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凝聚畢生精華
1
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凝聚畢生精華
2
王心恬赴內蒙沙漠挑戰111K超馬賽 為全球水資源危機發聲
3
給進擊的鐵人:游、騎、跑共通法則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凝聚畢生精華

2016-09-29
配備館 跑步 鞋子 馬拉松 NIKE 路跑 生活流行

自從美國的跑步熱潮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興起後,運動員對跑鞋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結合這些需求以及對過度內旋(足部在著地時向內翻轉)的深入瞭解,Nike研發了一款穩定性更強的跑鞋 —— Nike穩定性最強的跑鞋家族Nike Air Structure於1991年因應而生。

自問世之後,Nike Structure跑鞋家族贏得了廣泛好評,從長跑冠軍Galen Rupp在過去16年裡一直穿著此系列跑鞋的菁英運動員,到一般的運動愛好者以及退役運動員們,都為此系列獨特的設計而吸引。在此系列邁入第二十次進化之際,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取其前代之精華,帶來此系列至今為止最先進的設計。

全新周年特別配色的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令人眼睛一亮!

Nike Air Structure跑鞋(1991年推出)

Nike Air Structure Triax 9跑鞋(2006年推出)

Nike Air Structure Triax 13 (2009年推出)

Nike Zoom Structure 16跑鞋(2013年推出)

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2016年推出)

全新周年特別配色的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將在10月1日起發售,更多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男款與女款跑鞋將從10月4日起在指定店面陸續發售。臺灣地區門市查詢: gonike.me/store-locater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王心恬赴內蒙沙漠挑戰111K超馬賽 為全球水資源危機發聲

2018-09-17
賽事新聞馬拉松越野跑跑步話題

熱愛運動的名模王心恬日前參加好友林義傑所舉辦「SUPERACE超級馬拉松-內蒙站」,挑戰三天兩夜負重徒步111公里,途中克服高溫、風沙、早晚溫差大的沙漠環境,更掉了三隻腳指甲,最後終於完成內蒙沙漠超馬初體驗,同時為全球水資源缺乏發聲。

王心恬赴內蒙沙漠挑戰111K超馬賽 為全球水資源危機發聲

挑戰同時做公益  為全球水資源危機出發

外表甜美的王心恬十分熱愛衝浪、馬拉松等運動,更透過慢跑與台灣超馬好手林義傑成為好友。喜愛嘗試各種挑戰的王心恬曾參加林義傑舉辦的「SUPERACE超級馬拉松-吳哥窟站」,這次再次挑戰內蒙站,自行背負行李、食物、急救品及各式裝備,克服嚴峻的高溫、風沙和溫差等沙漠氣候,三天兩夜徒步走完111公里。
 
王心恬這趟挑戰同時為了全球水資源缺乏而發聲,以實際參與超馬的方式,體驗在乾旱無水的沙漠地形下身負幾斤重量,腳踏出去每一步都深陷沙地,即使知道方向但雙腳難以舉起,熱到精疲力竭,同時得面對滿天飛舞的細沙。
 
這項賽事能深刻體驗缺乏水資源國家的孩童,每天必須步行數公里尋找食用水源的辛苦。王心恬表示:「我想試著用雙腳跑地球上一些從未去過的環境,所以參與SUPERACE超級馬拉松-內蒙站來挑戰自我,同時也為了全球水資源缺乏出發,希望將水資源危機問題宣揚給全世界。」

王心恬(右三)與極地超馬好手林義傑(右三)及眾位超馬選手合影
參與賽事者必須抵達補給站,才會有工作人員協助補給乾淨水源

進一步退三步 在艱困環境下找到堅持的自我

「或許很多人很難把我和挑戰極限畫上等號,所以我一心想用挑戰極限,讓更多人明白我的能耐不只如此而已。」平常在螢光幕上光鮮亮麗的王心恬表示,為了這次挑戰,她特地進行為期3個月的跑步訓練,原以為身心都準備充足,但在踏進沙漠的第一步開始,就被大漠裡多變無常的環境殘酷地考驗著。
 
不過,看似柔弱的她並沒有因為嚴酷地形與炎熱氣候而放棄,反而是頂著強風狂沙,在進一步退三步的艱困環境中,找到勇敢往前行的方法,更在這趟挑戰中找到最真實的自我。

看似柔弱的王心恬頂著強風狂沙,在進一步退三步的艱困環境中前行 ©王心恬CandyWang粉絲專頁
王心恬抵達終點線 ©王心恬CandyWang粉絲專頁

名模成為沙漠中最美嬌點

王心恬回憶沙漠中有趣的小經歷,在賽程第二天,辛苦翻越過一座沙丘後,從遠方看到一群野生駱駝靜靜待著,她二話不說架上自拍桿,與駱駝合拍了快一小時;而一旁行經的超馬選手也跟著停下來拍照,但對象不是駱駝,反而是王心恬自己。事後她更在個人臉書上打趣分享「我說,你們這些選手不好好跑步,都在幹嘛!」

沙漠中最美的風景不是駱駝,而是名模王心恬

2019 SUPERACE 極地超級馬拉松-台灣站
活動時間   2019年1月18日(五)-1月20日(日) 
活動地點   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屏東縣恆春鎮墾丁路17號)
活動路線 
  最長壽的奇幻通道-浸水營古道、台東加羅板賽道、藍色公路-旭海草原等
賽事組別   三日菁英組、三日菁英團體組、三日挑戰組(三日共119公里,總爬升3,366公尺)/單日挑戰組(55公里,總爬升2,443公尺)
報名時間   2018年9月12日12:00至10月24日12:00
報名價錢   三日菁英組:NT$12,000/三日菁英團體組:NT$36,000/ 三日挑戰組:NT$15,000/單日組:NT$3,500

主辦單位   SUPERACE

報名詳情請洽賽事官網

 

資料來源/SUPERAC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給進擊的鐵人:游、騎、跑共通法則

2018-03-07
初鐵515書摘游泳單車跑步鐵人三項知識庫

路跑賽事風行已久,而鐵人三項成為許多跑者晉級更大挑戰的熱門選項。堪稱跑步界「顯學」的姿勢跑法作者羅曼諾夫,更將他提倡的Pose Method運用在三鐵的游、騎、跑三項運動中。究竟跑步和游泳、騎自行車有什麼共通點?以下概念將是您不斷進步的基礎要素。

給進擊的鐵人:游、騎、跑共通法則

將技術整合進體能與肌力訓練

耐力、體能、剛毅、堅持不懈、意志力…,這是我們聊到鐵人常聯想到的特質,不過,除了少數旱鴨子,大多數人認為這三項運動並不困難,完賽的最大挑戰在於規律訓練和充足體力;然而研究證實,三鐵奪冠者並非都是最大攝氧量最高或最大肌力最強的運動員,而且人的體力也無法無止盡地進步。上述看法確實能讓您完賽,但想要進步,關鍵在於學習如何把「技術」整合進體能與肌力的訓練中。

掌握關鍵姿勢

所有運動的動作都是由一連串不斷重複的姿勢組成,因此應先確定完美姿勢為何,再不斷反覆進行練習。更重要的是,必須了解每一種動作模式裡必定存在的某些特定姿勢,這些特定姿勢對動作的流暢度相當重要,而這類「關鍵姿勢」是指身體最容易「失去平衡」與「運用體重」的姿勢,也正是技巧優劣的關鍵。任何運動(包括游泳、騎車、跑步)基本原則是一樣的,目標是:確認最容易運用體重的關鍵姿勢,再不斷強化此姿勢的知覺,以及在關鍵姿勢之間快速轉換支撐的能力。

任何運動的基本原則都是:確認最容易運用體重的關鍵姿勢,並不斷強化此姿勢的知覺,以及在關鍵姿勢之間快速轉換支撐的能力

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做能量轉換

游泳、騎車、跑步三種看似差異很大的運動,背後移動的原理其實相當接近,都以「支撐、移動、動作」為三大基本概念。其中可把「支撐」概念作為思考起點,因為有重力與支撐,各種運動即是在地面形成體重後接著失衡與自由落下的結果。而「移動」的意義在於通過內部能量的轉化做出動作,運動的機制則是必須學會「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把所有能量轉移到當前任務上,而任務可能是游泳、騎車、跑步或是其他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對所有生物來說,所有動作必須先對特定事物有了思想,接著產生欲求,當欲求強烈到某個程度才會「行動」;反之,思考和想法不一定會延伸到行動,甚至沒有串接起來。而疲憊、痛苦等內在衝突會減少行動的可能,強忍著痛苦也並非達到最佳表現的最佳途徑,在訓練上,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避免衝突」,以理性思考主導,順著慾望採取特定行動,達到「思考→欲望→行動」的順序,這也是Pose Method強調的思考核心「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才能避免受傷、提升效率

自然的動作=不會受傷的動作=有效率的動作=沒有多餘動作的動作=完美的動作。人會受傷是因為動作違背自然,被自然處罰的結果。在「順應自然」的思考下,把鐵人三項運動的標準技術動作建立起來,再特別注意三種運動中常犯的錯誤及矯正方式,讓訓練時的思想、欲望與行動,統整成一個能與自然互相合作的系統。

開發知覺才能磨利技術

厲害的運動員都具有高度發展的特殊知覺,知覺能連結內在的感覺、感受與外在學來的概念、知識,當知覺被調教得愈敏銳,就愈能感受到運動技術上的差異性,並找出偏差所在、持續對缺失矯正,才能不斷向完美靠近。因此,不論哪種運動,技術訓練都是一種知覺開發的過程。

相信自我極限可以不斷被擴大

信心是知覺開發的基礎,多數人將運動表現下滑怪罪於疲勞、補給錯誤或天氣不好,但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變鈍的知覺力」。簡單來說,在劇烈的運動強度下,我們對動作的知覺越來越遲鈍、求生本能開始介入,並不斷說服大腦這個活動危害到生命;當我們被本能說服,就開始失去維持速度的信心,注意力從動作本身轉移到保護自身安全,速度慢慢變緩,也導致無法達到目標。我們必須先相信自己做得到,當心志跨越了原本所感知的界線,身體才能很快跟上它所發現的新境界。

運動表現下滑的罪魁禍首是「變鈍的知覺力」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臉譜出版,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約翰.羅伯遜 著作《Pose Method 游、騎、跑三項運動技術:開發技術知覺、掌握關鍵姿勢,在順應自然下進行科學化訓練,提高動作的經濟性並且避免受傷》一書。

本書特色
書中的訓練法跟現今主流的美式觀點非常不同,深入「Pose Method」您將會通透:
• 人在移動時牽涉到哪些力量,這些力量之間的階層關係為何?
• 練技術,指的就是練習順應自然的動作模式。
• 如果游、騎、跑三項運動技巧中存在某種相同元素,那是什麼?
• 所謂有效率的技術是運用最多免費外力,動用最少肌肉力量的動作。
• 要練成完美的技術,必須先理解什麼是標準動作,才做得到以及進行動作矯正。
• 游泳的水感是指知覺對體重變化差異性的敏感程度。
• 游泳不應該向後推水,那要如何加速?
• 游自由式轉肩和轉動臀部的真正原因為何?
• 為何騎乘畫圓的用力模式不只無法提高速度,反而會浪費體力?
• 如何騎在同樣的檔位與轉速時輸出更大的功率?
• 騎車的迴轉速是隨著轉移到踏板的體重而被動變化的,不應主動加快踏頻。
• 什麼是跑步加速的關鍵技巧?該怎麼練?
• 跑步的步幅只是落下角度的結果,切勿在加速時刻意加大步幅。
• 三項運動的加速度動力來源皆是重力,那麼:
• 如何運用支撐的概念來提高游泳技術?
• 如何運用力矩的概念來增加自己騎行時的輸出功率?
• 如何運用體重與失重的概念來學習輕鬆加速的跑步技巧?

無論您是運動教練或愛好者,只要用心閱讀並實際跟著本書的技術動作進行訓練,必能體驗到訓練與進步的樂趣,而且這套理論不只用在游泳、騎車和跑步的技術教學,也可運用在其他運動上。


• 更多臉譜出版《Pose Method游、騎、跑三項運動技術》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