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發現許多的運動項目都有相對應的鞋款嗎?越來越發達的科技也造就了各式各樣的機能性運動鞋,這些運動行機能鞋款能讓你跑的更快、站的更穩以及更加舒適,甚至,讓你的訓練更加的充滿動力,然而,你知道最好的訓練鞋有可能就是脫掉它們,光著腳訓練是你能練的更好變更強的因素之一,特別是著重於重量訓練的人。
我們的身體有著一種訊息反回饋的循環裝置,當我們身體的任何部位只要接觸某個東西,那個部位的神經就會向大腦傳遞出訊號,然後,我們的大腦就會發出回饋式訊號給身體去坐一些動作反應。這也意味著我們的腳也是一種反饋機制的一份子,這個反饋循環對於我們身體的本體感受(proprioceptive)及其動覺意識(kinesthetic awareness)至關重要,在理論上,當你赤著腳走路時,會讓我們的大腦得到更多反饋訊息,這也有助於防止一些受傷的情況發生。紐約足部外科醫生Mohammad Rimawi博士說,本體感受訓練是康復過程的一個基本要素,它不僅可以增加力量和活動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大大降低再次受傷的風險。
而赤足的訓練也可以幫助增強你足部肌肉的力量,這是一種被低估的本能反應與訓練方式,這將會幫助你的身體受到傷害;我們可以將赤足想像成在健身房不帶上手套進行訓練的樣子,這樣你就可以更加明確的抓住任何你正在使用的器材,並能更正確的感受這些器材桿子不同的厚度,同時,不帶手套也能幫助前臂肌力與握力的發展,所以,你可以看到許多資深的健身人士都很少使用手套來進行訓練。
或許你也經常聽到一些反對赤腳訓練的論點,它們認為我們已經進化到可以穿著鞋子練習,為何不在鞋子的科技上更加進化,讓訓練的效果更加往上進步?當然,在某些訓練情況下鞋子同樣能為我們帶來一些保護,例如啞鈴掉落或是踢到椅子器材等等的原因。
Mohammad Rimawi博士也針對足部提供了一些想法,他指出,如果你的腳已經出現一些淺在的問題或是赤足訓練效果不佳;特別是如果經過多年穿著運動鞋來訓練的人,突然之間將鞋子脫掉直接進入赤足的訓練方式,這就有可能會造成肌腱炎、壓力性骨折或足弓疼痛等疾病;因為,你的腳已經習慣穿著有保護作用的功能性鞋子。如果你想要赤腳訓練,建議你在每次訓練時嘗試加入5-10的赤足練習時間,然後逐步的增加赤足訓練時間,讓你的腳慢慢的適應這樣的訓練模式與身體反回饋機制。
赤足訓練比你想像的更有意義,特別是在下半身的訓練動作上,尤其是深蹲、硬舉或是分腿蹲這些訓練動作,一般來說在作這些訓練時大多數的人都會穿上專業的舉重鞋,但你仔細看大多數舉重鞋除了高跟鞋外,基本上都是通過將腳放在赤腳的情況下起作用的。它們意味著堅固而堅硬的鞋底,這跟大多數的運動鞋底或機能性鞋墊不同。當你進行深蹲或硬舉這些訓練時,堅固的鞋底可以讓你增加上推力量的傳遞,因為,你透過腳跟穿過堅硬材質,而不是一些帶襯墊的鞋底來完成直覺性的力量傳導,所以,舉重鞋就如同隱形的赤足訓練一樣,悄悄的幫你完成一個動作。所以,你可以在深蹲、硬舉或是分腿蹲這些訓練動作時,採用赤足或穿上舉重鞋練習。
如上面所述的原理及理論,通常可以赤腳完成你的硬舉和深蹲等動作訓練,當然也包含著任何讓你使用足部肌肉的運動項目;都可以從赤足訓練中護得好處,唯一的例外是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s),Mohammad Rimawi博士說,我相信跳箱或跳遠等類似跳躍的動作,都可以通過專業的鞋款進行更好更安全的訓練;因為,這些動作會給你足部的韌帶和肌腱帶來較大的壓力,如果你的腳不足以進行這些運動訓練,則正確的使用交叉訓練器可有效的幫助吸收衝擊並降低受傷的風險。
資料參考/gymjunkies、draxe
責任編輯/David
皮拉提斯(Pilates)這項運動是由專注、呼吸、核心、控制、精確與流暢,這六大元素組成,而皮拉提斯針對現代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加入更多不同的指導,例如延伸脊柱、增加脊椎活動度、建立穩定的肩頸、重新檢視軀幹的穩定排列以及動作靈活等等,將全部整合達到穩定核心的效果。
皮拉提斯是由一位德國人喬瑟夫‧彼拉提斯(Joseph H. Pilates)所創立出來的運動,由他的姓氏命名。彼拉提斯生於1880年出生,從小就體弱多病,為了要強健體魄,因此彼拉提斯從小就四處學習體操、拳擊、健身等多項運動,希望可以找到強身健體的運動與方法;此外,他也積極鑽研東西方養身術,例如東方的瑜伽、太極、坐禪,以及古希臘、羅馬的養生方法。透過這些學習,皮拉提斯在每個運動中,感受身體的每一個動作和肌肉控制,然後他將這些運動融合在一起,發展出彼拉提斯這套運動及彼拉提斯運動哲學。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彼拉提斯曾幫助許多受傷的士兵復健,得到良好效果。1923年,彼拉提斯移居到美國,並在紐約市立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的同一棟建築裡,成立一間工作室。由於在德國時與舞蹈界關係密切,彼拉提斯很自然的把他這套運動的技巧與法門介紹給美國的舞蹈與戲劇之都紐約。很快地,彼拉提斯運動在美國成功傳開,尤其是在舞蹈界。
由於舞者的練習與表演很容易造成運動傷害,而彼拉提斯運動的技巧可以幫助受傷的舞者,一步一步地從受傷中恢復,進而訓練提昇其舞蹈表現,因此,許多舞蹈界人士甚至包括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都曾向彼拉提斯學習運動技巧,而彼拉提斯在舞蹈界成功地傳播,也為日後發展奠下良好基石,不但被廣泛運用於舞蹈教學,日後也由美國東岸傳播到西岸,並在好萊塢明星的推波助瀾下,一躍成為健身界新寵。
彼拉提斯運動中,是透過:專注、呼吸、核心、控制、精確與流暢六大原則,來讓身體很有效率地動著,這六大原則時時存在彼拉提斯的每個動作中。這六大原則,是教導身體在核心穩定的基本要求下,力量由的核心帶動到的四肢,每個動作都在你可控制的範圍內運動,不做超過你的能力的伸展與動作範圍,動作的速度穩定而流暢,不忽快也不忽慢。每次呼吸都要均勻的一吐一收,讓肌肉的力量與柔軟度協調、平衡地訓練。
運動中很強調專注,專注去感受每個動作,專注去控制每條肌肉,並專注的傾聽身體回傳的聲音。
練習彼拉提斯運動,不只是練習一個一個的動作而已,更重要的是學習其中的動作原則,並把它融合在自己的動作習慣,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是皮拉提斯一直要傳遞的給大家健康的動作技巧的想法,希望練習者能反覆練習的動作及指令,帶進自己的動作習慣中,讓自己動的更輕盈,也減少自己骨骼關節的磨損與退化,而這些這些原則包括:
1 學習並練習維持脊椎骨盆的穩定與脊椎的延伸。
2 學習並練習平均地活動每一節脊椎。
3 學習並練習肩帶的控制,有效率的活動肩、頸部。
4 學習並練習脊椎骨盆與四肢在結構正確排列下的運動方式。
5 配合呼吸,讓每個動作及每次呼吸更有效能。
6 學習並練習將上列動作技巧統合起來。
這些原則時時存在每個彼拉提斯的動作與每個動作的指令當中,學習者不是漫不經心的比劃著動作,而是在練習動作時,會感受到並學習到這些動作技巧,這些動作的原則可以讓動作更有效率,更不會受傷,該幫忙穩定的肌肉群就出來做最恰當的收縮,不需用力的肌肉可以放鬆。也就是每個肌肉收縮用力,用到剛剛好,才是學習到彼拉提斯運動的精髓。
一位好的彼拉提斯指導者的養成也很不容易,需有很深入的學習、練習與實習,指導者的養成需學習豐富的人體解剖及動作科學的知識,細緻的動作教導,口令,觸覺引導的手法,動作評估的能力等等。
1 預防骨質疏鬆、改善下背僵硬痠痛
骨質疏鬆的症狀大約落在50-60歲以上才會出狀,但是近年發現有往較下的年齡層,而長期姿勢不良造成的脊椎側彎更容易讓年輕人早早就有腰痠背痛的困擾,透過彼拉提斯運動,可以強化骨質密度、下背僵硬痠痛等問題,對於初學者來說來說難度不大,又有保健身體的用。
2 可精準訓練到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有深層的腹橫肌、骨盆底肌、多裂肌等,若核心力量不夠強、肌群不夠穩固以及姿勢又不正確,很容易讓身體呈現痠痛狀態,大多數下背部疼痛也是核心肌群力量不夠所引起。
3 修飾出修長體態
因為許多皮拉提斯的動作都是在延展身體的每一部位,長期訓練下來,對於人體肌肉的長度有視覺上延伸的效果。
4 矯正姿勢防駝背
孩童練習彼拉提斯,能夠幫助身體建立正確姿勢,這些日常行為姿勢若正確就可預防駝背、脊椎側彎發生。 另外,彼拉提斯也可增加脊椎跟脊椎連接處椎間盤靈活度,當發生脊椎側彎時,接合處靈活度受限時,皮拉提斯就可改善這方面的煩惱。
1 上課前一小時不宜進食,避免進行皮拉提斯時感到沉重和懶散。
2 穿著舒適,易吸汗材質彈性佳之運動服裝,以赤腳為宜,為避免運動中造成胸肌拉傷,應穿著運動內衣。
3 為保護脊椎與背部,從事地板動作練習應使用瑜珈墊或地墊。
4 運動練習時間應以一小時為主,動作強度應聽從指導員口令,避免挑戰高難度動作,以免受傷。
練習彼拉提斯運動在於提高身體察覺與控制能力,而不是挑戰高難度動作。定期定時的運動,才能藉由彼拉提斯運動達成完美瘦身效果。對於初學者或體能較差者,在學習過程中如有任何疑問或造成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練習,等待專業老師的指導才可繼續進行動作,以防運動過程中帶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