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射擊名將埃蒙斯:可能是奧運史上最倒霉的人其實才是人生真正的贏家!
1
射擊名將埃蒙斯:可能是奧運史上最倒霉的人其實才是人生真正的贏家!
2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落幕 日本包辦8金 中華臺北留下1銀3銅
3
比舉出銅牌更動人!郭婞淳散佈愛心讓溫暖蔓延不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射擊名將埃蒙斯:可能是奧運史上最倒霉的人其實才是人生真正的贏家!

2016-08-18
話題 武術競技 奧運 故事

射擊界的馬修·埃蒙斯(Matthew Emmons)早在奧運前就了破世界紀錄,他早已是非常出名的射擊選手。35歲的埃蒙斯第四次站上了奧運賽場,距離他初登奧運賽場已有12年。埃蒙斯仍然是國際射聯50公尺步槍三姿排名第一的選手,他的積分更是第二、第三名的總和。按實力來講他仍然是距離金牌最近的那個人。

但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均在男子50公尺步槍三姿項目決賽最後一槍出現嚴重失誤,痛失原本就可以拿到手的金牌,而且兩次都被中國選手輕鬆奪取。

在2004年雅典奧運上的那一槍,埃蒙斯打到了別人的靶子上,而2008年北京奧運的那一槍,埃蒙斯只打了4.4環,8年努力,兩枚金牌,就這樣在全世界的驚訝與嘆息中流失掉。

美國射擊選手馬修·埃蒙斯(Matthew Emmons) ©weshootapp.com

而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兩年後,前往2010年世界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他作為運動員大使被邀請前往新加坡。但臨行前一晚他覺得不舒服,去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結果不幸遭遇了病魔的侵襲罹患了癌症,由於罹患甲狀腺癌,他的整個甲狀腺都被醫生取掉,在做出激烈的心靈上拉扯以及每天辛苦的化療下,他又重新回到了賽場,整個過程不過短短3個月,抗癌的路程上妻子不間段的在身旁鼓勵著他,這一路過程,埃蒙斯的努力像是英勇的戰士般方出光芒,不再是那個沒意志力的人。

“我在人世只能活這麼久,我可能明天就過世了,也可能活到80-90歲,但我人生的唯一責任,就是在活著的時候永遠竭盡全力。”這次突如其來的病變,讓埃蒙斯更加理解人生。

Matthew Emmons 與妻子 ©zimbio.com

埃蒙斯說:“在倫敦奧運會之前,我終於悟出了這個道理,我終於鼓起勇氣一遍一遍看著當年失敗的影片,我發現自己已經不再害怕回憶。”
 
「我想到,如果當時我拿到了金牌當然很好而且名利雙收,但那一槍脫靶之後,我其實學會了更多,我努力找回自我,找到了一個更堅強、更明智的我。這兩槍失誤塑造了今天的我,我感激不盡,雖然錯失得獎的可能覺得很倒霉,但真正學到其中意義才是贏家,雖然很喜歡金牌,但如果讓我拿這兩槍失誤帶給我的經歷去換幾塊金牌,我不會去換。」埃蒙斯說道

在里約,埃蒙斯只參加了男子50公尺步槍三姿這一個項目,最終以第19名無緣決賽。

隨著從奧運賽場結識的美女射擊手卡特蓮娜·埃蒙斯(Katerina Emmons)從美國搬到捷克定居後,埃蒙斯和妻子已經有了3個孩子。

“在美國,我們有很多職業體育項目,射擊這種項目,平時並不是特別受人關注。在美國的大街上,沒人能認得出我,但是在德國捷克或者其他地方會有很多人認識我。”埃蒙斯說。

在埃蒙斯看來,自己跟之前唯一的不同就是每天早上起床都得吃一顆藥,幫忙甲狀腺再生。回頭看2012年倫敦奧運會,他就是在這樣身體狀況不穩定的情況下拿到銅牌。現在埃蒙斯夫婦家裡擺著2金2銀2銅,夫妻倆各貢獻一套,他們真的很登對。

埃蒙斯奪得獎牌 ©AFP/MARWAN NAAMAN/Getty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落幕 日本包辦8金 中華臺北留下1銀3銅

2017-08-03
新聞台北世大運武術競技話題

 經過兩日比賽,2017年國際韻律體操暨2017臺北世大運測試賽今(3日)傍晚落幕,日本選手是最大贏家,包辦本次測試賽8面金牌,而地主、中華臺北世大運代表隊留下1銀(團隊單項3球加2繩)3銅(團隊單項5環、團隊全能、個人全能)。

個人賽共5面金牌,首日奪下個人全能金牌的日本女子體育大學猪又涼子(Ryoko Inomata),今在個人單項再添3金1銀,唯一未能摘金的是個人單項「帶」,由隊友清沢毬乃(Marino Kiyosawa)收下金牌,她在本次測試賽拿下1金3銀1銅,而國士館大學的Rina Furui,收下1銀3銅。

日本選手實力堅強,本次個人賽共15面獎牌,包下14面,僅地主世大運國手詹庭甄,搶下一面個人全能銅牌。

韻律體操測試賽日本包辦8金 中華臺北留下1銀3銅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猪又涼子雖然不是接下來將代表日本、參加臺北世大運的選手,但她說,「很謝謝臺灣,讓我有參加測試賽的機會,也很高興透過比賽,讓大家能看到我的努力,我很滿意這次的表現。回日本後,會針對個人的風格和個性再加強。」在最後一個單項「帶」,猪又涼子以15.250分,些微之差輸給隊友清沢毬乃的15.400,收下銀牌,猪又涼子說,「一天比四項,體能和精神上、其實都有影響,最後無論是美感或完成度被扣了些分,回去檢討再提升。」

個人賽收下1金3銀1銅的清沢毬乃說,經過前一天的全能比賽,發現自己有些課題要克服,個人單項的完成度是未來要改進提升的部分。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個人賽,日本女子體育大學猪又涼子在「棒」決賽收下金牌。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團隊賽事方面共3面金牌,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1隊、同時也是世大運日本韻律體操代表隊,包辦全能、團隊單項(5環與3球加2繩)3面金牌,其中3球加2繩拿下17.400分摘金,而奪下銀牌的是中華臺北世大運代表隊,成績15.650分。

日本東京女子體育大學1隊隊長小野明日香說,這次測試賽團隊實力有發揮出來,但面對月底世大運,對手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等強隊,回國後將會加強訓練,特別是拋接的準確性要再加強。教練小野田桂子說,「謝謝臺灣的熱情,這次測試賽相當成功,接下來會針對技術部分再修正加強。」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中華臺北隊在最後的單項,拿下銀牌。 臺北世大運組委會/提供

世大運韻律體操測試賽落幕,下周、8月8日至9日在南港展覽館,將舉行臺北世大運競技體操國際測試賽,這也將是8月19日世大運開幕前,最後舉辦的測試賽。

資訊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比舉出銅牌更動人!郭婞淳散佈愛心讓溫暖蔓延不斷

2016-08-09
奧運里約奧運武術競技話題

里約奧運女子舉重58公斤級決賽,中華台北女將​​郭婞淳在挺舉嘗試139公斤,只要舉起就能逆轉奪金,可惜最終仍未能如願。

最終郭婞淳以抓舉102公斤、挺舉129公斤,總和231公斤收下銅牌,也是中華台北代表隊本屆奧運舉重項目的第二面獎牌入袋。

©Mike Groll/AP Photo

在銅牌光環之下,郭婞淳最感人的事蹟並不在奧運場上。據民報報導,郭婞淳捐贈了一台救護車給宜蘭羅東的聖母醫院,而這背後有個不為人知的緣由。

有一天,聖母醫院接到一通想要捐贈救護車的愛心電話,而打電話的就是奧運舉重國手郭婞淳。

當然醫院承辦人員很好奇她怎麼會想要選擇聖母醫院付出愛心,這時郭婞淳才說了她也是在這家醫院出生的「聖母寶寶」這段往事。

郭婞淳母親過去在宜蘭工作,在羅東聖母醫院生下她,出生時體重輕又有臍帶繞頸,經過醫護人員悉心照料,「倖存」活下來,郭婞淳在醫院只待3天,卻建立一生情緣,如今她在舉重界發光發熱,不忘報答22年前的「救命恩人」。

她說,會想為社會做點事,跟陳樹菊阿嬤給她很大的啟發有關,「靠賣菜都能幫助那麼多人,我就想,我也要靠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只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

雖然郭婞淳並未如願於里約奪金,她對於我們的正面鼓舞力量,遠比一面金牌的榮耀更加強大。

羅東聖母醫院也很感謝郭婞淳,在其臉書粉絲頁寫下:「看到妳為國家舉起銅牌榮耀國人的時候,卻流下傷心眼淚,還自覺不夠、對不起大家的那一刻,也讓我們覺得好不捨!那份認真執著與堅毅,金牌也好、銅牌也好,妳早已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為你代表國家參加里約奧運而加油,為你幫台灣拿下獎牌榮耀國人而喝采,我們要為你每一天的訓練、每一天的生活,祈禱與祝福,還要謝謝你!你捐贈的救護車已在離島澎湖的大街小巷穿梭,為需要的鄉親。」

©facebook/羅東聖母醫院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