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JORDAN 品牌「早餐俱樂部」訓練
1
JORDAN 品牌「早餐俱樂部」訓練
2
專家:每天150克藍莓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3
酮適應運動員的競賽前飲食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JORDAN 品牌「早餐俱樂部」訓練

2016-09-06
話題 球類 飲食 籃球 NIKE

1989年,Michael Jordan碰到一座難以突破的高牆,這對他來說是全新的體驗 - 他必須征服這座高牆,才能達成冠軍理想。

「籃球比賽當時正處於轉型階段。」Michael Jordan表示:「聯盟開始容許防守方採取更激烈的動作,我知道自己必須變得更強壯,才能承受這樣的衝擊。」

他的策略包括預先演練以及與個人健身教練合作,並把訓練重心放在肌力和重量訓練上。Michael Jordan的投入也激勵了其他隊友一同加入展開額外訓練。訓練通常是從早上7點開始,Michael Jordan 會帶著頗具深意的笑容,拿著一杯咖啡抵達健身房。不久之後,球員們的早晨體能訓練就被稱為「早餐俱樂部(Breakfast Club)」。

「早餐俱樂部」為Michael Jordan的6次NBA總冠軍和6度總決賽MVP奠定了基礎。這些訓練證明保持現狀是不夠的,如果你想要贏得冠軍,必須付出更多。

「早餐俱樂部不僅是健身,而是一種心態。」Michael Jordan澄清說:「我們希望比別人準備得更多。」

現在Jordan品牌透過旗下的運動員和菁英教練(Master Trainer),將Jordan早餐俱樂部 (Jordan Breakfast Club) 的態度帶給全世界的年輕人。「Michael Jordan是偉大的藍圖。」Jordan品牌總裁Larry Miller指出:「很多年輕人都努力朝著自己的偉大目標前進,我們很高興能與他們分享這些見解與訓練訣竅。」

1989年,Michael Jordan碰到一座難以突破的高牆,他於是創立「早餐俱樂部」

AIR JORDAN TRAINER 1

為幫助運動員在訓練時有更好的表現,Jordan 品牌推出中筒和高筒款式在內的Air Jordan Trainer 1。以終極高性能籃球鞋為靈感命名,Air Jordan Trainer 1採用的薄型外底設計讓運動員更貼近地面,也能更敏捷地進行多向動作。

圖左:輕量化編織FlyWeave鞋面和鞋筒提供穩定性。 圖中:薄型Nike Air 帶來回應性更強的避震效果。 圖右:外底柔韌的溝槽能幫助自然律動和多方向移動所需的彈性。

Jordan品牌訓練服裝

Jordan品牌也同時推出最新訓練服裝系列,展現性能和時尚的完美結合。

頂級Jordan Flex Hyperweave訓練短褲的腰帶採用特殊設計,這種首見於Hurley的創新內建拭汗區,更大的透氣孔採用輕量化材質,可提升動作靈活度。

Jordan Training系列除了短褲外,還包括了Jordan 23 Tech Top上衣,採用Dri-FIT技術和透氣性佳的寬鬆下擺,讓球員動作更自在舒適。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每天150克藍莓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9-06-25
生活飲食方式飲食保健話題

藍莓常被譽為超級水果,是因為藍莓有抗老化、預防膀胱感染等功能,尤其對女性來說更是一項必須攝取的食物。根據有研究指出,每天約吃150公克的藍莓,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對於有三高、肥胖的人來說非常有幫助。

專家:每天150克藍莓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surabaya-sidoarjoherbal.blogspot.com

藍苺的抗氧化程度的確是歐美地區40幾種蔬果當中的冠軍,在抗疲勞、抗衰老、養顏美容、防癌方面等,效果成效非常顯著。此外,藍莓還可以能幫助身體放鬆,還有維持視力穩定,尤其是對於預防白內障、夜盲症、視網膜病變等眼睛疾病。然而在過去的研究表明,經常吃藍莓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這可能是因為藍莓富含花青素。這項研究事由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的新研究指出,每天150公克的藍莓(約半碗的份量),對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可以降低12~15%的罹病風險。

©foodrevolution.org

肥胖族群每天150公克藍莓,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12~15%

根據東安格里亞大學諾里奇醫學院的教授西迪(Aedin Cassidy)表示:「有代謝症候群的人,罹患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往往比一般人高,醫生通常會開他汀類藥物和其他藥物來幫助控制這種風險。」因此,研究團隊才選擇一群超重的代謝症候群病人,來進行長達6個月的研究。研究的聯合負責人康纳斯(Peter Curtis)博士指出:「我們發現每天吃150公克藍莓,具有持續改善血管功能和動脈硬度功能的功效,讓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風險降低12%~15%。」

肥胖族群每天150公克藍莓能讓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12~15% ©medicalnewstoday.com

莓果好處多,冷凍依然有營養

藍莓含有豐富的健康元素,包含維他命、纖維素、礦物質及花青素。除了藍莓含花青素之外,也可以從紅、藍、紫、粉色蔬果中攝取這些營養成份,例如:草莓、紅莓、蔓越莓等水果。而且,莓果類水果不像西瓜等糖分非常高的水果,也更適合過重、有代謝症候群的人食用。然而部分藍莓是以冷凍水果的方式進口,有些人會擔心冷凍後的營養成份會有差距。不過,其實大家不同過分計較冷凍前後的差別,美國的食品醫藥局報告指出,生鮮食品和冷凍食品營養價值相同,冷凍後能將營養保存更長時間,因此並不需要擔心冷凍會破壞營養成分。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SCIENCE DAILY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鄭匡寓
鄭匡寓

酮適應運動員的競賽前飲食

2017-05-26
運動營養低醣飲食生酮飲食專欄飲食運動部落鄭匡寓運動補給

不久前看到羅譽寅教練blogspot提到《駕馭體脂肪》講座的內容,不得不承認譽寅真的很聰明。他點出了很重要的一張PPT。

鄭匡寓《駕馭體脂肪》講座PPT畫面 鄭匡寓/提供

很多人在討論生酮飲食或是低碳飲食時,通常都會提到『對高強度運動的適用性不佳』。所以這邊想就這個議題分享一下。

肝醣超補法的法則中,要求運動員從賽前一週或十天前開始,要運動員盡量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並透過運動將體內的肝醣消耗光。最後三天再有效率地進食碳水化合物填補肝糖,以備競賽使用。但如果是高碳水化合物飲食者,只有十天的低碳水飲食並不能確保你能大量分解體脂肪釋放能運動能量。由此,從而會延伸出很好的議題:運動時間與強度的關係。

比賽前一天跟當天早上,低碳或是生酮運動員賽前該怎麼吃?我通常都會告訴對方,就按照比賽規格的飲食吃。原因有二:一來除非是可以自己攜帶食物或是定點的越野賽或繞圈賽,否則運動員的競賽中飲食都是受制於主辦單位的準備。第二,你需要BURN。

如果把運動競賽轉想像成另一種能量釋放──烤肉。也許你可以得到很好的答案。

運動競賽的能量釋放可以想像成木炭生火。 ©swr.de

俗話說烤肉有三寶:木炭、火種、賴打(打火機)不能少。想像一下,木炭等於是我們身上的體脂肪、火種是我們的肝醣、打火機則是衝刺能量ATP。

如果只用一顆打火機的瓦斯去烤肉可行嗎?當然可以,只是連一根香腸都烤不熟。如果使用大量的火種去烤肉,要烤熟一塊肉的時間會很快,但相對的,火種源本身消耗也非常大,很快你就要持續添補火種。當運動員的強度越高,運動的時間就相對會縮短。相較於火種,木炭的使用時間很長,但卻沒有實質火炬帶來那麼高的熟肉效率。

©Ultra Running Magazine

如果本身是高碳水化合物運動員,會發現運動過程中必須不停地吃進碳水化合物,你才能持續使用『半葡萄糖』與『半脂肪』作為能量繼續運動,而且要考慮到耗盡血糖的撞牆問題;而酮適應運動員在歷經多日來的酮適應之後,脂肪轉換能量、生酮效率會很高,脂肪能量會變成一塊高引熱的木炭。而最多酮適應運動員的競賽後印象就是『似乎補給吃得更少了』。當身體分解脂肪作為競賽能量時,來自食物的補給就勢必會降低。當只需要用一部分脂肪就能完成賽事,身體不會分解多餘的脂肪,除非你的運動時間拉長。

©Ultra Running Magazine

根據Volek針對高碳水與高脂肪運動員的運動實驗,發現高碳水飲食運動員在VO2max大概50%左右會大量燃燒脂肪,而低碳水化合物運動員則是在大概70%時會大量分解脂肪並產酮。

對低碳水化合物、酮適應運動員而言,運動時間取決於賽事項目,如果目標賽事項目是三小時內的路跑運動、馬拉松及鐵人三項賽,賽前吃一些碳水化合物會有助於你提升心跳值、完成賽事。但隨著競賽項目的運動時間越長,運動員本身對碳水化合物的依賴將會越少。這也是為什麼生酮飲食被認為是長時間耐力賽、而不是半程馬拉松賽適用的運動飲食。

對運動員而言,短距離或是短時間的賽事項目,選手完賽與取得佳績的重點是如何提升競賽速度。但長距離或是長時間競賽的賽事項目,重點不再是提升速度,而是如何維持並延長競賽強度,減少因體能耗盡、撞牆以及低血糖或疲倦的降速問題。

競賽與訓練期間的飲食操作方式是不同的,低碳、酮適應運動員應該把碳水化合物飲食當成一種誘燒木炭的火種能量。

環法自行車賽冠軍 Chris Froome 也是低碳飲食者 ©BBC

那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要使用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飲食作為訓練期間的飲食模式呢?因為透過訓練,組織粒線體、心臟肌肉與體肌肉會更高效率使用酮體、同時透過這樣的飲食減少發炎問題、氧化壓力、降低自體免疫疾病(過敏)以及降低體脂肪形成。

在訓練期間維持低碳、生酮飲食保持一定的健康指數,賽前再透過碳水化合物的後補充飲食方式調整。你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