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1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2
健身房三寶出沒
你是否也是重訓三寶?這10個健身房潛規則千萬別犯
3
增強式訓練能讓你獲得更好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2016-08-04
人物誌 健身 飲食 專訪 故事 史考特醫師 運動營養

一分鐘健身教室的作者史考特醫生,在部落格裡分享了許多利用科學的角度來探討運動科學和營養學的相關議題,最近更匯集了這些資訊,集結成書《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根據證實的觀念,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史考特醫生他健身的小故事

一分鐘健身教室作者史考特醫師

健身不需靠天分,有練就有分

身材看似健壯的史考特醫生,曾因為小學老師的一句話,使得他對運動一直缺乏著信心。從小討長輩喜愛的他,外婆對他更是疼愛有加,因此當他還是個小嬰兒時,外婆便鮮少讓史考特在地上攀爬,而使得他在運動時,總是比不過同儕間的靈活,小學老師對他的評語也總是:「這孩子四肢不協調。」每每聽到這句話,史考特的內心總相當受傷,他不斷地嘗試各種項目,高中更常是參加籃球隊比賽,為的就是不想放棄突破自己,但最終都是以淘汰收場。
 
雖然在運動方面喪失信心,但喜歡讀書和研究的他,經過許多努力,也順利進入醫學系。到了大五的時候,他看見同學們紛紛到健身房,加入健身的行列引起史考特的興趣,於是他也跟著他們開始加入健身的行列。不到兩年的時間,他不但從健身中找到前未有過的成就感,更讓自己對於自己身體的協調度重新產生信心。史考特說:「遺傳雖有優劣之分,但只要肯健身,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

史考特醫師從健身中找到運動的成就感

利用研究,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優勢

喜好研究的他,對於任何一件事情絕不會單單只有執行,能夠有機會去研究其中含意對他來說才是做一件事情的意義。在健身的過程之中,他也認識到許多同好,有的目的是減肥、有的則是增長肌肉讓自己看起來更帥更美,但總和起來,就是想要更健康美麗。不過令他更好奇的是難道減肥,真的只要一直運動就可以成功嗎?是否有什麼樣的根據和研究,造成這些結果呢?

只要光靠努力運動就可以成功瘦身嗎?

於是他便利用課餘時間,運用自己的專長開始研究健身和瘦身間的關係。他查找了許多文獻資料和科學研究的背書,對照網路上所流傳各式各樣關於瘦身的文章,寫下一篇篇關於瘦身迷思的研究。也在當兵時期,將這些研究集聚成文章,在一分鐘健身教室中分享給大家。
 
史考特認為,飲食運動和科學有著很深的關係,例如:到底是先進食再進行有氧運動,還是先進行有氧運動在進食,哪個燃脂較快?。大部分的人或許會覺得,若不進食就開始運動,容易有低血糖的情況產生。「目前的醫學研究認為,一個人即使一整天不吃飯也不會有低血糖的問題。若沒有使用糖尿病藥物,發生低血糖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飯前或飯後運動其實對於減脂的效果差異不大,對於順序的選擇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偏好即可。

喜好研究的史考特醫師認為飲食運動和科學有著很深的關係

讓運動與科學成為知識的橋樑

但研究規研究,無論再好的科學想法,難免有反對的聲音。

雖然許多人因為史考特的分享而受益良多,也為自己的生活改變了不少。但也有另一派的人認為自己一直以來的練法並未造成不好的後果,所以對於他的理論也出現過不少反對的聲音…但史考特並未被這些聲音所打倒,他說:「要研究一個新觀念,皆必須透過實作。」這些關於運動飲食的科學研究,也都是科學家們找了運動員或適合的人選來實體操作而得出的結論,所以一切皆是有根據的說法。「我只希望將這些東西,把最新、最好的科學拉攏,做為知識的橋樑。」史考特說。

史考特醫師希望將這些東西,把最新、最好的科學拉攏,做為知識的橋樑

預防勝於治療

憑著打破傳統迷思和有用的科學知識,史考特的一分鐘健康教室短短時間便在業界廣為流傳,在當兵期間認識了一位復健科醫師前輩,剛好也是史考特一分鐘健身教室的讀者,這位前輩給予史考特許多的鼓勵,也建議尚未選擇專科的他來考慮加入成為復健醫學的一份子,因為這不僅與自己所研究的東西相結合,還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用復健醫學的專業來幫助更多病人 史考特醫師提供

復健科的角色主要是幫助患者重回社會或其工作崗位,也因著這個選擇,讓史考特看到了更多可惜的案例。預防勝於治療,每每看到這些病人他也會開始思考;有沒有一開始就不要讓這些人中風、身體衰弱的方法?若我們都能照著運動科學和營養學的角度去做,會不會就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呢?

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所以只要一有機會,他也會建議病人配合營養和運動來改善自身許多不舒服的地方,雖然目前所做的有限,但他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在醫療上做不同的突破,除了寫作之外,也能讓自己的興趣結合醫學,幫助大家改善身體健康,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多配合營養和運動來改善自身許多不舒服的地方

挑戰,就是不斷向上的感覺

除健身外,未來他也想嘗試滑雪這個刺激的項目。滑雪是一個從開始到末了恐懼永遠都會在的運動,即便已有了許久的經驗,但若在沒有專業人員指導的情況下,仍然伴隨著一定的危險性。因著它的刺激性和危險性,會讓人有一種不斷往上、挑戰自我的感覺,相對來說,所得到的成就感,遠比其他運動來要來的多。
 
「健身除了訓練肌力外,其實是教你正確的發力和動作。」史考特說。而這些運動、營養和科學更是密不可分的。假設你有三高的問題,除了運動,飲食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市面上的養生食譜百百種,但實際操作其實有某種程度上的困難,所以他也建議大家,若想照著食譜製作自己的食物,可以尋找真正有在煮菜的作者或分享者參考,因為會煮飯才懂得真正的料理,會運動才明白其中的難度,這樣才能解決你真正的需要。

史考特與他的太太小食怪,史考特用科學打破迷思,而小食怪則經營一分鐘健康私廚,教導大家如何選擇更健康的食物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是否也是重訓三寶?這10個健身房潛規則千萬別犯

2021-04-07
觀念徒手訓練減脂增肌重量訓練健身話題

隨著健身風潮的興起,幾乎每天到健身房都會看到新面孔,大眾對運動健身的逐漸重視固然是好事,但你是否也有在健身房總是遇到「重訓三寶」,只要「他」一出現,好像大家的運動心情都會被影響?還是說「那個三寶」就是你?!今天就讓我們來輕鬆的淺談一下健身房的「潛規則」,看看你我有沒有不小心犯了這些錯誤!

健身房三寶出沒
你是不是不小心也成為討人厭的重訓三寶?以下這10個潛規則要多注意喔! ©muscleandfitness

拒當健身房三寶

對於某些人來說,健身房除了是個運動的場所,也可能是社交的主場、社群媒體的打卡地點、走秀的伸展台甚至是賀爾蒙的實驗室,雖然入館須知或是工作人員精心製作的海報會提醒大家該注意哪些事項,例如穿著正確的服裝、器材使用規範等等;但有些人們以為「本來就該這樣」的潛規則卻是很多人常忘記的「基本禮儀」!立刻讓我們來看看以下10大健身房潛規則,一起維護優良的運動環境吧!

規則1.開口問就對了

無論你需要的器材是不是有人正在使用,或是你需要的就在別人「正在使用」的器材旁邊,請記得一定要開口詢問、徵求對方同意。好,這個時候三寶一定會說「健身房是公共場合,大家都可以用啊!」聽好了,無論你是害羞還是沒禮貌,最重要的絕對是安全問題!如果有人正在硬舉深蹲,也請等待他動作結束之後再詢問,萬一因為你的白目而造成別人的運動傷害,小心還可能會吃上官司。

規則2.物歸原位

這聽上去應該是很基本的事沒錯,但真的非常多人會忘記!尤其真的不要把重物隨便放在地上,因為真的既粗魯又危險!你曾經被放在走道中間的壺鈴絆倒過嗎?或是當你要使用某項器材時,還要先把前一個小巨巨放的100公斤槓片慢慢收回去才可以使用?大家運動都很累,就別再苦苦相逼了。

器材記得歸位
練完之後器材記得要歸回原位,讓下一位同好能安心訓練! ©glofox

規則3.注重你散發的個人「氣」質

大家都知道,健身房通常是密閉空間,即使有非常順暢的空調,靠近某些人時還是會聞到一些令人毀三觀的味道!在國外,體香/除臭劑已經是生活日常使用的基本,但有些人真的不曉得自己散發出來的「香味」很惱人,甚至也有些人還會噴上大量的香水來掩蓋。除了感覺問題,特定香料可能會觸發某些人的過敏反應、強烈的體味也會令人不快。

因此,如果你曾經被明示或暗示有這樣的問題,就乖乖地使用除臭劑吧!(我們真的不是要怪你改變不了的體味)同樣地,也不要在運動前使用油膩的乳液,出汗之後會讓你的皮膚及器材都變得又濕又滑,可能還會導致自己和他人受傷的風險哦!

規則4.留意周遭環境

如果不夠小心,健身房絕對會變成最危險的場所之一。特別是在人多的尖峰時刻,你一定要特別注意其他的顧客。例如在做壺鈴擺盪時,先觀察一下身邊的空間,看看會不會甩到人,而你自己在移動時,也別忘了看看別人的活動空間會不會影響到你,可別硬碰硬,到時候兩方都受傷真的得不償失哦!

規則5.生病就在家休息

如同前面提到的,由於健身房大多為密閉空間,這也讓大家運動的地方很容易成為細菌病毒的溫床,當你咳嗽或打噴嚏時,那些你看不見的微生物可是四處開趴呢!為別人想一下,如果你要在和感冒抗爭時做些運動,那就在家吧!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很嚴重,堅持要到健身房運動,請別忘了尊重他人,把你使用過的所有設備進行適當的消毒,但話說回來,無論有沒有生病,清理完自己使用過的器材也是基本禮儀之一!

規則6.自拍請低調一點

我們真的懂,大家都想要拍下自己最熱血、最迷人、最膨脹的時候,就算不是因為這樣,記錄自己的成果也是很重要的事,我們也非常鼓勵!但還是有些地方值得注意,比方更衣室不能拍照!畢竟,沒有人想要衣衫不整入鏡。另外你也可能不小心迷失在那一兩百張看起來都一樣的自拍中,一直佔用著那塊區域。總之大原則都一樣: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但是千萬不要影響到別人。

健身重訓自拍
在健身房自拍时也要多注意週邊的環境是否適合以及有沒有影響到別人的訓練。 ©theactivetimes

規則7.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間

想要的器材被搶了?沒關係,你就是比較慢來,你可以花時間等,但絕對不要像在百貨美食街搶位子一樣,站在離對方20公分的距離,想要告訴全世界你在等這個器材。說真的,想像一下,當你認真運動時,如果有人在你旁邊靠得很近,應該也會很不舒服吧?更不用提這樣的小事,很容易就會影響到認真健身的表現。

規則8.不要佔用器材

為了確保每個人都能夠使用到需要的器材,有些健身房甚至會硬性規定每項器材的使用時間,如果你做累了真的要休息,就離開吧,千萬不要坐在上面滑你的 IG !別忘了上面那點,你背後可能有人很火地在看著你,把你佔用的樣子上傳到他的限時動態了。

健身別佔用器材
在健身房裡經常看到坐在器材上面滑手機看IG的人。 ©active

規則9.可以閒聊但不打擾

對很多人來說,健身房是一個舒服的地方,也是一個很好的社交場合,所以看到朋友,你當然可以打招呼,但不需要聊上十分鐘八卦或是一起坐在長凳上討論鬼滅之刃!當然,如果有人已經戴著耳機,請體諒他今天可能就是不想被打擾。

規則10.牢記你為什麼要來健身房

每個人到健身房的動機或許不一樣,但請別忘了大家來健身房主要就有一件事:運動。同樣的大原則我們可以再提醒你一次:你可以做你自己想做的,但以不要干擾到別人為主。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有這樣的共識,大家才有優良的運動環境可以使用,也能讓健身這件事更融入到你生活其中的一部分!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增強式訓練能讓你獲得更好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2018-11-26
觀念跳繩健身知識庫

我們先花一點時間回想一下,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是否一整天都與朋友玩跳繩或是跳房子;這些跟彈跳力及敏捷度有關的遊戲?在作為孩子的時候,並沒有人告訴我們訓練跳躍與敏捷度的運動或練習動作,但我們卻能很自然而然的做出這些動作,因此,跳躍這個與生俱來的能力;早在我們2歲的時就會學習到的東西,也成為了日後長大無論是在日常生活或運動項目上,非常重要的訓練動作之一,它能讓我們在運動表現中提高爆發力及敏捷度。

要跳的高又要敏捷性好!你是否忘了增強式訓練?

在20世紀80 年代,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s)被帶到美國時,將跳躍作為一種訓練工具的出現以各種方式改善運動表現。讓增強式訓練及其應用變得更加主流,並且超越了長跑和跳遠等專業運動,以及像訓練營和CrossFit這樣的流行團體健身課程。

什麼是Plyometrics

Plyometrics一詞是由前美國奧林匹克長跑運動員Fred Wilt和Michael Yessis創造的術語,在1975年Wilt在練習場上注意到俄羅斯人在他們的熱身之前,採用了許多部同的熱身方式,其中包含了不同的跳躍動作,這與當時的美國運動員所採取的靜態拉伸動作來做熱身很不一樣,在接下來的幾年裡,Wilt和Yessisw同樣持續在運動場上練習著,並經由蘇聯的生物化學家和體育訓練師Yuri Verkhoshansky的幫助下,了解所謂的深度跳躍也被稱為震盪式訓練!

深度跳躍是一種經過測試的增強運動,它可以將運動員放在一個設定好高度的箱子上,當他們跳下箱子時,再迅速反彈並儘可能高度跳躍動作。在Verkhoshanksy 1968年的作品中,他描述了震動方法,他得出一個結論:當運動員在從50公分的高度跳下後,再立刻執行深度跳躍時,這個垂直跳躍的高度最高。並於1986年他進行了為期12週的研究,測試了衝擊方法是否會增加排球運動員的爆發力,最終他的總結是,這些運動員不僅在研究過程中爆發力有顯著的提高外,且等長的運動的最大強度也獲得了改善。

深度跳躍是一種經過測試的增強運動。 © Jiayoo Wushu

但是,為什麼plyometrics的練習會如此的重要?因為,他就是垂直跳躍的機制。由位於美國紐約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RMC)骨科的Brian R. Umberger,於1998年研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究出垂直跳躍機制,在於兩個關節肌的結構。這個想法是跨越兩個關節的肌肉-即股四頭肌、腿筋和小腿,如何在垂直跳躍期間轉移它們的能量,以產生高度協調的肌肉動作序列並接著產生這種特定的運動方式。因此,垂直跳躍可以說是許多運動員的下肢力量、肌肉補充和協調性十分有用的指標;它不僅對運動員來說是強大的考驗與訓練外,而且它也是開發爆發力和運動協調能力的絕佳訓練工具,正由於這些原因之下,增強式訓練不僅對菁英級運動員十分重要外,對一般的人來說也都如此重要。

垂直跳躍可以說是許多運動員的下肢力量、肌肉補充和協調性十分有用的指標。

Plyometrics的3個好處

 好處  1 提高敏捷性
增強訓練以特定順序訓練腿部的主要肌肉群,這個訓練方式將會產生爆發力、下肢力量並提高整體敏捷性。這很重要,因為敏捷性對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你試想一下是否曾經有過,走在路上被鞋帶不小心絆倒的經驗?Merriam-Webster字典將敏捷定義為以快速輕鬆優雅的姿態準備移動,而想要提高敏捷度與靈活性最佳方法之一,就是通過增強式訓練來加強它。

 好處  2 混合式訓練的好方法
相信絕大多數人在固定訓練一段時間之後,肌力與肌耐力就開始產生停滯不前的情況,這個時候就代表著身體已經開始適應並習慣原有的訓練方式與強度,如果你不以新的訓練方式繼續挑戰你的身體,那接下來你的表現將會變得緩慢或靜止不變。

 好處  3 改善心血管健康
增強式訓練被認為是一項有氧運動,因為每次運動時都會招募主要的肌肉群,這與改變每個運動的強度和速度一起引起與增加心率的跑步或划船相同的效應,因此,能有效的提升並改善新血管健康。

增強式練習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融入你平常的訓練中,例如弓箭蹲時可以加入跳躍之類的動作,讓原本的訓練動作之間用交替的方式來做練習,就能讓你在跳躍力與敏捷度上獲得絕大的改善。

資料來源/Fitness Magazine、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