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台灣的各項運動,都到了需要徹底翻過一次,整體改造的時候了!
1
台灣的各項運動,都到了需要徹底翻過一次,整體改造的時候了!
2
不輕言放棄!殘奧選手重摔再起,完成傳承的感動
3
運動武士 Ivan Hsu:運動就像念書一樣,是一個能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方法
徐正賢

台灣的各項運動,都到了需要徹底翻過一次,整體改造的時候了!

2016-08-04
運動部落 武術競技 專欄 奧運 趨勢

今天有兩家媒體來電想採訪我對謝淑薇「不再接受國家隊徵召」事件的看法,再加上有不少朋友私訊詢問,就讓我統一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首先,對於整件事情的演變,我第一個最深的感受,是遺憾!

我和淑薇不熟,只有幾面之緣,但依照常理判斷,選擇在奧運這樣的大賽前,宣布放棄代表國家隊的權利,所要承受的壓力與要付出的代價,相信我,絕對不是在電腦面前打字的我們可以想像的!

所以,不管淑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要讓一個過去一年多拼了命拿到奧運女單參賽權的選手決定放棄代表國家,這肯定是個很沈痛的理由!

至於原因?有人說是為了錢,有人說是為了和其他選手對抗,有人說是為了和協會對抗;我想,這永遠沒有人搞得清楚,甚至,可能複雜地連淑薇本人都不見得有辦法理得清楚。

事實上,不管淑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我們的體制中已經有嚴謹的制度、一個可受公評的制度,以上這些原因,今天都沒有任何討論的必要性!

再來,我想談談制度!

以台灣的網球運動發展狀態,目前幾位知名的國手,很多都是從小受家長啟蒙,而當中有不少家長甚至迄今仍擔任著教練的工作,原因很多,可能是無法找到信任的教練,或是因為這樣不用負擔昂貴的教練費,不管如何,家長能夠把孩子帶到成為職業選手,並且打入四大賽,不管家長有沒有選手和教練的相關經驗,我們都應該報以很高的尊重!

雖然,教練家長帶職業賽事沒有任何問題,但帶國家隊,問題就開始複雜了!我們將心比心,如果自己的孩子打入亞奧運,我們自己當教練,誰能保證不會對自已的孩子多關照點?而若一般選手與子女選手同時出場比賽,究竟要關注哪一場?

目前,網協的教練遴選標準,以選手的成績為主,不管是哪一個版本,都是由排名較高的選手優先決定由誰來擔任主教練,但現在問題來了,所謂的「排名較高」,究竟是依據單打排名?還是雙打排名?

時常關注網球運動的朋友都知道,國際網壇對於單打和雙打選手的對待,不管從獎金、贊助金與場次的安排,都有非常明顯的差別;也就是,單打比雙打重要的多。我們再來看一下台灣,尤其是代表國家的亞奧運,台灣奧會和體育署所在乎的,則是哪個項目比較有機會奪牌。對台灣的選手來說,雙打奪牌的機會,看似比單打高,因此,爭端自然發生!

舉個例子來說,2008年北京奧運,當時因為詹莊組合在 2007 年奪下兩個大滿貫雙打亞軍,所以當年的教練或是國家資源,幾乎都賭在詹莊組合,但偏偏,盧彥勳在男單第一輪就擊敗了當年世界排名第六的 Andy Murry,闖進的輪次更甚於詹莊組合;然而,諷刺的是,當時引起國際媒體矚目的盧彥勳,竟完全沒有被安排正式教練。

那年奧運結束,我就寫了一篇文章,台灣需要長期的國家隊教練制度,男隊和女隊都需要,這是目前世界各國的趨勢,然而,八年過去了,這個制度還是沒建立,這段日子以來,每當我看到媒體討論謝淑薇事件,我都想,為何沒人深度地探討國家隊教練制度面的問題?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只是網球,台灣的各項運動,都到了需要徹底翻過一次,整體改造的時候了!

從教育制度、體育班制度,運動員不用讀書的荒謬,到國家隊選手和教練選拔,每一次亞奧運,都要吵一次,這難道只是個人的問題?

沒有嚴謹的制度,台灣的運動產業不會成氣候,沒有徹底改革的決心,繼續讓目前檯面上這些人掌握資源,不參考國際上最新的發展趨勢、不融入新血,台灣的運動選手及運動產業,只能自求多福!

一支 iPhone 的產出,需要超凡的品牌設計團隊和嚴格管理的精密代工廠。台灣一直沒有完整的體育政策、沒有「運動產業」產業政策、沒有好的教練團隊、國家隊教練制度,卻在期望台灣可以出世界級的運動選手?這都是假的。因為,奇蹟,不會重複發生!

(本文作者為台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長、蓬勃運動事業執行長)

/ 關於徐正賢 /
徐正賢

現任

蓬勃運動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台灣運動產業協會 理事長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輕言放棄!殘奧選手重摔再起,完成傳承的感動

2016-09-14
新聞里約殘奧武術競技話題奧運

奧運的精神除了堅持不懈之外,背後最大的意義就是永不放棄。2016殘奧的開幕典禮當地時間7日在巴西的里約進行,在多彩多姿的表演中拉開了序幕,並向世界傳遞包容的訊息。

開幕式上的巴西國歌則由右手殘疾的馬丁Carlos Martin以鋼琴的呈現方式完成。

前帕運巴西隊選手選手瑪薩爾Marcia Malsar ©huffingtonpost.gr

在此次的開幕典禮最令人期待的傳遞火炬橋段上,大會特意安排4名殘奧選手以接力方式呈現。大雨滂沱的現場,前帕運巴西隊成員瑪薩爾Marcia Malsar,在1984年代表巴西出戰殘奧奪得一金,此次擔任火炬手第二棒,在扶著拐杖奮力前進的過程之中,年事已高的她,卻在傳遞聖火時一度重心不穩讓火炬從手中飛出,不慎跌倒….

Marcia Malsar傳遞聖火中 ©mashable.com
傳遞中不慎跌倒 ©straitstimes.com

失敗為成功之母

正當大家不知所措時,瑪薩爾靠著自己的毅力與工作人員的扶持之下,扶起拐杖勇敢站起來,這一幕不僅代表失敗為成功之母之外,也誓言了永不放棄的含意。當觀眾看到為之動容的一幕,紛紛起立鼓掌,以表支持與佩服。

©straitstimes.com

拿著火炬勇往直前,傳到下一棒的視障選手山度士(Adria Rocha Santos),最後由坐在輪椅的泳手施華(Clodoaldo Silva)點燃聖火。
 
除了感動之外,這一幕也為里約殘奧開闢了一個美好的開始。

泳手施華Clodoaldo Silva點燃聖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武士 Ivan Hsu:運動就像念書一樣,是一個能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方法

2016-07-05
專訪武術競技健身人物誌故事

運動能把身體練好,但如何能將心智練好呢?身為健身教練的Ivan,除了平時教導學生運動外,其實他最大的興趣和專長是合氣道。合氣道除了訓練身體的穩定,最深層的意義是心智的磨練,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Ivan教練他在鍛鍊自己的過程中,是如何讓自己一步步地往前邁進,成為一位內外兼具的好教練。

運動武士 Ivan Hsu

我覺得自己這輩子都離不開運動了

運動對Ivan教練來說就好像是與生俱來一般,Ivan說:「打從國小跳進泳池的那一瞬間,我就覺得自己這輩子都離不開運動了。」就好像魚永遠離不開水一樣,運動,就是Ivan教練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學生時期,雖然不是田徑隊出身,但是熱愛運動的他,只要一有空,便會利用課餘時間,學習武術或其他與運動相關的課程。即使到了出社會工作,放棄運動這四個字也從未出現在他的字典過。

沒有一定的輸贏,只有心境的高低

除了運動之外,Ivan教練也喜好研讀一些歷史相關的文學,他認為我們現在在做的每件事,一定都是跟過去有所連結,才會演化出現在的模式。就好比運動來說,其實人類本生就有動的能力,只是在環境的演變之下,這些東西漸漸被覆蓋,以至於是後天才開始訓練運動。所以Ivan希望自己能夠結合這些歷史,把大家失去的能力找回來。但必須先從自我的修練開始,於是在某個因緣際會下,他開始接觸合氣道。

與柔道或空手道不同的是,他沒有一定得輸贏,不需要以大壓小、二大於一。在開始合氣道之前,首先必須讓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因為它除了對於核心與心肺能力的訓練,也是心智的訓練,當心情平穩下來後,氣才能慢慢進入你的體內,一層層地鍛鍊你的身體,使你的身體慢慢回復於穩定的狀態。

人會選運動,運動也會選人,這個項目不分男女,但更適合個性不好強的人,因為在合氣道的世界中,沒有一定的輸贏,只有心境的高低。而對於Ivan教練來說,要將一件事情做好,不是越高越好,唯有真正的內在,才能真正突顯外在的高,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喜愛合氣道的理由了。

你認為你會害怕,所以你才害怕,如果有一天你告訴自己,我一點也不怕,那就是克服的開始

每個人都有內心無法克服的障礙,Ivan教練也不例外。他說:「我什麼都不怕,就特別怕高。」但如果不克服這個懼高症,也許在未來,會失去很多的機會。一直不斷要求自我成長的他,為了克服這樣的障礙,他毅然決然地跑到泰國學習跑酷這項極限運動。跑酷如同其它運動一樣,對身體的益處良多。但較特別的是,它需要非常專注的精神以及面對恐懼感,同時它是利用身體是自然的狀態下去訓練,可以把人類很原始的基本能力找回來。

這項運動除了幫助Ivan教練漸漸克服懼高恐懼外,如前面所述,他希望自己會了之後,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把這些逝去的能力找回來。他說:「其實很多恐懼都是自己給自己的,你認為你會害怕,所以你才害怕,但是如果有一天你能夠開始試著告訴自己,我一點也不怕,那就是克服的開始。」接下來他也想嘗試高空彈跳,讓自己往克服恐懼的更高一層邁進。

只要肯動,都是運動

「運動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要把他想的太難或是太簡單。」Ivan說。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運動的朋友,首先應當將自己最基礎的能力找回來,因為當這些能力還不足時,就開始嘗試路跑、三鐵等重度運動,相對來說受傷的機率自然也會提高。習慣之後,便開始練習持之以恆的心態,運動跟許多的專業技能一樣,唯有不斷的練習,才能有好的效果,並嘗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告訴自己,並不是只有在健身房才能運動,上班的路途、做家事…等,只要肯動,其實都是運動的一種。
 

運動修身也修心

心理學的專業是Ivan教練近期在攻讀的項目,他期許自己的未來成為一位運動武士。除了突破大眾對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迷思之外,其實運動還能培養內心的素質,素質越高,能幫助到的人就越多,幫助的人越多,就會發現自己的內涵也越來越深,反觀這些成長,其實都是因為喜愛運動而來的。
 
運動就像念書一樣,是一個能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方法。目的則是克服一切將會遇到的問題,同時它也是最公平的事,下多少功夫,才會有多少收穫。「希望漸漸地,能在台灣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大家隨時都在運動。」這是Ivan說的,也是他心中最偉大的理想。

Ivan Hsu/profile

CSCS/NSCA認證私人教練,著有《纖、挺、翹,10分鐘練出美體線!:私人教練教你好萊塢明星都在練的自我體重瘦身法(隨書附贈教練指導動作示範DVD)》一書。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