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自由車一哥自創品牌 車手專業闖出市場一片天
1
自由車一哥自創品牌 車手專業闖出市場一片天
2
美國運動醫學會:2017健身趨勢 穿戴科技正當紅
3
環法第九站!!Team GIANT-Alpecin選手Tom Dumoulin冰雹大雨中勇奪單站冠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自由車一哥自創品牌 車手專業闖出市場一片天

2016-12-12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運動器材

運動員是一種極度依賴身體條件的職業,一般來說,年紀很輕就能開始,不過,不管是受傷還是身體狀況變差,平均職業壽命總是不長,無論光環再大、地位再高,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終究有告終的一天,這時,你會選擇轉職還是繼續在業內發展?

最典型也最理所當然的運動員轉職就是教練,不過教練一職並非人人可當,職缺也不多,多數運動員退役之後,多數是改行從事其他職業,從鎂光燈之前消失。

不過,也有人反其道而行,選擇另闢蹊徑,以自創品牌的方式再造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二春。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籃球之神喬丹(Michael Jordan)與中國體操王子李寧;而在2016時代騎輪節的會場,在眾多攤商之中,我們見到不同時期的台灣自由車一哥賴冠華與巫帛宏,分別推出了自己的服飾品牌「WAST」與「BIKE SOUL」。

現年35歲的賴冠華曾是台灣首支二級車隊,亞洲捷安特職業車隊的隊長,職業生涯長達16年,於2012年初退役之後開始經營品牌代理的貿易生意,後於2014年推出自創品牌WAST一砲而紅,獨特的設計風格成為眾多車友熱愛的款式,在2016時代騎輪節的會場,筆者就見到好幾位車友穿著WAST的車衣,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賴冠華說:「WAST這個品牌我在2012年就註冊了,不過到了14年才開始上市。雖然不是一開始就接觸,服飾類始終是我喜歡的項目,因為它是比較接近個人化的東西。WAST這個公司本來是做代理貿易生意,後來接觸服飾製造業的面料和車工的工藝等等項目做出興趣,才完全投入、逐漸轉為自創服飾品牌。」而命名的由來主要的用意是希望看到這品牌的人會發出「WOW, FAST」這樣的讚嘆,一方面則是與他的名字「華」諧音。

另外,他們還有一個品牌VAGUS LION(迷走獅),是由於賴冠華是獅子座,於是創造一個可愛的獅子造型做成品牌象徵,與WAST採取雙品牌的策略,相輔相成。

賴冠華於2016時代騎輪節展示自創品牌WAST商品。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自創品牌是一個會讓人無法抗拒而投身的地獄

對於賴冠華來說,自創品牌是一個地獄,除了大量資金的投入,更讓他感到筋疲力盡的是精神方面的損耗,不過,看起來他卻甘之如飴。他說:「衣服類的失敗不像車架或其他單車零件一樣,一開模就要大量生產才行,一失敗就是幾十萬的投入,衣服類的話頂多就是一套一套重來,不停地打樣重試而已。衣服類的成本比較低,而且創造出來的是比較個人化的東西,不像單車零件要考量的層面那麼多,還比較無法做出個人化的樣式或顏色。服飾設計比較符合我的個性,我在當選手時,就一直不滿意車隊的衣服無法做出很好的版型。在國外和其他車隊競爭時,穿上自己的隊服就是一種自信的展現,不管你成績怎樣,至少在場上亮相,若衣服很突出就可以先給對方一個下馬威,而我們當時車隊所提供的隊服,在當時可能因為種種因素,用料和設計都不及一些世界一流車隊看起來那麼科技那麼好看,實在覺得很可惜。」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踏上了自創品牌這條路。

個性化設計 造成熱議

賴冠華對於個性化有著極度的執著。他說,現在已經有許多小品牌冒出來了,不過在13、14年時還沒有比較個人化而且很頂尖的單衣出現,因此,他就很注重自己所開發車衣的設計,一定要很有個性,於是他一開始就推出迷彩風格的設計。他觀察當時車衣市場,認為還沒有人做的街頭風格可以成功,於是大膽導入,將街頭設計融入競賽版型和材質(而非休閒版型)。競賽的版型一般都比較素雅,賴冠華突破傳統融入街頭風格,由於設計極為特殊搶眼,一發表即造成話題,剛好14年環法賽有一個車隊隊服也走迷彩風,WAST領先推出迷彩競賽款車衣,造成網友熱議,成功打出知名度。

WAST以迷彩風車衣打出名號。 ©WAST

堅持風格 從谷底翻身

賴冠華將自己的車衣系列命名為「W」,這個「Collection」今年已經演進到了W5,也就是第五代。與第五代相較,他承認第一代的車衣不管做工還是設計都比較粗糙一點,因為工藝技術是沒有峰頂的,他對於品質非常要求,也投入非常多時間研究新的車衣技術,車工、面料等等都會一直進步,因此他的車衣系列也一直在進化。創業維艱,WAST剛開始銷售狀況並不佳,不過賴冠華知道,這是他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的事業,於是他咬緊牙關繼續衝,終於到了一年之後、第三代開始轉虧為盈。賴冠華說,他當時賠到銀行戶頭只剩五萬元,慘狀只能以「走在懸崖邊」來形容。雖然狀況如此危急,但他仍不放棄,因為他「知道自己會成功」。他說WAST一直堅持走迷彩風,到了W3時,「版型和面料都已經是世界級的了。」於是,他終於谷底翻身,甚至「一年內賺進3百萬」。

由於一開始便走網路銷售,WAST的顧客除了台灣之外,遍佈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國家。從臉書崛起的WAST,現在也已經架設了官網,即將於明年初開張。兩年來,WAST的獨特風格已經培養了不少忠實粉絲,會一代一代追逐他們新發表的產品,並消費支持。賴冠華說,他們的車衣年間銷售都很平均,唯一的高峰期是在6月,因為那是要熱起來的季節,表示更多人會去騎車,除此之外其他月份都有一定的銷量,表示有一群顧客都有在定期關注他們的消息並消費。

以女性銷售男性車衣 成功闖出一片天

WAST的行銷手法也很特殊,一律以女生穿車衣展示,銷售給男性市場,但是到了W3才有女性車衣的問世,如今男女車衣的銷售已經平分秋色。賴冠華表示,他們的女性車衣最獨特的部分就是非常性感,能突顯女性身材的魅力,「能短就短、能透就透、能窄就窄、能緊就緊」。因此,他們會要求消費者一定要提供身高體重等資訊,若是數據不對他們就不會將產品銷售出去,穿對尺寸也是WAST對於產品形象的堅持。賴冠華表示,現在的面料延展性很高,可以容許穿比較小的尺寸,看起來就很貼很好看,像現在國際級的環法賽,世界一流的車隊隊服拿起來也是很小件,卻可以給一個180、190公分高的選手穿。

WAST找來知名女性單車客如松哥與Sunny Ann代言拍攝。 ©Facebook/WAST

在風格方面,WAST從W5開始走線條設計,W5之後的W-B.B.系列走單色風格,而2017的設計主題則是反光,所有設計都跟反光有關。賴冠華表示,以反光襪而言,台灣可說沒有人敢做,因為技術難度很高,襪子本身是伸縮性很高的織品,壓在襪子上的反光片材質必須拉了之後不能裂開才算合格,失敗率非常高。

展望未來,WAST的主力商品當然是車衣,不過會朝更多元發展,開發如T恤、休閒褲和牛仔褲之類的服飾,也會有更多街頭風格的設計。不過,由於牛仔褲的開發門檻比較高,必須有很高的數量廠商才會接單,WAST還需要培養更多忠實粉絲,不過賴冠華認為明年一定會推出這類商品。因為賴冠華本身車手的身份,他能夠打造出更適合騎車的車衣款式,另外他對於設計獨到的眼光與熱情,也讓產品具備時尚性與獨特性,他還找來一位日本設計師,讓他的研發設計團隊更壯大更有國際觀。他希望,WAST在未來能夠成為國際時尚品牌,向世界知名品牌Rapha看齊。

賴冠華女友就是最佳模特。 ©Facebook/WAST

回饋社會 角色互換成為贊助者

由於品牌經營有成,現在的賴冠華也成了贊助者,回饋給更多運動員。例如網路人氣單車客Sunny Ann,有趣的是Sunny從WAST草創時期就是忠實粉絲,會追著買WAST商品,賴冠華認為她的形象很正向很有感染力,且對於騎車有很高度的熱誠,於是決定贊助她。而在車隊方面,如啟英高中、中壢國中等校則是以半贊助的方式給予支持,除了提供成本價優惠,他還回饋成本價一半的費用給車隊。

另外,他還贊助伊朗的車隊,提供品質與國際職業賽事相同的車衣,將品牌認同度拓展到國際,而其實,是伊朗選手來台參賽時看到WAST的車衣,進而來找賴冠華談贊助。能夠被國際職業選手認同肯定,他覺得實在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與被一般消費者認同感覺完全不一樣,不過肯定也帶來更大的責任感,對於自身品牌的品質更是一項挑戰,是推動自己不斷進步的動力。也由於贊助關係,他有機會前往國際賽事觀摩各大車隊的車衣,他表示,設計很容易學習,而魔鬼是藏在車工裡,沒有親身摸過那些國際職業車隊的隊服,沒有進到工廠裡看到機台和實際製造的情形,你不會知道它們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這些也都是在當車手時無從得知的寶貴經驗。

W-B.B.系列走單色塊面設計 ©Facebook/WAST

還是一線選手的巫帛宏,目前已經將戰場移轉到中國,不過他還是心繫台灣。其實,早在大學時期,他就開始有自創品牌的想法,不想轉換跑道之後人生才又重新開始,希望退役之前就有自己的事業。因為在腳踏車界久了,自由慣了不喜歡被拘束,也不想退役之後去當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於是就毅然決然創立品牌,從事自行車服飾開發。身為一位職業車手,車衣是理所當然的品牌主力,除了熟悉所需的各種知識,知道怎樣的衣服穿起來比較舒服,他也希望把自己的想法發揮在其中。一開始也有許多廠商找他配合,想用他的品牌來開發車架或其他配件產品,不過他覺得還是想從自己比較能掌握的車衣著手,於是就在2015年創立了自己的品牌。

巫帛宏與老婆黃亭茵在2016時代騎輪節展示自己的品牌BIKE SOUL。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單車就是巫帛宏的生命與靈魂

其實,巫帛宏還有開咖啡店的想法,不過現在的他長時間都必須待在中國,因此暫時將開店計畫擱置。對巫帛宏而言,單車就是他的生命與靈魂,因此取名「BIKE SOUL」,這也是他的人生寫照。而這個品牌產品不僅限於車衣,所有人身部品都會是他這個品牌會經營的項目。除了BIKE SOUL,巫帛宏另外還註冊了SCB這個自創品牌LOGO,S代表巫帛宏專長「衝刺」、C代表冠軍,而B則是bike與他名字第二字的讀音,所以,他同樣是以雙品牌的方式經營自己的產品線。除了在台灣,他也在大陸註冊了這些品牌,期望未來在中國也能拓展自己的品牌市場。

引領潮流 物美價廉

巫帛宏表示,自己比較喜歡「潮」的事物,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夠引領潮流。另外,他希望自己的品牌是有價值性的,因此他都是以限量的方式,並儘可能親手將商品交給買家。在材質方面,巫帛宏也投入許多精力研究,並一一親身試穿過,且花費許多時間修改版型,確保其舒適性,並以獨特的設計款式與限量的方式,一款頂多生產50件,讓大家穿出去不會撞衫。

價位方面,BIKE SOUL走的是中價位,巫帛宏希望消費者能夠以相對親民的價格來擁有他們品質媲美世界一流品牌的限量商品,能夠讓大家覺得物超所值。在品項方面,除了車衣、手套、襪子,他還推出過T恤產品,將車衣的概念融入,例如後方有設計口袋,獨特風格也造成搶購。

顏色亮眼的設計 ©Facebook/巫帛宏 & Bike Soul

設計自己來 提攜後進

對於設計也很有想法的巫帛宏,會用手繪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畫下來,接著他再去找設計師或廠商討論,請他們把他的概念執行出來。他平時就很愛看各種車衣的設計,也隨時關注世界流行潮流,自己動手便是自然而然的事。目前他已經推出第二代款式,總共有四種顏色,他還幫自己加入的場地同好會設計了一款連身衣,並希望藉由此舉推動更多同好來參與自由車場地賽的運動。

在銷售方面,除了在網路如FB粉絲頁做銷售,BIKE SOUL也在全台各地少量車店做販售。巫帛宏表示,他不輕易將自家商品放給店家,因為商品本身利潤空間就不多,每一家車店都是他親身嚴選的,確保他的品牌不會被削價競爭,維護其服務品質。而販售方面,由於明年巫帛宏也大多在中國,他會找一位人員來專門負責。在推廣上,他則刻意避開漂亮的show girl,而找新進選手來穿著拍攝,除了專業性的加乘,還能提攜這些選手,增加他們的曝光度。

巫帛宏說:「我明年在中國賽事很多,還是會很忙,沒辦法完全投入品牌經營,不過設計還是會自己來,明年除了T恤還準備推出一款嶄新材質的車衣,請大家拭目以待!」

BIKE SOUL/場地同好會聯名車衣。 ©Facebook/巫帛宏 & Bike Soul

商品/購買資訊
WAST https://www.facebook.com/wast.tw/
巫帛宏 & Bike soul https://www.facebook.com/BikeSoulTW/

撰文/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運動醫學會:2017健身趨勢 穿戴科技正當紅

2016-11-22
趨勢健身跑步新聞穿戴裝備戶外運動話題

沒有戴上你的健身追踪器,你就無法外出運動?如果是如此,你就是正在快速增長中、使用科技收集日常健康指標數據的消費者群體之一。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近日宣布其2017年度健身趨勢預測報告,而不出意料之外的是,運動專家們認為,穿戴科技將再次成為來年的健身趨勢龍頭。此結果發佈在2016年11/12月號的ACSM健康與健美雜誌中的《2017年健身趨勢全球調查》一文中。

2017年,穿戴科技仍將會是健身要角。

「科技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地使用可穿戴設備或智能手機來記錄所跑/走的步數或卡路里,」這項調查的主持人、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亞特蘭大分校教育與人力發展學院副院長華特·湯普森 (Walter R. Thompson) 博士說道。「透過可穿戴科技配備所收集到的健康數據,可用於通知使用者關於他們自己當前的體適能指數,並幫助他們做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

這項已經邁入第十一年的調查,由全球超過1,800名、大部分都通過ACSM認證的健康和健身專業人員來參與完成,旨在揭示各種健身環境的趨勢。ACSM選擇了42個潛在趨勢,不過只列名和發表了前20名。

「身體重量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和受過正統教育、認證且有經驗的健身專業人員在調查中也保持高度排名,」湯普森說,「這些趨勢反映出消費者仍持續對力量訓練和功能性健身訓練保持強烈興趣。」

2017年ACSM十大健身趨勢是:

 1  穿戴式科技

包括運動追踪器、智能手錶、心率監測設備和GPS追蹤設備。穿戴式科技去年一進入即登上榜首,顯示這個潮流正以銳不可當的趨勢席捲世界,當然,科技大廠和運動品牌的推陳出新和強勢行銷手法也強勁地推動了這個態勢。

©Nike

 2  身體重量訓練

身體重量訓練用到的器材或設備非常少或免費,使其更容易執行。這項運動不僅僅是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這項趨勢讓人們來執行「回到最基本」的訓練方式。

 3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高強度間歇訓練是由時間短但強度高的訓練,中間搭配幾次短暫的休息或恢復,整個鍛鍊課表通常在不到30分鐘內就完成。

 4  學有專精和經驗老道的健身專業人員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提供健康和健身證照認證的機構,得到認證的健身教練也可能良莠不齊,消費者應該謹慎選擇通過美國國家認證機構(NCCA)所認可的證照認證計劃執行單位(如ACSM)來認證的專業人員。而美國運動醫學學院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負盛名的健身認證組織之一,其認證程序嚴謹,值得信賴。

 5  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仍然是許多健身中心的核心重點。整合性肌力訓練是所有體能水平和性別的完整鍛鍊計劃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基本組成部分還有有氧運動和靈活性。)

 6  團體訓練

團體訓練教練藉由自行設計的團體訓練課程教導、引領並激勵參與學員。團隊課程旨在對於不同體適能水平的人都有激勵性質且有效。透過教練所使用的帶領技巧,幫助團體中的每一個人實現其健身目標。

 7  運動是良藥

運動可以治病是一項當紅的全球性健康倡議議題,其重點是鼓勵基層保健醫生和其他醫療保健提供者在為患者設計治療計劃時將運動納入其中,並將其患者轉介給運動專業人員來做服務。

 8  瑜伽

瑜伽擁有悠久而古老的傳統,並利用一系列特定的身體姿勢幫助身體更健康和放鬆。關於瑜伽的基本概念和流派,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和這篇。

 9  私人健身教練課程

因為種種因素,現在有更多人選擇私人健身教練而非團體課程。近來,也有越來越多學生主修運動學,這表明他們正在準備自己在私人健身教練等等健康產業的職業生涯。而這些私人教練的教育、培訓和適當的資格認證對於僱用他們的健康和健身機構變得越來越重要。

 10  運動和減重

除了營養的控制,運動鍛鍊也是一個優質減重計劃的關鍵要素之一。越來越多提供減重計劃的健康和健身專業人士將規律運動和熱量限制納入其客戶的體重控制計劃中。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環法第九站!!Team GIANT-Alpecin選手Tom Dumoulin冰雹大雨中勇奪單站冠軍

2016-07-14
賽事戶外運動話題新聞單車

Team Giant-Alpecin選手Tom Dumoulin (都穆林)於7/10禮拜天在環法賽於安多拉高山上的賽站獲得另人印象深刻的單站勝利。 這位25歲的荷蘭籍選手騎著TCR Advanced SL於最後一個爬坡,在大雨與冰雹襲擊下發動攻擊,甩開另外兩外試圖追上他的爬坡高手Rui Costa 與Rafal Majka,獲得第9站單站冠軍。

在猛烈的大雨與冰雹下,僅靠著Giant-Rev-安全帽的庇護,都穆林展現他計時賽專家的本領,抵擋追趕者直到終點,在這個三週賽事中最艱難的賽站,為他目前職業生涯中畫下最偉大的勝利。

這個勝利,讓都穆林成為少數能在環法、環義與環西班牙這三大賽都獲得過單站冠軍的選手。都穆林表示:「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天,在安多拉贏得環法中最困難的賽站,太棒了!!!」

對Tom-Dumoulin來說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天

這一站184公里,從西班牙出發,最後10公里必須爬上HC級坡(HC級 - 難度最高等級,此段平均坡度7.2%),在安多拉(法國與西班牙邊界,庇里牛斯山上的小國家)的Arcalis結束。都穆林是這一站中,很早就攻擊出去的突圍集團之一,最多領先主集團多達9分鐘的差距。比賽尾聲,領先集團一連串混亂的攻擊後,他選擇在最後12公里衝了出去,在爬坡半途拉開與領先集團約1分鐘的差距,領先主集團最多約9分半鐘。
在猛烈的大雨與冰雹下,僅靠著Giant Rev 安全帽的庇護,都穆林展現他計時賽專家的本領,抵擋追趕者直到終點,在這個三週賽事中最艱難的賽站,為他目前職業生涯中畫下最偉大的勝利。
 
「我下定決心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在每一個踩踏, 沉浸在非常煎熬的過程,沒時間去注意外在天候,大雨、冰雹對我沒有太多影響。」
 
環法第一週都穆林騎得非常辛苦,這對於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激勵。「我對於自己在環法第一週的表現不滿意,但隊友不斷給予我鼓勵。現在我在最困難的賽站之一獲得勝利,我對於我們車隊與自己感到非常驕傲。」
 
都穆林的隊友Warren Barguil(巴吉爾)則緊跟著GC領先選手們,在這9天辛苦的賽事後,目前在個人總成績上排名第15。

25歲的荷蘭籍選手Tom Dumoulin騎著TCR Advanced SL於最後一個爬坡,在大雨與冰雹襲擊下發動攻擊,甩開另外兩外試圖追上他的爬坡高手Rui Costa 與Rafal Majka,獲得第9站單站冠軍。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