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筋肉爸爸精壯的外表,很難想像過去是因為身體不好、太過瘦弱而開始運動,也因為養成的習慣,健康狀況轉好,體會到運動帶來的好處,因緣際會之下他成為健身教練,但他不甘只當一個會做業績、會教人家運動的教練,他想成為一個夠專業又能夠有效解決學員健康問題運動導師。
開始接觸運動是為了改善健康狀況,筋肉爸爸說,以前小時候很瘦弱,身體也不好,成長過程中他和許多男孩子一樣喜歡打籃球,但籃球所造成的運動傷害讓他不適合再繼續打球,因此他開始轉而接觸健身,「受傷之後還是很想運動,尤其是想要雕塑身材,把自己練壯。」
筋肉爸爸說剛開始確實和大多數男生一樣,想要練肌肉,去找一些健身影片跟著練習,雕塑線條效果雖然沒想像中好,但健康狀況確實因為長期運動而改善。
畢業後,筋肉爸爸當時沒什麼特別目標,只覺得自己需要培養一些專長,透過專長來找到適合的工作,因此去參加培訓課程並取得專業教練證照。「當時因為對運動有興趣,剛好看到相關的課程跟證照考試,希望興趣結合工作可以讓自己做的更好。」
取得證照後,筋肉爸爸成為連鎖健身中心的教練,通常這些教練都得身兼業務責任,不僅要教學員運動,也要想辦法讓學員留下來或是介紹更多人入會。「當時確實不是很習慣,也不覺得我會做業務,剛開始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反正那時候沒什麼經濟上的壓力啊!」筋肉爸爸笑說一開始真的做不好,但後來漸漸知道,不是想辦法要留住學員,而是要讓學員能在這裡學到東西,讓自己的專業成為留住學員的說服力。
工作漸漸上軌道後,筋肉爸爸遇見筋肉媽媽,兩個人決定攜手共度一生,這也讓筋肉爸爸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希望有能力去照顧家庭、小孩,這些責任讓他更積極的去面對自己的事業。「後來遇見筋肉媽媽,開始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會在工作上,也就是健身這個領域更加積極用心,當然是希望收入
更好,另外也要推廣運動,讓教學變得更專業。」
筋肉爸爸表示,他其實很感謝在連鎖健身中心授課的這些經驗,因為在這裡,他接觸到來自各行各業,甚至不同國家的人,讓他大開眼界。「當時的學員有大老闆、公司主管,也有外國人。他們的思維跟想法和我很不一樣,透過上課互動,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這也影響到我往後在健身教練這份工作上的想法及態度。」
筋肉爸爸現在與筋肉媽媽一起經營健身工作室進行授課,在網路上分享健身運動秘訣,但筋肉爸爸表示,希望可以學到更多不同的東西,因此當國外有合適的課程,筋肉爸媽都會前往朝聖、學習,「從國外的課程,可以感覺到台灣在健身這塊其實還是落後其他國家,所以出國進修是為了和國際接軌。不同的教練會有自己的教學方式,加上一些比較專業的學理課程,都可以運用在教學上,希望我給學員的是最專業、最正確的運動知識。」
筋肉爸爸表示,運動不僅是他現在事業,他也從健身、運動的過程,體悟到一些人生觀,「運動的過程難免會遇到一些瓶頸、挫折,會去學著找方法進步,想辦法突破自己,就像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上一些不如意,但轉個念,你會想要去超越自己,讓自己變更好。」
身為專業運動教練,筋肉爸爸鼓勵大家,運動是需要耐心而且長期經營,才會看到效果的。像有些人想要減重,運動幾天就想看見成效,這不太可能達到,而是要從自己能負荷的了的運動開始,再搭配飲食的調整,瘦身才會看到效果。
至於想要鍛鍊肌肉,筋肉爸爸說,這需要強度比較大的重量訓練,除了看影片自學,不妨去健身房找專業教練,並且多攝取蛋白質,可以讓肌肉訓練更有成效。
筋肉爸爸JZ/profile
擁有多種國際專業認證的筋肉爸爸JZ,是ACE認證教練,Fit Taiwan種子教官。運動教學指導經驗超過15000個小時,創立J.Z. Fitness,並於良醫健康網、姊妹淘等站駐站寫作,分享健身教學與知識。
撰文/粘粘
攝影/楊仁渤
對於有在健身或從事運動訓練的人來說,波比跳(Burpees)這個結合了深蹲、伏地挺身以及跳躍三大動作的訓練動作,絕對不是一個輕鬆的項目,尤其,我們在前一篇文章「高效燃脂必做動作Burpees波比跳」中有特別介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動作,曾經被美軍拿來當作測試士官兵體能是否良好的指標,在當時以一分鐘41下為優秀27下為較差。然而,這個訓練動作延伸至今,也有許多的人把它拿來當作間歇性訓練之一,並強調可以採用短時間燃燒較多的脂肪來做為減脂訓練項目,但你認為Burpees的訓練強度你可以連續跳多久?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今年打破Burpees世界紀錄的38歲加拿大女教練,她一小時總共跳了幾下呢?
這位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38歲女性私人教練艾莉森·布朗(ALISON BROWN),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總共進行了730下完整的波比跳(Burpees)動作,這項歷史性的創舉在今年的7月12號完成,並在12月中被金氏世界紀錄 (Guinness World Records)官方正式登錄,超越之前709下的紀錄獲得冠軍頭銜。
然而,艾莉森並特別表明,會嘗試進行這項這項挑戰有兩個原因,其中一個就是這項訓練動作能牽扯身體超過70%以上的肌肉群,因此,在平常她就十分喜愛這樣的訓練動作;另一個原因主要是因為年初由於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讓她不得不關閉經營的健身工作室。同時,也為了能向三個兒子展現出「只要堅持努力就能完成自己的目標」的精神,可以說是言教與身教的模範。
然而,要完整的完成標準的730下波比跳(Burpees)動作,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艾莉森在接受採訪時也特別強調,她從0開始跳直到600下之前都還覺得輕輕鬆鬆,但在經過600這個門檻的時後,就開始出現跑者所謂的撞牆期現象,而在現場的觀察員詹妮弗·芬頓(Jennifer Fenton)對她說了一句話:你已經完成了600下難道就要放棄?只需要再109下就可以超越之前女子一小時Burpees的紀錄!也正因為這句話,讓艾莉森收拾起即將放棄的念頭,並於58分鐘的時後打破原先的709下紀錄,最終於一小時內完成了730下的新世界記錄。
1. 站姿:保持自然站姿,身體站直,膝蓋微彎。
2. 下蹲:蹲下後將雙手撐於地面,並與肩同寬。
3. 後蹬地:用力將雙腿同時後蹬,身體呈現伏地挺身的預備姿勢。
4. 伏地挺身:完成一個伏地挺身的動作。
5. 屈腿收腹:將腿收回並屈腹,回復到下蹲的姿勢。
6. 上跳:將雙手往上伸直,收小腹用大腿肌肉將身體往上跳躍。
資料參考/Guinness World Records、CBC
責任編輯/David
什麼是加壓訓練法(Blood Flow Restriction)?就是將身體要訓練的某部位肌群,用皮帶綁起來,以抑制肌肉中血液循環的訓練方式來操作,這樣的訓練效果,可以只要花上20%的力量就能促進肌肉強化,所以訓練結果會造成強烈的刺激,進而促使促使生長激素大量分泌,並遠超過於一般訓練所能造成的分泌量。
所謂的加壓,是針對肌肉中血液的出口,而不是入口,也就是加壓在靜脈的一側,這麼一來,乳酸或氫離子等代謝物,無法排出而在肌肉中堆積,就會很快的發生肌肉痠痛,肌肉便能很快地呈現做過的劇烈運動之後的狀態。
最初創造的加壓肌力訓練法的人是日本的佐藤義昭先生,在佐藤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投入健美運動,在1966年時,他在寺院裡跪坐聽經時因腳發麻而按摩小腿,注意到小腿在被壓迫的緊收狀態和加強肌力訓練時極為相似,想到小腿的緊收狀態是由於受到壓迫使血液循環受阻而產生的,於是引發“若讓血流減少並增加壓力的情況下進行肌力訓練,肌肉會不會快速增大?”的想法,於是,他利用自己不斷地實行試驗,以腳踏車的內胎綁在大腿根部,發現訓練的效果非常好。
從1973年起,這樣約10年期間,義昭在自己開設的健身中心,教導數十萬個人做加壓肌力訓練,到了1983年確立此項專門技能並逐漸的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之後,東京大學石井教授開始研究加壓肌力訓練法的效應,使得加壓肌力訓練法在生理醫學理論基礎漸漸地被建立起來。
加壓肌力訓練法的訓練強度,最低限度為20%的1-RM,因此,它對於肌肉的物理負荷相當低,雖然實施訓練中的主觀運動強度非常高,對肌肉損傷卻很小,且訓練後的疲勞感也相當低,訓練後所需的恢復時間短,訓練的密度也因而增加,而大幅縮短肌力訓練時間,省下來的體力可用來提升技術訓練的質量,以增進訓練的效率。
此外,由於加壓肌力訓練法具有負荷強度很低的特性,訓練過程中肢體關節不會處於過度緊張的狀態,對骨折、旣帶損傷及關節發炎等療後的復健也非常有效。目前,優秀運動員或癱瘓的病患已有幾千個運用成功的案例。
為提升運動訓練的效益表現,運動員的基礎肌力水準為影響競技表現的主要因素,加壓肌力訓練使局部肌肉血流在適度的限制下,實施每天二次、每次約10分鐘約20%1-RM的輕負荷訓練,即有顯著的增大肌肉與增強肌力的效果。研究證實,加壓肌力訓練法可促進微血管增生、活化運動單位、促進循環成長荷爾蒙的分泌並增進體脂肪的分解、改變局部肌肉組織促使快縮肌纖維增大,使肌力與肌肉橫斷面積增加,當然,加壓肌力訓練法也逐漸被應用於運動員的復健及醫學治療,例如:骨骼萎縮、關節變形、閉塞性動脈硬化症,使失去作用的血管恢復功能。
然而,不當的施行加壓肌力訓練可能會造成血流受制限與再灌流,導致局部活性氧生成或引發血液亂流而形成血栓,也容易堆積乳酸導致肌肉硬化。因此,施作時應防患加壓程度或方法不當而引發肺阻塞或腦梗塞等病變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