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射擊名將埃蒙斯:可能是奧運史上最倒霉的人其實才是人生真正的贏家!
1
射擊名將埃蒙斯:可能是奧運史上最倒霉的人其實才是人生真正的贏家!
2
東京帕奧台灣柔道選手 李凱琳: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
3
為台灣柔道寫下歷史,連珍羚做到了!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射擊名將埃蒙斯:可能是奧運史上最倒霉的人其實才是人生真正的贏家!

2016-08-18
話題 武術競技 奧運 故事

射擊界的馬修·埃蒙斯(Matthew Emmons)早在奧運前就了破世界紀錄,他早已是非常出名的射擊選手。35歲的埃蒙斯第四次站上了奧運賽場,距離他初登奧運賽場已有12年。埃蒙斯仍然是國際射聯50公尺步槍三姿排名第一的選手,他的積分更是第二、第三名的總和。按實力來講他仍然是距離金牌最近的那個人。

但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均在男子50公尺步槍三姿項目決賽最後一槍出現嚴重失誤,痛失原本就可以拿到手的金牌,而且兩次都被中國選手輕鬆奪取。

在2004年雅典奧運上的那一槍,埃蒙斯打到了別人的靶子上,而2008年北京奧運的那一槍,埃蒙斯只打了4.4環,8年努力,兩枚金牌,就這樣在全世界的驚訝與嘆息中流失掉。

美國射擊選手馬修·埃蒙斯(Matthew Emmons) ©weshootapp.com

而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兩年後,前往2010年世界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他作為運動員大使被邀請前往新加坡。但臨行前一晚他覺得不舒服,去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結果不幸遭遇了病魔的侵襲罹患了癌症,由於罹患甲狀腺癌,他的整個甲狀腺都被醫生取掉,在做出激烈的心靈上拉扯以及每天辛苦的化療下,他又重新回到了賽場,整個過程不過短短3個月,抗癌的路程上妻子不間段的在身旁鼓勵著他,這一路過程,埃蒙斯的努力像是英勇的戰士般方出光芒,不再是那個沒意志力的人。

“我在人世只能活這麼久,我可能明天就過世了,也可能活到80-90歲,但我人生的唯一責任,就是在活著的時候永遠竭盡全力。”這次突如其來的病變,讓埃蒙斯更加理解人生。

Matthew Emmons 與妻子 ©zimbio.com

埃蒙斯說:“在倫敦奧運會之前,我終於悟出了這個道理,我終於鼓起勇氣一遍一遍看著當年失敗的影片,我發現自己已經不再害怕回憶。”
 
「我想到,如果當時我拿到了金牌當然很好而且名利雙收,但那一槍脫靶之後,我其實學會了更多,我努力找回自我,找到了一個更堅強、更明智的我。這兩槍失誤塑造了今天的我,我感激不盡,雖然錯失得獎的可能覺得很倒霉,但真正學到其中意義才是贏家,雖然很喜歡金牌,但如果讓我拿這兩槍失誤帶給我的經歷去換幾塊金牌,我不會去換。」埃蒙斯說道

在里約,埃蒙斯只參加了男子50公尺步槍三姿這一個項目,最終以第19名無緣決賽。

隨著從奧運賽場結識的美女射擊手卡特蓮娜·埃蒙斯(Katerina Emmons)從美國搬到捷克定居後,埃蒙斯和妻子已經有了3個孩子。

“在美國,我們有很多職業體育項目,射擊這種項目,平時並不是特別受人關注。在美國的大街上,沒人能認得出我,但是在德國捷克或者其他地方會有很多人認識我。”埃蒙斯說。

在埃蒙斯看來,自己跟之前唯一的不同就是每天早上起床都得吃一顆藥,幫忙甲狀腺再生。回頭看2012年倫敦奧運會,他就是在這樣身體狀況不穩定的情況下拿到銅牌。現在埃蒙斯夫婦家裡擺著2金2銀2銅,夫妻倆各貢獻一套,他們真的很登對。

埃蒙斯奪得獎牌 ©AFP/MARWAN NAAMAN/Getty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東京帕奧台灣柔道選手 李凱琳: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

2021-09-27
人物誌故事武術競技

李凱琳出生於柔道世家,父親、叔叔都是視障柔道選手,叔叔李青忠更是 1996 年亞特蘭大帕運柔道金牌得主。李凱琳因為 家族遺傳 視神經萎縮症,視神經慢慢退化到僅剩 0.03 視力,同時聽力也逐漸退化…。

但即使眼前的光越來越模糊,凱琳對於自己的路,卻是越來越清晰…。

李凱琳以 18 歲之齡,拿下廣州亞帕運銀牌!隔年右膝前十字韌帶撕裂,開刀治療之後,2012 倫敦帕奧再奪銀!

時間軸來到 2016 年巴西帕運,備受期待的李凱琳卻以第五名作收。在那之後林凱琳在工作與訓練之間兩頭燒、身體健康出現狀況,林凱林陷入空前低潮…。

2019 年凱琳連續在兩場國際賽拿下一金一銀,取得東京帕運參賽資格,將第三度參加帕運!李凱琳說:「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或許這就是林凱琳注定的人生功課。「很期待,也很開心自己能夠堅持到現在!也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夠讓更多人看見帕拉選手的努力!」

出戰項目:女子柔道 B2 級、48 公斤量級

圖片/資訊來源:體育署、殘總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為台灣柔道寫下歷史,連珍羚做到了!

2016-08-09
話題奧運里約奧運武術競技

柔道是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赢得比赛,它是奧運會上比赛中唯一的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伏對手的項目,也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運動,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熟練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柔道緣起日本古代的武術柔道,由日本人嘉納治五郎發展出來的一套運動,他曾在1932年第10屆的洛杉磯奧運會上與大約200名的學生為那次的奧運會做了完整的柔道示範,最後在1964年第18屆東京奧運會正式成為了男子的獎牌項目,1992年正式成為女子的奧林匹克體育獎牌項目,台灣則從2000年的奧運會中,開始有代表去參加柔道項目的競賽。

雖然開始並未有亮眼的成績,但是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的會上,我國女子組由52公斤級的施佩均和63公斤級的王沁芳代表參加,並分別拿到8強和4強的好成績,表現相當亮眼,而他們現在也分別是多名好手的固定教練。

與日本對手的二次交戰

台灣首位職業柔道選手連珍羚,也是台灣柔道史上的第一面柔道大獎賽金牌得主,在此次2016里約奧運的57公斤級的競賽上打進第4名的好成績。這次比賽,珍羚首先以100:0的得分狠狠擊敗波蘭選手進入32強,接著擊敗美國強手馬帝馬洛伊進入16強,卻在8強敗給倫敦奧運銀牌羅馬尼亞選手卡普里歐利烏,但經過敗部復活賽擊敗來自匈牙利的卡拉卡絲後,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準決賽,卻碰上日本上屆柔道的金牌得主松本薰。

里約奧運台灣柔道代表選手連珍羚 ©sfgate.com

其實這已經不是連珍羚第一次對上松本薰了,身為職業柔道選手的她,在今年2016的一次大獎賽上擊敗這位日本的選手,台灣柔道史上第一面金牌則是她在2015年布達佩斯柔道賽上獲得的大獎,所以連珍羚的實力可說是相當雄厚。

連珍羚(左)與松本薰(右) ©darkroom.baltimoresun.com

外柔內剛,寫下歷史

珍羚小時候為了逃避學校的早自習課,於是參加運動社團開啟柔道生涯。高中時期的她,擔任亞青選手時到日本集訓,才赫然發現原來柔道完全不是她想像的那麼簡單。國體大二時去日本比賽,比完後山梨大學的教練跑過來找她,問珍羚要不要去他們學校念書,這樣難得的機會,她當然二話不說就直接答應,於是她毅然決然地放棄台灣的學業,到日本念大學,並在山梨大學接受完整的柔道訓練,經過努力,成為山梨柔道隊史上第一位外籍隊長。畢業前還與日本小鬆柔道隊簽約,成為台灣柔壇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

2015年布達佩斯柔道賽上獲得的金牌 ©judoinside.com

這次在里約奧運會上獲得第四名的成績,珍羚表示已經盡了最大力量,發揮最大實力來對付這場硬戰,雖想為台灣寫下歷史的目標沒有達到,但她對於成績並沒有遺憾。同時也感謝全國的關注朋友為她熬夜加油,她將會帶著這份感謝在未來的路上更加盡心。雖然沒有獲得獎牌的殊榮,但台灣首位職業柔道選手的這個稱號,早已為台灣增添寶貴的紀念。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