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肌肉部位: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腓腸肌、腓短肌
STEP 1 準備動作
身體採躺的姿勢,將左腳伸直抬起,並用雙手抓住左腿腳底板並停留5-10秒。
STEP 2 正式動作
將左手抓住左腿腳底板往左邊慢慢平放下去。
訓練肌肉部位:臀中肌、股四頭肌、腓腸肌
STEP 1 準備動作
身體採站姿,雙手握拳擺在胸口前方
STEP 2 正式動作
將右腿彎曲90度,左腳往左邊伸直,停留30秒換邊。
訓練肌肉部位:臀大肌、臀中肌、股四頭肌、闊筋膜
STEP 1 準備動作
身體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
STEP 2 正式動作
將身體下蹲時,機概不超過腳尖,雙手向前平舉,臀部重心往後。
訓練肌肉部位:股二頭肌、臀中肌
STEP 1 準備動作
身體採躺姿,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STEP 2 正式動作
利用臀部、大腿力量將身體往上拱起。
訓練肌肉部位:髂腰肌、股內側肌、股外側肌
STEP 1 準備動作
身體採躺姿,將雙腳左手撐在地面上,右手將右腳往上抬。
STEP 2 正式動作
利用臀部、大腿力量,將雙腳往上撐起。
訓練肌肉部位:股四頭肌
STEP 1 準備動作
採站姿,一腳打直往前伸展,另一隻腳原地站穩,雙手往前平舉。
STEP 2 正式動作
穩定下半身後,往下下蹲,保持背部挺直。
最大心率,是身體上每分鐘心跳速度的極限值,數值會因為每個人的年紀、性別與身體狀況不同,這項數值卻是安排所有訓練課表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唯有了解自己的「最大心率」,才能依照「目標心率」才能在正確的目標區間中,達到真正的需求的訓練效果。
一般來說測量最大心率最準確的方式還是要藉由專業的醫療測定器材,不過一般來說,根據國民健康署,也就是現在常用的「預估」方式,以220減去年紀後 所得數字就是推估的最大心率,這樣推算方法也有很大的誤差,大約是正負十左右,另外一種206.9-(0.67乘上年齡)的計算方法,也可以得到最大心 率,而且誤差值只有正負五左右,比較起來是比較準確一點。
現在可以利用跑步的方式來測量,建議以學校操場作為測量場地,因為地形平緩,距離測定也比較準。
1. 一開始先進行800公尺暖身,暖身完成後,以自身最快速度跑一圈,並檢視心跳率。
2. 進行兩分鐘的動態恢復,再以自身舒服的速度跑一圈,並檢視心跳率。
3. 再重複一次第二步驟,這時檢查出來的心跳率應該會最接近自己身的最大心率。但是,對於心臟狀況的不佳的人來說,這樣的的測定也有危險性存在,所以還是要小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所以如何了解的自己的最大心率是運動健身上非常重要的一塊,這也就為什麼訓練計畫需要因人而異的關係,唯有越準確的最大心率,搭配上目標心率才能產生1+1>2的效果,所以再安排訓練計畫時,記得先了解自己的最大心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