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聽音樂會讓運動的效果更好嗎?
1
聽音樂會讓運動的效果更好嗎?
2
2018馬祖馬拉松開報 11/3挑戰全台前三最硬賽道
3
跑者如何從重訓中正確的提升重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聽音樂會讓運動的效果更好嗎?

2017-08-17
知識庫 跑步 跑步訓練 觀念 運動心理

許多健身者在鍛鍊時都有聽音樂的習慣,他們表示健身時聽音樂能更加賣力的訓練,但是也有部分的人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下訓練。但是聽音樂真的能讓健身效果更好嗎?根據研究顯示,在健身時聽音樂可以提高最多15%的力量,但如果是不恰當的音樂,就會讓人分心,這時就會影響訓練的效果。

聽音樂會讓運動的效果更好嗎?

根據許多研究顯示,在運動時聽音樂真的能有效幫助鍛鍊後的成效。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的運動心理學家卡斯卡爾吉斯博士曾在他撰寫的一本書《The MusicApplication》上提到,在運動時聽音樂,歌曲裡的節奏、歌詞都可以改變人的心態以及分散注意力,還能有效提升運動後的效果。

為此整理出以下六點在運動時聽音樂的好處。

 1  疲累感減少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現,在運動時聽音樂能有效分散注意力。所以在訓練時,如果感到疲累或是很喘都可以聽音樂,這樣心理狀態自然而然會影響到身體狀況,讓身體、心理不會感到更加辛苦。

 2  體力恢復比較快

根據布魯內爾大學的研究,其中還發現,當運動員在休息狀態時,如果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就能讓體內的乳酸堆積較快恢復到原本的狀態,在體力上也會比較快恢復原本的水準。

體力恢復比較快 ©glinci.com

 3  運動後效果增加

在鍛鍊時,聽上自己喜歡的音樂清單時,運動效率會明顯增加、效果也會更好,也會比平常更賣力的鍛鍊,所以下次要運動時,請準備自己喜歡的音樂,跟隨節奏一起動起來。

 4  增加爆發力

在健身時,是否到越後面覺得越沒力呢?當在訓練時,體力到了一個臨界點時,可以試著將音量調大一點,當聽到越大聲的音樂運動時,自己的肌肉會變得比較有活力,讓你在最後階段可以進行衝刺。

增加爆發力 ©huffingtonpost.com

 5  增加運動時間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聽音樂做運動時,效率會提升百分之十五之外,也能將運動時間拉長,因為音樂能提供我們正面能量,在需要更強度的力道、更長時間的訓練時就發揮其功能,

 6  身心靈達到更佳狀態

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再配合步伐搭配節奏,能夠讓你的生理及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在訓練時獲得最大效率。

身心靈達到更佳狀態 ©huffingtonpost.com

看完這些在運動時聽音樂的好處,是否也想嘗試看看呢?所以下次準備運動時,不妨戴上你的耳機,一起聽上你最愛的曲子吧!

資料來源/Women's Health、Huff Post、The Telegraph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馬祖馬拉松開報 11/3挑戰全台前三最硬賽道

2018-04-30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被評為2017年全台最硬賽事前三名的馬祖馬拉松,將於11月3日在南竿福澳田徑場起跑,今(30日)正式開報。雖然賽道上下坡不斷,但沿途有軍事景點和自然風光,更行經每年僅開放一次的南北坑道,今年參賽者的完賽獎更是獲得世界評鑑大賞獎的「40度馬祖高粱酒」,CP質相當高。活動代言人「長跑神鵰俠侶」陳秉豐、張芷瑄去年都參加過馬祖馬,不約而同表示「賽道很硬、風景很美」,更推薦馬祖當地高粱酒和老酒麵線。

2018馬祖馬拉松開報 11/3挑戰全台前三最硬賽道

馬祖保有許多國共對峙時期的軍事設施,賽道沿途經過北海坑道、鐵堡、12據點、大砲連等南竿島最著名的軍事景點,以及每年只為馬祖馬開放的南北坑道。主辦單位特別將營區內真實的戰車、砲台都搬進南北坑道,跑者在坑道裡不僅感受舊時軍事氛圍,還能在當地阿兵哥的夾道加油聲中奮力向前。
 
此外,馬祖運動休閒觀光發展協會辦公室主任陳庭淯分析,擁有全台前三硬賽道的馬祖馬爬升最高199公尺,且高低起伏不斷,全程只有前段約2公里是平路,其他都是上下坡,對跑者是非常大的挑戰,以往全馬組前三名選手跑到第二圈(全馬須繞賽道兩圈)就有人用走的,可見賽事困難度。

馬祖馬拉松是2017跑友票選全台最硬賽事前三名,爬升最高199公尺且地勢起伏不斷
南北坑道每年只為馬祖馬拉松開放一次

「長跑神鵰俠侶」陳秉豐去年是馬祖馬半馬男子組第一名,今年也希望能突破去年成績1小時25分鐘,他建議跑者賽前要先訓練上下坡,或是平時以走樓梯代替搭電梯,訓練好腳力再去比賽。張芷瑄則指出,對馬祖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很硬」,且中後段上下坡不斷,建議從起跑就開始控制配速,並抱著毅力堅持下去。談到馬祖印象,張芷瑄說家人一知道她要去馬祖,第一反應就是要她買高粱酒回來,雖然自己不喝酒,但對老酒麵線情有獨鍾,推薦大家到馬祖一定要品嚐。
 
今年賽事有一亮點「2018第四屆馬祖馬拉松賽事紀念酒」,這是剛在「2018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賞(Monde Selection)」榮獲酒最高榮耀特金獎的「40度馬祖高粱酒」;瓶身融入這屆賽會主題-莒光鄉的知名景點大埔石刻拓印,也加入由馬祖在地畫家曹賽娥所繪戰地之光。獨家送給參賽者且不對外販售,相當值得珍藏。

報名參賽者獨享不對外販售的「2018第四屆馬祖馬拉松賽事紀念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連江縣教育處處長陳冠人表示,馬祖馬雖然賽道很硬,但風景很美、鄉親很熱情,還有美酒美食,希望透過國際馬拉松賽事能讓更多人看見馬祖的美。此外,馬祖馬的賽道今年正式通過國際田徑總會(IAAF)賽道丈量認證,以及可作為奧運參賽成績標準的「AIMS賽事認證」;除了專業,也推出3K和5K親子組,只要事前報名就能免費參加,報名詳情待公告。

2018 第四屆馬祖馬拉松
活動時間   2018年11月3日(六) 6:50起跑
活動地點   南竿福澳運動場

活動組別   42.195K馬拉松、21.0975K半程馬拉松、10K挑戰組、5K及3K親子推廣組
報名時間   4月30日起額滿停止受理
報名價錢   馬拉松:1,200元 / 半馬:1,000元 / 10K:800元(5K及3K免費,報名方式待公告) 

主辦單位  連江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報名詳情請洽伊貝特報名網

 

資料來源/連江縣政府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如何從重訓中正確的提升重量?

2017-06-23
觀念運動傷害重量訓練健身跑步知識庫

想要變強,如果單一著重在同個訓練,容易遇到瓶頸或者停滯期,因此許多跑者除了練習跑步速度外,還會加入槓鈴、舉重之類的重量訓練,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他們不可缺少的訓練項目之一。不過跑者畢竟不是專業的健身運動員,在進行重量訓練時並非為了單純的整體健康,他們想透過重量訓練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壯,速度變得更快,同時更有效的預防運動傷害,不過,剛開始進行力量訓練的跑者容易犯下三個錯誤,該怎麼修正呢?

跑者如何從重訓中正確的提升重量?

 1  超出負荷

很多跑者為了練習耐力而進行過量的重量訓練,包括訓練的組數和每組的重複次數(超過12次)。實際上,在每次跑步的過程中,跑者的耐力就已經在加強,耐力的訓練不能只依靠重量訓練。

 2  重量不夠

再來就是重量過輕。重量訓練的目的是為了變得強壯,所以跑者必須要感受到重量才行。如果跑者能夠很輕鬆的做三組訓練,每組重複12次,那就說明重量不夠。

Tony Gentilcore是一名棒球選手的重訓教練,他表示:「很多人認為重量訓練的重量太強會讓他們慢下來,實際上是能為跑者帶來很多好處的,它能讓跑者的肌肉和神經系統變得更有效率,增加能量輸出,換句話說就是跑得更快。」

 3  休息不足

重量訓練是非常辛苦的,其中間隔期間較少,但無論如何,還是得安排周間做充分的休息。在每組訓練期間,如果休息不足,跑者反而無法變得強壯而浪費時間。

解決了錯誤的方式,那麼,跑者該如何正確的進行重量訓練呢?
 
  1. 適量訓練:重量訓練的目的不是為了提升耐力,而是力量。所以,每組訓練的重複次數保持在6-10次之間,每個動作重複三組訓練即可。這樣的訓練量​​屬於適量訓練,不少不多,亦不會給身體造成太大的壓力。
 
  1. 適度增加壓力:雖然每個人能夠承受的重量不同,但所謂的重量訓練,就是必須感到有挑戰性的重量才行,至少在最後幾組增加重量,感受壓力;如果重量太輕,並不會達到跑者所要的訓練效果,也不會給跑者帶來更多好處,只會浪費跑者的時間。
  2. 充分休息:為了讓身體得到恢復,每組訓練間隔期間必須充分休息。通常做完一組訓練之後,身體需要花費1-2分鐘的時間用於補充三磷酸腺苷,它是肌肉細胞中的能量源泉。所以,訓練後至少休息1分鐘,90-120秒為最佳。

Gentilcore最後也補充說明:「每當我和運動員們一起訓練時,我得慢下來,並強迫他們在周間做充分的休息。」每組之間的充分休息能確保之後訓練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不會因為疲勞而增加技術或是受傷的風險。

重量訓練不必過於複雜或恐慌,它需要的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強度和重量以及足夠的休息。掌握這些基本的正確原則,重訓便能有效地幫助你跑得更快。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