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跑10K
  • 動學堂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肘撐腳尖點地 HIP PLANK
1
肘撐腳尖點地 HIP PLANK
2
「加壓訓練法」助你突破增肌撞牆期!
3
臺北世大運華麗開幕大獲好評 執行團隊共創殊榮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肘撐腳尖點地 HIP PLANK

2016-06-01
健身 動學堂 初階訓練 核心訓練 訓練動作

肘撐腳尖點地 (Hip Plank)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利用左右腳內外點地來增強核心的力量。在執行途中,肚子要保持收緊,身體呈一直線,不可拱背或凹腰。初次嘗試者保持在原地即可。

肘撐腳尖點地

鍛鍊肌肉群:腹部核心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肘撐,肚子收緊,雙膝呈跪姿打開,與肩同寬預備。

STEP 2 雙腳向後伸直

吐氣時將腳往後伸直,肚子收緊,保持身體穩定。

STEP 3 腳尖上下點地

右腳腳尖上下點地,接著換左腳腳尖上下點地,左右輪替,做1分鐘。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加壓訓練法」助你突破增肌撞牆期!

2019-05-27
微肌男子觀念增肌健身知識庫

許多在進入健身領域一段時間的人,在增肌過程中可能效果會越來越不明顯,除了靠增加訓練外,同時也會攝取更多優質蛋白質或是飲用乳清蛋白。其實,可以使用「加壓訓練法」再搭配飲食調理更能讓你突破增肌撞牆期。

「加壓訓練法」助你突破增肌撞牆期! ©bfrshop.com

什麼是加壓訓練法?

加壓訓練法(Blood Flow Restriction)就是將身體要訓練的某部位肌群用皮帶綁起來,以抑制肌肉中血液循環的訓練方式來操作。這樣的訓練效果,可以只要花上20%的力量就能促進肌肉強化,所以訓練結果會造成強烈的刺激,進而促使促使生長激素大量分泌,並遠超過於一般訓練所能造成的分泌量。然而,所謂的加壓是針對肌肉中血液的出口,而不是入口,也就是加壓在靜脈的一側,這麼一來乳酸或氫離子等代謝物,無法排出而在肌肉中堆積,就會很快的發生肌肉痠痛,肌肉便能很快地呈現做過的劇烈運動之後的狀態。

加壓訓練法 Blood Flow Restriction ©bodybuilding.com

加壓訓練法對增肌好處

加壓訓練法的訓練強度最低限度為20%的1-RM,因此它對於肌肉的物理負荷相當低,雖然實施訓練中的主觀運動強度非常高,對肌肉損傷卻很小,且訓練後的疲勞感也相當低、訓練後所需的恢復時間短,以及訓練的密度也因而增加來大幅縮短肌力訓練時間,省下來的體力可用來提升技術訓練的質量以增進訓練的效率。為提升運動訓練的效益表現,運動員的基礎肌力水準為影響競技表現的主要因素,加壓肌力訓練使局部肌肉血流在適度的限制下,實施每天二次、每次約10分鐘約20%1-RM的輕負荷訓練,即有顯著的增大肌肉與增強肌力的效果。

研究證實,加壓肌力訓練法可促進微血管增生、活化運動單位、促進循環成長荷爾蒙的分泌並增進體脂肪的分解、改變局部肌肉組織促使快縮肌纖維增大,使肌力與肌肉橫斷面積增加。此外,加壓肌力訓練法也逐漸被應用於運動員的復健及醫學治療,例如:骨骼萎縮、關節變形、閉塞性動脈硬化症,使失去作用的血管恢復功能。

以下為加壓訓練法的操作方式:

©bodybuilding.com/

但是,不當的施行加壓肌力訓練可能會造成血流受制限與再灌流,導致局部活性氧生成或引發血液亂流而形成血栓,也容易堆積乳酸導致肌肉硬化。因此,施作時應防患加壓程度或方法不當而引發肺阻塞或腦梗塞等病變的危險。

資料來源/BER BANDS、BODY BUILDING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臺北世大運華麗開幕大獲好評 執行團隊共創殊榮

2017-08-20
賽事新聞台北世大運健身話題

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昨晚開幕表演引起廣大好評,創意表演團隊劇場導演廖若涵和科技藝術家林昆穎現身說法,此次表演融合台灣在地元素,將台北街頭蓬勃景象與色彩,與科技島的印象,讓世界看見台灣軟實力。

今天文化局長鍾永豐與世大運開閉幕表演團隊,包括總製作人王雲幼、總策劃安益國際展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涂建國、世大運開閉幕式執行團隊總顧問陳錦誠、導演顧問 Hans-Christoph Muecke與負責設計3段表演節目「活力島嶼」、「匯聚台北」、「世界部落」的導演群,一同在記者會上分享籌畫開幕儀式的過程。

色彩鮮豔、表演精彩讓臺北世大運開幕秀大獲肯定。

涂建國指出,團隊籌劃開閉幕表演長達兩年,成員組成結合老中青三代,廖若涵、林昆穎以及設計節目的年輕導演群編舞家謝杰樺等3位年輕導演展現自身最佳創意,此次總計投入人力3800人、表演者2500人、幕後工作群1300人,並請來國際導演 Hans-Christoph Muecke合作長達一年8個月,其中最讓大家驚艷的是LED地屏,創造三度空間的美麗景象。

此次開幕表演多段精彩橋段都可見台灣元素,廖若涵透露,台北魅力在於生活面,因此「匯聚台北」從常見的鐵皮屋開始,包括街頭招牌、宮廟祈福民眾,加上台北街頭蓬勃發聲,最後帶到GOGORO機車,呈現正在發展中的城市,透過年輕人的身影,呈獻給世界看見台北多元的樣貌。

2017臺北世大運開幕秀幕後團隊現身說明籌備過程。

林昆穎激動表示,這不是一個英雄時代,而是一個共創時代,昨晚表演帶來的感動是很大的共創共感,他負責的「世界部落」像是一首愈來愈激烈、困難的練習曲,由現場的光棒,走進晶圓細節,看見晶圓的美。

「晶圓之舞」有多達3百多位當代舞者參與,簡珮如作為首席舞者,將邀請世界的訊息傳達到天上,最後天王歌手王力宏出場與舞者互動。

林昆穎表示,這是個相當值得驕傲的經驗,「站在國際平臺上得到這個經驗,我們很緊張、很興奮,我們想告訴全台灣正在努力的年輕人,我們要繼續往前行。」

臺北世大運開閉幕負責團隊合照。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跑10K
  • 動學堂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