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返跑,根據兩個標誌物,從其中一點(起點)開始,按照要求根據一定距離跑至另一標誌物(終點)處,用腳或用手碰倒標誌物後立即轉身(無需繞過標誌物)跑回起點,繼續轉身跑向終點,循環進行,按照練習要求在起點和終點間做若干個來回折返。
折返跑是經常被使用來評量心肺耐力的簡易測驗方法之一,特別適合籃球、美式足球、網球、羽球、桌球等需要短距離折返運動方式的選手使用。而對於跑者來說,折返跑的訓練方式就類似就間歇模式,可以以較快的配速,進行反覆練習。
再任何週期都可以替代節奏跑步訓練,跑步過程中心情會相當愉悅,是因為可以完成較快的配速,且配速是可以輕易控制的。
短程折返跑訓練方式:以 10 公尺的距離訓練。欲提升無氧非乳酸耐力,則以個人 最大速度進行 2 次 10公尺折返跑步。而折返訓練範圍(量)在 9 次(3×3×10公尺,2 次 折返),每次間歇休息 40 秒。如欲改善無氧耐力,則以個人最大速度進行 4 次 10 公尺折返跑步(3×3×10公尺,4 次折返),每次折返跑結束休息時間是 60 秒。
長程折返跑訓練方式:去程以20分終得配素介於6:05至7:06 (3:47-4:24/公里),反成時配速加快,運動持續時間為10分鐘,接著5分鐘後稍微將配速加快。
參考資料
亞洲規模最大的鐵人三項賽事2019 Challenge Taiwan鐵人三項競賽於27、28日登場,今年創下超過4800名鐵人選手一同參賽紀錄,且有30個國家選手從世界各地共襄盛舉。其中51.5標鐵競賽有1700名參與選手,由台灣鐵人好手陳沐義以2小時20分35秒勇奪冠軍。
由台東縣政府與歐洲著名國際鐵人三項系列賽事組織「Challenge Family」合作的Challenge Taiwan鐵人三項競賽,已邁入第7個年頭,今天的51.5標鐵競賽於28日清晨6點在活水湖展開競賽,分別有1,700位參與51.5競賽、800位小鐵人及小小鐵人,在Challenge Taiwan執行董事羅威士 Jovi等人共同鳴笛後分梯次下水。
賽事當天台東天氣涼爽,相當適合鐵人三項比賽。比賽結果出爐,51.5公里競賽中男子組前三名分別為陳沐義(2:20:35)、李育仁(2:22:17)及劉光武(2:25:23),三名皆為台灣選手。
台東縣長饒慶鈴特別出席恭喜各賽程的獲獎選手,她表示,經過幾年來鐵人三項賽事的舉辦,台東越來越像鐵人的故鄉,每年有6-7個場次的鐵人三項賽事在這舉行,也吸引非常多鐵人愛好者或初賽者前來,非常期待明年的Challenge Taiwan鐵人三項競賽!
資料來源/Challenge Taiwan
責任編輯/Dama
今年的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共有來自54個國家、近三萬名跑者報名參賽,其中最年長跑者為93歲,而視障跑者人數也激增,有超過250組3KM視障跑者與陪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