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跑者為了尋求更快的速度、破PB,會將間歇訓練加入日常練習中,而英國一份研究報告分析以往36項研究、上千名受試者後,發現HIIT、衝刺間歇等間歇訓練,不只能提升跑步表現,減重效果還比均速跑高了近3成!
一份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發表的系統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研究中,研究者針對2017年12月至今的36項研究、涉及1,012人做分析比對,比較間歇訓練與中等強度持續訓練(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以下稱MOD,例如均速跑)4週對人體肥胖的影響。
研究者首先將間歇訓練分為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和衝刺間歇訓練,並將各項目做了以下定義﹕
.HIIT﹕以最大心率的80%以上進行的運動。
.衝刺間歇訓練﹕在等於或高於最大攝氧量下進行的運動(簡單來說是拚盡全力、全開)。雖然每項研究資料略有不同,但廣泛來說,HIIT包括4分鐘高強度訓練加上3分鐘恢復;衝刺間歇訓練則用30秒全力衝刺與4分鐘恢復交替,或是8秒衝刺、12秒恢復。
.中等強度持續訓練(MOD)﹕以最大心率的55-70%之間,或是最大攝氧量40-60%之間持續運動,例如均速跑。同樣地,每項研究的條件略有不同,運動時間從10到60分鐘不等,其中以40-45分鐘、29-35分鐘最常見。
調查結果發現,雖然人們透過HIIT、衝刺間歇訓練和均速跑都能夠減重、減脂,但間歇訓練整體上效果更佳,做間歇訓練的人比做MOD的人多減了28.5%體重。
該研究作者之一、巴西戈亞斯聯邦大學體適能教育與舞蹈系教授Paulo Gentil指出﹕「推測間歇訓練能改變新陳代謝,更高強度的運動可促進許多有利於減重的生理變化。換句話說,它讓你的身體更有效地燃燒脂肪。」另一方面,研究顯示MOD並不會使新陳代謝發生與前者相同的變化。
雖然MOD在進行期間能燃燒脂肪和熱量,但已被證實,當運動停止後,身體的代謝變化可能使減脂困難,甚至有利於脂肪堆積。Paulo Gentil解釋﹕「雖然這不意味著低、中等強度運動會使人增加脂肪,但這表明了這類運動的「代謝適應」可能補償了運動時燃燒的脂肪。」
又可稱代謝補償,泛指身體在體重明顯下跌期間所出現的一系列生理變化。這些改變是體內的一種平衡機制,屬於自然現象,目的為減少能量消耗和增加食慾,以防止身體持續出現巨變。
不過,雖然研究發現間歇訓練對減重效果較好,但不意味增加更多間歇訓練會更好!Paulo Gentil解釋,因為做這類訓練身體相對費力,甚至會消耗掉你體內儲備的大部分肝糖,那麼在做下一次訓練前,應該要有兩到三天恢復時間,所以不該把間歇訓練的頻率調到跟較輕鬆的均速跑一樣多。
如果你有明確的減重目標,除了把專注放在做什麼運動上,當然也要同樣注意放了什麼食物在餐盤裡﹖Paulo Gentil提醒,健康飲食是減重不可忽視的一環,結合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間歇訓練,才是成功減重的最佳方法!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責任編輯/Dama
在這裡我們有說到,適合初學者們使用的正向(上升)金字塔訓練法(Ascending Pyramid Training)之後,這次我們將來說明,它的另一個兄弟-反向(下降)金字塔訓練法(Reverse Pyramid Training),這個訓練方式正好與正向金字塔訓練法相反,有許多健身老手或訓練時間較不足的人,都會採用這個方式來做為當日的訓練,現在我們就趕快來了解它一下吧!
由字面上的意思我們大概可以猜出,反向(下降)型金字塔原理就是一開始,採用大重量開始訓練逐步將重量往下遞減,同時操作的次數也漸漸往上增加,因此又稱為下降型金字塔,它不像正向金字塔訓練在最後給你大重量負荷強度,也因為這套由重再到輕的理論,跟我們傳統由輕到重的理論剛好相反,因此,比較少初學者會採用這個訓練方式,但是,它對於肌肉纖維的破壞,以及增長有著絕佳的效果!
因為這個訓練方式是直接,先以最大重量的80%強度來開始,也因為在體力完全充足的狀況之下進行,因此,在肌力上可以獲得完全的發會作用,所以在強度及力量的提升上可以提高許多,如果你想要訓練出爆發力的話,這個訓練是可以嘗試的,但非常不建議初學者使用。
當你要開始進行反向金字塔訓練前,額外的熱身就變得格外重要,因為重量是直接以最大強度80%開始,如果你沒有充分完整的熱身,相信你在第一組強度後就會感覺到,這個訓練法對於身體肌肉的傷害性,所以,要操做這項訓練法的時候,請先以較輕的重量做1~2組的熱身,確認肌肉狀態之後再進行訓練,其實這也不算是缺點,只是要多加注意自身的安全。
因為反向金字塔是採用高強度訓練,所以只需要做3~4組就能完全充分的刺激肌肉,在排除姿勢錯誤及完全沒有借力之下,這個訓練組數對於肌肉刺激絕對是足夠的,我們簡單的說,與其花那麼多時間去做5~8組,不如認真的做3~4組高強度訓練,所以,如果你的肌耐力進步十分快速,或是訓練時間較不充裕的人,其實是非常建議採用這個訓練方式,但絕對要注意訓練前的熱身非常重要!
參考資料/muscleandfitness、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鋒面來襲,天氣開始變得濕冷,對於許多跑者來說,要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下跑步訓練,要怎麼怎麼穿才最合適呢?一般來說,最常見的錯誤是穿得太多,但是要在這麼冷的天氣下出門運動,前後若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容易感冒,那麼,要怎麼穿比較好呢?
當你開始運動,身體很快就開始熱起來,所以不需要很多層的衣服來讓你身體發熱,但是相反的當你停止跑步時,就必須要趕快將這些濕衣服給換下來,不然體溫會流失得很快,這時就必須要換上乾的衣服來保暖。
為了讓你可以穿著適當的衣服跑步,利用這些簡單的原則,以外面氣溫加上12度就是你跑步時體感溫度。但是,這樣的溫度也會依據你的體型、跑速還有跑步的距離長度有所不同。
對於身體體重較輕的瘦小型跑者,或者那些只是去輕鬆跑步的人來說,以室外氣溫增加6~9度便是你在跑步時的體感溫度。
另外,在刮風的天氣跑步時,因為是在風中跑步,所以在回程時風會從背後吹來,這時就切記不要在穿著流汗濕透的衣服,這樣會讓你的體溫快速流失,容易感到寒冷。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洋蔥式的穿搭法,多穿幾件輕薄透氣排汗的跑服,讓你在開始跑步時就能保持溫暖,當你跑步覺得熱時,也可以輕易地一層層脫去這些衣服,再把它們綁在腰上,這樣就可以讓你繼續跑步了,或者是利用繞圈的跑法,當你跑回起點時,就把身上多餘的衣服放在起點就可以了。
如果天氣真的相當寒冷時,上衣的部分,可以採取內短外長的方式或加上一件防風的外套,藉由運動的時間拉長,體溫也漸漸上升之後,覺得熱再脫掉外層的衣服或是外套,下半身則可以選擇短褲加上內搭褲,如果害怕雙手與耳朵會冷,可以再選擇加上手套或是耳罩、頭帶來做保暖。
以上這些小訣竅,希望能幫助你順利完成冬天的跑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