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下一場馬拉松前,你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1
下一場馬拉松前,你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2
素食、葷食 哪種飲食型態對跑步表現較好﹖
3
認識 NIKE BREAKING2 的幕後英雄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下一場馬拉松前,你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2016-11-22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營養補給 運動營養

不用懷疑,想要成功完成一場馬拉松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在42.195的里程之中,有太多的機會去破壞這所謂的成功,其因素為何呢?

人體只有在肌肉、血液和肝臟中儲存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你又是一位追求速度的跑者,那麼在里程中,更容易感到飢餓。當身體能量消耗並開始感到飢餓時,整個人便很容易進入撞牆期或甚至想停下來的念頭。所以,在準備一場馬拉松時,除了身體的訓練,該如何讓儲存的碳水化合物不那麼快速消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那有解決的辦法嗎?首先,正確的馬拉松訓練是必要的,這個訓練並非指課表,而是讓身體適應我們所補給的能量。其次,在比賽之前,先儲存足夠之碳水化合物以助你整場的馬拉松能順利完賽。

準備一場馬拉松該注意的事 ©womensrunning

在比賽前儲存碳水化合物

在一本國際運動醫學雜誌上的一項有趣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倫敦馬拉松上跟隨了超過250名的跑者。他們發現只有百分之12的跑者在比賽結束前消耗了所儲存的碳水化合物,而那些消耗的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值為百分之13.4。
 
根據上列的數據,對於新手建議;以每公斤體重平均攝取7-10克的碳水化合物。這個份量雖然比大多數選手的習慣要來的多一些,但對於一個全程馬拉松來說是合宜的。而運動飲料除可以補充流失的水份之外,還可以將補充的電解質。透過運動飲料內所含的糖份加快身體的吸收,迅速回復流失的體液,根據實驗證明,飲料若含有5-8%的糖份可以加快水份進入體內的速度。

©stylecraze.com

別仰賴腎上腺素

有一個跑者曾說:它通過的第一個終點線完全是靠腎上腺素撐過去的。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主意。

首先,腎上腺素是只是短暫的高強度能量,通常是在一個很即時緊張的情況下產生,可以說是一個臨時抱佛腳的概念。如同考試一樣,我們的準備都是為了考試而讀,如果沒有一個確定的計畫,根本不會想實實在在地去準備。相反的,我們可以在比賽之前,結合這篇文章的技巧,開始制定一個計劃去練習。

在比賽當天不要嘗試新的事物

無論有多少跑步經驗或是距離的長短,都不要輕易嘗試穿新鞋、短褲或是食用不習慣的早餐等。否則即有可能在比賽之中感受到腸胃不適或是雙腳因新鞋的摩擦而造成破皮等問題。

©prodirectrunning.com

比賽前的練習

就像依著目標練習長跑、配速跑一樣,在比賽的前一天,我們都會再確認明天比賽的策略以及將要達到的目標。以確保在比賽的時候不會有太多的意外。

在執行目標的兩到三個月之間,不論飲食、或是外在的因素,建議都按照在比賽當日的規模去進行,不要做太多的變換。這樣也更能增加完賽的愉悅感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在比賽期間定期補充碳水化合物

在比賽中(或是當你練習的時候),吃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是很重要的。若攝取的不足夠,很有可能影響到你整體的表現。
 
在比賽之前,大多數的跑者需要攝取大約45到60克的碳水化合物,並且為了在每小時馬拉松中表現出最佳能力,也會補充凝膠代替碳水化來協助自己提高整體狀態以及減少上廁所的次數。
 
關於補充水分的部分,在期間至少要喝到大約4盎司的水,千萬別只單一飲用運動飲料,因為運動飲料會將身體的水分吸乾,若都沒有純水進入體內的話,容易造成脫水之現象。

©diabetescarecommunity.ca

有了這些策略,相信馬拉松在你的生活中會變得更簡單有趣,對於進階者來說也能更成功的掌握。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素食、葷食 哪種飲食型態對跑步表現較好﹖

2019-06-19
初鐵515跑步新知飲食方式飲食話題營養補給

無論做任何運動,營養補給都是影響運動表現相當重要的關鍵,對於注重日常飲食和補給的跑者當然也是。然而常見人們疑問「我吃素,營養足夠嗎﹖」「運動量大是不是要多吃肉﹖」「吃純素的選手哪有力氣比賽!﹖」事實上,今年新發表的一項研究比較純素者、蛋奶素和葷食者的運動表現,結果出爐恐怕會跌破你的眼鏡!

素食、葷食 哪種飲食型態對跑步表現較好﹖

吃素好還是吃葷好﹖哪種飲食有助或會損害你的運動表現﹖根據發表在2019年5月份國際運動營養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無論跑者遵循純素食、蛋奶素,或是葷食,他們的運動能力大致相同。對跑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在飲食上是否攝取到足夠的必需營養素,而非這些營養素從哪裡取得。

研究人員招募了76名休閒跑者,其中24名是純素食者、26名吃蛋奶素,另外26名則是葷食者,他們在研究之前擁有相似的訓練量,平均每週跑3次、時間共約3小時、週跑量約29.5公里。

另一方面,這些人無論遵守任何飲食類型,每天會攝取約2,150大卡熱量,而研究人員從三組跑者中發現到營養素分解有明顯的差異﹕雖然每個人的蛋白質攝取量大致相同,純素跑者的飲食比其他兩組更多碳水化合物、纖維、鎂、鐵、葉酸和維生素E,但純素跑者也比其他兩組少攝取脂肪和維生素B。儘管營養素分解有差,但研究發現不管哪一組,每個人的運動能力相似。

該研究合著作者、漢諾威萊布尼茨大學食品科學與人類營養研究所所長Andreas Hahn分析,無論跑者是純素、蛋奶素或葷食者,只要他們能獲取足夠的能量和營養,就能讓運動表現良好,而補充營養可以靠不同的飲食方式完成;換句話說,只要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素,你的跑步表現就不會受影響,即便是吃純素也能信心滿滿地當一名追求比賽成績的嚴肅跑者。

即便是純素者,也能信心滿滿地當一名追求比賽成績的嚴肅跑者

跑者如何補充足夠的營養素﹖

蛋白質

首先,跑者應該比一般人補充更多的蛋白質,才能幫助更有效地建立和維持肌肉。根據國際田徑總會(IAAF)近期聲明﹕跑者如果想保持或增加體重,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3-1.7克蛋白質(以60公斤成人計算,每天應攝取78-102克);如果跑者想保持肌肉質量,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6-2.4克蛋白質(以60公斤成人計算,每天應攝取96-144克)。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可做為跑步時的燃料,提供所需能量以避免遇到撞牆期。55%至65%的日常飲食熱量應來自碳水化合物。但要注意的是,這個數字因每個人跑量不同而異。

其他營養素

維生素、礦物質都對跑步表現有重大影響,例如鎂、維生素E、纖維、鐵等,無論遵循任何飲食方式都該加入它們。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認識 NIKE BREAKING2 的幕後英雄

2017-04-26
新聞馬拉松NIKE跑步話題

Nike特別專案副總裁Sandy Bodecker分享了Breaking2 如何重新定義跑步這項運動,並帶來其他更深遠的意義,人們渴望親眼見證運動員打破紀錄的輝煌時刻或者完成看似不可能的挑戰,這恰巧賦予了運動激情和魅力。“這一點非常重要,這讓比賽更富有吸引力和驚喜”, Nike特別專案副總裁Sandy Bodecker表示。“不斷超越,為突破而生!”     

NIKE BREAKING2

不斷超越,為突破而生!——Sandy Bodecker

對於Sandy Bodecker而言,“突破”就是指Breaking2 ,一項突破馬拉松2小時大關的大膽嘗試,目的在幫助跑者在兩個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目前的馬拉松世界紀錄是2:02:57)。“我是一個夢想家”, Sandy Bodecker表示,“我每天和其他夢想家們一起在一個鼓勵創新、挑戰常規的環境裡工作。” 35年前,Sandy Bodecker加入了Nike,成為了一名鞋款試穿測試協調員。之後,他領導了Nike第一個Global Football 業務。後來,參與開創公司極限運動業務,並擔任第一個全球設計主管。 

雖然Sandy Bodecker聲稱自己沉迷於兩小時跑完馬拉松項目多年(他甚至在左手腕內側刺了1:59:59的紋身),但他對超越極限的癡迷可以追溯到他剛剛記事的時候。事實上,他還會告訴你,他堅信自己生來就是為了超越極限的(或者,至少是打破常規)。“我克服的第一個極限,是在我學會走路之前”,他說道。當時,他從嬰兒車裡面悄悄溜出來,從紐約中央公園裡面爬了出去,一直爬到了中央公園西面的街道上。然後,一名員警發現了他,把他抱起來,交給了“近乎絕望的”保姆。

最近,Sandy Bodecker面臨著另外一個更加艱難的挑戰:戰勝癌症。雖然這是人生比賽的最後階段,但也要堅持下去,而且沒有什麼比爭取勝利更為重要了。“因為沒有第二名,所以你的全部重心,都是為了贏得勝利,從身體上和精神上全力以赴,絕不成為第二名。” 最終他勝利了。而且,正是這一次經歷,幫助他切身理解戰勝困難的感受。但是,世界上有那麼多紀錄等待打破,為什麼要單單去挑戰這一項目呢?“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是少數幾個一旦打破就可以改寫運動的挑戰之一” ,Sandy Bodecker表示。有兩個其他紀錄曾經重新定義了跑步:1954年突破的一英里跑4分鐘大關,以及1983年的百米首次跑進10秒的極限(官方公佈資料)。“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是最後一個巨大的且千載難逢的挑戰”,他表示。“它將影響跑者對長距離賽跑的看法,並重新審視人類的潛能。”

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一旦打破就可以改寫運動

要完成這一挑戰,需要絕佳的運動能力和良好的精神狀態,缺一不可。“卓越與良好的區別就在於精神狀態”, Sandy Bodecker表示。這就意味著,Nike所挑選的挑戰Breaking2 的運動員, Eliud Kipchoge、 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必須要有真正強烈的自信,相信自己具備該能力。這種自信源於他們對自己清楚的認識,他們已經為這一刻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堅信自己能夠在前所未有的短時間內跑完42.195公里。“如果他們沒有這種信念,將自己的全部精神和精力都傾注於此,他們就不會成功”,他表示。

為了幫助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成功挑戰這一難以逾越的極限,Sandy Bodecker和Breaking2團隊  制定了周密的訓練計畫、能量補充策略和創新產品助力他們完成這一挑戰。除了幫助人們重新審視人類的潛能,為跑步運動帶來新的動力,這次挑戰將為未來發展和目標設定注入強勁的趨勢。  

在所有的創新產品裡面,Sandy Bodecker對Nike Zoom Vaporfly Elite和Nike Zoom Vaporfly 4%  尤其感到自豪,前者採用全新Nike ZoomX中底科技,專為Breaking2而生;後者曾成功幫助力男女運動員在最近於波士頓舉辦的馬拉松大賽中大獲全勝。“這雙鞋最令人激動的點,在於它們能夠為菁英跑者提供可測量的性能優勢。”較之於Nike Zoom Streak 6(目前市場上Nike最快的比賽用鞋),Nike Zoom Vaporfly 4%能為跑者的跑步效率提升4%。    

整個挑戰項目過程中,我們收集到了的大量資料和深刻觀察,以及豐富的經驗累積,這些為我們提供了下一步可供探索和發明的創新領域”, Sandy Bodecker解釋道,“這最終會幫助我們為各種水平的運動員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對於Sandy Bodecker本人而言,在Breaking2 中的輝煌戰績,將為他過去傲人的表現再添一份榮耀。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