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越不起眼越重要!跑步最不可忽視的配備
1
越不起眼越重要!跑步最不可忽視的配備
2
全球跑最快阿嬤Jeannie Rice﹕無視年齡!  
3
美國長跑名將Ryan Hall:「做到以下重點,就可參加馬拉松比賽了」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越不起眼越重要!跑步最不可忽視的配備

2016-12-14
話題 跑步 運動配備 路跑

一雙跑鞋的壽命有多長,不同程度的跑者有不同的答案。不過一般的情況之下,一雙跑鞋在跑過800公里的距離後就應該更換了。對於跑步重度者,甚至每年得換兩雙以上的跑鞋。
 
其實只要跑步超過半年,多少都能對跑鞋有點感觸,至少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鞋子,讓雙腳盡可能地舒服。但當大多數跑者在關注跑鞋的功能、重量、外在的時候,關於雙腳的另一個小細節常常被忽略。然而這個細節對跑步體驗的提升,絲毫不亞於一雙高級跑鞋,雖然它的價錢幾乎只有一雙跑鞋的1/3,但不只是運動,卻也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不只跑鞋,襪子同等重要

慢跑和健走每一步都讓腳承受3~7倍不等的體重,從腳著地的瞬間到推蹬出去的過程腳底所受到壓力很不平均,當我們連續跑上一千步或是一萬步以上,受力大的部位容易造成重複性運動傷害。

 所以對於跑者來說,跑步穿的襪子還是需要花些心思去挑選,並不建議路邊隨手買的尼龍或者號稱純棉的襪子。如同選跑鞋,跑步襪子的選擇也有幾個基本原則:安全、排汗、防摩擦。

跑步襪子越厚越好?

身為腳部和跑鞋之間的存在,襪子對於跑步安全有著關鍵作用。判斷一雙襪子是否適合跑步的時候穿,首先就是看它能否協助跑鞋穩定雙腳。如果你穿一般的絲襪在跑鞋裡,便很容易因為太滑而造成雙腳扭傷。所以跑步襪子的基本要素就是幫助雙腳穩定地待在跑鞋裡,因此跑步襪子的表面通常不會太光滑,主要是要能夠與跑鞋相融合,也是一種互助合作的概念。
 
解決了安全問題,還需要關注排汗問題。很多跑者認為襪子只要厚、舒服、穩定就好。但是,跑步襪越厚就是越好嗎?這是不正確的迷思!跑步襪加厚織法主要作用於避震、足部減壓,並提供緩震與包覆。跑步襪特別加強前腳掌、腳掌、腳跟的加厚防震紓壓設計,針對不同的使用者及運動應選擇不同的厚度的襪子,例:羽球、網球等需利用腳感大範圍移動的運動,適合選擇較薄的襪子;腳踝容易受傷、曾受過傷的使用者建議選擇過腳踝、較厚的襪子保護踝關節;容易流腳汗的人,也建議選擇厚襪子幫助吸汗。

©achillesheel.co.uk

好襪如同溫柔的雙手能呵護雙腳

跑者之間最常流傳的一句話就是:水泡是跑者的最大天敵,卻也是消業障的好方法。防止水泡的主角是跑鞋,但襪子的作用也不容小覷。舉例來說,隨著天氣轉冷,原本在夏天穿很合腳的跑鞋配上冬天的襪子可能就會有點緊了,如果襪子再不選好,很可能就會磨出水泡,腳趾尖也可能受到不必要的擠壓。好的跑步襪子除了表面材質能穩住之外,內裡則要像溫柔的雙手一樣能呵護雙腳。

再不捨都該換,有助延長壽命

另外關於襪子的汰換率,一雙襪子的壽命大約三個月左右喔!使用超過三個月的襪子容易累積無法洗去的細菌,若沒有吸濕排汗、抗菌纖維的設計與材質,更不建議久穿。此外,貼身衣物、襪子都應該每天換洗,因吸附長時間的汗氣容易滋生細菌並產生酸臭味,連日穿著較不衛生。每天更換襪子除了能夠保持足部乾燥,可以有效避免足部疾病,更有助於延長襪子的壽命。

上面的三個條件都能滿足的話,就已經是一雙很厲害的跑步襪子了。總之,在認真選跑鞋的同時,也要稍微花點心思選購襪子,就能讓跑者在跑步的時候擁有更安全舒適的體驗。

©ebay.co.uk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球跑最快阿嬤Jeannie Rice﹕無視年齡!  

2018-11-19
跑步人物誌故事六大馬馬拉松高齡

2018芝加哥馬拉松賽道上,當每個人都在為長跑之王Mo Farah奪冠並改寫歐洲全馬紀錄而歡呼、為大迫傑刷新日本全馬紀錄而震驚,一位韓裔美籍的70歲阿嬤Jeannie Rice,正以3小時27分50秒打破70歲分齡組別的世界紀錄,更成為世界上首位在70歲跑進「330」的女子選手。在2019這一年,71歲的她又接連在俄亥俄州阿克倫城半程馬拉松賽,以1:37:01破半程馬拉松分齡世界紀錄;在柏林馬拉松跑出3:24:48,打破自己去年創下的分齡世界紀錄。是什麼力量讓她練成史上最速阿嬤﹖原來她跟大迫傑的名言「無視極限」不謀而合,Rice阿嬤是「無視年齡」。

全球跑最快阿嬤Jeannie Rice﹕無視年齡! ©ligarunning

Jeannie Rice在2018年芝加哥馬拉松賽道上,打破了2013年德國Helga Miketta創下的3:35:29紀錄,並將世界紀錄前推超過7分鐘,成為全球跑馬最快的阿嬤。

因為發福意外開啟跑步生涯

Rice目前在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以東的小鎮擔任房地產經紀人。她出生於韓國,早在19歲就赴美定居,當她34歲時返韓探親,每個拜訪過的表兄弟和阿姨們,都認為她在美國鐵定受了苦、挨了餓,於是餐餐請她吃大餐,礙於禮貌,Rice只能吃好吃滿,把滿滿的「好意」塞進肚。
 
回到美國,身高約158公分的Rice意外發福了7磅(約3.18公斤),這一胖,開啟了她的跑步生涯。起初她隨意穿網球鞋跑步,但很快地她發現自己擅長跑步,只需要少少練習,就能在地區性賽事中得到不錯的分組名次。
 
1984年,Rice以3小時45分佳績完成初馬,第二次馬拉松更推進到3小時16分,而2018芝加哥馬拉松,已是她35年跑馬生涯中第116場馬拉松比賽。在這期間,她也因為馬拉松而跑遍世界各地,如中國長城、紐西蘭、捷克布拉格、法國巴黎、英國倫敦、西班牙馬德里、愛爾蘭都柏林以及冰島。

Jeannie Rice在芝加哥馬拉松跑出3:27:50世界紀錄 ©Bank of America Chicago Marathon

最速阿嬤是怎麼練成的﹖

為了準備芝加哥馬拉松,Rice做了7次20英里(約32公里)以上的長距離訓練,每周跑步里程達65英里(約104公里)。平常,她凌晨5點30分就開始和地區跑友一起練跑,其中大多是男性,每一位都比她年輕,她表示「跟強大的跑友一起跑步相當有幫助。」
 
除了長距離跑步,Rice也常做5公里或10公里的速度訓練,更曾跑出1英里6分38秒佳績。而她一年有5個月為了避冬,特別從俄亥俄州搬移到佛羅里達州那不勒斯,在這充滿跑步活力的城市中練跑。
 
「跑步是一種你可以在生命的任何階段暫停和恢復的運動,且不用依賴其他人。」Rice說﹕「我打過壁球、網球,但這些都必須有一個球伴才能完成;而跑步的有趣在於,你可以跟任何年齡、性別的跑者競爭,也可以擊敗那些年輕小夥子。」

Jeannie Rice獲得70-74歲組別1英里冠軍,也創造美國最快1英里分組紀錄 ©Carter Sherline Frog Prince Studios

年齡不是限制  目標是六大馬分齡冠軍

Rice並沒有因為年齡而寬待自己,她表示「我根本不覺得自己70歲,這數字太糟糕了,我寧願50歲!」不過她也深知,等到80歲時可能無法像現在這樣跑,而這個時機遲早會到。
 
雖然不知能跑到幾歲,但Rice已制定好了下一個目標:在每場世界六大馬拉松的分齡組別中獲得勝利。在創世界紀錄同時,她已在波士頓馬和芝加哥馬奪下分組冠軍;在11月初的紐約馬,雖然她未達原目標:破自己創下的70歲組別世界紀錄,但仍以3小時40分33秒佳績摘下分組冠軍。至於柏林馬是明年計畫;倫敦馬雖曾參賽過,但因為沒獲得分組勝利,也計畫重回賽道。Rice坦言﹕「我不想只是參加,我要贏!」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10daily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長跑名將Ryan Hall:「做到以下重點,就可參加馬拉松比賽了」

2017-03-01
觀念跑步訓練馬拉松知識庫跑步

萊恩‧霍爾 (Ryan Hall),美國長跑運動員,曾以59分43秒成為美國半馬紀錄保持人,也是美國跑步史上第一位在一個小時內完成半馬的運動員。到底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一起來看看他提供的跑步訣竅。

Ryan Hall ©alchetron.com

跑步姿勢

當你開始跑步,必須確認所有的動作都是朝前的,不能讓自己的手臂在整個身體範圍擺動,這會浪費我們的能量。你必須保證雙臂向前擺動,雙臂的位置不用很高,同時你的腳尖要自然落地。保持身體的直立也非常重要,手臂和肩膀向後夾,這樣才能敞開我們的胸部,保持呼吸更加順暢。

肩膀向後夾緊,手臂放低,腳尖自然落地,即使你在進行加速跑或者間歇跑時,這些動作也要維持,避免變形。進入加速跑後,略微抬高你的腿,手臂也抬高一點,同時還是要保持身體的直立與放鬆,當進入衝刺後,膝蓋和手臂還會抬得更高一些。

長距離間歇跑

霍爾本身很喜歡這項訓練,因為這能使他的雙腿更加有勁,同時也為節奏跑和長跑做好準備。長距離間歇跑的一個基本課表是1.6公里跑6組,每組中間休息2分鐘。另一組好的訓練是跑5公里跑3組,每組中間休息3分鐘,配速要比節奏跑快,中間短暫的休息用以恢復體力使你跑的更快。

短距離間歇跑

霍爾偏好一周進行一次短距離間歇跑練習,下一周則進行長距離間歇跑練習。然後在後面的訓練中繼續交替進行這兩項練習。很明顯,在短距離間歇跑時跑動距離要短,速度要更快,中間休息時間也短。全力跑一分鐘後,減速、停下,然後稍微休息一下,休息時間通常是你跑步時間的一半,比如30秒。

另一個霍爾也喜歡的是短距離間歇跑400公尺的反覆跑,他通常會跑12次400公尺,每組中間休息一分鐘或者30秒。抑或是800公尺反覆跑,當他以5公里跑或者10公里跑的配速跑800公尺反覆跑的時候,每組中間的休息時間可以是跑步所用時間的一半;例如跑2分鐘或者超過2分鐘,休息1分鐘。
 

衝刺訓練

當霍爾開始訓練馬拉松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做的衝刺練習相對的少。事實上,衝刺練習也應包含在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5公里等不同距離的跑步規劃,將這項訓練整合到自己每週的訓練中。也因此才能清楚的發現自己哪些動作需要加強;正常你手臂抬高,通過雙腿帶動,你要盡你所能跑出最快的速度,用多少時間來休息並不重要,但要確保你所跑的距離合適,並能夠讓你使出全力。

通過這項練習,可以讓你更有信心,為節奏跑、間歇跑及其他訓練做好準備。然後你會發現,在做間歇跑訓練的時候,做過衝刺練習會比不做衝刺練習感覺更加舒適,你也可以將衝刺練習進行變化,在平地和山路上進行轉換。
 

節奏跑

節奏跑是準備馬拉松比賽時身體狀態的指示器。在霍爾的訓練中,每兩週就會進行一次節奏跑練習,這項練習真的很重要,因為它所鍛煉的正是你在跑馬拉松時所需要的。剛開始進行這項練習的時候,可以先選擇距離較短的節奏跑,例如跑半個小時或者6公里,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每兩週增加5公里。
 
一般在節奏跑的訓練中霍爾都會跑40-42公里,但你可以不跑這麼長的距離。通常來講大家跑16公里的節奏跑就差不多了,基本上要用跑馬拉松時的配速來跑,節奏跑可以增強你的體能,並且告訴你在跑馬拉松比賽的時候應該用什麼樣的配速。

馬拉松模擬訓練

最有效的馬拉松訓練之一,就是馬拉松模擬訓練,這對於半程馬拉松也有不錯的效果。我們需要將本訓練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馬拉松模擬訓練和其他長跑一樣,可以以自己比平常馬拉松的配速每1.6公里再慢一分鐘,最多持續一個小時。不過通常剛開始的時候建議跑半個小時到40分鐘及可,之後,可稍做休息,換成比賽時要穿的鞋,然後開始以更快的配速進行第二部分訓練。
 
在第二部分訓練中,首先可以以馬拉松比賽時的配速持續跑30分鐘,對於剛開始訓練的你來說也許有些困難,你只要確保時間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就可以,從30到40分鐘開始,然後逐漸增加到一個小時。試試馬拉松模擬訓練,當你能夠做到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準備好參加馬拉松比賽了。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