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DISQ-All In One 的隨身健身房
1
DISQ-All In One 的隨身健身房
2
力竭的定義
每次訓練都要做到力竭 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3
雞肉、牛肉、魚肉,哪一種是健身的最佳肉類食品?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DISQ-All In One 的隨身健身房

2016-06-30
配備館 健身 運動器材 重量訓練

現代人常常因為生活忙碌,已經無法兼顧工作與家庭生活,怎麼還有時間去運動呢?可是,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形越來越走樣吧!所以,越來越多人開始從事一些不需要佔用大量時間與空間、就算在家看電視也能一邊做運動的徒手訓練方式,也因為這些多樣化的徒手運動正如雨後春筍冒出來,讓忙碌的現代人可以再從中找到生活的平衡。

但,就算徒手運動再怎麼方便,終究還是有所限制,更無法達到可調整重量的阻力訓練所能帶來的好處,加上新手或是不常運動的人,往往會因為自身的肌力不足,或是動作、方式不正確,而讓徒手訓練的效果打折扣。如果有一項健身器材可以同時兼顧阻力訓練器材可調節阻力的優點,又不需要大量的空間與時間,就算在搭捷運也可以做,這樣All In One又節省空間的健身器材,想必會成為許多人眼中的夢幻逸品吧!

DISQ-All In One 的隨身健身房 ©prweb

創意十足的健身訓練器材:DISQ

美國運動器材公司DISQ,利用滑輪阻力的方式,設計出一款同時具有攜帶輕巧性,又不受限於空間與時間限制的全方位健身器材-DISQ。只要將它固定在腰部的兩側,利用滑輪與繩索的配合,就能涵蓋了阻力訓練器材中大部分的身體重量訓練功能,只要你想練,就沒有做不到訓練方式,就像是把一個小型健身房濃縮在這一組器材裡面。

整套的DISQ器材包含兩個阻力滑輪器,以及固定在腳踝上的腿套,只要藉由這兩項組件就能輕易組合出各式的健身動作,並且利用阻力控制轉輪,就可以輕易地調整滑輪與繩索的阻力來進行強度的變化。配合DISQ的APP,更可以觀看詳細的教學影片,還可以利用內建的記錄功能,記錄與分享每一次的運動成果。

對於有氧運動的訓練者來說,可以簡單利用DISQ來增加跑步或是有氧動作的阻力,不需要在身上綁上重物,就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對於想要訓練爆發力的人來說,也能藉由調整阻力的方式,達到強化訓練的效果;對於一般健身的人來說,無論是要練腿部、手臂還是胸肌,也都可以很輕鬆地利用它來訓練身上的各部位肌肉。

不過DISQ因為滑輪系統並不是由電動馬達控制,當阻力調得太大時,容易造成繩索不易拉動或無法平穩地收放,以及腳踝部分的綁帶會因為材質的關係,容易磨擦皮膚造成不適,建議使用者穿著長度高過腳踝的襪子,來減少不舒服的感覺。儘管如此,這兩項小缺點卻絲毫不會影響DISQ優異的訓練功能。

對這款運動器材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往DISQ網站選購這組售價199歐元,折合台幣約7千多元的All In One 隨身健身房,或是前往其官方youtube頻道觀看更多的訓練內容。

©prweb
©prweb
©thedisq
©thedisq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次訓練都要做到力竭 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2018-07-20
觀念增肌健身知識庫下半身肌群上半身肌群

有長期健身或是開始健身一段時間的你,一定都有聽過「訓練就是要做到力竭才有效!」這句話,那為何重量訓練一定要做到力竭?做到力竭對於訓練是正面還是反面?這篇我們就針對力竭訓練來跟大家聊聊!

每次訓練都要做到力竭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何謂力竭?

首先,你要了解所謂的力竭就是當你針對單一個訓練動作在同一組內;用固定重量操作同一個反覆動作,直到無法在做任何一下為止稱做為力竭。當然力竭訓練也是一個十分有爭議性的訓練方法,尤其對於新手或是沒有補手的人來說有著非常高的風險,因為你有可能突然間就失去支撐力量讓槓鈴或啞鈴為害到身體肌肉與關節,但另一方面又因為力竭可以強迫你,使用更多的肌纖維參與力量的輸出,相對來說就會越刺激肌纖維的收縮,透過這些肌纖維的收縮與破壞,進而刺激肌纖維成長也就是所謂的肌肥大,另外,一般來說力竭可分為三種形式:技術力竭、節奏力竭與耐力力竭,只要達成其中一項就是力竭訓練,要開始進行力竭訓練的你也請先來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性。

一般來說力竭可分為三種形式:技術力竭、節奏力竭與耐力力竭。

 1  技術力竭:
無法再以良好的動作軌跡和身體姿勢完成訓練動作的力竭叫做技術力竭。比如引體向上,這是一種以肌肉肥大為目標的訓練方式,每一次重複都保持良好的身體姿勢和運動軌跡,只要能保這樣良好的節奏繼續完成動作在技術上就沒有達到力竭,反之當運動軌跡已經開始嚴重變形,那麼這時後你就應停止訓練進行組間休息,如果你再持續用錯誤的運動軌跡訓練,就會減少目標肌肉的刺激並提高受傷的風險。
 

無法再以良好的動作軌跡和身體姿勢完成訓練動作的力竭叫做技術力竭。

 2  節奏力竭:
當你無法使用爆發力完成目標動作時就是所謂的節奏力竭。一般來說許多運動員或是健身老手都會採用爆發力的方式來做訓練,這種訓練「速度」就扮演著相對重要的任務,平均來說都會以1-2秒的時間內完成向心收縮的動作,並保持相同的速度節奏完成訓練。但當你動作越來越慢的時後,即使運動軌跡與發力肌群都正確的時後,卻無法以1-2秒的時間內完成動作那你就屬於節奏力竭,這時就因該採用組間休息讓肌肉恢復能量,正確的用爆發力完成下一組的訓練。
 

 3  耐力力竭:
即使適當借力但由於肌肉酸痛難耐,而導致無法繼續做完整動作的力竭就是耐力力竭,這個跟技術力竭一樣,是屬於比較多人會發生的力竭狀況。比如用彈力繩來做二頭肌彎舉動作,這種訓練的方式一開始重量都不會有太大的挑戰與困難度,但是隨著重複次數的增加,目標肌群的耐力就會逐漸達到它的極限,這時後當你的目標訓練肌群由於多次重複所積累的代謝廢物,讓你的肌肉力量開始下降,但運動軌跡與姿勢都還是正確的話就可以繼續做下去,直到就算有補手協助也做不完整的時後就該停止,這種耐力力竭都是以輕重量高重複性次數為主。
 

結論

由上面的說明可以知道力竭訓練,對於肌肉纖維的破壞與刺激有著一定程度的效果,但由於當你再做力竭訓練的時後,除了對肌肉的疲勞程度提升外,也會造成神經上相當大的刺激與疲勞,再加上神經疲勞的恢復相當的緩慢,因此,每次你所做到的訓練程度也會有所折扣,另外,隨著每次的力竭訓練也許你能越做越多下,但同時你也要花越來越多時間讓疲勞恢復,長時間的累積下來就有可能會造成過度訓練,所以當你要使用力竭訓練的時後,就不可以忽略這些風險性。

資料參考/barbend、anytime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雞肉、牛肉、魚肉,哪一種是健身的最佳肉類食品?

2017-08-07
增肌運動營養健身飲食知識庫

不論是雞肉、牛肉或魚肉,這些肉類取得容易,烹調味美,而肉質中所含的蛋白質是每天飲食中需求極高的營養。蛋白質對於訓練時的恢復和打造增肌飲食,顯得相當重要。一般人會以紅肉或白肉簡單區分肉品蛋白質、卡路里及脂肪的比例,也有許多專家評價蛋白質時以三個方面:蛋白質含量、蛋白質消化率以及蛋白質利用率等來區分蛋白質的吸收能力,以便做為菜單的參考。

但是到底選什麼肉,吃多少才好,何時進食,及吃進了何種類型的蛋白質才叫有效呢?

雞肉與火雞肉

強調健身效果需要盡可能地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並讓身體脂肪的最小化。健身界的兩種常用的蛋白質來源是雞和火雞,與其他肉類,如牛肉和豬肉相比,這些瘦肉除了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質,熱量又相對的低。而雞肉和火雞肉之間的差異很小,總的來說,雞肉是健美運動員飲食的重要營養來源之一。

許多運動員大都挑選最瘦的,也就是無骨無皮的雞胸肉。雞胸部位去除了雞皮後可減去大量的脂肪,也使得熱量含量相當的低。每100公克無皮無骨的烤雞胸肉約含165大卡路里,31克蛋白質及3.6克脂肪 ; 而火雞胸肉每100公克則含135卡路里,30.1克蛋白質及0.7克脂肪。

據美國"Nutrition for Sport and Exercise"一書的作者瑪麗·鄧福(Marie Dunford)所述,重力訓練的運動員每天需要攝取每公斤體重乘以1.5至2.0克的蛋白質,用於最佳的肌肉生長。以體重100公斤的健美運動員為例:乘以1.5和2.0來獲得所需,等於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150克到200克,也說是說一天要吃掉最少500公克以上的雞肉。

雞肉及火雞肉都含有相當高及優質的蛋白質,若食用不同的部位則提供不同的脂肪及卡路里比例,若有增肌減脂的要求,可選擇部位食用。 ©Leif Parsons

雞肉及火雞肉的氨基酸譜

吃在口裡,但在意的是吃進去的蛋白質到底在體內起了什麼作用呢? 蛋白質中存在的BCAA肌肉氨基酸分佈在每種肉類之中,換句話說,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結構單元,不同的氨基酸對肌肉的增益有不同的影響。支鏈氨基酸或BCAAs :含異亮氨酸,亮氨酸和纈氨酸等,與肌肉生長和修復有關。那麼火雞的BCAAs含量就略高於雞肉。一份約100克的火雞含有1,420mg的異亮氨酸(Isoleucine,Ile),2,176mg的亮氨酸(Leucine)和1,451mg的纈胺酸(Valine)。一份相同份量100g的雞肉則含有1,230毫克異亮氨酸(Isoleucine,Ile),2,073毫克亮氨酸(Leucine)和1,297毫克纈胺酸(Valine)。

支鏈胺基酸中含有的亮氨酸、異亮氨酸和纈氨酸的比例通常是2:1:1。亮氨酸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因為亮氨酸本身就是一種「合成代謝因子」,給身體發出肌肉蛋白質合成的信號。 運動星球/製表

知識便利貼 |
亮氨酸的作用包括與異亮氨酸和纈氨酸一起合作修復肌肉,控制血糖,並給身體組織提供能量。亮氨酸,異亮氨酸和纈氨酸都是支鏈氨基酸,它們有助於促進訓練後的肌肉恢復。其中亮氨酸是最有效的一種支鏈氨基酸,可以有效防止肌肉損失,因為它能夠更快的分解轉化為葡萄糖。

牛肉 101

對許多人來說,烤牛肉是難以抗拒的聲音及味道。對於運動員和體重訓練者而言,牛肉更是蛋白質的訊號。

牛肉與植物的蛋白質來源不同,牛肉裡含有與人類相同類型的蛋白質:包括骨骼肌蛋白質、肌球蛋白、肌動蛋白、肌鈣蛋白,以及膠原蛋白和其他結締組織蛋白。通常動物肉的淨重含有超過80%以上的蛋白質,一塊100公克瘦肉部位(脂含量10%)的牛肉,蛋白質含量約30.6克(183卡路里及5.8克脂肪)。為了減少卡路里在選肉時則儘量挑選腰部的瘦肉切片。

此外,牛肉不僅僅是一塊美味的燒烤蛋白質,它還富有許多維生素,如維生素B12和多種礦物質:如磷、鐵和鋅等,是人體微量營養素的主要來源之一。牛肉還含有對肌肉功能非常重要的肌肽,肌肽在體內由β-丙氨酸形成,這是一種在魚和紅肉中被大量發現的膳食氨基酸。當人體肌肉保持高水平的肌肽,便可減輕運動中的疲勞和改善性能,自然成為打造肌肉和提昇運動表現的關鍵。

©SatisfyingEats.com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科學家格倫迪等的研究表明,牛肉可降低膽固醇,牛肉脂肪含有約22%的硬脂酸。硬脂酸能被人體所代謝,或者能被轉化為油酸——是一種單不飽和Omega-9脂肪酸,可調控發炎反應等作用。

根據最近的研究報告又指出,吃草的精瘦牛肉是一種有益健康的肉類,每100公克精瘦牛肉中脂肪含量遠較同量的雞、鴨或蛋等少。即使與其它同量肉類比較,精瘦牛肉在脂肪方面的含量仍低得令人驚訝。

牛肉的卡路里較雞肉高,但膽固醇卻較低, 是肉品中屬於高營養密度的食物。

魚類 101

不論是陸地上或有翅膀的動物提供了肌肉建立的豐富營養,當涉及到蛋白質時,魚類的骨骼肌分子類似於哺乳動物的骨骼肌,並且每一百公克所提供的蛋白質與紅肉、白肉相當,卻通常代表更瘦的脂肪,例如100g的金槍魚內含80%的蛋白質,卡路里有184大卡,蛋白質約30克,脂肪含量約6克,正因為如此,金槍魚一直是所有類型的運動員最喜歡的零食。

魚類的好處不僅僅是提供蛋白質。一個165克罐頭的金槍魚含有超過3克的亮氨酸,這個原素負責刺激MPS的支鏈氨基酸,除此之外,還有2.5g精氨酸,以及鐵,菸酸和維生素B12來供應人類身體所需的健康元素。魚類也提供與牛肉大致相同水平的肌酸,其中的氨基酸精氨酸(L-Arginine)可以生產一氧化氮來支持血液流動,高效新陳代謝功能。

魚也是Omega-3脂肪、EPA和DHA的最佳來源。您可以從非肉類來源(如堅果和種子)間接獲得EPA,但DHA僅來自海鮮。這些特殊的脂肪在許多方面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在肌肉方面,研究人員報告說,當人們吃魚油補充劑時,八週間持續提供超過3克的EPA和DHA,可有助於運動恢復,如減少炎症和酸痛。而魚油應用的另一個領域是omega-3脂肪俱有支持睾酮形成的最佳效力。

挑選對你和地球都好的魚

由於海洋受到人類的污染,某些魚類的毒素偏高,特別是汞,應避免或限制攝入這些污染。食物鏈頂部較大的魚,如青甘、大眼鯛、箭魚,鯊魚和鯖魚等較容易含有汞。較小的魚如沙丁魚的蛋白質和ω-3脂肪酸都很高,毒素則較低,此外,沙丁魚因為它們產量多魚種繁殖快速,售價相對便宜,因此是一種環保的選擇。罐頭鮭魚也很方便,雖然脂肪含量會根據鮭魚的種類而不同。簡言之,罐裝的粉紅色鮭魚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和污染物低,價格也相對便宜。

鮭魚脂肪含量高,其中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EPA跟DHA,吃魚油對於女生改善下半身性肥胖非常有幫助,而且魚油是好的脂肪酸,在減重時攝取好的油脂也非常重要。

吃肉容易產生飽足感,能使人耐餓且不容易吃過量,肉類富含蛋白質,也屬於低升糖飲食,只要注意食入總熱量的控制,配合運動訓練,便容易達到增肌減脂的成效。不論吃雞肉、牛肉、魚或者其他的肉品,不要陷入選擇性的偏食現象,比較它們的蛋白質及營養成份並不是用來挑著吃,反而在這些成份裡可以看出飲食均衡的價值。更重要的是,有意識的關心食物的營養及食物的來源,是當今健身界及飲食潮流中不可忽略的功課。

責任編輯/JJ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