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跑步
  • 提高跑步實力的6個增強式訓練
1
提高跑步實力的6個增強式訓練
2
8個女性跑者必學的自衛動作
3
新加坡榴槤路跑 5公里沿路飄「香」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提高跑步實力的6個增強式訓練

2016-12-29
跑步 跑步訓練 訓練動作 動學堂 跑者肌力 爆發力

研究表明,採用增強式訓練的運動員們,在他們的訓練期間能有更好的表現勝過於僅有練習跑步的人。所以我們何不每週抽出一些時間,來進行這些有效的訓練以提高你跑步的整體表現和實力呢?以下六個增強式訓練供你練習參考:

訓練方式

在開始鍛鍊以前,首先必須先進行10分鐘的熱身。每一個動作,至少維持20秒,休息10秒,然後再繼續下一個練習。當你完成了這六個練習之後,可以重複再進行3組或者是在跑步過程之中練習。

 1  垂直蹲跳

垂直蹲跳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想雙腳打開與肩同寬,然後將身體放低形成深蹲姿。收緊核心肌群,一口氣將臀部向上推,盡量跳高。務必要以腳跟使力而非腳趾。著地時,身體立刻向下進入深蹲姿並再度跳起,做1分鐘。

©Oliver Baker

 2  後跨部抬膝跳

預備姿勢呈站姿,先以右腳向後跨步蹲。兩腳膝蓋略呈90度,維持上半身挺胸收腹,重心盡量放置前腳的腿後側與臀部,膝蓋不超過腳尖。當右腳往後跨的同時吸氣,以右腳向上抬膝跳,左右交替,做1分鐘。

©Oliver Baker

 3  踢臀跑

這個動作可以伸展大腿肌,讓你在跑步時的後半段跨步姿勢有更佳的延展性。
上半身挺直,勿左右晃動,雙腳交替往後踢,一次30秒,做3-5組。

進階版:待熟悉後,可一面踢臀,一面快速向前移動。

©Oliver Baker

 4  單腳跳躍

單腳站立,保持身體平衡,單腳微蹲,用力往上跳,到最高點時身體伸直,並保持平衡。落下時雙腳落地,並放輕動作,以免受傷。回到準備動作做下一次的跳躍,每組跳6-8下,跳3-5組。

©Oliver Bake

 5  跨步跳

擺動腿快速前抬與地面平行,支撐腿用力向上推蹬,要求擺動腿前伸後積極抓地,保持上半身挺直。兩腳有節奏的交替行進。來回5趟,做3-5組。

©Oliver Baker

 6  單腿階梯蹲跳

將右腳置於階梯上,左腳向後延伸,雙腳左右的距離不要太靠近以維持平衡,並彎曲左右腳的膝蓋,重心落於前腳腳跟,左腳抬至度其高度,以腳跟得力量垂直向上蹬起,保持核心收緊。左膝抬至肚臍高度,落下時迅速把重心放至腳跟,同時把左腳向後延伸。 左右交替,做3-5組。

©Oliver Baker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個女性跑者必學的自衛動作

2017-07-28
生活武術競技跑步知識庫

許多人喜歡利用下班時間在自家附近或者公園練跑,但因夜晚燈光昏暗,近年夜跑發生的刑事案件此起彼伏,劫財劫色殺人滅口樁樁件件,無不令人膽寒。由此,女孩除了會跑步,學會保護自己的技能也很重要。
 
雖然上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非常低,但隨著可怕的攻擊出現在新聞中,越來越多的女性發現,不僅要學習自衛,還攜帶防護裝備。紐約女性防身術的創始人Gabrielle Rubin說:「生活中你有位汽車保險,醫療保險等,但為什麼沒有想到要為身體保險呢?透過正確的行動,你被賦予是權力而不是害怕。」
 
所以,Gabrielle Rubin提供了以下八個必要的自衛戰術,她建議你在空閒的時候練習,比如在等捷運。看看你能在一分鐘內重複多少次?

 1  攻擊下巴

使用時間: 當攻擊者將你至於鎖喉狀態或雙手握在你的雙肩上。
步驟1:雙腳交錯站立,用你慣用的手握拳。
步驟2:從腰部高度開始,將手肘向前推進,瞄準攻擊者的下巴。
 
Gabrielle Rubin說:「如果那個人在胡扯,就要把他抓去關起來了。」

 2  小腿踢

使用時間:攻擊者舉起手來接近你
步驟:用雙手來保護臉,像火烈鳥一樣開始用掌狀的腳,踢向攻擊者的小腿。
Gabrielle Rubin說:「你的腿比手臂更長,更強壯,這樣可以讓你從更遠的地方進攻。」

 3  網球發球

使用時間:攻擊者抓住你的上臂或袖子時
步驟1:雙腳交錯站立,像在游泳一樣,擺動手臂身體向後傾斜。
步驟2:然後向網球發球的動作一樣,從對角穿過身體。

 4  擺動攻擊

使用時間:攻擊者抓住衣領時。
步驟1:雙腳交錯站立,將擺動主力的手臂向上、向前方12點鐘方向,向下擺動。
步驟2:一旦攻擊者的手被移走,立即轉身和逃跑。

 5  砍樹

使用時間:攻擊者抓住雙手手腕時。
步驟1:雙腳交錯站立,把雙手合在一起,然後用最大的力氣揮動手臂。
步驟2:一旦攻擊者的抓地力鬆動,立即轉身和逃跑。

圖片說明 攝影師

 6  打耳朵

使用時間:隨時可用
步驟1:雙腳交錯站立,用手肘鎖緊在手臂和手掌上,
步驟2:擺臂直接攻擊攻擊者的耳朵。
Gabrielle Rubin說:「你不僅能打到他的耳朵,還能弄傷耳膜,擊中太陽穴,這是一個平衡的壓力點,如果他們不明白這一點,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策略。」

 7  地板踢

使用時間:側身在地上,攻擊者迎面而來。
步驟1:側身躺,用你的肘部支撐你的前臂和手掌。
步驟2:瞄準大腿或脛骨,踢向攻擊者。

 8  大叫

好處:在任何危險的情況下,用大聲尖叫加堅定的態度最有效。
Gabrielle Rubin說:「你的聲音是你最好的武器,因為一般壞人並不想要讓其他人知道他正在做壞事。」

用簡單的方式來武裝自己

跑步時,將你的信用卡和鑰匙藏在你的運動內衣或緊身衣口袋裡,但是其他的防護裝備呢?以下是Gabrielle Rubin的三條規則?

1. 找一些你喜歡的東西:你需要放心地知道你可以使用你身上的任何東西,並不是每個女人都覺得帶著類似電擊棒或類似虎爪的東西很輕鬆。從攜帶手電筒開始(頭燈也可),一個空心的鑰匙扣,或者一個鑰使圈式的警報器。

2. 熟能生巧:Gabrielle Rubin說:「一拿到就試一試,如果你從來沒有使用過防狼噴霧器,你就不知道它噴出來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3. 保持你慣用手的自由:如果你用手握著電擊棒,你永遠不會覺得跑步很舒服,但為了防止發生攻擊而做好準備,請確保這些物品很容易拿到。

資料來源/Women's Running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新加坡榴槤路跑 5公里沿路飄「香」

2017-07-26
趣味活動路跑跑步話題

有人扮裝跑路跑、有人背冰箱跑馬拉松,動機不外乎吸引關注為慈善募款。上週日在新加坡舉辦了一場「榴槤路跑」,主辦單位提供每位參賽者一顆榴槤,並要求要攜帶它跑完全程5公里,可謂世界最古怪的路跑活動之一!

新加坡舉辦別開生面的「榴槤路跑」。 ©FB/Official Durian Run Singapore

據新加坡媒體報導,這場在7月23日舉辦的「榴槤路跑」吸引了500人參與,主辦單位提供每個人一顆榴槤,讓大家帶著這顆榴槤跑完5公里的路跑賽,跑完之後就可以就地解決、大快朵頤一番!大會也給參賽者一個挑戰,手上這顆榴槤必須在跑完5公里之後還完好如初,因此每個跑者都要發揮創意,自己想出運送這顆榴槤最好的方式,以確保這顆「果中之王」能被妥善地運送到終點。

參賽者必須想出邊跑邊運送榴槤最妥善的方式。 ©FB/Official Durian Run Singapore

為了好好地攜帶這顆榴槤跑完全程,參賽者莫不絞盡腦汁,一時之間各種容器紛紛出籠:竹籃、保麗龍盒、背包等等不一而足,連嬰兒車都出動。當然,也有人不畏榴槤尖刺,直接拿著就跑,不知道跑完之後手上有沒有多出好幾個傷口呢?或者,這也算一種按摩方式?

也有勇敢跑者直接拿著榴槤跑步。 ©FB/Official Durian Run Singapore

33歲的賽事總監尹加威也是一名跑步愛好者。他受訪時表示,這時節適逢榴槤盛產期,主辦單位希望辦一場別開生面、有創意的活動,於是想出攜帶榴槤跑路跑的新穎主題,希望吸引20-40歲的民眾來共襄盛舉。除了行銷榴槤這個代表當地特色的農產品,也順道募款做公益。

活動獎品是頂級「貓山王」榴槤。 ©FB/Official Durian Run Singapore

當然,這樣的活動也不免惹來一些爭議。當這場路跑賽在五月開放報名時,便有一些新加坡民眾大讚:「這真是新加坡最有意義的慈善路跑活動了」,也有人批評「主辦單位有做過風險評估嗎?」

跑完就可以大啖榴槤。 ©FB/Official Durian Run Singapore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