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跑是由跑與休息交替進行而組成的訓練課,跑時的強度或速度通常比整都是連續跑時要大,要快。
 
 間歇訓練時,在兩次練習之間的間歇要進行強度較低的練習,而不是完全休息。如在利用跑動進行訓練時,間歇時要進行慢跑或快走,而不是靜坐休息。 訓練對練習的距離,強度和每次練習的間歇時間有嚴格的規定,一般情況下,不會等身體完全恢復就開始下一次練習,因此,對身體機能要求較高,能引起身體結構,機能及生物化學等方面較深刻的變化,建議在一定的訓練基礎上進行練習。
                          1. 完成的總量和總強度大:
 在間歇訓練中,採用一定的負荷,可以比持續訓練法能完成更大的工作量。並且用力少,而呼吸,循環系統和物質代謝等功能都可以得到較大的提高。如進行一萬公尺測驗,測驗成績最好為40分鐘,這樣每公里的速度為4分,可持續跑10公里。如果採用間歇訓練,用4分鐘跑1000公尺,間歇4分鐘,可以跑道12組甚至更多,如果採用一公里3分50秒的速度來跑間歇,間歇4分鐘,總速可以達到10000公尺,但速度也要超過比賽速度。一般來講,對於發展有氧耐力來說,總的工作量遠比強度更為重要,因此在馬拉松項目的間歇訓練中,要採用總距離或時間稍長(時間在6-12分或,距離在1600-3000公尺),強度超過比賽配速的速度來進行訓練為宜。
  
 2. 對心肺機能的影響大:
 間歇訓練法是對內臟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統進行訓練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在間歇期內,運動器官得到休息,而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活動仍在較高水平。如果運動時間較短,練習期間肌肉運動引起的內臟機能的變化,都在間歇期達到較高水平。因此,無論在運動時還是在間歇休息期,可以使呼吸和循環系統承受較大的負荷。經常進行間歇訓練,能使心血管系統得到明顯的鍛煉,特別是心臟工作能力以及最大攝氧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1. 每週三次以上,最少六週。
 2. 每週四~五次效果最佳。
 3. 體能較差者宜以較低強度實施長期訓練。
 4. 間歇訓練必需符合 1:2:1 或 1:1:1(即強弱強之比例)
 5. 休息時間以心跳脈搏次數決定。 (一般恢復至 120 以下即可再進行下一趟的訓練)
 6. 次數不得少於 6 次,最好 10 至 15 次為原則。
 7. 三點間歇:利用短距離的定點間歇,反覆的快速往返,達到訓練效果。
                          參考資料
            
                      
                    
                        
                        
                        
                        
                        
                        
                        
                        
                        
                        
                        
                        
                        
                      
                    許多夫妻都盼望著自己能夠生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因為他們既可愛又能互相作伴。在9/25的芝加哥馬拉松賽道上,確實就有著一個這樣互相作伴的感人故事。
  
 Shane Green和Shawn是一對感情非常要好的雙胞胎兄弟,可惜在6年前,Shane被診斷出癌症,經過一番激戰後,暫且將它打敗。
 但好景不常,已有一個3歲女兒的Shawn卻在去年,癌症又再度出現在他的腦中(腦癌)向他宣戰。已經到了末期的他,此次唯一的心願就是能和弟弟Shane一起肩並肩通過終點。
                        他們倆個從2010年開始一起跑步,Shawn一直以來都比Shane跑得更快些,每次一起參加半程馬拉松,Shawn總能在12公里處便把Shane甩開,然後在終點等他。在僅有1900人小鎮密蘇里州長大的他們,無論讀書、生活,結婚更是對方的伴郎,41年以來幾乎形影不離。
 
 喜愛運動的他們,16歲開始便一起在同一個籃球隊裡打球,作為控球後衛的Shawn總是給得分後衛的Shane接球,而後有一些更棒的學校招募他們其中之一去打球,但對他們來說分開是最不可能的事,所以大學時期,他們便選擇了可以同時招募他們一起打球,位在芝加哥的St. Francis聖佛朗西斯大學。為了要一直再一起,即使他們的球隊只是二級聯賽球隊,Shane和Shawn依然開開心心的參與著,甚至到了20多歲,仍睡在同一個房間裡。
                        這對雙胞胎兄弟有著棕色的眼睛和深邃的酒窩,在他們深棕色的頭髮上都有著非常亮眼的美人尖。不過,在Shawn的左側頭部有一塊明顯的凸起傷疤,那正是他腦中的瘤,而這個病情醫生也不建議以手術治療,現在的Shawn也因為這顆腫瘤而漸漸失去活動的能力,必須借助拐杖才能走路。
  
 在Shawn的內心,並不希望生命就此停在這裡,所以他從來不會錯過就診的時間。在9月初的一次核磁共振檢查後,Shane突然興起了一個用輪椅推著Shawn去跑芝加哥半馬的畫面。於是他和Shawn說:「我想再一次和你一起通過終點,你想不想和我一起這樣做呢?」感動的Shawn原以為,Shane應該只會和他跑最後的5-6公里,每想到這次他卻想與他一起跑完全程。
接下來便開始與他們的朋友一起討論研究,同時他們也為Shawn找來了一個適合他的輪椅。
 
 在比賽來臨前,他們倆每天都會用輪椅訓練45分鐘。為了減少比賽當天的突發狀況,Shane還會跟他10歲和7歲的女兒用慢跑和輪椅再多加練習。Shane說:「我的妻子一直很擔心我會把Shawn從輪椅上摔下來。」但默契絕佳的他們,從來不會思考到這個層面。
  
 比賽當天,他們的30多名親戚朋友皆來到現場為他們加油打氣,Shawn蓋著藍色毯子坐在輪椅上,其他的輪椅競賽選手一起站在隊伍最前面起跑。Shane表示:這是他跑過最輕鬆的比賽,因為他能從Shawn的眼神中感受到滿滿的能量。
                        9月25日,當他們完成可能是一起完成的最後一場比賽時,在距離終點線還有幾公里的地方,Shane突然停下來幫助Shawn站起來,並一起肩並肩以1小時58秒8分的成績跨越了終點線。Shawn說:「當下除了感動,我也告訴Shane我真的好愛他,這也是一個最完美個結局。」
  
 其實他們很少討論關於臨終之後的事,甚至在去年得知這個情況後的當下,他們仍理性地談論生活和那些需要討論的事情。如果你問Shane;Shawn離開後會不會對他生活有甚麼影響?Shane會說:「雖然這是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但是我知道,Shawn會一直在天上看著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