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夢想實踐者陳秉豐: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
1
夢想實踐者陳秉豐: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
2
跑越多越健康?專家:每週5、6公里即可
3
肌力訓練與運動表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夢想實踐者陳秉豐: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

2016-09-13
人物誌 跑步 路跑 馬拉松 專訪 故事

輕輕閉上眼30秒,靜靜感受周圍空氣的回聲。這是長跑選手陳秉豐在非洲40天的移地訓練中聽見世界不同的聲音。

陳秉豐

如果我能拿到那樣的成績,或許人生就不同了

從小在鄉下長大的秉豐,並沒有思考過所謂夢想兩字,在那樣純樸、人煙稀少的環境,長大後唯一想做的事情便是他當時認為很帥氣的八家將。雖然如此,但運動對他來說,卻是唯一能與八家將平起平坐的事。國中學校招考籃球隊,為了想加入運動的行列,當時身高僅有148公分的秉豐,鼓起勇氣去報考,理論上這樣的身高不符合資格,但由於人數不足,秉豐順其自然地錄取。畢竟身高實在不夠,當時的他在每次的練習之中,也只有與田徑隊練跑的份,籃球….還是摸不到。
 
學校教練看他的跑步成績不錯,便讓秉豐參加縣賽,當時沒有任何技巧的練習之下,他僅拿到第5名的成績。為了激勵秉豐,他的大伯跟他說:如果你真的想要成為一位優秀的選手,最少也得拿到全國前2名的成績。這句話重擊了秉豐一拳,他心想:「如果我能拿這樣的成績,或許我的人生就不一樣了」。

不幸的是,正當他積極開始練習時,他的眼睛卻突然視網膜剝離,必須開刀靜養一年,醫生也建議他不適合再做高強度的訓練….但已經愛上跑步的他,在經過一年後的修養,仍奮不顧身的持續練習,除了證明想要達到目標的決心外,更證實了什麼叫做真愛。

即便身體出現問題,仍持續不懈地跑下去

學業成績不是那麼優秀的他,甚至連自己的爸媽都認定他最多只能在地區的學校就讀,不過卻因為跑步讓秉豐不但保送公立高中,更念到了國立體大。現在的他不但經常代表台灣參加國際的田徑比賽,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半程馬拉松上拿到相當不錯的成績。

去肯亞的必備物品

對於一個選手來說,移地訓練是稀鬆平常的事。今年5月,與他同是選手的香港朋友邀請秉豐一起去肯亞做移地訓練。去肯亞,可不如去屏東或是其他亞洲國家那樣的輕鬆,除了長途的旅程外,還需克服當地文化、語言、氣候等問題。所以關於準備,那可是一件大工程呢!
 
首先是機票問題。有旅行過的人都知道,無論去哪裡,費用都得精打細算。若直接從台北飛肯亞,平均機票費用大約五萬元。辛勤的秉豐認為,如果能詢問多人意見,再下決定,會是比較安全的選擇。經過分析規劃,最後他選擇從台北飛香港,再轉杜拜到肯亞,這樣下來只需要三萬元,不僅省到機票錢,還學到了如何規劃行程。
除了機票外,其他像簽證、安全衛生、行李…等也是必備用品。或許我們對肯亞的印象是衛生條件不佳,不過秉豐表示當地的問題其實較以前進步許多,雖然沒有那麼便利,但至少有乾淨的飲用水可安心飲用。為了因應環境,另外像是防蚊液、蚊帳、變壓器等也都是行李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當地的電壓為230V,若沒有變壓器,則無法用電。

©sofree.com

肯亞的氣溫與食物

在印象裡,我們認為肯亞的氣候相當炎熱,但實際卻與以為相反。當地隸屬高原氣候,白天平均溫度為22-28度,晚上最低溫是8度。所以若你只攜帶薄長袖長褲,那麼將會無法適應當地氣候。
 
當地的食物相當簡便,只有些許的牛肉與薯類結合成的食物,外地人很少能習慣這樣的口味。由於每天都需要訓練,秉豐最終決定親自去超市買食材在民宿烹煮,吃的習慣,在訓練上面也能較專注。他也建議若要吃得飽,可以自己多帶一些泡麵…等乾糧當備用。

肯亞當地的食物

肯亞人真的都很會跑嗎?

在肯亞,若跑得好,就能有好的生活。所以當地許多人也選擇以跑步謀生。而我們對於肯亞選手的印象幾乎都是全世界最會跑的國家。秉豐表示,也許基因和環境能夠促使他們跑得更快,但並非每一位跑者都像我們以為的那樣,他們依然有快有慢,秉豐甚至能贏過許多初階跑者。對於肯亞選手,大致分為幾項類型:分世界級、優秀型、中階、初階、退役選手。
 
關於世界級的選手,就是所謂的奧運選手,他們通常以大型賽事為主,屬於長遠型目標。平時的練習平均一次可跑12-15趟間歇,只需花63秒。而優秀型選手,也稱實力型選手但成績還不如世界級選手,他們屬於最常出國比賽的類型,經過累積,慢慢擠進世界級選手的行列。中階級選手就如同台灣前幾名的常勝軍,不同的是在肯亞的中階級選手,跑步已經是他們全職的工作,每月的月薪累積起來,足以在肯亞當地擁有自己的車子。初階或是退役選手,就是持續練習的跑者,暫時還無法以跑步維生,不過每個人都相當認真,即便鞋子跑破了,仍持續不懈的練習。

肯亞世界級的選手

在刻苦的環境中茁壯

肯亞的地形皆屬於高原,其訓練的環境相當刻苦。別以為在看似平地的地形可以跑得特別快,秉豐表示,在當地的高緯度環境下,想要跑得快是很困難的事,別說移地訓練,就連當地的選手都相當的刻苦。但他們卻能從這些刻苦之中,慢慢累積,為的就希望有天能爬到更高的階層,為自己,更為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

肯亞的跑步地形

雖然持續累積是當地選手的宗旨。但在練習之餘,恢復是他們最重視的事。肯亞選手相當重視運動科學的理念,對他們來說恢復勝過於練習,每天下午練習,其他時間皆是休息。6、7分速的速度對我們來說是一般跑者的速度,但對他們來說卻是恢復的重要速度,他們相當重視利用這樣的速度來當作恢復跑,並非每次的練習都是高強度訓練。

珍惜不虛此行

雖然在肯亞體會到許多不同的訓練環境和方式,但另秉豐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地的孤兒院。中國人的習俗是不管去到哪裡,伴手禮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如果沒有,便是失禮。但當他前去探望這些孩子時,這些孩子的眼神是開心、是感動,就如同收到了驚喜那般,這份珍惜只有親自體會才感受得出。秉豐說:「雖然環境不同,但或許就是因為他們的環境特別單純,對於現況,已經感到滿足,所以才顯現出了那真誠的眼神。」

肯亞之旅的重要建議

若覺得非洲是一生之中必須體驗的一個行程,在出發前,秉豐有幾個建議供給大家參考:
 
動機:假設去當地跑步,你是想要去看當地的文化,還是跑步的技巧?或是純粹去觀光?
 
能力:出發前,先評估自己的能力,再決定要前往練習的地點和地形。因為當地的地形與台灣事完全不同的,所以使用的肌群與關節也不同,如果利用自己國家的練法帶到當地,受傷的機率相當高。
 
安排:行程先後順序的安排很重要,這樣才能經濟實惠的如期達成。
 
注意:由於當地風俗民情的關係,對於外來客,他們特別謹慎。因此在非洲外出,務必要隨身攜帶簽證、護照與現今,否則當地的警察會以為你是恐怖份子,而將你抓去關唷!

 

肯亞的地形與台灣大不相同,建議先規劃好再前往

每個人對於夢想的定義不同,經過此次的肯亞移地訓練體驗,秉豐更清楚跑步對於他的意義何在?曾經因為跑步而開始知道什麼叫夢想,當開始實踐之後,才知道,原來夢想就像一副拼圖一樣,每一塊,都需花時間去尋找它屬於的位置,但當一塊接著下一塊時,難免辛苦,但卻會期待下一塊拼上後會發生什麼樣的奇蹟?這就是夢想最值得擁有的地方。
 
秉豐也鼓勵青年運動員,無論環境如何都不要放棄去嘗試任何的可能性,就如同他當初出發前往肯亞的動機一樣,不去看看,又怎知道自己還有多少可能性呢?

撰文/瀅瀅
圖片提供/陳秉豐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越多越健康?專家:每週5、6公里即可

2016-07-24
運動生理馬拉松路跑跑步知識庫

想要改善健康,一般人首先想到的運動通常都是跑步,不過,要怎麼跑出健康?跑得越多越好嗎?

根據一項跑步與健康的研究顯示,每週只要慢跑5到6公里,並持之以恆,便能大幅改善身體健康,這個結論會不會讓你大吃一驚?

根據紐約時報中文網的報導,這篇關於醫學與健康的評論是來自於去年9月發表的《馬友醫學雜誌 Mayo Clinic Proceedings》,該評論的共同作者之一,美國紐奧良奧克斯納醫療中心 (Ochsner Medical Center) 心臟康復與預防科主任卡爾·J·拉維 (Carl J. Lavie) 博士在文中提到,「如果把跑步比作藥劑,那麼只要小小一劑,就能發揮最大的療效,」「每周一到兩次,或總數3到6公里,不用超過一個小時」這樣就夠了。

雖然只有這麼一點里程數,不過根據該評論所示,研究人員發現,有跑步習慣的人比起那些很少跑或根本不跑步的人來說,不但平均體重較輕,而且有較低的肥胖風險。更棒的是,跑步者更不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中風、癌症、關節炎等等疾病。

若是年紀大些,新陳代謝較慢,擔心發胖的朋友們,拉維博士認為「每週多跑幾公里也是可以的。」他說,多跑幾公里可以幫助控制體重。不過,若是跑太多也可能有危險。他提到,「若身體已經感覺吃力並且勉強自己去跑步,每天跑一個小時以上,可能因運動過度引發受傷和失能,還有提升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近來馬拉松賽事昏厥死亡頻傳,很有可能就是平時不常跑步的跑者勉力而為所造成。

如果你的目標只是讓身體更健康,那麼,拉維博士說,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我們大部分人,只要每週兩次,每次20到30分鐘,或者每次跑2-3公里,「這樣應該就很完美了。」

想要改善身體健康,建議您規律運動並持之以恆,並且不要勉強自己去做超出身體能力的事,長期下來才能看到效果。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力訓練與運動表現

2016-05-16
運動生理話題跑步健身體適能觀念

對於許多剛進入健身的新手來說,網路上、市面上以及健身者口中,有著五花八門的健身資訊,也有各式類型的健身課表,可是這些健身課表真的適合你嗎?

對於每個人進入健身領域的原因有很多,無論是想要增強肌力、改變體格或是增加運動表現,可是這麼當你在選擇這些課表的時候,是否遺忘了當初進入健身時想要達到的目標,或者做了許多訓練之後,卻沒有成效呢?

©Shutterstock

首先你得「了解你的目標」,當自己足夠了解自己的「目標」,比較不會在訓練時感到迷惘,做了很多無關訓練。當決定了自己的目標時,對於整體肌力訓練的安排上也會比較有系統性,利用最適當的訓練,來達到預設的目標。 

為了日常生活而練與提升運動表現,為現今大多數人進入健身的兩大原因,為了日常生活而練,只是存粹想要讓自己的身材更好一點,並能夠減緩一些身體問題以及減肥。對於這樣的需求的人來說,適度的刺激每個肌群的肌肉,並均勻地提升個肌群的肌肉量是最好的,而非過度追求某些特定肌群的訓練。

對於提升運動表現來說應該藉由訓練動作而非單一肌肉,在運動中需要許多的肌肉群互相配和,非單一的特定肌群。當單一的特定肌群十分發達時,對於整體的動作,反而會造成干擾。以運動項目來說,健力、健美、籃球及棒球的運動都是可以藉由肌力訓練來提升像是爆發力、肌耐力、最大肌 力與肌肥大的身體能力。

但是要因應各項運動來提升這項身體能力時,就不能只有一套固定模式的肌力訓練模式。以籃球為例,在籃球的運動中,會需要到很多跳躍、衝刺與卡位的動作,這些動作主要是經由腿部的肌群來做力量的提供,而腿部主要的訓練為深蹲、大腿伸展及訓練雪橇等等的動作。

圖片來源:robiecapps.com

整體的訓練上,應該是要讓動作的執行,更有能力、更有效率與更有力量,所以訓練的動作上,不建議採用個別性的訓練,強化動作中某個特定肌肉,應該以整體的動作方式來訓練。

以跳躍動作來說,跳躍是由「蹲」做為啟動,所以可以利用深蹲的方式來訓練跳躍,而非單使用大腿伸展只訓練到股四頭肌。另外藉由運動動作的方式做肌力訓練,再建議加上「活化後增強作用」的訓練方式,可以達到更加有效的成果。

所以藉由運動動作來訓練,才能增加動作模式在肌肉之間的協調性、技巧與神經適應,並真正增加動作執行時的力量。

最後對於自己進入健身所想要達到的目標為何,是自己在進行健身時,必須非常清楚了解的,當自己有明確的健身目標時,才能找到適合的健身動作,與訓練模式, 所以對於健身訓練,千萬不要直接模仿他人所提供的課表來使用,應該從這些多樣化的課表中,找尋到適合自己且有幫助的訓練動作來使用,才是正確的,這樣才能 讓這些課表與運動動作達到真正的成效。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江旻諺教練-活化後增強作用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