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環杜拜第三站 科爾布雷利衝出單站第三
1
環杜拜第三站 科爾布雷利衝出單站第三
2
福斯商旅T6.1 Caravelle
單車補給/旅行 專業運將首選:福斯商旅T6.1 Caravelle
3
想提升自行車騎乘效率與速度?別忽略這3大基本技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環杜拜第三站 科爾布雷利衝出單站第三

2017-02-02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賽事

環杜拜賽程來到里程數最長的第三站,兩百公里整。
 
在開賽20公里後,形成本站四人領先集團,巴林美利達好手盧卡·比貝爾尼克(Luka Pibernik)也參與了這一波攻擊,兩度拿下斯洛維尼亞國家公路冠軍的他,與其他三名勇兔,開啟了百公里的漫漫長征。
 
而選手們本日的考驗艱鉅,強側風捲起的黃沙,不僅降低了前方的能見度,也造成多起摔車意外,但他們仍以50公里的均速,疾駛於滾滾的黃沙當中。隨著路線轉換,一度分裂的主集團也重新收編,回歸一個大集團,但預估後段的順風,可能提升他們追擊的難度。

衝刺主將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本日有所斬獲,單站第三。

賽程進入中後半,侵擾選手的風勢似乎減弱下來,而獨自頂風的四名成員,一直到終點前三公里才被大集團瓦解,將近180公里的旅程,展現了他們季初的企圖心,盧卡·比貝爾尼克,這個不斷領銜頂風的名字,也已經被車迷們記錄下來,待春季古典賽時,持續關注這名好手的動態。

本站表現亮眼的盧卡·比貝爾尼克(Luka Pibernik),與台灣好手馮俊凱(右)。

回歸主集團中,我們的列車也再次來到前緣集結,準備接班隊友的好表現。主將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一甩前兩站的不順遂,接上約翰·德根科爾伯(John Degenkolb)與雷納特·延斯·范倫斯堡(Reinardt Janse van Rensburg)的勝利列車,本日在一眾衝刺大腕當中,為巴林美利達車隊衝出單站第三的成績,表現不俗。
 
順利完成本屆環杜拜最長的第三站,台灣好手馮俊凱於賽後分享他的感言:「今天很累,最主要風沙跟大側風在85~130k(公里)左右是最難騎,幾乎被沙吹得看不太到路,不過我們還是堅持住,最後也做了不錯的衝刺。」
 
帶隊的運動總監阿爾貝托·沃爾皮(Alberto Volpi),也相當稱許大家今天的表現,他提到:「今天的賽況因為風勢的出現而變得複雜,首先,我很高興看到車隊的團隊合作。比貝爾尼克在突圍的表現近乎完美,對任何選手來說,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科爾布雷利在最後階段,獲得隊友全力支持,對最終結果和大家團隊合作的表現,我非常滿意。」

一甩前兩站的不順遂,科爾布雷利在衝刺好手環伺的賽場衝出好表現。

2017環杜拜第三站單站成績
 
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 第3名
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an Garcia Cortina) 第18名
恩里科·加斯帕洛托(Enrico Gasparotto) 第55名
格雷加·博萊(Grega Bole) 第66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82名
盧卡·比貝爾尼克(Luka Pibernik) 第86名
馮俊凱 第99名
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žič) 第119名
 
2017環杜拜第三站總成績
 
恩里科·加斯帕洛托(Enrico Gasparotto) 第53名
格雷加·博萊(Grega Bole) 第61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80名
盧卡·比貝爾尼克(Luka Pibernik) 第90名
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 第96名
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an Garcia Cortina) 第97名
馮俊凱 第104名
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žič) 第114名

資訊、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車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單車補給/旅行 專業運將首選:福斯商旅T6.1 Caravelle

2021-04-06
生活流行生活單車鐵人三項戶外運動話題活動

每一次破風前行,總有著它的守護。有它,可以讓人更無後顧之憂地踩下踏板、讓人更有信心地勇往直前。它,是騎士們的最佳夥伴,它就是福斯商旅T6.1 Caravelle。

T6.1 Caravelle
深受自行車車隊青睞的T6.1 Caravelle,總是扮演騎士們的最佳夥伴。

方正車體化作空間優勢

扮演騎士們最佳夥伴的T6.1 Caravelle有著寬大而厚實的臂膀,透過方正的廂型車車格優勢,寬闊的車頂平台能夠讓8組腳踏車架安穩妥帖地固定在車頂,不只讓更多騎士能夠一同騎行,也盡可能攜帶備用車架,作為緊急狀況下的備援,在騎乘中帶來更高的安心感。

福斯T6.1 Caravelle
方正的車體輪廓換來廣闊車頂平台,也能夠載運多達8組自行車固定架。

扮演T6.1 Caravelle車系主力的長軸車型,車內具有長達2,930mm的縱深空間,以及最高5平方公尺的乘載面積與6.7立方公尺的後艙容積!這樣的後艙空間,搭配3/3/3的九人座設定,不只是騎士能夠舒服地前往出發地,就算是車輛的備用零件、騎士個人行李以及補給相關的飲水、食物等等都能輕鬆應對。

福斯T6.1 Caravelle
大容量車內空間,除了可以載運騎士前往出發點,也能攜帶完整補給,甚至擔任騎士們的行動補給站。

強悍動力超前部署

不只這樣,福斯商旅這次為T6.1 Caravelle導入的動力編成,更是可以在騎士前行時穩定的跟隨車隊前進。無論是150匹馬力2.0 TDI柴油渦輪增壓引擎,還是199匹馬力、2.0 TDI雙渦輪增壓柴油引擎,都可以帶來出色的性能表現。再附掛能夠延伸的側邊帳,不只在長距離移動當中,作為騎士的行動補給站,還可作為遮風避雨的休息點,幫助恢復體力,繼續面對挑戰。

福斯T6.1 Caravelle雙渦輪柴油引擎
T6.1 Caravelle 199L動力心臟為2.0 TDI雙渦輪柴油引擎,具備14.8km/L平均油耗,不只有大空間更有油耗經濟優勢。

完整先進安全,信任安心再加分

T6.1 Caravelle甚至全車系標配有側風穩定系統,即便冬天東北季風強烈吹襲,依然可以保持穩定。其中199車型再加上整合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Side Assist車側盲點警示,還有具備行人偵測與AEB主動式緊急煞車輔助的Front Assist車前碰撞預警系統等,更是可以帶來強烈安定感,作為一個騎士們的避風港,唯有充足的穩定度,才能出色的扮演後盾。

福斯T6.1 Caravelle安全防護
T6.1 Caravelle完整主、被動安全防護,更是擔任騎士後盾的絕佳優勢。

機能多元、可靠耐用運將首選

這樣的特色,不只騎士滿意,更是深切打中補給車司機的心。即使市面上廂型車選擇愈來愈多,T6.1 Caravelle就是能夠靠著方正的車體優勢,在車長相近的廂型車產品中安裝最多單車架和單車。甚至還不需要硬塞、硬擠就能順利安置,就連擔心昂貴車架受損的騎士都能安心地把愛車交給T6.1 Caravelle,司機安心,騎士更放心。

福斯T6.1 Caravelle
空間機能是最切中擔任補給車司機的車主重點所在。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T6.1 Caravelle更有經濟、可靠的優勢。透過2.0升柴油雙渦輪增壓引擎搭配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加上Start/Stop怠速熄火系統與動能回收系統的幫助下,14.8km/L的平均油耗表現,不只可以讓馬兒跑得好,還可以讓馬兒少吃草。

擔任這次自行車隊補給車司機的彭大哥表示:「儘管近年來廂型車產品更加多元,福斯商旅T6.1 Caravelle依然保持原有的空間優勢,比起強調流線設計、車高相對壓縮的競品,一方面可以在車頂掛上更多腳踏車架,另一方面車內有更多空間載運補給品。再加上出色的油耗表現,還有可靠性與養護成本等面向都較同級競品更具優勢,花費的成本更小,就能創造更高獲利。」這也是為什麼T6.1 Caravelle能夠在競爭對手環伺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依然成為補給車司機心目中的最佳選擇。

福斯商旅T6.1 Caravelle輕鬆的駕馭感受
出色的油耗經濟性加上更輕鬆的駕馭感受,可以讓司機們更輕鬆勝任每一次的後援任務。
福斯T6.1 Caravelle補給更輕鬆
出色的穩定性也讓移動過程中的補給更為輕鬆。

寬敞、實用空間機能,方正車體輪廓延伸出的掛載能力,加上穩定的操控,還有完整的主、被動安全防護,以及「IQ.Drive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6.1 Caravelle是破風騎士的最強後盾,唯有T6.1 Caravelle才能成就英雄!

T6.1 Caravelle力挺你的騎士精神,限時推出《熱血圓夢專案》*

即日起購車即享100萬60期超低利率,並加贈第五年基礎型保固

立即預約了解詳情

 

福斯T6.1 Caravelle

備註:

*此專案供自行車相關產業適用,購車優惠請洽福斯商旅全台展間。

*福斯商旅保留修改與調整本活動規則之權利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提升自行車騎乘效率與速度?別忽略這3大基本技巧

2019-06-21
初鐵515知識庫觀念鐵人三項單車戶外運動

騎乘自行車不僅能環保,還能透過這項運動來燃燒卡路里達到減肥的目的之外,還是一種令人愉快舒壓的運動,然而,騎自行車這項技能好像是我們從小莫名就學會,但它卻隱藏著許多大家都忽略的一些重要技巧與關鍵點,無論你是日常一般的騎乘或是要參加鐵人三項競賽,最重要的騎乘技巧與注意事項你一定要了解。

騎自行車這項技能好像是我們從小莫名就學會,但它卻隱藏著許多大家都忽略的一些重要技巧與關鍵!

騎乘前的重點

正確的騎車姿勢是避免傷害和疲勞的關鍵,騎車的姿勢不同於我們常見的坐、走或跑等動作,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踏板」這也是決定騎車時是否舒適的重要因素,為了能有效率的踩踏,有兩件事對於採取正確的騎乘姿勢很重要:1.我們應該要享受踩踏的動作;2.它不應該會傷害我們的腳踝、膝蓋、大腿、背部與肩膀。

接著還有大家都會忽略的椅座高度,正確的椅座高度要讓踩踏時膝蓋處有一點小彎曲,許多人錯誤的認為將踏板推到極限時,膝蓋彎曲應該在100度左右,但這樣的角度卻會為我們的膝關節帶來更多負荷;根據自行車專家Doug Roosa的說法,彎曲的角度應該要抓在100-130度之間,另外,車把、椅座與踏板這三者會處於相對位置,而騎乘時你的身體會稍微向前傾斜;脊椎會呈現一點曲線以吸收道路上的抖動。

騎車的姿勢不同於我們常見的坐、走或跑等動作,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踏板」。

技巧1.體重是動力來源

你是否也曾經遇到上坡路段來不及變速時,仍然硬踩著大盤往上騎?這時後你一定是將屁股離開座墊,改用站著騎乘的姿勢,因為,這時後你已經無法運用正常的姿勢將踏板往下踩來產生動力,這時後除了手握車把之外,你身體其於的重量都會壓在踏板之上。這個將屁股離開座墊的踩踏方式稱為「抽車」,主要都會用在陡坡或衝刺的時後,當我們認為施壓在踏板的力量太小的時後,我們就會不自覺的站起來騎乘,當這樣的動作開始時,分配到踏板上的體重就會立刻增加,也就是說當你原本由臀部所支撐的體重,將會變成由雙腿來分擔;所以,如果雙腿的肌力不足不久之後也會撐不住這樣的力量輸出,因此,要增加衝刺的力道與速度腿部的肌力訓練將不可缺少。

當我們認為施壓在踏板的力量太小的時後,我們就會不自覺的站起來騎乘!

技巧2.手掌與功率之間

當我們在高速騎乘時,雙手撐在手把上的重量就會變輕?因為,這就是如同抽車一樣的原理,把上半身的重量轉移到踏板上,所以,當你在平路要加速的關鍵點不是主動用力去踩踏板;而是主動放輕把手上的支撐力量,將體重移至雙腳來被動的加重踩踏力道與頻率。所以,你會發現有許多優秀的自行車選手,在高速騎乘時會彎曲手肘將上半身往前壓,這樣的動作除了降低風阻之外還能將更多的體重轉移到踏板上。

技巧3.最有效率的踩踏

當我們將體重都轉移到踏板上時,要如何來分配這樣的力量讓騎乘的效率更好?首先,先想想小時候玩蹺蹺板的原理,當你要將板子往下壓的同時除了用自己的體重之外,還能請對面的朋友站起來,一個是主動施力另一個是被動施力,你想想哪個方式會比較輕鬆?同樣的原理我們將它放置在踏板上頭,當騎乘時要驅動後輪往前轉就必須要將一邊的踏板往下壓,另一邊的踏板就會往上抬起,而最輕鬆又省力的方式就是運用「抽拉」的方式,把一邊的腳往上抽拉造成重量失衡,這時後另一邊所分配到的體重就會被動的往下壓,這時後你就會將踩踏發揮到最大效率。

資料參考/strongher、trainright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