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馬拉松比賽前的「肝醣超補法」
1
馬拉松比賽前的「肝醣超補法」
2
NB Fresh Foam X TEMPO跑鞋
NB Fresh Foam X TEMPO跑鞋 台灣限定款、倫敦馬紀念款上市
3
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

馬拉松比賽前的「肝醣超補法」

2016-09-12
知識庫 運動生理 跑步 馬拉松 運動補給 全馬訓練 營養補給

又到了跑馬的好季節。您是跑馬新手或是不常跑全馬的跑者嗎?建議您來試試這個實用的「肝醣超補法」:

馬拉松比賽前的「肝醣超補法」讓你迅速儲備能量。

馬拉松賽前的「肝醣超補法」

在全馬賽開始時讓你的肝醣儲備量達到最大,這一點相當關鍵。這是因為在跑馬拉松過程中,你從體內的肝醣儲備中所取得的肝醣量其實可能會不足以拿來完賽。所以在跑馬拉松時,身體解決部分不足的方法就是動用脂肪作為燃料的來源(對精英跑者來說,供應量約占能量需求的百分之十;對跑比較慢的跑者來說,則升高至將近百分之五十),然後有一部分就是用你攝取食物而來的肝醣供應量(如下說明)。

在賽前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儲備量,就是所謂的「肝醣超補法」。雖然講到「肝醣超補法」通常會讓人聯想到在馬拉松賽的前一天晚上吃義大利麵的傳統餐會,但這項流程應該在比賽的前三天開始進行。如果你的比賽是在星期天,那麼在星期五和星期六的午餐與晚餐就應該食用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餐點。重點應該在於有正向幫助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但千萬別把自己吃到很撐,或者過量到要比賽了還覺得肚子很脹。進行肝醣超補法時,你應該也需要飲用足量的水分。少了水分,人體的肝醣存量就無法充足。

©Youtube/Kara Corey Fit Life

賽前的飲食

留意比賽之前──或者更確切的說法是在特別艱苦的鍛鍊之前的飲食很重要。在比賽當中強力的使勁,再加上伴隨競爭情勢而來的精神緊張,都會讓胃很不舒服。現在大部分的路跑賽,像是全馬賽幾乎都是在早上舉行,這一點會讓跑步前的飲食計畫來得容易一些:假設你在比賽的前一晚吃了一頓不錯的晚餐,那麼比賽當天的早上就不需要吃太多。你在賽前吃的早餐其實並不會對你的運動表現有幫助,但同樣必須看重的是不能空腹去比賽。我通常會簡單吃一點,像是喝一杯果汁,再吃兩片淋了蜂蜜的土司,配一杯茶。不過必須在比賽的前三小時食用完畢。如果當天很熱,賽前的前一天飲用足夠的水就相當重要(或許差不多要到 2~3 公升),比賽當天早上還要再補充一次。到最後不太會有喝太多水的問題,如果真的喝太多,頂多就是排泄掉而已。

比賽中的飲水

你從馬拉松開跑時就隨身帶著的小包裡,應該要有一份碳水化合物的運動飲料。在全馬賽開跑的前兩個小時,一直到前三十分鐘之間,我習慣會喝幾小口這類的飲料(在開賽前半個鐘頭就不喝,是讓自己有時間可以排泄掉多餘的水分)。然後通常在開始的前五鐘再做最後一次的補給,分量大概是 50 毫升左右。透過這樣的方式,確保我的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的儲備量在開跑時是充足的。

跑馬拉松的過程中,在路線沿途各個能量站定時補充水分,這一點很重要。我在整個比賽中會以每 5 公里補充 100 毫升至 150 毫升的水分為目標。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喝的碳水化合物飲料是以每 100 毫升約 10 克的比例去調配出來的。但不管你是喝水,還是市售的某種運動飲料,都要切記一項原則:「少量多次」。別等到口渴了才補充水分,而且如果真的到口渴的地步,這也是你已經嚴重脫水的前兆。此外,如果你參加的馬拉松賽是在相對比較低溫的天氣下舉行,也別被天氣騙了。當然,這種天氣需要補充的水分不需要像在大熱天那麼多,可是跑這麼遠的路還是會流失掉很多水分。在跑步當中補充水分,是保證讓你有更多機會撐到最後的一種方法。

✸作者註:少部分的精英馬拉松跑者已經不會在比賽前使用肝醣超補法了。他們有的人是從開始到比賽前一直吃很多,已經在貯備肝醣了;或者有的人在定期的艱苦訓練過程中,已經學會如何在耗盡肝醣存量之後適時的補給能量,所以對自己信心十足。不過,肝醣超補法的練習(也就是我在這裡所建議的)在第一次跑馬拉松的人和非精英跑者圈當中仍然很普遍。

©Runner's World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理察‧內魯卡著作:《馬拉松,該怎麼練:從新手到頂尖跑者,傳奇名將為所有人打造的馬拉松訓練全書》一書。馬拉松不只是跑步,更是一門挑戰自我身心極限的藝術。或許和你一起比賽的有三萬人,但真正的競逐是在自己和距離之間。就讓英國知名田徑、馬拉松名將理察‧內魯卡(Richard Nerurkar)帶領你進入充滿挑戰的馬拉松世界吧!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B Fresh Foam X TEMPO跑鞋 台灣限定款、倫敦馬紀念款上市

2020-03-10
配備館NEW BALANCE生活流行馬拉松鞋子跑步

New Balance實驗室分析眾多跑者步態、觀察足底壓力分佈,為Fresh Foam招牌緩震科技寫下嶄新一頁!新升級的Fresh Foam X科技更精準地針對中底外壁幾何形狀做出調整,並配合雷射切割技術在特定區域給予更多潰縮空間,柔韌度比起以往的Fresh Foam提升9%,同時Q彈腳感更加帶勁,能量回饋多出16%之多。搭載此科技的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全新問世,更推出2020台灣限定款與倫敦馬拉松限定配色。

NB Fresh Foam X TEMPO跑鞋
NB Fresh Foam X TEMPO跑鞋 台灣限定款、倫敦馬紀念款上市

Fresh Foam TEMPO 跑鞋登場

New Balance設計團隊在充沛緩震與靈敏反應之間達到優異平衡,讓跑者穿在腳上感受到輕量、流暢且靈活的跑步體驗,從每一步到一每公里,持續幫助分散衝擊力、減輕足部負擔,讓長時間跑步也能感受到絕佳性能。

延續Fresh Foam家族去年的輕量跑鞋-蜂行者Zante Pursuit,2020年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全新問世,搭載全腳掌Fresh Foam X緩震科技,中底不規則凹凸幾何結構提供各區域所需的不同程度保護,同時外底刻痕設計也以跑者運動數據為基礎而打造,精準整合出最適切配置,New Balance針對外底衝擊力較大的區域提升耐用度與緩震性能,分別於前掌、後腳跟覆蓋橡膠材質提升耐用度,而衝擊力較低的足弓位置則使用EVA材質,並根據足底壓力分佈切割出外底刻痕,紋路有如蜂巢一般增添彎曲靈活性,步伐流暢跑起來更自在。

鞋面部分,機能網布鞋面輕薄透氣,服貼並營造良好包覆度,鞋側標誌性N字 Logo周圍輔以編織技術強化支撐效果,此次推出的多款配色都使用相異色呈現手法,讓視覺層次感更豐富洋溢春天活潑氣息,既吸睛也好搭配。後跟外露式 TPU穩定器牢固保護阿基里斯腱,進而維持跑姿穩定,使跑者更省力輕鬆。

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
2020年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全新問世

2020年台灣限定款 專屬女孩的杜鵑花春漾時刻

三月春暖花開,繁花盛綻的時刻,特別推出全球唯一的台灣限定款,台灣限定配色融入浪漫花卉元素,突顯勇敢無畏的女力態度。跑鞋設計引用杜鵑花為靈感,多層次機能網面顯露粉嫩色澤,散發清新雅致氣息,鞋墊及前掌外底半透明材質灑落著花瓣圖騰,跑出的每一步都宛如置身花間小徑上,是台灣限定款版本才有的獨特細節,鞋跟用一抹紫色勾勒出皮質拉環,而亮眼的桃紅色鞋帶頭則盡展女力氣勢,讓這些小細節給你一記強力鼓舞,綁好就上!

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2020年台灣限定款
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跑鞋 2020年台灣限定款

倫敦馬拉松限定配色 紀念40周年里程碑

除了台灣限定款配色,自 2018 年開始成為倫敦馬拉松贊助商的New Balance,再度為這場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的跑者盛會打造限定版本。2020 年是倫敦馬拉松開辦40周年紀念,Fresh Foam TEMPO 披上熱情如火的橘紅色調共襄盛舉,鞋身側邊N字Logo帶有‘RUN LDN’字樣,鞋墊上印著倫敦馬拉松標誌表明身份,而鞋舌咬標、外底前掌半透明材質更加入多個專屬元素,像是‘40’、’LONDON’以及‘1981-2020’記錄下舉行至今走過的歲月,此外 New Balance 還把倫敦馬拉松路線也化作獨有細節,跟跑者們一起從0到 42.195 公里完成夢想!

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倫敦馬拉松限定配色
New Balance Fresh Foam TEMPO倫敦馬拉松限定配色

資料來源/New Balanc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

2016-05-12
話題減脂有氧運動觀念運動生理

提到減脂就不得不提到有氧運動,可是到底怎樣的運動方式才算是「真正」的有氧運動?

人體的身體能量系統中有三種:有氧、無氧與爆發性。

在這三種能量系統中最有效消除體脂肪的,是有氧系統。所謂的有氧運動,就是在運動中,可以啟動我們身體有氧能量系統,慢跑、單車以及游泳等等就是最常見的有氧運動。

簡單來說有氧運動是全身性的運動,且持續「超過」三十分鐘以上。
減重者為了減少體脂肪開始做有氧運動,做完了很多「自認為的有氧運動」之後,卻發現體重居然都沒有減輕,更不用說體脂肪率的降低了,究竟什麼樣的運動方式才能達到有氧運動的標準?

©Shutterstock

有氧運動的三個要素:長時間、心跳率以及低運動強度。

身體的「有氧系統」要真的發揮功能,必須進行超過三十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時,身體的「有氧系統」才會真正的開始發揮消耗脂肪的作用。
在前三十分鐘的時間裡,有氧系統主要是以身體裡「醣類」當作能量,高過三十分鐘後,醣類消耗完畢才會開始真正燃燒脂肪。

在心跳率與低強度的方面,做有氧運動時,必須保持自己的心跳率在最高心跳率的60%~80%,也就是低強度至中強度的運動強度。
簡單來說低強度且心跳率在最高心跳率的60%~80%之間,就是在慢跑時你依然可以說話,但是會覺得有點喘,並且運動超過30分鐘以上,這樣才是完整的啟動有氧系統,達到燃脂的效果。
(最高心跳率計算方法:220減去年齡之後為推算最高心跳率)

所以有些人會說,明明每天做了「十分鐘慢跑的有氧運動」或是騎了「十五分鐘的腳踏車的有氧運動」怎麼都沒有瘦的感覺。

就如上面所說,他的確是進行了「有氧運動」,可是在「時間」是完全不夠的,當身體才開始啟動有氧系統去分解醣類跟脂肪時,運動就停止了,這段時間的運動可以說是跟「有氧運動」是無關的。

要進行「真正」的有氧運動時,必須兼顧時間、心跳率、以及低強度,才能真正運用到「有氧運動」來啟動身體的「有氧系統」達到減少脂肪的功效。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山姆伯伯工作坊-有氧運動
6. Mr.司博特-四個需修正的有氧運動迷思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