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折返跑 Out and Back Run
1
折返跑 Out and Back Run
2
2018 THE NORTH FACE 100國際越野挑戰賽強勢回歸 1/27開放報名
3
打死不退!英國超馬阿嬤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折返跑 Out and Back Run

2016-11-22
知識庫 跑步 跑步訓練 體適能 跑步字典

折返跑,根據兩個標誌物,從其中一點(起點)開始,按照要求根據一定距離跑至另一標誌物(終點)處,用腳或用手碰倒標誌物後立即轉身(無需繞過標誌物)跑回起點,繼續轉身跑向終點,循環進行,按照練習要求在起點和終點間做若干個來回折返。

折返跑是經常被使用來評量心肺耐力的簡易測驗方法之一,特別適合籃球、美式足球、網球、羽球、桌球等需要短距離折返運動方式的選手使用。而對於跑者來說,折返跑的訓練方式就類似就間歇模式,可以以較快的配速,進行反覆練習。

折返跑的好處

再任何週期都可以替代節奏跑步訓練,跑步過程中心情會相當愉悅,是因為可以完成較快的配速,且配速是可以輕易控制的。

折返跑的訓練法

短程折返跑訓練方式:以 10 公尺的距離訓練。欲提升無氧非乳酸耐力,則以個人 最大速度進行 2 次 10公尺折返跑步。而折返訓練範圍(量)在 9 次(3×3×10公尺,2 次 折返),每次間歇休息 40 秒。如欲改善無氧耐力,則以個人最大速度進行 4 次 10 公尺折返跑步(3×3×10公尺,4 次折返),每次折返跑結束休息時間是 60 秒。
 
長程折返跑訓練方式:去程以20分終得配素介於6:05至7:06 (3:47-4:24/公里),反成時配速加快,運動持續時間為10分鐘,接著5分鐘後稍微將配速加快。

參考資料

1.《健身路跑訓練》,禾楓出版公司出版 (2016)
2. running.competitor.com
3. 運動生理學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 THE NORTH FACE 100國際越野挑戰賽強勢回歸 1/27開放報名

2018-01-22
賽事跑步話題路跑

2018 The North Face 100國際越野挑戰賽(以下簡稱TNF100越野挑戰賽)強勢回歸!歷史悠久的頂級越野賽事TNF100國際越野挑戰賽_桃園站即將於1/27(六)正式開放報名,預計將號召近5,000名熱血的越野跑者於4/21(六)在桃園石門水庫山區開跑,分別挑戰50KM、20KM、11.6KM及5KM,4種不同難度的越野路線,穿梭於山林古道、溪谷之間,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挑戰自己的極限!

TNF100越野挑戰賽回來了!即將於1月27日開放報名,4月21日於桃園石門水庫山區引爆跑者越野狂熱。(圖左為TNF品牌總經理蘇雯玲、圖右為TNF品牌行銷經理呂玉珊)

亞太地區國際越野賽事 多項組別等你來挑戰!

The North Face(以下簡稱TNF)為全球頂級戶外運動品牌,多年來秉持著「Never stop exploring探索永不停止」的品牌理念,鼓勵戶外運動愛好者突破自我。2009年於北京展開亞洲地區首場TNF100越野挑戰賽,隨後也陸續推廣至其他8個亞洲主要國家,累積超過33,000人參賽,逾9,000萬人接觸到此賽事,至今TNF100國際越野挑戰賽已成為廣受歡迎並具有指標性的越野跑賽事,吸引許多野跑初學者或是專業跑者一同共襄盛舉。今年預計將會有10場TNF100賽事於台灣、泰國、北京、韓國、長白山、莫干山、香港、廣州等亞太地區盛大開跑。TNF品牌總經理蘇雯玲表示:「TNF100重新在台灣舉辦,希望大家可以帶著朋友、家人一起來享受運動的美好。這次地點選在景色優美的桃園石門水庫,每個路段的風景都不同,藉由這個活動讓大家體會台灣山境的美。」除了體驗優美的山境賽道之外,蘇雯玲也鼓勵民眾不要害怕越野賽,跟著TNF一起「探索永不停止」,享受戶外運動的魅力,開啟人生的第一場越野跑,「TNF100在全亞洲的越野賽是排名第一的賽事,越野聽起來很難,這次的賽道設計主要是希望大家可以體會台灣風景,而不是考驗肌肉強度。」

TNF品牌總經理蘇雯玲預告「TNF100桃園站」即將於1月27日正式開放報名。

適逢TNF100於亞太區舉辦10週年,TNF100台灣區也將於2018年4月21日於桃園石門水庫南苑停車場熱血開跑,賽事組別分為山林險境考驗組50KM、激進鍛鍊組20KM、登峰實戰組10KM、休閒體驗組5KM,將於1/27(六)於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官網正式開放報名參加,成功完成報名者可同時於TNF官方APP選購參賽選手推薦商品組或報名2018 TNF100野跑訓練營。這次的野跑訓練營特別邀請到國內知名馬拉松及越野跑教練黃崇華擔任總教練,他同時也協助規劃整體賽道路線。同時他也提到這次開發新的路線融入了許多秘境,尤其50公里賽道規劃更是以跑者角度出發貼心規劃,「跑者經過42公里後路線會跑回會場,也是全台唯一的路線規劃,用意是希望選手在最疲勞的時候可以經過會場,感受親友在終點處加油的氛圍,鼓勵選手完賽,同時也基於安全考量,如有選手體力透支時可以順利回到終點。」

國內知名馬拉松及越野跑教練黃崇華擔任「TNF100桃園站」野跑訓練營總教練,同時規劃台灣獨一無二的秘徑賽道。

原野風格音樂嘉年華 攜家帶眷來場美好的大自然旅程

2018 TNF100國際越野挑戰賽_桃園站不僅推廣野跑運動,主辦單位亦規劃了豐富的互動攤位、攀岩及攀樹等越野體驗。除此之外,今年特別邀請大專院校搖滾樂團同場較勁,打造戶外原野風格的音樂嘉年華,觀賽的親友團可以一邊為選手加油一邊欣賞表演,完賽的的選手也可以享受輕快音樂,放鬆紓解賽後的壓力釋放,度過充實活力的一天。

有意報名者請持續關注運動星球網站或 TNF TAIWAN官方粉絲頁 以獲得最新報名資訊。

TNF100桃園站除了越野賽道之外也將打造戶外原野風格嘉年華。

「The North Face 100®國際越野挑戰賽-桃園站」  競賽路線

山林險境考驗組50公里

激進鍛鍊組20公里

登峰實戰組11.6公里

休閒體驗組5公里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打死不退!英國超馬阿嬤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2016-10-17
馬拉松跑步話題高齡路跑故事

斯巴達超級馬拉松 (Spartathlon) 可謂馬拉松長跑的經典賽事,近幾年台灣長跑好手如吳勝銘、邱淑容、陳進財、盧明珠、羅維銘等人都曾一一成功挑戰,在古希臘戰士的雕像前喝下象徵榮譽的那一杯水。而英國則有這麼一位超馬阿嬤,不但挑戰了這個「斯巴達松」,還成功完成來回雙程的壯舉!

Mimi Anderson 於2015年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Sparta Photography Club

別名「斯巴達松」的斯巴達超級馬拉松堪稱世界最長超級馬拉松之一。這個比賽起源於一個故事,在西元前490年,馬拉松戰役開打前,一位雅典傳令兵「Pheidippides」從雅典一路奔跑至斯巴達,請求斯巴達的援助;希臘戰勝後,又一路跑回雅典傳捷報而力竭身亡,往返的距離總共492公里。而斯巴達松就是將這單段路線和距離做為比賽標準,不只如此,比賽還規定,選手得在36小時內跑完全程245.3公里,而且沿途還必須經過75個關卡,每個關卡都有一個截止時間,若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抵達檢查點(check point),則失去比賽資格。賽事進行時,日間氣溫可高達39度,夜間在山中則可能降到10度以下,嚴峻艱難的賽程吸引全世界頂尖好手前來競技,卻往往只有三分之一的選手可以完賽。

Mimi Anderson 2015年成功挑戰雙程斯巴達松 ©Sparta Photography Club

其實,這不是安德森第一次挑戰斯巴達松。她在2011年便以32小時33分的佳績奪下第三名,並於2013年首次挑戰雙程斯巴達松,可惜那一年她鎩羽而歸。

2015年9月底,安德森再度回到雅典的起跑線,和其他數百位選手一同出發。她以35小時07分的成績完成了官方賽事,從雅典跑到斯巴達。稍作休息之後,她開始折返,並以47小時的時間跑回到雅典。

Mimi Anderson 與英國隊的隊友們。 ©marvellousmimi.com

完成壯舉之後,在她的官網部落格中,她提到自己仍然不敢相信她做到了這個她在兩年前就設定好的目標。她覺得今(2015)年的賽事比以往更加艱難,不過她保持專注,專心一致在自己的雙腿上,她不斷告訴自己「你可以做到」。她說,自己最艱難的時刻是在距離終點約75公里處,當時她覺得自己的雙腿已經不聽使喚,她想著「天啊,這段路真的好漫長。」於是,她採取比較保守的跑法,以便能夠節省自己的體力。再跑了16公里左右,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又慢慢恢復了活力,她就這樣一路跑到終點。

她說,她相信自己是目前為止,唯一完成這項壯舉的女性。

賽後,除了感謝網路上如潮水般湧來的恭賀訊息,她也一再對於她的支援團隊與一路上前來提供協助的人們表達感激之意。她說,「如果沒有你們,我絕對不可能做到。」

Mimi Anderson 與此次參與支援的隊友們。 ©marvellousmimi.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