009年,Zersenay 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夠在同年的3個不同的世界錦標賽上獲得獎牌的選手。Zersenay 現在擁有男子半程馬拉松58:23的紀錄。他的兄弟,Kidane Tadese 也是一名專業的長跑運動員。

Zersenay Tadese ©Nike

勒利薩·戴西沙(Lelisa Desisa)

國家:衣索比亞
年齡: 26 
身高: 5'9"(175公分)
體重: 125磅
最佳紀錄: 27:11(10,000米),59:30(半程馬拉松),2:04:45(馬拉松)

Lelisa Desisa,26歲,1月14日出生於衣索比亞。在他跑步生涯的早期,Lelisa 以公路跑為重心。在2010扎耶德國際半程馬拉松上,他打破了個人最好的成績,以第三名的成績跑進了1小時。他同時還獲得了許多知名的比賽冠軍,包括 Boilermarker 15公里公路大賽,櫻花10英里大賽(Cherry Blossom 10-miler),Bolder Boulder 10公里大賽和德里半程馬拉松。

Lelisa 在2013杜拜馬拉松比賽中以2:04:45的成績完成了自己的馬拉松處女秀。他獲得了2013波士頓馬拉松的金牌,並將自己的獎牌上交給波士頓,以此緬懷爆炸事件中的犧牲者。在2015年,他以2:09:17的成績再次獲得波士頓馬拉松的冠軍,並於2016年獲得銀牌。

Lelisa Desisa ©Nike

團隊

在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的想法多次被提出,而 NIKE 向來尋求突破。出於對跑步的長期熱愛,NIKE 早在2013年便開始致力於找到一個有針對性的馬拉松跑鞋解決方案。這些努力最終在2014年的夏天轉化為一項致力於突破兩小時馬拉松記錄的全面承諾,Breaking2 團隊也應運而生。

該團隊由一群滿懷熱情的世界級專家組成,他們來自於生物力學、專業教練、設計學、工程學、材料研發、營養學和運動心理學、生理學等各行各業。該團隊所具備的多樣化技能知識庫旨在激發分子水平上的表現性能。從天氣狀況到運動服,該團隊將細究 Breaking2 項目的每個細節,最大限度地挖掘 Eliud、Zersenay以及 Lelisa 的潛能。

©Nike

創新

要想跑出完美的比賽,運動員需要最具創新性的產品—— Breaking2 挑戰的關鍵支柱,這也是 NIKE 能夠提供無可匹敵的表現性能的原因。經過多年廣泛研發,Breaking2 將首發一系列有望提升每位跑者的開創性創新技術。

挑戰

要想跑出前所未有的速度,環境決定一切。每一秒都需要仔細考慮路線和條件方能實現優化。

有關於馬拉松兩小時完賽挑戰的具體日期和地點將於明年公佈。

資訊來源:Nike、Runner's Worl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越野新秀鍾易霖:運動是遇見自己更好的旅程

2016-10-18
故事越野跑跑步人物誌

我們對於運動選手的定義,大部分的印象是自小開始苦練,累積實力與成績,最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一定的定位。隨著時代的跟進、運動風氣盛行,許多過去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愛上運動的人,如今都變成一位位不斷精進自己的人。
 
這幾年越野跑的賽道上,有一個長相清秀,卻又能在場上大顯身手的帥氣小子鍾易霖;他並非科班出身,卻有著相當的天分。一般的孩子不是喜歡跑步就是籃球,而特別的他卻選擇劍道當作自己從小的興趣。

越野新秀鍾易霖

生活上的導師

易霖表示:會選擇劍道是因為看了卡通《好小子634之劍》,裡頭主角不服輸,以小搏大的精神吸引了他的注意,於是決定效仿主角,以劍道來做為課後的興趣。接觸之後,他發現這個運動不僅帥氣,從劍道的之中,他開始學會謙卑,懂得武德的真諦,不只用於劍道上,在生活與課程學習中,也比別人更知道該如何專注在一件事物之中。不管到哪裡,劍道便成為他生活上永遠的導師。
 
已經習慣對於任何事情皆從心出發的易霖,由於退伍之後想要減肥,於是便開始在操場跑步繞圈,易霖說:「會選擇跑步除了減肥的因素之外,我也發覺它是一個能夠練心的好方法。」就此,易霖正式進入了跑步的世界。

若少了熱情,大概也不會快樂

進入職場後的第5年,易霖決定前往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碩士。
由於香港一年只有一場渣打馬拉松,對於身體充滿跑步血液的他來說相當不能適應,於是他便開始尋找不一樣的比賽參加。

香港100是一個在當地很有名氣的越野跑賽,參賽者須在30小時內完成這及耐力挑戰與風景觀賞於一身的比賽,過去只有過三場全馬經驗、對於越野跑的概念還不是那麼熟悉的易霖,想也沒想,就直接參與了這場競賽。除了本身的體力,這也是一場耐力的競賽,不僅要在規定時間內完賽,途中也會遇到過夜的情況,參賽者須自己想辦法度過寒冷的夜晚。

那次,易霖完賽了,花了18小時37分。出發前原以為自己不會完賽,卻也因這個體驗的心情,讓他順利完成了人生第一場的初越野+初超馬。易霖認為不可思議,心裡卻得到大大的滿足,在過程中,他從不斷發掘有趣,慢慢完賽,更體認到一場比賽即便有再好的能力,若少了熱情,大概也不會快樂。

痛到心理才知道,受傷不能急

2013年回到台灣,他持續在越野跑中精進,途中也認識到了一些越野的前輩與好朋友,他們一起切磋、設定目標,為的是參加2015UTMF 170公里的環富士山的越野賽。既然決定參加,那就得加緊練習,畢竟那可不是一般的越野賽,除了基本的實力,還須有一定的能力才能挑戰成功。
 
計畫趕不上變化,在金門的一次訓練之中,易霖卻不幸遭受車禍的襲擊,而造成骨裂…眼看離富士山的比賽越來越近,此時卻骨裂的他,痛的不是身體,而是心理…朋友們都勸他不要心急,將傷養好的再戰,但當時的他認為,如果我就這樣停止了,不但會失去累點的好時機,到時根本也無法完賽。

接連著鎮西堡馬拉松的到來,他不聽勸,只認為自己撐過去就好,結果在鎮西堡馬拉松的第50k,原本受傷的腳幾乎踵到不能再跑,原先只需休息半年,卻因這個錯誤的決定,還得多加時間。這時他才覺悟,不論輕傷或重傷,只要受傷都不能急,經過戰友的一路陪伴加上這次的體驗,易霖靜心度過養傷艱難期,雖然無法參加富士山全程賽,但也順利完成了半程賽。

放棄不等於不堅持

持續精進自己,期望有天能參與到全程賽的易霖,在今年六月,也參與了與富士山類似的谷關超馬越野賽。108k的距離,必須在42小時內完賽,最難熬的是途中必須一個人獨自過夜。

正當賽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易霖突然想放棄了…因為越接近夜晚,越不知道接下來的情況如何?心情突然低落的他也漸漸忘去當初對越野的熱情。起初會全心投入越野,完全因為有著濃厚的熱情而覺得有趣,如今少了樂趣還多了害怕,即便最終能完賽,卻也不會快樂。

經深思熟慮後,最後易霖決定放棄這場比賽,這不是不堅持,而是對於莫忘初衷一種執著的態度。

山是對於人生最好的修練

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曲折,不管對於越野跑或是路跑,他看到的不再只是比賽本身,更多的是人生的道理。無論再厲害的比賽,慢慢地對易霖來說已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給自己的目標,是否能朝著那方向去完成?
 
除了持續挑戰越野賽之外,易霖認為不斷練習、保持熱情之餘,自我本身要與山林多多接觸。當靜心爬山的時候,能夠啟發很多自我看不到的人生特質,就像字幕機一樣,會跳出許多字句來鼓勵自己,同時也是給自己最好的修練旅程。

對於剛開始想要接觸越野的朋友易霖建議;可以先從爬山、跑步開始慢慢增強自己的體能,因為若沒有跑步的基礎而輕易接觸到越野,挫折感也相對提高,只怕最後連最基本的跑步熱情也失去了。

此外,山是很神聖的,很多字眼對於山本身來說也不尊敬,易霖從不會使用征服這兩字來解釋他的比賽;「我們應該與山一樣,要從每一個經驗之中,認識到更不一樣的自己,人生來本有它存在的意義,如果這麼好征服,那又何來的辛苦呢?」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瑜伽動作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