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馬拉松賽後恢復指南
1
馬拉松賽後恢復指南
2
Zach Bitter
美國神人四分速打破100英里跑步機世界紀錄
3
Ezfun生活玩家:台灣不缺賽事,只缺有品質的賽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馬拉松賽後恢復指南

2016-06-29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運動恢復 路跑 全馬訓練 運動傷害

現今馬拉松運動越來越熱門,就代表越來越多人開始參加這樣的活動,但是並不是每位參加的選手,都是時常在跑步的人,往往在參加之後就會感到全身酸痛,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所以在賽後的恢復更需要下點功夫,所以藉由依照跑馬後不同的時間,應該安排不同的恢復動作,來讓身體獲得最好的休息以及修復。

馬拉松賽後恢復指南 ©ShutterStock

完賽後24小時

在完賽後,每隔15~20分鐘,做抬腿的動作,讓累積在腳部末梢的血液可以藉由地心引力的幫助來加速循環,幫助代謝血液不好的物質,並且加上冰敷,減緩腳的腫脹與延遲性疼痛。在飲食部分更要完整的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電解質以及水分。

在食物的選擇上可以選擇有豐富Omega3的野生鮭魚以及亞麻籽;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莓果類;可以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脫脂牛奶或是希臘優格;具 有豐富蛋白質的雞肉以及蒸過的毛豆;富含鉀的香蕉以及可以對抗自由基、幫助修復以及減緩發炎症狀的胡椒都是很好的食材。

完賽後48小時內

可以開始做一些簡單的伸展與按摩,對於感到比較疼痛或是酸痛的部位,更要利用慢慢的伸展與按摩來幫助恢復。按摩完後還要藉由適當慢步與抬腳幫助腳部的新陳代謝,如果腳部還是相當具有疼痛感,可以利用一些消炎乳膏,來幫助消炎。

完賽後72小時內

在完賽後72小時內,身體的腎上腺素已經退去的差不多了,延遲性酸痛就會開始出現,導致一些不好的情緒出現,這時應該稱著對於賽事還記憶猶新時,趕快記錄 下這次馬拉松賽中的準備與表現,有哪些地方做得不錯,或是這次的表現中有哪些不完美,藉由這些記錄可以快速的讓你轉移這些身體上的不舒服以及不好的情緒。

完賽後3天

這時候的身體是最需要藉由休息幫助恢復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睡眠的時間幫助修復。另外在這個時候也可以開始做一些輕鬆的運動,像是輕鬆的健走、游泳 或是做瑜珈以及騎腳踏車並隨時補充適量的水分,就是先不要開始跑步。利用這些輕鬆的運動幫助身體循環,代謝掉那些還存留在身體的毒素,以及保持肌肉的柔軟 度。這時也可以開始做一些深度的按摩與伸展,或是做更完整的冰敷,來達到最好的修復效果。

完賽後6天

在經過6天的休息、伸展、按摩、完整營養與水分補充、恢復運動與冰敷後,終於可以開始一些輕鬆緩慢的跑步訓練,再回到跑步訓練之後,不要太過要求自己的強度,只要先慢慢找回跑步的感覺就好,以免操之過急,反而讓之前的恢復都白費了。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神人四分速打破100英里跑步機世界紀錄

2020-05-26
趣味跑步機超馬跑步話題

美國運動員Zach Bitter剛在去年一天雙破兩項100英里以上世界紀錄,堪稱超馬界神級人物。疫情下只能待在家的他也沒閒著,5月16日,他以12小時9分鐘15秒,也就是每公里配速4分31秒的時間打破跑步機100英里(160.934公里)世界紀錄,將原紀錄推進超過20分鐘。更強大的是,這麼長的時間一般人都需要許多固態補給解嘴饞,他卻除了最後嗑一盒洋芋片之外,其他全部只喝液體補給,神人簡直是羽化成仙!

延伸閱讀:4分速跑160公里超馬 美國神人一天破兩項世界紀錄

Zach Bitter
美國神人四分速跑出12:09:15 打破100英里跑步機世界紀錄 ©Zach Bitter

2020年跑步機上的爭霸戰打得火熱,光是50公里跑步機世界紀錄,從一月至今就已三度被刷新,而現年33歲的美國運動員Zach Bitter選擇挑戰自己擅長的100英里(160.934公里)。事實上,他在2019年8月底甫以平均配速每公里4分13秒、共11:19:13跑完室內操場100英里,成功打破100英里世界紀錄,更同時繼續以12小時跑104.8英里(168..6公里)打破自己在2013年創下的世界紀錄。因此,這次對他而言是距離相同,但「賽道」不同的挑戰。

延伸閱讀:跑步機50K破三! 美國跑者在高中體育館打破世界紀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 history making day for @zachbitter as he continues to redefine what is possible for human athletic performance ????‍♂️???????? #treadmill100wr

SFuels(@sfuels.sf)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5月 月 16 日 下午 7:56 張貼

挑戰1:心理焦慮

Bitter在完跑受訪時告訴外媒Runner’s World,他在挑戰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斷重振精神。「在跑步機上如果停下來就像浪費時間,而我會因此感到焦慮,在跑步機上幾乎必須斷斷續續,即使只是為了切換跑步機(他以同時兩台跑步機做挑戰)。」

挑戰2:耗電太兇

為了這次挑戰,Bitter在自家安裝了兩台NordicTrack X22i跑步機,在比賽前他並沒有做太多測試,因為他知道機器會在幾個小時後超時,所以他直接規劃切換兩台,以防萬一發生故障。「我們有大約4星期的計畫時間,有很多可能出錯的地方,但幸運的是沒有重大問題發生。」

不過,挑戰途中仍有意外小插曲,例如房間內放兩台跑步機、兩台攝影機、一台電風扇和一台冷氣,總耗電量爆表,使其中一台跑步機的螢幕突然變黑,雖然仍在運行且能計算距離,但他們不得不多接一條延長線,以減輕房內電器的功率輸出。又一次,跑步機短暫地停止計數,幸好他們有注意到且立刻解決問題。

Zach Bitter挑戰100英里跑步機
Zach Bitter的100英里挑戰切換兩台跑步機 ©Zach Bitter

挑戰3:高溫和補給

補給對於馬拉松、超馬選手都是至關重要的環節。Bitter制定了一套類似去年8月跑100英里室內操場的補給策略,但出現了一些問題:去年的室內賽道溫度約華氏15.5℃,是個跑起來相當舒適的溫度;但儘管試了再試,空調、電扇通通出動,Bitter家中的溫度都在21-24℃之間,更讓他驚訝的是,過熱的溫度並不是來自外部環境,而是跑步機本身散發的熱量。

過熱的溫度讓Bitter在挑戰一開始的幾個小時就感到脫水,於是他試著只靠液態的能量飲做補給;接下來幾個小時,跟時間賽跑的他消耗更多能量,於是他把1小時內的液體攝入量增加到約1700cc;再過幾個小時,他的胃感覺恢復了正常。

Zach Bitter的液體補給
Zach Bitter只靠液態的能量飲做補給 ©Zach Bitter

挑戰4:無趣中的娛樂

為了在無趣的跑步機上擠出一點樂趣,Bitter跟跑步機的配速玩上上下下遊戲,不過通常在每公里4分20秒上下。「我只想讓思慮遠離跑步機與距離,如果想太多,可能會一次『失分太多』,隨著一天的時間,我在1英里內換了3-4個不同的速度,而這些配速幫助我更接近目標。

同時,Bitter也忙著收聽廣播、音樂,以及現場直播,讓他最驚喜的是喜劇演員伯特·克萊歇爾(Bert Kreischer)的出現,伯特花了許多時間和三位超馬女運動員聊天,Bitter的妻子妮可也加入其中,他們甚至聊到一起培訓伯特達成100英里。Bitter認真地看待伯特想跑超馬的意願,他說:「伯特對24小時在跑步機上跑50英里很感興趣,我認為他在跳到100英里之前,會先跑個50公里或50英里。」而這些有趣的話題,也陪伴Bitter度過了第11公里後的數小時。

即使分散注意力,跑步機上的時間仍然度日如年。在87英里(約140公里)處,Bitter跑進浴室裡休息兩分鐘,吃了一盒橄欖油加海鹽洋芋片,這是他唯一吃的固體食物,而最終他總共吃了12包能量飲、洋芋片和226cc的蘇打水。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Zach Bitter(@zachbitter)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5月 月 16 日 上午 10:56 張貼

Bitter從去年8月至今,9個月內摘下第二項100英里的世界紀錄。當他終於完賽後,他立刻大啖牛肉碎末、奶酪和海鹽等鹹食來補充。打破世界紀錄幾天後,Bitter恢復不少,不過他暫時不想在跑步機上長時間跑步了,他估計需要花6星期去讓雙腳完整恢復。

新冠病毒疫情下,Bitter有不少賽事取消、延賽或是懸而未決,不過他只要保持健康,就會追求自己設定的紀錄。他說:「我一直將紀錄視為有趣的目標,在每項大計畫中,我享受跑步的樂趣,即便曾有過糟糕的日子,仍然在訓練和準備上得到許多樂趣。在過去兩年,我過的好日子多過糟日子,所以這些事對我可能很有趣。」

如果要做下一次挑戰,Bitter計畫每英里加快10秒鐘,大約用每公里4分07秒的配速完成100英里。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zbitter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Ezfun生活玩家:台灣不缺賽事,只缺有品質的賽事

2017-04-20
賽事馬拉松路跑越野跑跑步話題

北濱追風挑戰賽、貢寮馬拉松或是四獸山徑越野跑相信對於長期有參與路跑賽事的選手們都不陌生,而這些賽事也是跑友們口中所謂的好賽事,那麼這些賽事的背後,到底是哪一個單位在盡心盡力為各位規劃著呢?
 
Ezfun生活玩家成立於2012年,以舉辦國內各項單車、路跑賽事為主,平均一年約有20場的賽事,近年更加入越野跑的部分,其中有Ezfun親自規劃舉辦的,也有幫他人承辦的活動。無論是什麼類型的運動賽事,其宗旨皆是以品質好的流程為主,國民健康為目的。

Ezfun生活玩家團隊

開發台灣最美山徑,帶領跑友進入越野領域

Ezfun算是台灣最早進入越野領域的單位,台北有許多的山徑路線,也是他們第一個開發的。辦過賽事之後,也成為其他單位的模範,進而讓越來越多跑友知道原來台灣有這麼一條美麗的路線。越野跑是需要四肢併用的運動,許多人路跑了些日子之後,單純的跑步已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便開始想要提升難度,Ezfun發現大家有著這樣的需求,於是開始規劃讓大家跑進山林裡面。
 
他們最開始是在大台北地區,以親山的步道為主,進入越野跑領域,因為越野跑在台灣還算是新興的活動,尤其對於初階越野跑者來說,過度原始的叢林相對困難度較高。
 
每場活動賽前,Ezfun至少會做5-6次的路線場勘,因為山徑之中隨時都在改變;有時地震,有時土石流,也會因著這些因素使得原有地形地貌被迫改變。抑或是有些難度較高的山徑,路線相對來說更為原始,於是他們便需要花上更多的心力,以安全為第一考量,去除茂密的雜草、移開倒塌的樹木,讓路徑明顯地險露出來,保護跑者不致於在過程中受傷。
 
除此之外,在活動開始的一、兩個星期之前,仍得再次確認,並在樹幹上綁好布條、做記號,讓跑者能夠遵循路線運行,不必擔心因找不到路而驚慌失措。

Ezfun提供

Ezfun的活動經理黃先生也表示:「台灣越野人口數目前持續增長中,喜歡運動的人會想要去挑戰自己的極限,甚至希望自己能夠跌跌撞撞,全身沾滿泥巴,才稱的上是一位越野人。」

越野也能成為人生的一大成就

目前,Ezfun每年都會有固定5場的越野賽事,像2017就有:三峽鳶山山徑越野跑、內湖碧山岩山徑越野跑、四獸山山徑越野跑、獅頭之巔越野跑、頭城秘境山徑路跑。為了鼓勵民眾踴躍來參加運動賽事,在一年內,不限里程長短,只要有完賽這5場比賽,集滿獎牌,就可以獲得Ezfun特別製作的個人全勤獎獎盃和精緻獎牌盒;這個獎牌盒的概念源自於世界6大馬拉松大滿貫賽事,能夠成功集滿這六大賽的獎牌,便是馬拉松跑者一種無上的光榮,可以列為自己的終生偉大成就之一。

EZFUN延續此一概念,讓跑者努力朝向目標前進,同時讓挑戰越野賽這件事在大家的心中成為人生中最驕傲的事。

Ezfun特別製作的個人全勤獎獎盃和精緻獎牌盒

此外,只要是Ezfun辦的賽事,不僅品質優良,其物資也是有一定的水準,以比賽的T-SHIRT來說,除了對於賽事的紀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實用性,Ezfun希望選手拿到衣服之後,不只是單純用於此賽事,而是能夠穿的長長久久,也因此在設計上,他們選用好的材質及具代表性的設計著手,只要穿過的選手都說好。

跑友印象最深刻的賽事

經過幾屆的主辦之下,Ezfun也統計了每年跑友們印象最深刻的賽事。以越野跑來說:四獸山多變的風景及地形,是最令大家難忘的,而內湖的碧山越野跑則是跑友心中最厭惡卻最喜愛的賽事,此賽事由於階梯地形超過一半,提高整場比賽以及體力的考驗,但奇妙的是結束後卻總讓許多人一遊未盡,甚至誓言明年要再次挑戰。
 
單車賽的北濱或是西濱路線也是深受車友的喜愛,路跑賽則是每年2月底在新竹峨嵋鄉舉辦的大桔大利最受歡迎,每年的這個時候峨眉鄉的橘子既香甜又好吃,整體賽事CP值高,完賽再送一箱5台斤的橘子,將這份香甜,分享給更多親朋好友。
 

不管是實體賽事還是線上APP,Ezfun的總經理于蓓蒂也表示:「目前台灣運動趨勢雖難定奪,從過去的單車、路跑到如今的越野跑及鐵人三項,Ezfun只希望能將這些優良的運動風氣持續推廣,我們致力於舉辦品質好的賽事,開發方便有用的U-PRO遊步樂APP,期望越來越多人能夠開始運動,讓國人對於運動的觀念更進一步,帶動整個台灣的運動風氣。」

Ezfun生活玩家

web 中華國際休閒運動交流協會
fb Ezfun生活玩家​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