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漫談24小時超馬賽的配速策略
1
漫談24小時超馬賽的配速策略
2
兼具意志、挑戰、意志與體能的鐵人三項
3
跑馬場數全美第一人!這位阿伯已經跑了超過1700場馬拉松
陳瑞龍

漫談24小時超馬賽的配速策略

2016-11-09
運動部落 跑步 馬拉松 專欄 陳瑞龍

關於選手在跑步賽場上表現的因素當然有許多,天候狀況、賽道類型、選手的心理素質(企圖心、強悍、穩健、刻苦、堅韌……等)、選手特質、對自身的了解、身體條件、紮實訓練、賽前調整、配速策略、補給計畫、臨場表現……等等,都關乎著選手的成績表現。

有關24小時繞圈類型賽事,在此僅就配速策略探討,有些選手認為後段都會舉步維艱,所以趁前段身體狀況良好多累積里程;而有些選手認為在前段稍稍放慢速度,以保留體力平均分配,盡可能維持後段不致掉速過大,維持較平均的速度在場上奔跑著,發揮較佳的效能表現。

24小時超馬賽,對於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原良和醫師前來東吳24小時賽場,在場上三年的表現來看,2012年前12小時跑了161公里,約14小時因大腿拉傷退賽。2013、2014年把速度放緩,分別完成了273公里和創下了285公里的紀錄(除了配速外,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在其中)。

原良和在2014東吳超馬賽雙破紀錄奪冠。 陳瑞龍提供

大陸北京的單盈博士在2015年香港24小時賽中,前12小時跑了128公里,最後完成212公里,而在同年底東吳賽事中前段跑了126公里,最終也達到了220公里的國際標準(當然不只有配速單一因素,但是配速策略確也影響深遠)。

單盈在2015東吳超馬賽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全國100公里以上多項女子紀錄保持人周玲君,在2014年新生公園24小時賽和冬山河100英里賽兩場的比較,達到100公里的時間24小時(9:07)比100英里(9:37)賽快了30分鐘,但是達160公里時,100英里賽(16:17)卻比24小時賽(16:33)快了些許。

周玲君在2015冬山河100英里賽 陳瑞龍提供

大陸廈門大學趙紫玉教授,在2014年新生公園24小時賽跑出了222公里,同年底東吳開賽鳴槍後一馬當先,3小時不到就完成了42公里,最終以225公里作收,事隔不到2個月的時間,在2015年初香港24小時賽事中,採用了關家良一的配速建議,跑出了243公里的個人紀錄,一位選手要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僅透過練跑能夠進步18公里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保持這樣的配速策略下,在2015東吳賽場上仍然達成240公里的好成績,所以240公里以上的好成績和配速策略有絕對的關係。

趙紫玉在2015東吳超馬賽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從以上四個例子來看,同一個人的配速策略不同,最後的成績表現也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趙紫玉、單盈與周玲君),所以配速策略關乎著成績的表現甚深。

一般而言24小時賽事中,選手在後12和前12小時的里程差異,如果能夠維持在20公里以內,應該可以說後段還維持很不錯的表現。然而,2015年12月19日在美國鳳凰城,也舉辦了一場標準田徑場24小時繞圈賽,其中男子組第二名,名字叫Bob Hearn的選手,前12小時跑了122公里,是不是最後能夠上230公里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但是Bob在後12小時卻跑出了118公里,以240公里的成績達到國際標準奪得第二名,可以說幾乎維持一個速度在24小時的賽事中奔跑著,賽事期間Bob也貫徹著每跑八圈走一分鐘的調整策略(從Bob 自己整理比賽紀錄得知),是不是也很令人驚異呢?

Bob Hearn 陳瑞龍提供

至於是不是適合所有的選手?可以多試試各種不同方式,看看那個模式可以有較佳的表現,當然也可以參考上述幾位選手的例子,來調整成自己的配速策略,以省去摸索和測試的時間。

關於陳瑞龍台灣超馬勇者。2013年參加中華民國超馬協會舉辦的環台超級馬拉松,雖因公無法全程參與,卻開啟連日長距離超級馬拉松之路。2014年自己規劃20天跑步環島、2015年完成43天跑步環法2800公里、2016年完成自己規劃和好友一行三人,38天從廈門跑到北京2300公里壯舉。

/ 關於陳瑞龍 /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兼具意志、挑戰、意志與體能的鐵人三項

2017-06-20
初鐵515單車游泳鐵人三項跑步知識庫

鐵人三項運動是屬於新興綜合性運動競賽項目。比賽由公開水域游泳、公路自行車、公路長跑三項目按順序組成,參賽選手需要一鼓作氣比完全程。西元2000年被雪梨奧運列入正式比賽項目,2006年成為亞運會項目。

兼具意志挑戰體能的鐵人三項

歷史起源

鐵人三項起源於美國。1974年2月,一群運動協會的官員聚集在游泳俱樂部舉行的頒獎宴會上爭論:世界上究竟哪一種運動項目最具有刺激性,挑戰性;最能考驗人的意志和體能?有的說是橄欖球,有的說是渡海游泳,也有的說是足球,還有的說是長距離自行車、登山馬拉松等等,他們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最後,駐守夏威夷的海軍官員約翰·科林斯 (John collins)提出:誰能在一天之內在波濤洶湧的大海游泳3.8公里、再環島騎自行車180公里,最後跑完42.195公里的檀香山馬拉松,中途不得停留,誰就是真正的鐵人。
 
科林斯的想法得到大家的的支持,於是第二天就有15人參加了比賽,其中還有1位女選手,結果其中有12人賽完全程,就這樣一項挑戰自然、戰勝自我的新型運動項目,在這種充滿戲劇性、冒險性的情況下誕生了。當時該比賽第一名的成績為11小時46分。
 
之後人們就把這些項目一次連續組合完成游泳、自行車和長跑,並在運動員體能、速度和技巧上挑戰的綜合性運動項目稱之為鐵人三項,並追認該次比賽為首屆世界鐵人三項錦標賽。

1974年15個人挑戰鐵人三項的場景 ©ap.ironman.com

鐵人三項賽事距離

不管距離長短,鐵人三項都是連續完成游泳、自行車、跑步等三種活動的多元運動。有各種距離的三鐵比賽可供參賽者選擇和參加。一般分成四種距離:半程標準鐵人(Sprint)、全程標準鐵人(Olympic)、半程超級鐵人(half Ironman), 和全程超級鐵人(full Ironman)。
 
而國際鐵人三項聯盟每年都有很多比賽,其中有奧林匹克標準距離的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在世界各地舉辦的10-12站鐵人三項世界杯系列賽、長距離鐵人三項世界杯系列賽、標準距離和長距離鐵人兩項世界杯系列賽與世界錦標賽,此外還有冬季鐵人三項賽、室內鐵人三項賽、殘障人鐵人三項、青少年鐵人三項賽等。比賽一般分菁英運動員組、青年運動員組和業餘分齡組。

楓樹林出版社提供

鐵人三項競賽規則

鐵人三項比賽是技巧和耐力的嚴峻考驗,這種艱苦的比賽包括游泳、自行車、路跑3個部分,其中男子和女子的鐵人三項比賽都是一次性的在同一條路線上分別舉行。

 1  游泳

  1. 選手須配戴泳帽、泳鏡、著泳裝。
  2. 下水起游時不可跳水,選手須注意自身安全及保持安全距離,以免造成傷害。
  3. 選手不得穿戴任何助游裝備。比如腳璞、手套、短槳或者浮板等都禁止使用
  4. 選手應按裁判指定位置記入選手號碼,直至賽完為止,不得抹消。
  5. 游泳競賽時,如身體不適或需救援,應立即停止游泳,高舉泳帽揮動,以利救生人員前往協助。
  6. 超越前方選手時,必須在不影響對方的情況下,從左側超越。
  7. 集合時須準時到場,並聽從裁判指揮。

 2  自行車

  1. 自行車及安全帽必須依大會規定位置佩戴號碼參賽。
  2. 無安全帽不得參加比賽。
  3. 自行車比賽時,不可裸露上身,得穿騎行服
  4. 競賽中,如自行車故障須自行修理,且不得向他人借用工具或零件。
  5. 競賽時,嚴禁選手平行或成群集結行進,應保持安全距離。
  6. 在轉換區、供水站、轉彎角、狹窄處,折返點等處特別危險,為確保安全,應減速通過。
  7. 比賽途中不得更換自由車。
  8. 若因車輛損壞,不能繼續騎行時,選手可在不受外力協助下,推車或扛車回到轉換區。
  9. 超車時,應保持右側1.5公尺以上間隔,迅速超越,在15秒內無法超越者,應自動回復原位,不得平行;被超越者不得以蛇行阻礙他人超越。
  10. 不得借助外力進行比賽,違者取消比賽資格。抵達終點時,選手須將自由車放置於自己的位置,始得進行路跑賽。

 3  路跑

  1. .選手須在胸前及背後別上大會發給之號碼布,無號碼布者不得參賽。
  2. 選手不得借助其他動力進行比賽,違者取消資格。
  3. 比賽中,不得衝撞或阻擋其他選手,違者取消資格。
  4. 選手身體不適或體力不支,可向裁判示意,並由裁判取下號碼布停止比賽。

轉換區

在鐵人三項賽每階段的比賽中,會有在不同運動項目間的轉換時間,它們被稱為T1和T2,分別指的是從游泳轉換成自行車,和從自行車轉換成跑步的時間。鐵人老手都知道這些轉換時間也會被列入鐵人的完賽時間計算。在轉換區所花的時間很可能會左右勝負,因此轉換區可不是讓你放鬆的地方,而是要善用在轉換區的時間恢復體力、短暫休憩,並進行營養補給,完成補擦防曬和上廁所等事情。

鐵人三項觀賽禮儀

在會場觀看比賽時,觀眾應按時到場,接受安檢,並避免影響他人觀看比賽和現場轉播。同時,觀眾應遵守有關的比賽現場的規定,禁止進入賽事工作管理區域、穿行比賽通道和賽道隔離設施。經過比賽通道各出入口時,應聽從管理人員指揮。

在賽道沿途觀看比賽時,觀眾要服從管理人員的指揮,不要橫穿賽道,以免影響選手的比賽,或對他們和自身造成傷害事故。要理智觀賽,不得向賽道投擲水瓶和物品。此外,觀眾不得向通過的選手身上潑水或遞飲用水,以及幫助發生自行車故障的選手修車。

鐵人三項運動是高強度的耐力性競賽項目,是對運動員的體力和意志最具考驗的運動項目。比賽中,當運動員通過時,觀眾應熱情地為運動員鼓掌加油。鼓勵運動員戰勝自我的勇敢精神,激發運動員頑強拼搏、勇攀競技高峰的昂揚鬥志,畢竟若沒有這些意志力,真的是一個很困難的挑戰呀!

參考資料

1.  IRONMAN
2.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
3.《三鐵鍛鍊解剖書》楓樹林出版,2017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馬場數全美第一人!這位阿伯已經跑了超過1700場馬拉松

2016-10-21
高齡路跑故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現年71歲,來自美國德州的老先生拉瑞·梅肯 (Larry Macon) 在去年7月創下了1,500馬的紀錄,不僅僅這樣,他還曾於2013年創下一年跑了239場馬拉松(男性)的金氏世界紀錄,現在的梅肯,還是一樣到處去快樂跑馬,而且,在今年中,他的跑馬場數已經突破了1,700場!

根據worldmegamarathonranking.com的統計,梅肯穩坐全美跑馬次數最多的冠軍寶座,而且拿到世界上比也毫不遜色,截至2015年年底為止,梅肯在世界上馬拉松完跑次數的排行榜上名列第六,以1596場稍稍遜於世界冠軍,來自於德國 Christian Hottas 的2,382場!

Larry Macon在2013年挑戰該年第238場馬拉松 ©mobiefit.com

跑到停不下來

作為一個54歲才開始跑步的人,能夠擁有這樣的成績實在令人驚奇。當然,肯定是沒有經濟壓力的人才能夠連續在一年之內跑個好幾百場馬拉松。曾是律師的梅肯,現在幾乎是以參加馬拉松作為他的下半生人生志業,雖然他每一場的完賽時間不怎麼快,不過這本來就不是他跑步的目的,所以他通常會以5至7小時來完成一場比賽。要參加這麼多場馬拉松,當然得往各地去跑,他說他每年至少旅行150,000英里 (241,402公里) 去追逐美國各地的馬拉松比賽。

跑了這麼多場馬拉松,相關紀念品一定多到把房子都淹沒了吧!雖然他把大部分的完賽獎牌都收藏在家中,不過他也會將獎牌捐給慈善機構做公益。至於比賽送的跑服,他則是大多捐給Salvation Army (救世軍) 這種回收舊衣轉送給貧民的組織。

對於現在的梅肯來說,跑步是他人生最重要而且永不停止的事,在2016年,他也給自己訂下了200場的目標。我們也期待他繼續突破更多的跑馬紀錄,帶給大家更多的激勵!

[註] 根據梅肯自己的統計,他在2013年的跑馬紀錄是255場。

Larry Macon於2016年4月29日完賽Rock ‘n’ Roll Nashville Marathon,這是他第1,655場馬拉松。 ©runrocknroll.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