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一天12分鐘高強度燃脂訓練,跟多餘的贅肉說再見
1
一天12分鐘高強度燃脂訓練,跟多餘的贅肉說再見
2
對健身訓練感到厭倦了嗎?這10招能有效找回運動的新鮮感!
3
掌撐棒式轉體 TORSO TWIST ON ALL FOURS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天12分鐘高強度燃脂訓練,跟多餘的贅肉說再見

2016-12-02
知識庫 健身 初階訓練 徒手訓練 間歇訓練 訓練動作 核心訓練 減脂 爆發力 有氧運動 無氧運動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都無法抽出時間來運動並雕塑身型,連空出最少的30分鐘都覺得有困難,Krista Stryker是一位美國私人健身教練,她擁有NSCA美國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的專業級正證照,她創立了一套12分鐘高強度的訓練方式(HIIT),幫助給平時沒有太多餘時間上健身房的人可以做得訓練,不管在任何地方或是任何時間點,只要抽出12分鐘來,就可以進行一個高強度的全身鍛鍊。

Krista Stryker ©myfitstation.com

以下每一組動作重複3次,每一組都重複:執行動作30秒,中間休息10秒。
 

 1  Long Jump Squat 深蹲跳遠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後下蹲,雙手放在胸前握拳。
步驟2:站起來往前跳耀,像是一個原地跳遠的動作。
步驟3:回到下蹲位置,再次準備起身跳耀。

Long Jump Squat ©mindbodygreen.com

 2  Boxer Push-Ups 交叉伏地挺身

步驟1:四肢撐地呈伏地挺身姿勢。
步驟2:做一下伏地挺身後起來,再將右腳往前去觸碰左膝蓋。
步驟3:再做一次伏地挺身,再將右腳往前去觸碰左膝蓋,不斷重複。

Boxer Push-Ups ©mindbodygreen.com

 3  Line Sprints 短距離衝刺

做法:找一個相隔15公尺的距離,利用最快的速度進行折返跑。

Line Sprints ©mindbodygreen.com

 4  Speed Skater Lunges 滑式弓箭步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將右腳打直伸出,呈現弓箭步的姿勢。
步驟2:往上跳躍,並將同一個姿勢換到另一邊來執行,過程中保持腹部收緊。

Speed Skater Lunges ©mindbodygreen.com

 5  Candlestick Burpees 肩倒立波比跳

步驟1:以躺姿的方式躺在地上,雙腿打直,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步驟2:將核心用力,雙腿、背部抬離地面,並將雙腿與地面呈90度。
步驟3:再將雙腿放下,立刻起身站穩網上跳躍並拍手。

Candlestick Burpees ©mindbodygreen.com

 6  Pike Jumps 屈體跳躍

步驟1:像青蛙一樣的姿勢,雙手撐地,推腿下蹲打開。
步驟2:將雙腿夾緊用力往上蹬,越高愈好,過程中保持手臂用力,雙腿夾緊。

Pike Jumps ©mindbodygreen.com

Krista Stryker:「剛開始,雖然會感受到很困難,但是當你感受到脂肪開始燃燒時,你會看到結果,你必須告訴自己你可以的!」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對健身訓練感到厭倦了嗎?這10招能有效找回運動的新鮮感!

2018-12-06
話題觀念間歇訓練健走健身

相信進入健身房或運動一段時間的你,都會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運動訓練產生厭倦感,甚至於有萌生不想運動的想法,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的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度至強烈有氧運動(或每天約20分鐘)以及兩天肌肉強化活動,但CDC估計接近80%的民眾不符合這些建議。但幸運的是根據2011年衛生部臨床試驗研究中心和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416,175人(199,265位男性和216,910位女性)作出一項分析發現,每周採用中等強度運動平均92分鐘或每日運動15分鐘,就能降低死亡率4%預期壽命延長3年的好處。但還是建議大家盡可能找出時間,達到CDC的建議運動時間。然而,運動除了沒時間之外,還會因為運動模式變化太少而產生倦怠感,以下這10個方式就能讓你找回運動的動力與新鮮感。

對健身訓練感到厭煩了嗎?這10招能有效找回運動的新鮮感!

 方式  1 加入間歇性訓練
一般來說大家都會採用較固定的訓練步驟與模式,但久而久之身體就會開始適應,進而讓成效大幅的降低,這時後你就會覺得運動好像沒什麼成就感;現在,你不如在課程中就加入一些間歇式訓練,除了可以將燃燒卡路里的效率極大化之外,還能破壞肌肉的適應狀況,讓肌肉纖維重新成長。

 方式  2 換一下通勤方式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資料,台灣人平均每天花2個小時以上在上下班通勤,試想我們是否能利用通勤的時間運動呢?例如早兩站下車用走的上下班,這樣就能每天產生30分鐘左右的運動時間,或是每週有1-2天騎單車上班,這樣的改變就能讓你的運動時間增加,並改善身體狀況。

偶爾騎單車上下班,除了健康還能更環保。

 方法  3 多運用散步開會
很多的公司都會採用坐著開會的習慣,但你知道蘋果之父賈伯斯(Steve Jobs)與FB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它們有個共通點,就是喜歡走路開會。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人員針對 176 位學生與成人進行多種測試,結果發現測試者不管在室內跑步機上行走,或是漫步在空氣清新的戶外,其創意發想成果都要比久坐者好上一倍以上。

 方法  4 找個朋友一起運動
一個人運動總會有想要偷懶的時後,這時,不如找個久而未見的朋友一起出來跑步或上健身房吧!而不是讓你在運動與社交這兩區塊內作選擇,甚至於加入一些健身或跑步社團,讓運動能夠更加豐富有趣吧!

 方法  5 利用社交媒體
現在人都很依賴網路與人際關係作連結,你是否也常常透過Facebook看到老朋友或同學在幹什麼?除了可以了解大家在幹什麼之外,你也可以運用社交軟體發佈你要晨跑的決定,甚至也可以用它來做為號召平台,招募朋友們一起加入運動挑戰賽。

 方法  6 記錄自己的進度
如果你是一個控制狂,那十分建議你去買個記步器或是智慧運動手錶,它將會每天記錄你的運動狀況與日常進度,有的還會有鼓勵運動的功能模式,讓你每天都能達到設定的運動目標。

 方法  7 嘗試新的運動
運動的項目盡可能不要侷限於你所熟悉的運動技巧,嘗試一些新的課程或運動項目,除了可以增加肢體的靈活性與認識新朋友之外,還能讓你的身體肌肉不會那麼快速的習慣一套訓練模式,這對於運動心理與生理都適有極大的幫助。

來點不同的運動項目與挑戰,可以讓你重拾運動樂趣。

 方法  8 看電視也能動
通常我們一回到家就是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甚至於有時後還會抱著零食與飲料,不知不覺得就讓自己吃下多餘的熱量,這時後不如讓自己利用廣告時間作些運動,例如平板撐體、伏地挺身、徒手深蹲或仰臥起坐等自重訓練項目,適度的燃燒熱量控制體重。

 方法  9 多走樓梯較健康
無論是捷運站或是到辦公室你都是搭乘電梯與手扶梯嗎?一週內不如挑個幾天走樓梯看看,走樓梯可以讓你的下半身肌群獲得訓練並提高心率,這樣除了可以更以效率的燃燒卡路里與訓練肌力之外,還能讓心臟與血管獲得較健康的律動。

 方法  10 盡量少坐多走
我們大多數的人一天裡面有大約9-10個小時在辦公室,那要如何運用這些時間來做運動呢?你可以從發E-mail或Line給同事的習慣,改變為走路到他的位子面對面的聊天與溝通,另外,午餐時間也盡可能不要邊看電腦邊吃著便當,多運用午間休息時間出去散步會比較好。

資料來源/Fitness Magazine、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掌撐棒式轉體 TORSO TWIST ON ALL FOURS

2016-06-01
訓練動作核心訓練初階訓練健身動學堂

掌撐棒式轉體 (Torso Twist on All Fours)是一個上半身的訓練。藉由左右手沿著身體向上延伸,帶動左右兩側腰部的肌肉,使肌肉方能得到伸展。

掌撐棒式轉體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雙腳與肩同寬,肚子收緊預備。

STEP 2 左手穿過

左手從底下穿過至右邊,左肩及腰部也要跟著轉動。

STEP 3 往左上方延伸

上半身再轉回,往左上方延伸,停留5秒。

STEP 4 右手穿過

右手從底下穿過至左邊,右肩及腰部也要跟著轉動。

STEP 5 往右上方延伸

上半身再轉回,往右上方延伸,停留5秒,左右輪替,做1分鐘。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