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陰錯陽差!美高中生錯失轉彎將半馬跑成全馬
1
陰錯陽差!美高中生錯失轉彎將半馬跑成全馬
2
間歇跑 Interval Run
3
Eliud Kipchoge 柏林馬拉松奪冠,卻跑到鞋墊滑出來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陰錯陽差!美高中生錯失轉彎將半馬跑成全馬

2016-09-13
話題 跑步 路跑 馬拉松 故事 半馬

馬場上的狀況千奇百怪,但是一位半馬跑者能夠誤打誤撞跑完全馬也太稀奇!據6 ABC NEWS報導,在美國賓州的一名高中生在參加費城馬拉松半馬賽的時候,因為疏忽錯過了一個轉彎,竟然將錯就錯地跑完了這場費城馬拉松賽的全程。

Evan Megoulas ©cp24.com

這位高中生名叫伊凡·梅勾拉斯 (Evan Megoulas),他是位於賓州樂巴農郡的帕爾米拉(Palmyra)高中越野隊的一名成員。上上個周末,他參加了費城馬拉松的半馬項目(13.1英里/21公里),他哥哥彼得和家人當時在終點線等候,準備為他的這項成就歡呼喝采。

不過,由於苦候多時卻始終沒有等到伊凡,彼得擔心他發生意外,就向當時在附近的費城警員Phil McAlorum求助,於是這位費城第9區的巡佐立即向他索取伊凡的照片,接著便用手機傳遞給其他警員一起尋找。警方隨後發現伊凡錯過了此次半馬賽路徑中的一個轉彎,直接就前繼續跑了下去,他跑到全馬的賽道上了。

費城18區的兩位警員隨後找到了伊凡,並確認了伊凡沒事而且想繼續跑之後,他們放心地允許他繼續參加比賽,兩位警員於是跟他回到費城美術館附近的賽道上,並騎著自行車,伴隨伊凡一起完成全馬最後六英里的距離。彼得事後對記者表示,伊凡真的完成了這場費城馬拉松的全程比賽,成績是5小時23分11秒。結束比賽之後,當地的警員們全都跑上前來堅持要跟他拍張合照,並恭喜他這場事前並未預料到的成功完賽。

Evan Megoulas ©lancasteronline.com

彼得隨後說明,伊凡有學習障礙,很容易將事物混淆。他說,他原先將這個訊息提供給「Action News」,是希望感謝費城警方的傾力協助,不過他沒有預料到會得到世界上更廣大的群眾給予這麼熱烈的支持和讚許。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間歇跑 Interval Run

2017-01-03
跑步跑步字典跑步訓練知識庫

間歇跑是由跑與休息交替進行而組成的訓練課,跑時的強度或速度通常比整都是連續跑時要大,要快。

間歇訓練時,在兩次練習之間的間歇要進行強度較低的練習,而不是完全休息。如在利用跑動進行訓練時,間歇時要進行慢跑或快走,而不是靜坐休息。 訓練對練習的距離,強度和每次練習的間歇時間有嚴格的規定,一般情況下,不會等身體完全恢復就開始下一次練習,因此,對身體機能要求較高,能引起身體結構,機能及生物化學等方面較深刻的變化,建議在一定的訓練基礎上進行練習。

間歇跑 Interval Run

間歇跑的好處

1. 完成的總量和總強度大:
在間歇訓練中,採用一定的負荷,可以比持續訓練法能完成更大的工作量。並且用力少,而呼吸,循環系統和物質代謝等功能都可以得到較大的提高。如進行一萬公尺測驗,測驗成績最好為40分鐘,這樣每公里的速度為4分,可持續跑10公里。如果採用間歇訓練,用4分鐘跑1000公尺,間歇4分鐘,可以跑道12組甚至更多,如果採用一公里3分50秒的速度來跑間歇,間歇4分鐘,總速可以達到10000公尺,但速度也要超過比賽速度。一般來講,對於發展有氧耐力來說,總的工作量遠比強度更為重要,因此在馬拉松項目的間歇訓練中,要採用總距離或時間稍長(時間在6-12分或,距離在1600-3000公尺),強度超過比賽配速的速度來進行訓練為宜。
 
2. 對心肺機能的影響大:
間歇訓練法是對內臟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統進行訓練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在間歇期內,運動器官得到休息,而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活動仍在較高水平。如果運動時間較短,練習期間肌肉運動引起的內臟機能的變化,都在間歇期達到較高水平。因此,無論在運動時還是在間歇休息期,可以使呼吸和循環系統承受較大的負荷。經常進行間歇訓練,能使心血管系統得到明顯的鍛煉,特別是心臟工作能力以及最大攝氧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間歇跑的訓練法

1. 每週三次以上,最少六週。
2. 每週四~五次效果最佳。
3. 體能較差者宜以較低強度實施長期訓練。
4. 間歇訓練必需符合 1:2:1 或 1:1:1(即強弱強之比例)
5. 休息時間以心跳脈搏次數決定。 (一般恢復至 120 以下即可再進行下一趟的訓練)
6. 次數不得少於 6 次,最好 10 至 15 次為原則。
7. 三點間歇:利用短距離的定點間歇,反覆的快速往返,達到訓練效果。

參考資料

1.《健身路跑訓練》,禾楓出版公司出版 (2016)
2. Runners World
3. 中華路跑協會
4. 山姆伯伯工作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Eliud Kipchoge 柏林馬拉松奪冠,卻跑到鞋墊滑出來

2016-05-18
六大馬趣味馬拉松跑步話題

2015年9月27日舉辦的柏林馬拉松,來自肯亞的 Eliud Kipchoge 不但以個人最佳成績 (PB) 2:04:00 勇奪男子組冠軍,也創下今年世界各大馬拉松最佳成績。不過,沿途最吸引眾媒體的不是他一路衝刺的情形,而是在他的腳下——他的鞋墊一直掛在鞋外,形成一個有趣的畫面。

鞋墊上還有“Berlin”字樣,看起來是新鞋。 ©Reuters/dpa

據 Runner’s World 網站報導,Kipchoge 跑到一英哩時,他的左腳鞋墊已經慢慢滑出鞋外,等跑到10K處,雖然他超越馬拉松10K世界紀錄5秒鐘,不過他的右腳鞋墊也滑了出來。就這樣,他帶著腳痛尷尬地一路跑完全程。

「那真的很不容易,」Kipchoge 說,「我的左腳起了水泡,左拇指也破皮,流了不少血。」

在激烈競賽之中,他不敢貿然停下來,怕失去優勢,而且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只好硬著頭皮,忍著腳痛繼續往前跑。還好他在眾人好奇(或者說有點好笑)的眼光之中順利完賽,他說「我的腳越跑越痛,但是我還能怎麼辦?我必須完成比賽啊!」

他的鞋墊就在他的步伐之下在鞋後跟上下揮舞著,成為本屆柏林馬拉松最有趣的畫面。

其實小編也有類似經驗,2008年穿一雙同品牌的跑鞋跑玉山馬拉松時,可能是因為下雨加上山路爬坡,也可能是自己跑姿不正確,跑著跑著鞋墊在鞋裡居然對折成一半,必須一段時間停下來重新拉好才能繼續跑,還真是一次難忘的過程。

您也有類似經驗嗎?歡迎跟我們分享。

Kipchoge在眾目睽睽之下拖著鞋墊跑回終點。 ©KIRSTEN KORTEBEIN/Runner's World
鞋墊上可以清楚看到“Berlin”字樣。 ©Reuters/dpa
賽程中已經可以看到Kipchoge滑出鞋外的鞋墊了。 圖片截自YouTub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