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凝聚畢生精華
1
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凝聚畢生精華
2
抬腿會影響衝刺表現嗎?
抬腿會影響衝刺表現嗎? 關鍵在這部位肌群的能力
3
奔跑的人瑞!98歲老翁創造1500米室內田徑世界紀錄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凝聚畢生精華

2016-09-29
配備館 跑步 鞋子 馬拉松 NIKE 路跑 生活流行

自從美國的跑步熱潮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興起後,運動員對跑鞋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結合這些需求以及對過度內旋(足部在著地時向內翻轉)的深入瞭解,Nike研發了一款穩定性更強的跑鞋 —— Nike穩定性最強的跑鞋家族Nike Air Structure於1991年因應而生。

自問世之後,Nike Structure跑鞋家族贏得了廣泛好評,從長跑冠軍Galen Rupp在過去16年裡一直穿著此系列跑鞋的菁英運動員,到一般的運動愛好者以及退役運動員們,都為此系列獨特的設計而吸引。在此系列邁入第二十次進化之際,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取其前代之精華,帶來此系列至今為止最先進的設計。

全新周年特別配色的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令人眼睛一亮!

Nike Air Structure跑鞋(1991年推出)

Nike Air Structure Triax 9跑鞋(2006年推出)

Nike Air Structure Triax 13 (2009年推出)

Nike Zoom Structure 16跑鞋(2013年推出)

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2016年推出)

全新周年特別配色的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跑鞋將在10月1日起發售,更多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男款與女款跑鞋將從10月4日起在指定店面陸續發售。臺灣地區門市查詢: gonike.me/store-locater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科學網
運動科學網

抬腿會影響衝刺表現嗎? 關鍵在這部位肌群的能力

2021-07-26
運動部落跑步訓練跑步姿勢跑步運動科學網

「髖部屈曲」的力量在許多運動項目中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能力,尤其在短距離衝刺的下肢擺動階段,髖部屈曲的力量是獲得更大加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擁有優秀的髖屈肌能力對於運動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

抬腿會影響衝刺表現嗎?
抬腿會影響衝刺表現嗎? 關鍵在這部位肌群的能力

短跑速度、步幅和步頻,與髖屈肌強度的關係

過去已有研究使用手提式測功機與等速測功機 (Isokinetic dynamometer) 測量髖屈肌的力量,但是這些器材皆無法有效評估衝刺運動下的真實情況,更不用說其所需要的昂貴儀器和專業知識。此外,也有研究嘗試使用垂直跳躍測驗,間接評估髖關節屈曲能力,但是此測驗方式不容易在現場精確評估。鑑於以上測驗方法的限制,若能找出一種簡單且準確的方法來評估髖關節屈曲能力,對於想預測衝刺成績與監控訓練成效的教練與運動員會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能準確的計算肢段運動參數,通常需要使用到運動捕捉系統 (Motion Capture)來獲得各部位的端點座標,但此系統操作複雜且價格昂貴,難用於現場與日常監控。慣性感測器 (IMU,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是由加速規、陀螺儀和磁力計所組成的輕巧無線設備,非常適合攜帶並用於實際現場測試。通過感測器中的座標轉換和角度變化,可以估算出關節力矩與功率,如此一來就可以使用 IMU 準確地獲取髖關節屈曲力矩和力量,而這些數據信息對於預測短跑成績十分重要。因此,利用 IMU 來預測髖屈力量或許是一個簡單且有效的方法。

2020 年有一篇實證性的研究就嘗試使用 IMU 發展出一套髖屈肌檢測方式,並驗證其作為短跑表現指標的有效性。此研究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實驗先招募 8 位參與者同時使用動作捕捉系統與 IMU 紀錄測試期間腿的運動,再進行 6 次的髖屈肌強度測試 (如下圖);每位參與者分別以最大努力的 50%、75% 和 100% 來進行兩次測試,並以最快的速度屈曲和伸展髖部,過程中不可以改變膝蓋和腳踝角度。

第二個實驗,是招募 24 位男性運動員,使用慣用腳進行兩次最大努力的髖屈肌強度測試,兩次測驗間休息至少 1 分鐘,並以第一個實驗相同的程序紀錄髖關節屈伸運動;測驗結束後再進行兩次最快速度的 50 米衝刺,兩次試驗間休息時間至少為五分鐘,觀察短跑速度、步幅和步頻與 IMU 髖屈肌強度測試的關係。

髖屈肌強度測試
髖屈肌強度測試:試驗過程中,每位參與者的軀幹都用兩條皮帶固定在平台上,同時仰臥,右腿在臀部下方,不受平台支撐,再指示參與者將右髖部置於過度伸展擺位,執行時快速的從水平腿位置屈曲 20 度,而膝蓋 (180度)和踝關節 (90度)均保持不變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38(1), 53-61

抬腿與垂直彈跳能力都會影響髖屈肌強度

根據研究的結果,IMU 可以準確提供與動作捕捉系統相當的髖屈角衝量、平均力矩、正向功和力量,尤其是平均力矩呈現較小的偏差,因此建議將平均力矩視為髖屈肌強度測試的最佳指標。而藉由 IMU 測得的髖屈肌平均力矩通過衝刺性能和步幅的正相關關係被認為是衝刺性能的最佳指標,並且在衝刺過程中的第 5-8 步時呈顯著相關性,而步頻則沒有。作者認為,可能是因為提高髖部屈曲能力會導致步幅增加且不會影響步頻,進而提高了短跑的速度與性能。

但這篇研究也表明,雖然此測試可以作為短跑加速中期到後期的性能指標,但數據變量僅能解釋不到 50% 的短跑成績,在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垂直跳躍能力 (例如:反向跳躍、腳踝連續回彈測試),對於初始和後期的加速度階段有顯著的關聯。因此建議可以將髖屈肌強度測試與垂直跳躍測試一起進行,確保對運動員進行更全面的身體素質評估,該測試的準確性使其成為監測運動員短跑成績的有效工具,並提供傷害預防和康復計畫的方向。

垂直跳躍能力
垂直跳躍能力

參考文獻: Nagahara, R., Kameda, M., Neville, J., & Morin, J. B. (2020).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based hip flexion test as an indicator of sprin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38(1), 53-61.

撰文/楊琇甯 、相子元
*文章授權轉載自《運動科學》網站,原文:抬腿對衝刺表現的影響

/ 關於 運動科學網 /
 運動科學網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奔跑的人瑞!98歲老翁創造1500米室內田徑世界紀錄

2016-11-13
人物誌高齡故事跑步

活到老動到老!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來自美國德州達拉斯,現年98歲的奧維·羅傑斯 (Orville Rogers),2016年3月初收到了排山倒海而來的讚譽,因為他在95到99歲的年齡組別創下了一個新的世界1500米紀錄:16分32秒19。目前羅傑斯爺爺已經是95-99歲年齡組別中,從800米以上各種世界室內田徑競賽的紀錄保持者了。

其實這個記錄並不難創造,因為他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在95-99歲組別中參加室內1500米競賽的人。儘管如此,羅傑斯在3月4-6日於新墨西哥州阿爾布開克 (Albuquerque) 所舉行的美國大師室內田徑錦標賽 (USA Masters Indoor Track & Field Championships),仍取得了所參賽5個項目的全面勝利。

Orville Rogers在2016美國大師室內田徑錦標賽締造95-99歲年齡組1500米世界紀錄。 ©ROB JEROME/Runner's World

在他這個95-99歲的組別,羅傑斯都是唯一的選手,不過在其中兩個距離最短的項目,60米和200米上面,他還跑贏90-94歲年齡組的所有選手。

這不是羅傑斯爺爺第一次創造歷史。他目前是世界室內田徑800米、一英里和3,000米項目95-99歲年齡組的紀錄保持人,同時也是同年齡組60米和200米的美國紀錄保持者。他在95歲時創造了這些記錄。

羅傑斯日前在接受達拉斯晨報的訪問時說,他期待自己能順利在下一個年齡組繼續參賽。

「我很期盼自己100歲時的比賽,」他說。「目前100歲以上的年齡組中,只有一兩個世界田徑記錄。」

2013年,羅傑斯爺爺與《跑者世界》分享了一些他成功的秘密,其中包括他對於運動的毅力。

「只要沒有阻止你跑步的身體問題存在,開始(運動)永遠不會太遲。」羅傑斯說,「開始運動前去做個體檢總是好的,不過我有讀過一些研究,提到老年人可以藉由運動強化自己的身體力量和肌肉量,即使年紀已經超過90歲。這對我來說非常令人鼓舞。」

Orville Rogers ©INTERNATIONAL MUSEUM OF CULTURES BLOG
Orville Rogers在2013美國大師室內田徑錦標賽。 ©masterstrack.com
Orville Rogers在2014美國大師室內田徑錦標賽的一場接力賽。 ©masterstrack.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