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壓縮衣褲,你真的需要嗎?
1
壓縮衣褲,你真的需要嗎?
2
ADA慈善路跑麗寶樂園賽道嘉年華   募553萬全額捐贈兒少單位
ADA慈善路跑麗寶樂園賽道嘉年華 募553萬全額捐贈兒少單位
3
認識跑步動態數據、讀懂跑步錶 用科學提升跑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壓縮衣褲,你真的需要嗎?

2016-11-30
知識庫 跑步 運動生理 運動配備 觀念

現在已經有不少運動健身的朋友對運動裝備的關注度開始逐漸提高,他們會認真挑選運動中所需要的裝備,比如壓縮衣,壓縮褲,跑鞋,護具等等。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外出跑步的你很有可能在路上會遇到穿著像緊身褲也像壓縮褲的跑者。於是你腦海中可能會問:「這究竟是緊身褲還是壓縮褲呢?」外觀上壓縮褲和緊身褲幾乎一樣,那到底壓縮褲與緊身褲這類的衣物有什麼不一樣?又該如何區分這類壓縮衣褲和緊身衣褲呢?

壓縮褲與緊身褲的差別

緊身衣褲

有一種說法,緊身衣褲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歐洲歷史上的婦女束腰的習俗。在20世紀初,緊身衣開始由從事馬戲和雜技表演的演員穿著,到如今演變出更多時尚的造型。可以說,緊身衣褲的製作初衷,是為了形態的美觀,並不強調功能性。
 
如今的運動緊身衣褲的作用就是減少身體在運動過程中肌肉的抖動,提供肌肉和關節支撐以及保暖排汗作用。緊身衣穿上後有的一定的緊迫感和壓縮感,有助於減少寬鬆衣物造成的累贅,用以追求更好的運動體驗。

緊身褲

壓縮衣褲

從類別上來講壓縮衣和緊身衣是同一個概念。因為緊身面料本身就具有壓縮效果(指的壓縮肌肉)。以至於壓縮衣物的品牌也會在商品的介紹會用到緊身等等的字眼。

壓縮衣褲(compression garment)亦稱壓力衣褲。早期的壓縮衣褲由特殊材料的拼接和不同針織手法製成,是醫療中的一種輔助手段。而運動中使用壓縮衣褲,最初僅限於用在跑步及游泳上,但很快就延伸到其他項目,包括:棒球、籃球、自行車、足球、高爾夫球、體操、橄欖球、滑雪、網球、舉重、摔角等。
 
壓縮衣褲透過變更面料彈力(絕大多數以聚酯與彈性纖維或尼龍與彈性纖維混紡的細支紗製作),使身體的某個部位感覺到的緊身效果與身體其他部位不同。比如在小腿肚處使用的梯度壓縮面料。這種面料的彈力是自下而上的,越往上相對的越鬆。這樣會加速血液快速流回心臟,使乳酸快速分解。

由此產生的與加速回心血流有關的一切都成為壓縮衣標榜的好處,例如提高血液為肌肉的供氧率,加速乳酸分解,減少腫脹,加速恢復等等。

如何辨別別緊身衣和壓縮衣?

首先是來自面料的差異。壓縮衣褲使用錦綸(80%或以下)+氨綸(20%或以上)製成,而緊身衣褲則更多的使用了滌綸(80%以上)+氨綸(20%以下)製成。氨綸成分更高,並且加之錦綸的超耐疲勞特性決定了壓縮衣的使用壽命更長。可能一般的緊身衣在穿幾次之後就開始變得鬆垮,彈性變弱,而壓縮衣的良好彈性則可以維持非常久。
 
另外是對肌肉的壓力差異。壓縮衣物穿上去之後,對比緊身衣物能明顯感覺到面料對肌肉的壓力更強,會有一種更緊湊的觸感。
以下兩點助你辨別兩者的差別以及選購時能更加明確。
 

  1. 價錢:由於成本和製作工藝上面的差異,壓縮衣會比緊身衣貴很多,壓縮褲的價錢平均在2000元到5000元不等,明顯比最500元到1500元左右的緊身褲要貴上一大截。
  2. 壓力:壓縮衣物相比緊身衣物的壓力會更大。由於壓縮褲採用梯度式的壓力設計,所以小腿部分的壓力會比較大。如上圖,緊身褲小腿位置的面料很容易就可以拉開,而壓縮褲需要很費力才可以拉開。

壓縮衣褲真的那麼好用嗎?

從功能來說,壓縮衣褲的確會比一般的緊身褲、運動衣物要全面。這些壓縮衣物擁有包括抗菌、 抗靜電、透氣性、耐磨性、濕度管理、易去污、恆溫、抗紫外線防曬等特性。
 
壓縮衣褲憑藉更好的貼合型能讓你無負擔地奔跑,另外其導汗性和透氣性也很出色,避免因為汗水而讓你不適;最後特別是現在這樣的秋冬季,壓縮褲能抵禦冷風直接衝擊到皮膚表面,防寒效果也不錯。
 
事實上,很多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雖然在比賽一般都是以短褲為主,並沒有特地去選用壓縮衣物,不過超長距離越野如UTMB中幾乎人人都穿(當然也有例外的)。運動員在運動之後,或者運動與運動之間,會喜歡穿上壓縮衣物,加快身體恢復,緩解疲勞。至於商家標榜的提昇運動表現,雖然有證據和案例支持這種說法,但支持這些說法的證據並不具公信力,許多科學家也持懷疑態度。
 
對於普通運動愛好者來說,最需要的是舒適、安全。壓縮衣物並非是必要的裝備之一,所以無須因為裝備而入手貴而不實用的壓縮衣。但假如你覺得壓縮衣物真有必要的話,在選擇購買跑步壓縮衣物時,有必要確認購買產品的壓力(mmHg) 等級、壓力分佈、丹尼數等信息,如果沒有標註這些相關數據的產品,似乎還是先確認清楚比較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A慈善路跑麗寶樂園賽道嘉年華 募553萬全額捐贈兒少單位

2022-12-13
親子運動活動路跑跑步話題

2022 第十屆 ADA 慈善路跑麗寶樂園賽道嘉年華 10 日在台中后里麗寶樂園順利落幕,這次慈善路跑共藉由熱愛運動的民眾的善心募集到 553 萬元,將全額捐贈給公益單位,打造全台最大慈善運動嘉年華。

ADA慈善路跑麗寶樂園賽道嘉年華   募553萬全額捐贈兒少單位
ADA慈善路跑麗寶樂園賽道嘉年華 募553萬全額捐贈兒少單位

張團畯、賈永婕領軍用運動做公益

這屆ADA慈善路跑吸引三千餘名民眾報名參加、攜手做公益,其中包含鐵人三項亞運選手張團畯、防疫女神賈永婕等人都蒞臨現場參與活動,領軍民眾讓大家看到「以運動做公益的力量」。

鐵人三項亞運選手張團畯肩負「鐵人奶爸」,推著女兒完成路跑活動
鐵人三項亞運選手張團畯肩負「鐵人奶爸」,推著女兒完成路跑活動
防疫女神賈永婕與老公王兆杰一起蒞臨現場
防疫女神賈永婕與老公王兆杰一起蒞臨現場

賽道特色:跑上賽車場、落羽松大道

此次路跑最大特色之一為賽道結合麗寶賽車場,讓跑者在賽道用雙腳競速、穿越維修賽車的 Pit 房,同時賽段也展出兩排競速賽車給跑者欣賞,讓跑者可以在運動做公益的同時,也能夠觀賞到賽車場的各種風貌。

在落羽松大道上,比賽日當天大太陽的好天氣,讓落羽松大道風景格外美麗,此外,孩子的書屋小朋友們更親自到賽道中發放氣球、為跑者加油,對跑者們的愛心表達最深的感謝。麗寶樂園外籍舞者也到賽道上為跑者加油喝采,吸引許多牽著小朋友,甚至推著嬰兒車的家長前來合影留念。

路跑最大特色之一為賽道結合麗寶賽車場
路跑最大特色之一為賽道結合麗寶賽車場
落羽松大道
落羽松大道

此次募集的 553 萬元將全額捐贈給孩子的書屋、小草書屋及慈懷基金會,讓孩子們能夠有更健康、快樂的生活。

孩子的書屋小朋友們親自到賽道中發放氣球、為跑者加油
孩子的書屋小朋友們親自到賽道中發放氣球、為跑者加油

資料來源/WAYPOIN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香港01
香港01

認識跑步動態數據、讀懂跑步錶 用科學提升跑力

2018-10-04
運動配備穿戴裝備跑步知識庫

過去 10 年科技發展迅速,穿戴運動裝置已逐漸普及,備有齊全「跑步動態Running Dynamic」數據的跑步錶十分流行。如果想提升跑力,擁有一隻完善的跑步錶只是開始,下一步是了解所得到數據其背後的意義,從而針對訓練,最終跑得更好。請注意,「好」並不單純地指提高速度。遠離傷患,比跑得快更重要!

現代跑步錶偉大的地方,在於透過跑步動態數據量化各種身體狀況,讓跑者更能掌握自己的優點及缺點,從而確認下一階段的訓練方向。很多網站及書籍都有跑步動態數據的解說,就不在此重複講解了。在文章最後部分,會列出跑步科學術語,如想詳細了解,可自行 google 一下。

認識跑步動態數據 讀懂跑步錶提升跑力

個案分析

這次從真實個案和大家實戰一下。以下是兩位跑者的練習數據:跑者 A 跑了 15公里,跑者 B 跑了 12公里。兩位跑者以相同速度(4分52秒/公里),一起完成前 10公里的練習。兩者數據分別如下:

跑者 A 
身高:169公分
心率:160bpm(次/分鐘,平均),180bpm (最高)
步頻:176spm (步/分鐘,平均),183spm (最高)
步距:128公分
垂直振幅:9.5厘米
移動參數:7.3%
觸地時間:252ms

跑者 B
身高:167公分
心率:165bpm(平均),181bpm(最高)
步頻:181spm(平均),194spm(最高)
步距:110公分
垂直振幅:7.3厘米
移動參數:6.4%
觸地時間:231ms

差異性

分辨跑步技術的優劣,往往著眼於步頻、步距及垂直振幅(身體重心垂直移動幅度)。因為高步頻、大步距及低振幅,跑步效率就越高。但以上3個數據都會被人體的差異性所影響。

身材高大的跑者,步頻相對較低。以兩位前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為例,Tegla Loroupe 於1998年以 2:20:43 刷新全馬的世界紀錄,這位肯亞跑者身高156cm,步頻約200spm;而英國跑者Paula Radcliffe 於2003年創下當時最快的全馬時間2:15:25,她身高173cm,步頻約190spm。

為了減低垂直振幅,有些跑者會刻意縮減步距。另外,加速時加大了步距,也是垂直振幅下降不了的原因。由此可見,這 3 個數據並非單純越低越好。真正追求的,應該是每步的垂直振幅很低,同時步距又可以加大。

終極指標
因差異性的影響,移動參數(亦稱垂直比例,Vertical Ratio, VR) 就最具參考性了。這數據的公式是:垂直振幅 / 步距 x 100%,這是成本效益比的概念,其中成本是垂直振幅,而效率是移動的距離。移動參數越低,代表技術越好,越能確保跑者把能量用於向前而非向上。

移動參數範圍(%) ©RunningQuotient

以上兩位跑者的技術水平都屬於良好,而跑者B的移動參數是6.4%,較跑者A略低,跑步技術較優秀。長跑運動的組成部分,除了技術外還有體能,所以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都是一個參考數值。

最大攝氧量 ©家保

除了跑步錶能提供全面數據外,市場上也有同類功能的手機apps,有些更是自家研發技術,能夠分析出跑者的跑力。

RunningQuotient 的跑力分析 ©家保

跑步經濟

從兩者的定義就能了解到,最大攝氧量只是「體能強弱」的指標,數值愈高代表體能愈好。而跑力是跑者「整體實力」的指標,綜合跑者各種動態數據,得出跑力值。若兩者相差越小,代表跑步的經濟性越高。

一般而言,跑者最大攝氧量值較跑力值高,代表體能水平較佳,但技術有改善空間,可助提升跑步的經濟性。如果最大攝氧量比跑力值低,這代表跑者技術水平相對較佳,跑步經濟性極為優異。

當知道「跑步經濟」的水平後,就可以釐定練習重心應注重於「體能」或「技術」上了。

最大攝氧量圖 ©家保

善用科技

香港的跑步文化已非常成熟,也不缺乏有素質的跑者。但為什麼還未像日本及台灣般,跑出一位世界知名的平民跑手呢?同屬亞洲人的體格,究竟香港跑手還欠缺什麼呢?

科學化訓練於歐、美及亞洲很多國家,都經已被廣泛運用。以上所提及的一切並不是嶄新的資訊,網上亦能找到相關的資料。本文希望透過個案分析,展示數據的實際應用,從科學化角度,提供多一個方法,提升跑步水平。

跑步科學術語
活動層級 Activity Class, AC
疲勞指數 Fatigue Index
步頻 Cadence, Cad
運動後過耗氧量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EPOC
體能指數 Fitness Index
觸地時間 Ground Contact Time, GCT
雙腳觸地平衡 Ground Contact Balance, GCB
心率 Heart Rate, HR
心率變異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最大心率 Max Heart Rate, MHR
安靜心率 Rest Heart Rate, RHR
儲備心率 Heart Rate Reserve, HRR
心率區間 Heart Rate Zone, HR Zone
乳酸閾值 Lactic Threshold, LT
閾值心率 Threshold Heart Rate, THR
配速 Running Pace, Pace
恢復時間 Recovery Time
呼吸交換率 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 RER
訓練量 Training Load, TL
訓練效果 Training Effect, TE
最大攝氧量 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
垂直振幅 Vertical Oscilation, VO
移動參數(垂直比例)Vertical Ratio, VR

參考來源/UESCA Running Certification、跑者都應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撰文/家保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體育」

/ 關於香港01 /
香港01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