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沒看過這種跑法!96歲的他完賽紐約馬拉松
1
沒看過這種跑法!96歲的他完賽紐約馬拉松
2
避免跑步受傷的8招瑜伽訓練
3
馬拉松賽道上的禮儀,10點檢視自己是否是一位成熟的跑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沒看過這種跑法!96歲的他完賽紐約馬拉松

2016-11-08
人物誌 話題 跑步 故事 馬拉松 六大馬

在攝氏7度的冷風之下拖著蹣跚的步伐來到紐約馬拉松的終點,這位96歲的強納森·孟德斯(Jonathan Mendes)花了11小時23分鐘完賽,他無法解釋為何已經超過那麼長的時間仍要堅持完賽,但是在過程之中,一切都非常順利。
 
在黑暗的角落,穿著有著16年歷史的ACIS運動防風外套,帶著一拐一拐的腳⋯⋯或許我們會期待他能夠說出一些感人勵志的理由,但是強納森爺爺不多做解釋,只是帶著微笑,擠出在橙色墨鏡後面溫柔慈祥的魚尾紋,慶祝自己終於完成這場不易的賽事。

96歲的Jonathan Mendes完賽2016紐約馬拉松,紐約馬賽事總監Peter Ciaccia也前來迎接。 ©twitter

不管做什麼,都要有生活目標

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和哈佛商學院的強納森爺爺過去是一名海軍陸戰隊。擔任轟炸機飛行員,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完成超過100多次與韓戰70多次任務的他,也曾擔任過John Glenn(太空人)和Ted Williams(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的飛行訓練指導教練。現在的他住在曼哈頓的一間寬敞公寓中,生活簡單的他,每天早上七點半會固定在中央公園健走4-5公里,下午四點則會喝他最愛的蘇格蘭威士忌當作生活的樂趣。
 
強納森爺爺從44歲開始跑步和戒菸,當時醫生告訴他不可能活到超過70歲,也因著這個刺激之下,他便開始跑步人生。他說:「你必須在生活中有目標,這個目標不見得要很重要,不過在人生這個階段,我幾乎沒什麼事沒做過了。我曾到全世界各地去滑雪、划獨木舟、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駕駛轟炸機、在韓戰用噴射機攻擊敵機,不過我從來沒有受過任何傷,所以過去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回憶。」

©runnersworld.com

即使用爬的,也要越過終點線

以花25分鐘完成1英里的速度,他慢慢地走著。由於年紀因素,強納森爺爺的駝背非常嚴重,因此上頭印有美國海軍陸戰隊徽章的藍色帽子,幾乎快觸碰到地面。他緊緊抓住左右兩個的志工的臂膀,使自己的身體保持平衡,就這樣慢慢走到21公里。
 
快到終點時,他在West Drive的最後一個坡上停下來,看著遠方充滿聚光燈的終點線,主持人正在興奮著播報已進終點的完賽者,有個人也有團體組別,但就是還沒有人看見他⋯⋯於是他慢慢地分別抬起右腳與左腳,準備迎來自己最後的勝利。
 
人家常說,即使用爬的也要爬完全程,強納森爺爺認為自己就像這句話一樣,比起走,他更像是爬完這場比賽。不管如何,當他從墨鏡中看到終點線的那一刻,內心真是興奮無比。

大會的志工分別在左右扶持Jonathan,讓他的身體能保持平衡 ©KIT FOX

堅定目標,一定要做到!

關於兩位防護員,在他右手邊的是他的私人教練Tom Mangan,平均一周有2天的時間,他會負責為強納森爺爺訓練身體的靈活度。Tom Mangan表示:「強納森是一位非常特別的人,每次與他在一起時,我總能不自覺得開心大笑一整天。」

在他左邊的則是35歲的志工Art Berman,擁有15場志工經驗的他,非常適合扶持年長朋友以及殘障人士,幫助他們一起完成夢想。

其實在2015年時,Berman就擔任過強納森爺爺的志工,只是那時強納森的膝蓋舊傷復發,因此在25公里處,只好忍痛退賽。Berman說:「強納森對於自己想實踐的目標非常堅定,如果沒有完成,他會想辦法到挑戰成功為止。」

接近終點的時候,紐約馬拉松賽的總監Peter Ciaccia還特地跑過來迎接強納森爺爺,並親自為他掛上這意義非凡的獎牌。Ciaccia說:「你做到了!」,強納森爺爺則逗趣地回答:「不做到就等於死!」

年長者的驕傲

根據紐約路跑協會 (NYRR) 的統計,在大會規定時間內,今年最年長的完賽者是88歲的Bertha McGruder,而強納森爺爺雖未在大會時間內完賽,但他依然是最年長的完賽者。同時,今年也是他第16次參加紐約馬拉松賽,除了去年以外,他一共完成了15場紐約馬拉松。

Jonathan Mendes在1983年時完賽紐約馬拉松的照片 ©nytimes.com

當他躺在休息區的白色帳篷時,志工前來詢問他有無需要一些食物或熱飲?但他卻要了威士忌。強納森爺爺從他的口袋中拿出用咖啡色紙包著的小瓶Johny walker黑標酒並表示:「可以活到這個歲數最大的關鍵就是威士忌。」

Jonathan與他的私人教練一起喝酒 ©KIT FOX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避免跑步受傷的8招瑜伽訓練

2017-12-20
自主瑜伽訓練訓練動作瑜伽動作伸展跑步瑜伽動學堂

跑步是一種重複的動作,雖是全身性運動,不過在跑的過程中,只會用到特定肌群,長期下來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然而,瑜伽有很多修復的修復方法可以針對跑者改善受傷部位以及肌肉使用不均勻的狀況,能徹底伸展,助跑者避免受傷,並提升跑步表現。
 
以下是由超過7年資歷的資深瑜伽老師Jordan針對跑者設計及示範跑步前及跑步後預防受傷的動作,其能確實伸展髖關節並放鬆緊繃的腿部肌肉,進而恢復平衡。每一個動作約停留3-6分鐘,再換下個動作執行。

避免跑步受傷的8招瑜伽訓練

CHECK POINTS!

課程進行長度  30分鐘
建議配備  瑜伽墊、瑜伽磚、瑜伽繩
最佳進行時間  跑步前、跑步後
練習要訣  所有動作執行時肌肉放鬆、骨盆盡量貼地
注意事項  每一式動作的停留或伸展,以個人身體可接受的程度即可
Level 
★★★★★
功能  延展大腿肌肉、伸展髖關節、增加跑前呼吸專注、安撫跑後神經系統

 1  嬰兒式

執行這個動作時,從腹部到下腰保持呼吸,並讓鼠蹊部、髖關節放鬆,讓氣息來到髖關節。手伸直的時候讓肩膀維持一個延伸的位置,讓肩關節周邊肌肉微微伸展,同時也讓氣息來到肩關節。此動作,停留6分鐘,保持心情放鬆。

步驟1:呈四足跪姿,手掌張開,膝蓋置於臀部正下方預備。
步驟2:雙腳往外打開成八字型,手掌推地板,讓臀部往後坐到腳跟(如果腳踝很緊或痛,可以墊一個小毛巾在腳踝下)。
步驟3:保持雙臂伸直,掌心緊貼於地板,額頭碰地板,下巴保持微收,讓脖子後兩側拉長(如果頭碰不到地板,可以墊一個瑜伽磚於額頭下方)。

 2  低弓箭步

此動作主要能放鬆髖關節。執行時請保持呼吸,感受腿內側的微微伸展,每邊停留3分鐘,保持心情放鬆,如果有膝蓋骨頭壓在地板不舒服的現象,可用小毛巾墊著,盡可能在這動作留以不費力的態度停留。

步驟1:從墊子後面開始,臀部坐在腳跟,腳趾頭抓在墊子上,停留1分鐘。
步驟2:右腳往前跨一大步,左膝跪於地面,腳背放下,保持延伸,右腳和左腳的距離越遠越好。右腳保持腳趾分開,足弓提起,右邊臀部盡量往下。左膝於地面,腳背壓地,大拇指往後延伸,膝蓋微微用力往上提起,與地面離約0.1公分的距離(若提不起來,就讓它保持於地面即可),每邊停留3分鐘,共6分鐘。
步驟3:雙手撐著在地板的時候,保持肩膀放下(若會聳肩,左右邊可各用一個瑜伽磚墊高)。

 3  臥手抓腳趾腿伸展式

這個動作主要伸展大腿後側、臀部髖關節,從腹部、髖關節到骨盆頂端保持呼吸,盡可能把膝蓋內側往下壓,如果有膝蓋在地板出現不舒服的現象,可用小毛巾墊著。每邊停留3分鐘,保持心情放鬆。

步驟1:躺下,雙腳保持平行伸直,腳掌與大拇指並攏(雙腳不外翻),將瑜伽磚放置頭後面當枕頭,下巴微收,確保下腰維持一個弧度,手掌朝上,肩胛骨往下放鬆。

步驟2:右膝彎曲,雙手互扣,抱著小腿脛骨前則,盡可能讓大腿靠近胸口 (如果腿沒辦法靠近,也可以利用瑜伽繩勾在脛骨上作為輔助),保持左腳伸直,大腿內側往地板的方向壓下,停留1分鐘,然後換腳。

步驟3:繩子勾住右腳跟外側,向天花板的方向伸直,從右臀部延伸力量到右腳大拇指腳(如同腳踩油門)。注意若膝蓋後側沒辦法伸直,在拉繩子的時候可以放鬆一點,讓腿完全伸直。

步驟4:雙手抓繩子的時候不要聳肩,確保兩邊肩胛骨壓在地板上固定。

 4  束角式

執行此動作時從腹部、髖關節到骨盆頂端保持呼吸,雙腳打開的時候需要瑜伽磚支撐雙腿,雙手保持45度彎曲,並確保肩胛骨平壓在地面上,呼吸時可以慢慢的從腹部到胸腔,肩膀和手臂肌肉放鬆,讓上半身能自如的休息。動作停留6分鐘,保持心情放鬆,專注在自然呼吸,如果有點強迫性的呼吸,或許是雙腳和雙手臂的支撐不夠,可以調整磚塊高度。

步驟1:坐姿,雙腳伸直,將上半身挺直,胸腔打開,手掌朝下預備。
步驟2:讓比較緊或受傷的一邊腳先彎曲,並保持膝蓋併攏(小腿度貼著大腿後側)。
步驟3:雙腳往外打開,雙腳掌相對,把大腿放在磚塊上,利用雙手撐著地板,然後慢慢的往後躺下。
步驟4:躺下時候如果下巴高過額頭,頭後面可以放一個小毛巾或瑜伽磚墊高。

 5  股四頭肌伸展

執行此動作時,保持呼吸、脊椎放鬆,在伸展的時候,盡量不要讓脖子的肌肉變緊,鼠蹊部盡可能貼在地板。跑步後大腿通常會變得很緊,所以不需要過度用力,感覺到適宜的張力就好。每邊停留1分半鐘,共3分鐘。

步驟1:趴下,雙腳往後伸直,左手或右手手背置於地面,額頭靠在另一手的手背上預備。
步驟2:左腳膝蓋彎曲,用地板上的手向後抓住左腳踝(如果抓不到,可用繩子套在腳踝上輔助)
步驟3:保持平緩的呼吸,每次吸氣的時候讓彎曲腳的腳跟碰到臀部,吐氣的時候股四頭肌往膝蓋內側延伸。

 6  三角前彎式

這個動作可以讓大腿後側、臀部和骨盆徹底延伸,此外,也能讓大腦能透過磚塊的支撐讓放鬆,脊椎也能同時得到支撐和延伸。呼吸的過程中慢慢來到腹部和骨盆周邊的空間,保持專注力,感受肌肉微伸展和髖關節放鬆的感覺。共停留6分鐘。

步驟1:雙腳伸直,上半身打直,胸腔打開,雙手掌朝下預備。
步驟2:雙腳散盤姿,手往上延伸讓胸腔挺起來,然後再把雙手往前延伸,腰椎開始一節一節慢慢的往地板彎曲。
步驟3:待頭與身體完全彎下來後,用一個瑜伽專墊在額頭下面 (如果沒辦法彎到這麼低,可以用兩個磚塊或轉換磚塊高度做輔助),頭往下的時候,下巴微收,使脖子呈現一個C型。
步驟4:此動作約停留6分鐘,彎曲的時候,肩胛骨到下背部呈圓型。

 7  下犬式

這個動作可以讓大腿後側、臀部和骨盆徹底延伸,脊椎也能同時得到支撐和延伸。呼吸的過程中慢慢來到腹部和骨盆周邊的空間,保持專注力,感受肌肉微伸展和髖關節放鬆的感覺。共停留3分鐘。

步驟1:骨盆靠牆,雙腳平行站著,雙腳掌與牆壁大約是一個腳掌的距離(若下背很緊的跑者,則需離更遠些)
步驟2:雙手放於鼠蹊部,保持鼠蹊放鬆,雙腳打開,距離大約是一條腿的長度。
步驟3:準備好一個磚塊放置於雙腳中間,吸氣時身體延伸胸挺,吐氣保持雙腳掌穩定於地面,大腿用力,讓身體慢慢向前彎曲,雙手必須在地板上支撐著,手肘彎曲,不過度用力。

進階版步驟4:雙手往前走,手指張開,掌心壓在地板,手掌往前推,臀部離開牆面 維持雙腳掌與臀部維持在同一水面上,腳趾張開,腳跟用力踩下。

 8  靠牆倒箭式

這動作能讓大腿充分休息,倒立後躺的動作也能讓神經系統冷卻,讓血液回流,讓腫脹的腳踝和膝蓋血液循環。下背和大腿後側微微伸展,釋放脊椎和髖關節的壓力肩膀在地板上也能確實將胸腔打開,放鬆跑步時肩頸過度緊張的狀態,腰在磚塊上,腹部放鬆能讓骨盆維持一個中立的位置,讓骨盆沒有壓力。保持下巴、口腔、舌根和喉嚨放鬆,能有效的減低身體的壓力。此動作停留6分鐘或更久,但不超過12分鐘。

步驟1:找一面牆,將瑜伽繩和瑜伽磚放在旁邊備用,側躺一邊,利用雙手支撐著,臀部與牆壁間隔一條小腿的長度預備。

步驟2:左手推地板讓雙腳上牆,膝蓋保持彎曲讓身體準備移動。雙手肘彎,用手肘推地板和雙腳彎曲推牆壁移動到和墊子垂直的位置。

步驟3:雙腳推進牆,讓臀部離開地板,把磚塊放在薦椎後面(兩個臀部中間的三角形骨頭)利用磚塊支撐時仍保持下背彎曲、腹部保持飽滿,臀部平行,恥骨和尾椎應該同時朝向牆壁的方向。

步驟4:將瑜伽繩綁在雙腿股四頭肌的中段,繩子要夠緊,直到大腿能完全放鬆且維持垂直不掉下來。掌心朝上,雙手往後,手肘彎曲自然放於地面,胸腔盡可能挺起來往下巴的方向延伸。

 附錄  瑜伽繩扣法

步驟1:首先把雙環重疊在一起。
步驟2:將瑜伽繩穿過雙環。
步驟3:拉到合適的位置之後,把兩個環扣分開,並把沒有環扣的繩子一頭回穿過第一個環扣。
步驟4:最後把繩子拉緊即可。掉下來。掌心朝上,雙手往後,手肘彎曲自然放於地面,胸腔盡可能挺起來往下巴的方向延伸。

產品提供/agoy

來自英國倫敦的agoy,成立於2000年。
創辦人為Howard Napper,
才華洋溢的他曾經擔任倫敦時尚伸展台的模特兒,
本身也是一名攝影師。
現在除了擔任 agoy 的創意總監,
同時也在倫敦教授瑜伽。

agoy 由yoga反寫而來,從材料的選用、美學的設計風格,
到回收再利用,對功能品質的要求、對環境的尊重與保護,
每個細節都有 agoy 想說的故事。

相關產品
agoy學園瑜珈墊
agoy經典瑜伽磚
agoy止滑瑜伽繩


❊台灣總代理/JaJaJam

場地提供/Space Yoga

關於示範者Jordan老師目前任職於Space yoga 

Jordan出生於馬來西亞,旅居美國15年,喜愛繪畫,曾是服裝設計師、藝術工作者、舞者,現在則是瑜珈指導師。因為對舞蹈肢體的興趣,他學習芭蕾和現代舞 ,並在紐約、台北演出。2007年來台時,為紓解工作壓力,因緣際會接觸了瑜伽,自此愛上瑜伽生活。從疲於奔命的服裝設計師生活一腳跨進舞蹈練習,再遇到瑜伽,Jordan啟動了至今多年的累積、堆疊、鑽研,並深入療癒瑜伽範疇,給予學習者獨特的引導。

Jordan 歷年來參與無數國內外工作坊,持續學習的老師有Richard Freeman和Doug Keller,其中影響最深的是近年來不斷的向加拿大具有創傷療癒背景和療癒瑜伽的師中之師的Hart Lazer學習,目前Jordan也是Hart Lazer在台北Space密集研習課程的助教,同時也固定每年回加拿大學習。

一如Jordan的多元背景,他的課程充滿啟發,智慧,挑戰和樂趣。 Jordan 的瑜珈教學融合了Ashtanga,Iyengar和西方療癒瑜伽的哲學理論,巧妙的透過瑜伽體位法,解剖學 ,肌肉動力學,創傷療癒,疼痛照護,佛理靜坐冥想等領域,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特性、身體每個當下的獨特狀況,以創意佐智慧,引導學員跳脫問題表象,在適度的空間中,敞開、放鬆、停頓、體察、突破自我並修正慣性,以進入深具影響力的療癒瑜珈。深信「不傷害Ahimsa」的練習原則,不僅是保護學員不受傷,更是積極地以「慈悲」對待身體的需要,給予身體滋養,明辨真實的聲音。

研習認證與執照:

• 國際瑜珈療癒師們極力推崇疼痛大師Neil Pearson的Pare Care Yoga疼痛照護瑜珈證照。
 • Hart Lazer, 加拿大United Yoga Montreal 進階療癒瑜珈 300小時 RYT瑜珈聯盟師資(2018待完成)
 • Neil Pearson, Life is now 加拿大疼痛照護療癒瑜珈50CE 認證 (2016)
 • Hart Lazer, 加拿大United Yoga Montreal 療癒瑜珈 200小時 RYT瑜珈聯盟師資(2016)
 • Doug Keller, 療癒瑜珈課程 CEU70小時瑜珈聯盟繼續教育(2015/2016)
 • Hart Lazer 加拿大United Yoga Montreal 哈達瑜珈 200小時 RYT瑜珈聯盟師資(2014)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馬拉松賽道上的禮儀,10點檢視自己是否是一位成熟的跑者

2017-01-25
觀念馬拉松跑步知識庫

身為一名馬拉松跑者,你可能諳熟跑步的技術和有著不錯的成績,但跑了這麼久,關於馬拉松賽道的禮儀你都知道嗎?你知道服務你的志工的感受嗎?你知道比你能力差,比你慢的跑者的感受嗎?一起看看馬拉松賽道禮儀。

 1  吸仔細選擇一場賽事

選擇一場賽事,要有足夠的時間準備自己。一場全程馬拉松的準備需要達到50公里的周跑量,持續至少六週以上;一場半程馬拉松需要達到20公里的周跑量,持續五週。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來準備一場賽事。

 2  吸比賽日提前到達

比賽當日要按照要求到達比賽場地。鳴槍前至少提前1個半小時到達現場,這樣會有足夠的時間寄物、找到自己的出發區域、並且做適當的暖身運動。遲到給自己壓力,也給賽事主辦單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為你可能不能穿過數萬名跑者及時找到你的寄物區和出發區,從而影響你的馬拉松經驗。

 3  吸遵守出發位置

一定要按照你的配速,選擇配速區。假設你是四個半小時完成全馬,不要站到四小時的區域,因為不同的配速,選手的起跑速度不同,如果起跑速度過慢,可能會被後面的選手推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4  吸禮貌進補給站

進入和離開水站的時候都需要使用手勢。就像騎自行車時,如果水站在你的右側,需要先伸出右手,警示後面的選手你會減速、進入水站,同時要向後觀察,在沒有和別人有衝突的前提下離開主賽道進入水站。當補完水之後,需要加入到主賽道的選手隊伍中,也要先伸出左手讓後面的選手知道你要加入。注意在離開或進入隊伍中,都不要從別的選手的前面穿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碰撞。

 5  吸節約取用賽道上的補給

每場馬拉松賽事,主辦單位都是最低按照6+3+1,每人10瓶的配置準備飲料。 6瓶500毫升的飲用水,3瓶運動飲料和一瓶賽後的飲用水。從訓練和比賽的需要看,這完全能滿足所有跑者的需求。但由於志工的人力和補給點的安排,很多情況下志願者沒能及時打開瓶裝水倒入紙杯,有的跑者就乾脆搶一整瓶水,喝不了幾口就隨手丟棄,掠奪並浪費了其他跑者的供給。
 
成熟的跑者若遇到沒有杯子的狀況,會拿著一瓶水跑幾公里,喝完後找到垃圾點棄置空瓶。丟棄有水的瓶子,和隨手丟棄空瓶在路邊草叢和賽道上,都不是成熟跑者的作為。

 6  吸跟隨跑和伴跑的禮儀

跟跑時可以跟在設定目標跑者的身後,但注意至少要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不要讓被跟隨著感到不適或注意到你的跟跑,除非對方是知曉且同意的。陪跑首先要徵求對方同意,除了配速員,誰也不希望被陌生人跟著幾個小時。跟跑應該要跟在對方身後,保持在兩個肩距左右,注意不影響對方的行進路線,不能齊肩壓著別人去跑,那是非常不禮貌的。

©philly.com

 7  吸注意身體訊號

在半程時間裡,要充分注意自己身體的訊號:如果有肌肉的酸痛,這很正常;但是如果有胸悶、上氣不接下氣、無法呼吸的情況,請立刻停止跑步並求助最近的醫護人員。

跑者愛護自己,也是賽道禮儀的重要組成。因為任何跑者的身體狀況,都會給主辦單位,執行單位,醫療救護造成極大的困擾。

 8  吸最後500公尺的禮讓

當跑過41公里之後,離終點還有1公里多,這時候有些選手會選擇加速,也可以選擇在最後500公尺加速衝過終點。但此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跳及心臟感受,不要給心臟帶來過重的負擔。在通過終點區之後,要迅速靠邊離開,不要站在計時牌下自拍,為後面的選手留出足夠的衝刺空間,避免被他們撞倒。
 
好的跑者會留心他們會超過的其他跑者。馬拉松不是你死我活的競賽,衝線之前,觀察一下你身邊的跑者,給老人,盲人跑者和其他比你身體情況差的跑者機會風光重現,也是賽道禮儀。

盡量不要再終點前自拍以影響其他要衝刺得跑者 ©blingwhore.net

 9  吸賽中和完賽後對志工的感謝

成就感是化解焦慮的良方。一個有成就感的人,內心會充滿力量和富足感,焦慮很難將他打敗。如何讓你可能遭遇在補給點沒有水或補給的絕望,但這不是志工的錯。 5公里的志工可能在開賽後一小時就可以休息了,而35公里處的志願者要服務五六個小時,很多主辦者沒有考慮志工打開上萬瓶水的辛苦,沒有準備手套,被瓶蓋磨破雙手絕對不是個別志工的經歷。你可能在42公里的賽道上沒法對每一位志工報以微笑,擊掌或鞠躬,但你至少可以在完賽後讓他們知道你的感謝之意。
 
向志工致意,表達感謝,是賽道禮儀的至高境界。

 10  吸賽中垃圾的處理

參賽選手有義務維護賽道的環境衛生。在補給站領取的飲用水杯、水瓶或食品包裝,應該放到指定的垃圾站或沿途的垃圾箱,而不是隨意丟棄在賽道上,這樣不僅對賽道及城市的環境造成了破壞,也會給後面的選手帶來不便。

©zerotoboston.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