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夢想實踐者陳秉豐: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
1
夢想實踐者陳秉豐: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
2
長跑擔心水喝多衝廁所、補給太甜想吐? 你需要更聰明的運動補給策略
長跑擔心水喝多衝廁所、補給太甜想吐? 你需要更聰明的運動補給策略
3
2018 LAVA TRI 鐵人賽新北福隆站 Walto Yssel、黃于嫣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夢想實踐者陳秉豐: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

2016-09-13
人物誌 跑步 路跑 馬拉松 專訪 故事

輕輕閉上眼30秒,靜靜感受周圍空氣的回聲。這是長跑選手陳秉豐在非洲40天的移地訓練中聽見世界不同的聲音。

陳秉豐

如果我能拿到那樣的成績,或許人生就不同了

從小在鄉下長大的秉豐,並沒有思考過所謂夢想兩字,在那樣純樸、人煙稀少的環境,長大後唯一想做的事情便是他當時認為很帥氣的八家將。雖然如此,但運動對他來說,卻是唯一能與八家將平起平坐的事。國中學校招考籃球隊,為了想加入運動的行列,當時身高僅有148公分的秉豐,鼓起勇氣去報考,理論上這樣的身高不符合資格,但由於人數不足,秉豐順其自然地錄取。畢竟身高實在不夠,當時的他在每次的練習之中,也只有與田徑隊練跑的份,籃球….還是摸不到。
 
學校教練看他的跑步成績不錯,便讓秉豐參加縣賽,當時沒有任何技巧的練習之下,他僅拿到第5名的成績。為了激勵秉豐,他的大伯跟他說:如果你真的想要成為一位優秀的選手,最少也得拿到全國前2名的成績。這句話重擊了秉豐一拳,他心想:「如果我能拿這樣的成績,或許我的人生就不一樣了」。

不幸的是,正當他積極開始練習時,他的眼睛卻突然視網膜剝離,必須開刀靜養一年,醫生也建議他不適合再做高強度的訓練….但已經愛上跑步的他,在經過一年後的修養,仍奮不顧身的持續練習,除了證明想要達到目標的決心外,更證實了什麼叫做真愛。

即便身體出現問題,仍持續不懈地跑下去

學業成績不是那麼優秀的他,甚至連自己的爸媽都認定他最多只能在地區的學校就讀,不過卻因為跑步讓秉豐不但保送公立高中,更念到了國立體大。現在的他不但經常代表台灣參加國際的田徑比賽,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半程馬拉松上拿到相當不錯的成績。

去肯亞的必備物品

對於一個選手來說,移地訓練是稀鬆平常的事。今年5月,與他同是選手的香港朋友邀請秉豐一起去肯亞做移地訓練。去肯亞,可不如去屏東或是其他亞洲國家那樣的輕鬆,除了長途的旅程外,還需克服當地文化、語言、氣候等問題。所以關於準備,那可是一件大工程呢!
 
首先是機票問題。有旅行過的人都知道,無論去哪裡,費用都得精打細算。若直接從台北飛肯亞,平均機票費用大約五萬元。辛勤的秉豐認為,如果能詢問多人意見,再下決定,會是比較安全的選擇。經過分析規劃,最後他選擇從台北飛香港,再轉杜拜到肯亞,這樣下來只需要三萬元,不僅省到機票錢,還學到了如何規劃行程。
除了機票外,其他像簽證、安全衛生、行李…等也是必備用品。或許我們對肯亞的印象是衛生條件不佳,不過秉豐表示當地的問題其實較以前進步許多,雖然沒有那麼便利,但至少有乾淨的飲用水可安心飲用。為了因應環境,另外像是防蚊液、蚊帳、變壓器等也都是行李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當地的電壓為230V,若沒有變壓器,則無法用電。

©sofree.com

肯亞的氣溫與食物

在印象裡,我們認為肯亞的氣候相當炎熱,但實際卻與以為相反。當地隸屬高原氣候,白天平均溫度為22-28度,晚上最低溫是8度。所以若你只攜帶薄長袖長褲,那麼將會無法適應當地氣候。
 
當地的食物相當簡便,只有些許的牛肉與薯類結合成的食物,外地人很少能習慣這樣的口味。由於每天都需要訓練,秉豐最終決定親自去超市買食材在民宿烹煮,吃的習慣,在訓練上面也能較專注。他也建議若要吃得飽,可以自己多帶一些泡麵…等乾糧當備用。

肯亞當地的食物

肯亞人真的都很會跑嗎?

在肯亞,若跑得好,就能有好的生活。所以當地許多人也選擇以跑步謀生。而我們對於肯亞選手的印象幾乎都是全世界最會跑的國家。秉豐表示,也許基因和環境能夠促使他們跑得更快,但並非每一位跑者都像我們以為的那樣,他們依然有快有慢,秉豐甚至能贏過許多初階跑者。對於肯亞選手,大致分為幾項類型:分世界級、優秀型、中階、初階、退役選手。
 
關於世界級的選手,就是所謂的奧運選手,他們通常以大型賽事為主,屬於長遠型目標。平時的練習平均一次可跑12-15趟間歇,只需花63秒。而優秀型選手,也稱實力型選手但成績還不如世界級選手,他們屬於最常出國比賽的類型,經過累積,慢慢擠進世界級選手的行列。中階級選手就如同台灣前幾名的常勝軍,不同的是在肯亞的中階級選手,跑步已經是他們全職的工作,每月的月薪累積起來,足以在肯亞當地擁有自己的車子。初階或是退役選手,就是持續練習的跑者,暫時還無法以跑步維生,不過每個人都相當認真,即便鞋子跑破了,仍持續不懈的練習。

肯亞世界級的選手

在刻苦的環境中茁壯

肯亞的地形皆屬於高原,其訓練的環境相當刻苦。別以為在看似平地的地形可以跑得特別快,秉豐表示,在當地的高緯度環境下,想要跑得快是很困難的事,別說移地訓練,就連當地的選手都相當的刻苦。但他們卻能從這些刻苦之中,慢慢累積,為的就希望有天能爬到更高的階層,為自己,更為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

肯亞的跑步地形

雖然持續累積是當地選手的宗旨。但在練習之餘,恢復是他們最重視的事。肯亞選手相當重視運動科學的理念,對他們來說恢復勝過於練習,每天下午練習,其他時間皆是休息。6、7分速的速度對我們來說是一般跑者的速度,但對他們來說卻是恢復的重要速度,他們相當重視利用這樣的速度來當作恢復跑,並非每次的練習都是高強度訓練。

珍惜不虛此行

雖然在肯亞體會到許多不同的訓練環境和方式,但另秉豐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地的孤兒院。中國人的習俗是不管去到哪裡,伴手禮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如果沒有,便是失禮。但當他前去探望這些孩子時,這些孩子的眼神是開心、是感動,就如同收到了驚喜那般,這份珍惜只有親自體會才感受得出。秉豐說:「雖然環境不同,但或許就是因為他們的環境特別單純,對於現況,已經感到滿足,所以才顯現出了那真誠的眼神。」

肯亞之旅的重要建議

若覺得非洲是一生之中必須體驗的一個行程,在出發前,秉豐有幾個建議供給大家參考:
 
動機:假設去當地跑步,你是想要去看當地的文化,還是跑步的技巧?或是純粹去觀光?
 
能力:出發前,先評估自己的能力,再決定要前往練習的地點和地形。因為當地的地形與台灣事完全不同的,所以使用的肌群與關節也不同,如果利用自己國家的練法帶到當地,受傷的機率相當高。
 
安排:行程先後順序的安排很重要,這樣才能經濟實惠的如期達成。
 
注意:由於當地風俗民情的關係,對於外來客,他們特別謹慎。因此在非洲外出,務必要隨身攜帶簽證、護照與現今,否則當地的警察會以為你是恐怖份子,而將你抓去關唷!

 

肯亞的地形與台灣大不相同,建議先規劃好再前往

每個人對於夢想的定義不同,經過此次的肯亞移地訓練體驗,秉豐更清楚跑步對於他的意義何在?曾經因為跑步而開始知道什麼叫夢想,當開始實踐之後,才知道,原來夢想就像一副拼圖一樣,每一塊,都需花時間去尋找它屬於的位置,但當一塊接著下一塊時,難免辛苦,但卻會期待下一塊拼上後會發生什麼樣的奇蹟?這就是夢想最值得擁有的地方。
 
秉豐也鼓勵青年運動員,無論環境如何都不要放棄去嘗試任何的可能性,就如同他當初出發前往肯亞的動機一樣,不去看看,又怎知道自己還有多少可能性呢?

撰文/瀅瀅
圖片提供/陳秉豐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跑擔心水喝多衝廁所、補給太甜想吐? 你需要更聰明的運動補給策略

2022-08-23
勻動營養對策SUPERACE單車飲食知識營養補給馬拉松跑步話題

無論是跑步、騎單車或是登山,一般人如果訓練超過 1 小時,通常需要運動飲料、能量包等補給品補充能量,但你是不是每次都怕運動前補充咖啡、太多水分導致半路衝廁所﹖或是嚥下一口能量膠後,死甜的味道引發噁心等味覺、腸胃道問題,瞬間從天降甘霖變成擾亂你運動表現的拖油瓶。別擔心,絕不只你一人有這種困擾!本文以長跑為例,說明如何避免運動中的味覺與腸胃不適、擬定適合自己的補給策略,以及選擇運動飲料、能量包等補給品的秘訣,幫你遠離惱人的味覺、腸胃問題,全神專注於長距離訓練。

長跑擔心水喝多衝廁所、補給太甜想吐? 你需要更聰明的運動補給策略
長跑擔心水喝多衝廁所、補給太甜想吐? 你需要更聰明的運動補給策略

為什麼腸胃問題總在跑步時「跑」出來?

根據 2014 年發表於《運動醫學 Sports Medicine》的研究估計,30-50% 的耐力運動員曾遭遇與運動有關的腸胃問題,如腹痛、腹脹、抽筋、打嗝、噁心、胃灼熱、急需排便、腹瀉與嘔吐等。腸胃問題尤其在馬拉松、中長跑、競走等跑步類運動中最常見,如果發生頻率極高,稱為「跑者腹瀉(runner’s diarrhoea)」或「跑步性腹瀉(runner’s trots)」,主因跑步時腸胃中的食物受搖晃、鬆動,加上腸道內的血液減少、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增加,而影響腸道蠕動。

除了腸胃,運動也改變了我們的味覺。2020年發表於《營養學 Nutrients》期刊的研究指出,身體活動顯著增加味覺強度或味覺敏感性,尤其對甜味與鹹味,例如人們在運動期間對甜味較敏銳,並隨著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而更明顯。這解釋了我們為何在吃膠時總是 OS「甜死人不償命!」,接著邊跑邊作嘔,推進動力完全熄火。

研究估計 30-50% 的耐力運動員曾遭遇與運動有關的腸胃問題
研究估計 30-50% 的耐力運動員曾遭遇與運動有關的腸胃問題

讓腸胃不適的飲食

跑步中的腸胃問題與運動強度、速度及運動量成正比,並跟身體狀況、情緒、呼吸節奏有關,其中我們最能夠加以控制的因子是「飲食」。

飲食不當可能導致腸胃不適,例如脫水、喝下碳水化合物濃度過高的飲料會增加腸胃道壓力,吃高纖、脂肪、蛋白質或果糖等成分可能刺激腸道。部份人吃能量膠、運動飲料、營養棒等補給品可能引發腸胃問題,主因其成分高果糖在腸道吸收速度緩慢,尤其是做比平時運動量大的訓練時,更容易刺激腸道活動,使腸胃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解決方法

跑步前
1. 日常訓練:平常練跑就可以規律補充碳水化合物飲料或食物,以訓練腸道,先從非常少量開始,再逐漸增加攝取量與頻率。此方法可能增加腸道中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轉運蛋白量,讓你在運動過程中更能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
2. 長距離跑前一天與當天:減少攝取高纖和產氣食物,如糙米、高麗菜、花椰菜、豆類。
3. 出門練跑前:先吃一點易消化的食物幫助腸胃蠕動,並在出門前排空腸道,但要注意飯後 1.5 小時以上才能做劇烈運動。
4. 開跑前:前 15-30 分鐘喝 125-250 毫升水或運動飲料。別因為怕半路尿急就不在跑前補充水分,事實上,脫水可能才是造成腸胃不適的主因。

跑步中
1. 中長跑合理的配速,先慢後快;跑到最後不要突然停止,應以慢跑結束。
2. 稀釋運動飲料。部份人如果攝取每 100 克含 5 克以上其它物質的飲品,就會引起不適。
3. 心情放輕鬆,注意調整呼吸節奏。
4. 若不幸發生腸胃問題,應降低運動強度,加深呼吸、調整呼吸和運動節奏,用手輕輕按壓不適部位以減緩症狀,如果無效則停止運動。

長跑途中該怎麼吃/喝?

如何補碳水化合物? 當運動超過 60 分鐘,多餘的碳水化合物有助延遲疲勞產生、維持運動表現。據《運動營養完全指南》建議,運動30分鐘後可開始補給,並持續規律間隔,因為消化和吸收需要 30-40 分鐘。攝取量上,依照你的訓練強度與持續時間,每小時應攝取 30-60 克碳水化合物;如果運動超過 2.5 小時,增加到每小時 90 克是有益的。

上述建議能不能符合跑者的真實需求呢?一項 2022 年發表於《IJFD》期刊的研究,調查了 39 名馬拉松跑者使用能量膠的狀況,結果顯示跑者大約在開跑 4 公里後開始喝水或吃補給,吃第一包能量膠的時間是開跑後 30-60 分鐘,而多數跑者認為每隔 30-45 分鐘補一次能量膠,能讓他們在跑馬拉松時最有效地獲取能量。另以能量膠的消耗量來看,跑者們一場馬拉松賽大約消耗 4-7 包,數量取決於完賽時間。這份研究結果顯然符合上述建議。

跑者們一場馬拉松賽大約消耗 4-7 包能量膠,數量取決於完賽時間
跑者們一場馬拉松賽大約消耗 4-7 包能量膠(圖左),數量取決於完賽時間

如何補水?

國際馬拉松醫療顧問協會(IMMDA)建議跑者口渴了再喝,不要大量喝水;對於跑速較慢(每公里配速慢於 6 分 12 秒)的跑者,建議每小時攝取水分不超過 500-600 毫升。「當感到口渴時已脫水」的說法早已過時,如果你擔心脫水,可透過確保喝水至維持體重的程度即可。因此,參加馬拉松或鐵人三項比賽不用每個補給站都非喝水不可,如果你感到反胃或是胃在翻滾,請減少喝水量。

如何挑選不變成拖油瓶的補給品?

1. 跑友推薦不一定適合你!選擇口味和質地自己可接受的品牌與產品,能避免補給後發生噁心等影響跑步表現的腸胃問題。

2. 挑選等滲透壓或低滲透壓運動飲料、碳水化合物混合物(如麥芽糊精 + 果糖)飲料,除了補充水分流失、預防脫水,同時克服葡萄糖轉運蛋白飽和的問題,增加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但應避免高果糖飲料,因為果糖的吸收速度比葡萄糖、蔗糖及葡萄糖聚合物緩慢,可能導致胃痙攣或腹瀉。

3. 對任何補給品一定要在平時「反覆試驗」,包括補給時間點、如何撕開包裝、如何攝入、搭配的水量等,才能找到在不同情境下適合自己的補給品、並擬定專屬的補給策略。

聰明營養補給對策

健康雕塑美妍機購媚登峯與超馬好手原創專業運動品牌 SUPERACE,近日攜手開拓運動市場,推出「勻動營養對策」系列運動營養補給產品。

「勻動營養對策」系列日安肌塑營養包,分為能量飲與凍飲兩種補給品
「勻動營養對策」系列日安肌塑營養包,分為能量飲與凍飲兩種補給品

系列產品中,「日安肌塑營養包」分為能量飲與凍飲兩種補給品,針對運動時間超過 90 分鐘,或是在炎熱或高強度運動超過 60 分鐘的人,可於運動中或是運動後 30 分鐘內使用。「日安勁塑能量飲」包裝輕巧,內容物為粉末狀,一包建議沖泡成 500-600 毫升飲品,含有鈉、鉀、鎂、鈣等礦物質,可維持大量運動必須的生理機能、保持人體水分代謝及電解質平衡。最重要的是,低滲透壓可快速補充細胞的水分、迅速解渴,而低糖配方最適合喝不慣一般電解質飲料甜味的人。

「日安勁塑能量飲」為粉末狀,一包沖泡成 500-600 毫升飲品,可快速補充細胞的水分、迅速解渴
「日安勁塑能量飲」為粉末狀,一包沖泡成 500-600 毫升飲品,可快速補充細胞的水分、迅速解渴

「日安勻朔優凍飲」質地類似糖漿,可做為運動中補給的能量包,卻沒有一般果膠甜膩的味道與口感,讓人免於吃膠後產生的噁心感。成分除了麥芽糊精、葡萄糖、蔗糖等補充碳水化合物,並有能量代謝的輔助閘門苦瓜胜肽,以及柑橘類果實、瓜拿納等多酚類天然營養,瓜拿納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可可鹼,過去研究顯示可促進脂肪代謝、幫助加強心肺耐力,減少運動疲勞。

「日安勻朔優凍飲」可做為運動中補給的能量包,卻沒有一般果膠甜膩的味道與口感
「日安勻朔優凍飲」可做為運動中補給的能量包,卻沒有一般果膠甜膩的味道與口感

不過,此系列產品為了不讓運動瘦身者擔心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特別將碳水化合物含量、熱量都下修到比一般能量膠低許多。因此,產品較適合半馬以內的長距離日常訓練,較不適合全馬、超馬以上的長距離比賽時使用。

了解更多【TRAINING & SLIMMING勻動營養對策】

SUPERACE官方粉絲專頁

媚登峯官方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運動訓練前中後該如何才能完美補給?勻動營養對策給你一整天充沛的健康活力

參考來源/
運動營養完全指南 SPORTS NUTRITION 8th Ed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Design、體育運動大辭典、Nutrients、WIKIPEDIA
圖片拍攝/運動星球
撰文/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 LAVA TRI 鐵人賽新北福隆站 Walto Yssel、黃于嫣

2018-11-13
賽事游泳單車鐵人三項跑步話題

「2018長春藤LAVA TRI鐵人系列賽-新北福隆站」11日於新北市龍門運動公園、福隆海水浴場登場。這屆賽事分為「標準鐵人三項個人組」、「鐵人兩項個人組」、「標準鐵人三項接力組」三組,多位鐵人好手不畏強風迎向挑戰;最終51.5公里標鐵男子組由Walto Yssel以2:20:55奪冠,女子組則由黃于嫣以2:28:22封后。

2018 LAVA TRI 鐵人賽新北福隆站 Walto Yssel、黃于嫣奪冠

賽事首先登場的是51.5公里標準鐵人三項賽事(簡稱515),515男子組前三名分別為Walto Yssel(2:20:55)、劉光武(2:26:45)、林伯恩(2:29:23);515女子組則為黃于嫣(2:28:22)、王芷苓(2:58:42)、黃逸君(3:15:16)。至於鐵人二項男女冠軍分別為本田俊也(2:11:26)和李家華(3:05:40);515接力組則由「拜託別電我」(陳品嘉、梁紘賓、趙宥瑞)以2:23:29奪下團體組冠軍。
 
515男子冠軍Walto Yssel來自南非,他去年已拿下M40組的分組第一名佳績,今年更一舉奪下總排名冠軍,賽後他開心表示:「今年的天氣很棒、賽道也很棒,比起去年的濕滑陡峭路段,這次修改了很多,我真的很喜歡!」。而515女總一黃于嫣今年已經連續在3場LAVA系列賽奪冠,她笑說:「今天自己狀況蠻好的,是第一個游上岸,賽道很棒我騎得很順暢,希望能以賽代訓繼續準備明年的全國選拔賽!」

51.5公里標準鐵人三項賽事男子組冠軍Walto Yssel(左)、女子組冠軍黃于嫣(右)

值得一提的是,賽事中有位慶祝順利達成100場賽事的「百鐵勇士」李夏新,來自工研院的李夏新從2004年開始,花了10多年時間南北征戰,終於累積到人生中100場鐵人賽事,他興奮地說:「自己也曾經失敗過,剛開始前兩年挑戰IRONMAN鐵人三項賽時都DNF(未完賽),但從未想過要放棄,終於在第三年順利挑戰成功!」最後,李夏新在好朋友們的簇擁下一起奔向終點。

「百鐵勇士」李夏新在好友們簇擁下一起奔向終點

這次舉辦地點在福隆地區,擁有高挑戰性並結合當地觀光特色,因為軟硬岩層分布幾乎與海岸垂直,造成起伏多變的地形,鐵人們全程必須征服強烈東北季風、湧浪與高低跑道等重重關卡,挑戰性相當高。
 

賽事起點福隆海水浴場

資料來源/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