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9萬金石馬再獲IAAF認證銀標 台灣最高等級馬拉松賽
1
2019萬金石馬再獲IAAF認證銀標 台灣最高等級馬拉松賽
2
從「我獨自升級」到「我們一起晉級」:一場42K改變人生的跑步旅程
3
日本馬拉松平民天后谷川真理:跑步帶給我的正面能量是⋯⋯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9萬金石馬再獲IAAF認證銀標 台灣最高等級馬拉松賽

2018-11-01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路跑 賽事

2019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第二度獲得國際田徑總會(IAAF)的銀標籤認證,持續穩坐「台灣最高等級馬拉松賽事」寶座。該賽事每年受國際田總觀察,從菁英選手參賽、高規格賽事規模、周邊經濟創造、科技專屬App服務、運動周邊時尚等,目標打造馬拉松界的米其林三星,成為台灣一生必跑一次的經典賽事。

2019萬金石馬再獲IAAF認證銀標 台灣最高等級馬拉松賽 運動星球 2018/11/01

新北市政府體育處表示,IAAF路跑標籤認證主要是表彰世界各地優秀馬拉松賽事(賽事品質保證),根據IAAF公布2019年路跑標籤賽事認證審查最新規則,各項標準皆更趨嚴格;除了原有金、銀、銅三種標籤賽事,2019新增最高等級白金標籤的認證申請。
 
此外,在菁英選手、醫療安全及賽事轉播上有更高規格的要求,像菁英選手邀請的成績要求,過去僅以單一賽事及三年內最佳成績達標即可邀請參賽,2019年開始提高到以世界排名來評估各標籤賽事菁英選手的參賽部分是否達標。
 
IAAF認證賽事非常注重參賽選手安全,因此賽道必須全程封路全面交管;補給站、水站及醫護站規格配備都有一定的規範;為了確保參賽選手成績正確,全線賽道至少要設置10個晶片計時站。另外,全程電視LIVE轉播、媒體中心及禁藥檢查等都是審查要項。

萬金石馬拉松賽道途中可欣賞絕美的維納斯海岸

萬金石馬拉松去年已首度獲得IAAF銀標籤肯定,今年再度受認證。2019萬金石馬將於3月17日在新北市萬里翡翠灣登場,無論有沒有報名參賽,大家都可到場感受全台唯一IAAF銀標賽事,相揪「﹟17來WAN」。賽事相關資訊請見《2019萬金石馬拉松參賽幸運兒出爐  相揪明年3/17開跑》

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體育處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從「我獨自升級」到「我們一起晉級」:一場42K改變人生的跑步旅程

2025-07-25
人物誌書摘跑步

除非時間能返回,否則我完全不可能意識到自己會與「42.195公里」結下不解之緣,除了驚奇能在二〇一七年底掛上世界六大馬拉松串連起來的「蜜糖波堤」;當然,更不可能預料到後面發生的這一連串奇遇:

二〇一九出版個人著作「去你的人生低谷:最速總的世界六大馬重生路」、發起國手匯公益計劃;二〇二〇籌備、贊助並發起成立長明賞 (屬於台灣中長跑選手的奧斯卡獎); 二〇二〇與跑者魁哥、以及「不跑者亞當」,聯手製播podcast「跑步不要聽」; 二〇二一當選第十二屆「台北市長跑協會」理事長; 二〇二一起多次擔任台北馬拉松電視實況賽評主播等族繁不及備載。

從「我獨自升級」到「我們一起晉級」-《跑步不要聽》主持人 王冠翔(象總)

我獨自升級

先從我的六大馬系列說起,起初的過程像極了知名動漫「我獨自升級」。

回首二〇一三年八月到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共五十一個月期間,從懵懂無知到井然有序、從手忙腳亂到身經百戰,經歷了六次世界級備戰,以及過程中在各式各樣傳送門裏的打怪洗禮,最後我成為一個六星跑者。這一路走來,有冷冽、有感動、有痠痛、有驚嚇、有挫折、有沮喪、有狂野,馬拉松之神總是出奇不意地在各個階段給我最富挑戰的試煉。但關關難過關關過,我依然期待每回的地下城之旅,而且心裡愈來愈趨平靜。

我的六大馬之最

最美:二〇一四年東京馬,是我的初馬,大約早上十一點途經淺草附近,天空飄下靄靄白雪。

最痠:二〇一六年波士頓馬,在比賽前一天共走了兩萬零八百一十九步,全體參賽團員腳痠到叫不敢。

最嚇:二〇一六年柏林馬,比賽前一天參加完博覽會後,自己不慎拔除參賽身分識別手環,比賽當天一度被拒絕進入賽場。

最餓:二〇一七年倫敦馬,早餐攝取不足,賽前餓到跟外國跑者要食物果腹。

最驚:二〇一七年芝加哥馬,比賽前四天被太座傳染感冒,實在是前所未有的經驗,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

最抖:二〇一七年紐約馬,我的六大馬最後一馬,不但天氣溼冷,也是路程最坎坷的一馬。

 

從意外到意外

我為什麼會開始跑馬拉松?我常說,人們真正能耐下性子跑步的原因,常是因為「人生中的某些逝去」! 為逝去的健康而跑、為逝去的青春而跑、為逝去的感情而跑、為逝去的生命而跑。

畢竟面對這折磨人的歷程,一位身心還算正常的跑者,無論如何都會找出一些能夠合理化或催眠自己的理由,無論是合理的、荒謬的、動人的或愚蠢的。

我的慢跑之路亦如是,媽媽的意外離世無疑就是主因。她當年確認罹癌後,竟在術後一個月內病情急轉直下突然離世,原以為利用忙碌工作佔滿自己所有時間後,時間就會順勢帶走一切,卻沒料到情緒久久未能平復。幾年下來自己早已不自覺深陷在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裡所描述的「混沌」(Limbo),未死也非生,卡在什麼都不是的邊境徘徊,對於生活種種,感動與熱情不再。然而我並非獨身,不但有父有妻還有一對兒女,怎麼看都不能就這麼自私地躲藏在自己建構的灰暗空間裡,於是我奢望著能做些傻事,什麼都好,只要能帶自己離開混沌。

至於我的初馬,美麗的像場意外,這就導因於跑步運動像是在「抓交替」。

一般人開始跑步後,總是會馬場老手會告訴你什麼比賽要報名、什麼路跑得要參加。但有些跑友其實是很那個的,堆坑初馬竟然都是那種「雙膝硬化馬」、「太魯閣馬」、「烏來馬」等等的,抓交替意圖明顯,比如我的初馬,就是被安排在風景秀麗的「太魯閣馬拉松」。

只是當年,老天似乎有些意見,就在二〇一三年太魯閣馬拉松舉辦前夕,花蓮發生大地震,該場賽事從全馬降格為半馬。因緣際會下, 二〇一四年「東京馬拉松」上了位,就像電影中的黑道老大太魯閣馬拉松突然被做掉,而東京馬拉松就意外地頂了位,成為我的初馬,後來想想,這無疑是最美麗的意外。

秀才也變成兵

當年的象總太太逢人便噴,說我三小時二十分五十四秒所完成的東京初馬「跑太久、跑太慢」,連帶導致她所帶領的國際級加油團在寒風中久候十五分鐘。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哦,天呀!」我這簡直是「兵遇到秀才,四二.一九五公里說不清。」當年我還真的有點覺得深感抱歉。常言道:「無論成不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一念至此猶如當頭棒喝,自己當真是頓悟了。

但人生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著作本書的同時,象總太太也抽中了東京馬拉松,她成為東馬選手,我終於又有機會擔任她的教練、補給員、陪跑員、按摩師、心理治療師等,透過六個月的訓練讓她好好認識一下馬拉松,讓這位當年的秀才再度變成兵。

我想,經此一役,她應該再也不會抱怨我「跑太久、跑太慢」。

我們一起晉級

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後,我的跑步之路愈來愈多插曲,而當中最有趣、最富啟發性、最能逞口舌之快的插曲,那肯定是參與製播podcast「跑步不要聽」節目的過程。先從我的貼身觀察,聊聊podcast「跑步不要聽」的二位超級台柱:跑者魁哥以及不跑者王牌製作人亞當。

依稀記得五年前,當魁哥及亞當來邀請我開一個跑步Podcast節目時,我沒有想太多,原因是就在那次相遇的近一年前我就已經想過很多。一年前已有單位來邀請我開立一個Podcast跑步節目,我沒答應,因為時間有限,我確信無法獨立策劃、企劃產製一個節目。

這下子好了,有個製播經驗豐富的亞當加上一位口才反應一流的主播魁哥,何愁大事不成? 節目的成行就是這麼自然,就像成熟的果實會因為地心引力向下掉,後續的快速進展大家就都知道了,莫名其妙地我就斜槓成了podcaster。

二〇二〇年九月起,兩隻牡羊的閃遇與瞎聊,看來效果還不差,三個月後的我們,開始有能力衝擊運動類第一名。

「你不用很厲害才開始,你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這是「跑步不要聽」開場順口溜,用在我們自己的節目身上,還真是合拍。

不公平的魁哥

我當年因為「人生中的某些逝去」而跑,而我的搭檔魁哥亦如是!

二〇一九年是魁哥生命的一大轉折,一個「疑似肺腺癌的跡象」、二位好友的生老病死苦以及內心中三條線的無奈感受,讓魁哥再也不想眼睜睜且手足無措被動面對逝去。

而後想不到竟是美好結果超展開,除了身體健康沒問題,跑步更開啟了他另一個世界與思維,他從一個單純觀賞及評論運動的觀察者角色,進入成為一個親身參與及體驗運動的沉浸式角色,沒有偶包、無須光環,他不但享受其中並且樂於分享其所見所聞。

只是有時候我也不知道他是被外文耽誤的主播、被主播耽誤的歌手、還是被歌手誤的主持人?台大外文、體育主播、國軍第二屆金笙獎冠軍等,在各領域中樣樣都是拔尖的生命歷程很不尋常,有時想想,這人世間一切不能看得太過仔細,比如你若仔細地近看了魁哥,你或許會感受到人生怎麼就那麼不公平。

不跑步的亞當

當然要談談不務正業又不跑步的亞當。

曾經擔任工程師的經歷,後來竟主動轉行成為四處為家的駐美特派記者,專責報導台灣旅美的棒球選手,積極務實卻又勇敢追夢的混搭性格可見一般。

目前是全職 podcast 製作人、主持人、電視賽評以及作家的亞當,早已是異能者代表人物,但起初最令我咋舌的就是他製作及主持的《Hito 大聯盟》每集長度都足以陪伴一位破三跑者從熱身到完賽,更厲害的是至今已完成四百多集,他就是podcast界的OG之一 (Original Generation),講到這兒,雖然他死就是不跑步,但他卻跟跑者一樣,血液中帶了不少的恆毅力。

然後,我也得幫「亞當死就是不跑步」講句話,他之所以不跑步,就是希望節目能永遠有個跑步小白角色,用一個客觀而朦懂的立場提出疑問與觀察、找到多面向來賓,讓節目永保多元視角。聽友讀者們,說到這,你看看亞當是不是非常用心良苦。

不簡單的我們

我們的節目出生至今已經四年多了,我相信,相對於其他節目,《跑步不要聽》是更行雲流水的,一來,我們沒什麼太嚴謹的流程與訪綱;二來,我們也不用什麼後製或剪輯 (近期新增加的影片錄製與剪輯任務除外);當然,我們也不需要太多的前置準備時間。

Play it by ear,是的,我們做節目真的就是隨心之所往、隨興之所至,強調那種對話的真實感,有時候談論的內容或彩蛋歌曲甚至是在現場才訂下的。

但一切真的如同表面呈現的這般輕鬆寫意嗎? “Are you watching closely?”《頂尖對決》(The Prestige)這部電影在片頭就用這句話提醒所有觀眾,我也要借用在我們的節目當中。

我們的節目走向與其說是隨心隨興,不如說當中的關鍵訣竅在於三點:

第一,超級製作人亞當,已經製作及主持超過四百多集的《Hito大聯盟》、《台北市立棒球場》等節目,超過數萬小時的專業經驗在手,連李小龍都害怕這種關鍵招式練了數萬小時的高手!

第二,當然是萬能魁哥,近三十年的主播、主持及表演經歷,以及深入許多跑團、跑班、賽事以及群組的深入互動與經歷 (例如,一言不合就999+的 妹子陪跑團及森林跑站等),讓節目中的一切如同呼吸一般順風順水。

第三,我雖然看似無須準備,但實際上從二〇一三開始認真練習跑步至今,早已用心準備多年,各個面向雖非頂級專家,但卻也是略懂略懂。

跑過的路不會背叛你,在生命中、在內心中經歷過的一切亦如是。簡單並不簡單。廣告詞說「他抓得住我」,神隊友們不但互相抓得住,還抓得緊。

不平凡的你我

衷心感謝所有來賓、聽眾、跑友、好友們 !

大家很幸運,透過這本書,能讀到部份來賓的人生故事;但我比大家更幸運,這一路走來,不但能讀到故事,甚至還能就近親自讀人,讀到所有不平凡你我的跑步歷程、為人處事、人生態度與哲學。

就在滿滿來賓的故事、分享會的交流、大家的贊助、推薦與留言體驗所建構出的《跑步不要聽》有機體正不間斷地自我擴增與茁壯中,我們始終張開雙手,期待未來更多不平凡的你我都能熱情參與其中。

亞當不跑還是一樣不跑,但《跑步不要聽》肯定會一直跑下去,一切無以回報唯有以聲相許。

接下來,就進入到我們的彩蛋時間!

 

資訊

• 文章摘自墨刻出版-莫克文化《跑出你人生的彩蛋:《跑步不要聽》用不平凡的故事,陪你前進每一公里》一書。

 臺灣運動類熱門排行第一名Podcast《跑步不要聽》精選跑者故事!

「跑步不難,難的是穿上跑鞋離開家門的那一刻」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

你是否也曾在晨曦或夜色下,綁起鞋帶,踏上跑道, 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跑步意義?

無論你是新手或資深跑者,都能在書中遇見感動自己的故事。

翻開書頁,穿上跑鞋,跑出你人生的彩蛋!

這是一本呈現臺灣跑者文化的書, 從《跑步不要聽》Podcast逾250集節目中,精心挑選26篇跑者故事, 透過魁哥和象總的引導,一步步精煉出故事, 並將原本由聲音訴說的勵志、有趣、不可思議的內容, 轉化為一頁頁觸動人心的文字。

【本書特色】

•從逾250集訪談節目中精選出26篇跑者故事

•人物網羅菁英選手、極限耐力賽選手、各行各業市民跑者、身障跑者;故事橫跨台灣與世界各地跑步旅程

•書中每一篇都藏有彩蛋,等待你細細品味挖掘

【必讀族群】

✓ 熱愛跑步的你

✓ 希望有一本書能陪伴自己持續跑下去的你

✓ 廣大的《跑步不要聽》粉絲

--------- 七星推薦 ---------

★南山人壽董事長 尹崇堯

★run your own run 邱文蕾

★地平線運動平台 李翰暄

★Jay的跑步筆記 許立杰

★森林跑站創辦人 蔡宜玫

★博威運動科技 don1don 總編輯 鄭匡寓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 更多《跑出你人生的彩蛋:《跑步不要聽》用不平凡的故事,陪你前進每一公里》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日本馬拉松平民天后谷川真理:跑步帶給我的正面能量是⋯⋯

2016-08-10
話題書摘路跑馬拉松跑步

全民瘋慢跑!為什麼「跑步」這麼流行?

慢跑一向是台灣人最愛的國民運動之一,而現今,慢跑不再是一項為「健康」而跑的運動,而是「態度」的展現:為愛而跑、為自己而跑、為流行而跑、為時尚而跑⋯⋯。究竟,慢跑為何能成為這麼夯的國民運動?

日本馬拉松國民天后谷川真理,原是一位平凡上班族,24歲那年,偶然看見路上練跑的人,而有了「我也想跑」的衝動,結果一跑跑出7座國際女子馬拉松冠軍。如今,她仍持續奔跑著,並積極投入慢跑與馬拉松的推廣。她希望告訴大家,不論幾歲,只要保有一顆「想跑」的心,就能開始跑,甚至跑出不一樣的翻轉人生!

以下就是她提供給大家,「跑步所帶來的正面能量」:

日本馬拉松國民天后谷川真理(中) ©谷川真理

 01  打造健康、窈窕的完美體態

當你開始慢跑後,第一個改變,即是能精準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態」。例如「今天跑起來很輕鬆,狀態不錯」或「今天跑起來很笨重,或許是睡眠不足」等。換言之,我們能透過「跑步」,觀察身體的細微變化,並藉此提醒自己,平日飲食與生活習慣是否正常,或有待調整。

我認識一名模特兒,因為怕胖而不敢吃肉;但開始慢跑後發現,當她偶爾不小心吃到肉時,跑步的感覺較輕鬆。於是,她發現原來身體真正需要的食物,是肉類等蛋白質。因此,慢跑讓她恢復正常的均衡飲食,不僅沒有發胖,身材甚至變得更緊實、更有曲線。

事實上,慢跑屬於有氧運動,能促進身體運用大量氧氣,藉此燃燒脂肪。也就是說,不論是誰,只要持之以恆的「跑下去」,就能將身上多餘的脂肪、贅肉消除,重拾健康、苗條的完美體態。

 02  學習時間分配,充實每一天

若想成為一名跑者,就必須將「慢跑」視為一種日常習慣,安排固定的時間練跑。為此,跑者應預留每日需練跑的時間,並拋開「昨天喝太多」、「工作太忙」等藉口,仔細思考如何有效運用「跑步以外的時間」。

以我個人為例,若是早上慢跑,就會邊跑邊在腦中規劃今日行程,例如「跑完後先寫報告、回電子郵件、通勤時讀資料」等;利用跑步的時間,同步處理工作的次序,事先做好規劃,就不會讓你覺得跑步是浪費時間。

事實上,跑步可以讓我們的思路更清晰、更有邏輯;若你只是坐在那邊,著急這個不做不行、那個不做不行、沒有對方的回覆無法進入下個階段,也只會讓時光不斷流逝而已。因此,不妨換個方式思考,告訴自己「我要跑步,所以必須精確掌握時間」,而非「等我有時間再跑」。

 03  培養體能、鍛鍊心志

雖然因跑步而提升的體力,無法被轉化成數據認證,但我相信,只要持續跑下去,你一定能感受體能的進步;不僅如此,在心態上也會變得更正向、積極。

曾經跑過馬拉松的人應該都知道,三十公里後的賽程有多麼煎熬,不但雙腳沈重如鉛塊,彷彿永遠看不到終點線;但即便如此也千萬別放棄,因為若你在這時停下來,那麼你就「永遠」無法邁向終點;反之,只要堅持下去,繼續跑,不僅能完成賽事,更會因「我也做得到」的喜悅,使得自信源源不絕地湧現。換言之,只要努力地跑下去,你的努力一定能看得見成果。

此外,慢跑亦可提升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微血管更發達,進而提升分解疲勞物質乳酸的能力,如此一來,身體也就不易疲累,精神恢復得更快。總的來說,跑步可以同時培養身心狀態,使你成為更好的人。

 04  提升專注力與續航力

對我而言,跑步是我放空、思考的好時機。事實上,當我們重複進行某件事時,自然能放慢心思,因而獲得更多新的想法。因此,在接近馬拉松大賽或有明確目標時,我會利用練跑時間,思考我仍缺乏什麼,激發更多的鬥志;並告訴自己練跑的意義,提高專注力,完成每一次的練跑。更有甚者,在跑步中專心思考,反而能讓我們忘卻身體的疲累,越跑越起勁。

不僅如此,在運動生理學上,科學家已證明跑步確實能提升專注力。因為跑步時,腦部的前額葉皮質會變得活躍;而其正是負責思考事物、掌控記憶,使意識與注意力集中的重要部位;這也說明為什麼跑步可提升專注力、激發創意等,絕對不是心理因素,而是有科學實證的。

換句話說,「思考」與「跑步」所使用的是相同的腦;因此只要多跑步,就能激發你潛在的無限想像力。

 05  生活有目標,提升意志力

每當在比賽中,看見其他跑友們,努力、認真的神情,就令我感到十分振奮。因為大家有共同、一致的目標,就是「邁向終點」;即便看似一個人辛苦地跑,但因為有共同努力的目標,就不會感覺你是「一個人」孤單地跑著;看著大家,想想自己,自然就會有「我不可以放棄」的鬥志,努力完成比賽。

此外,當你開始掌握跑步訣竅後,就會想進一步挑戰自我、擁有更明確的目標、測試自己的跑步極限等。
於是參加馬拉松,並在首次比賽中獲得各種難忘的體驗,例如:「希望下次可以跑更快,哪怕完賽時間少一分鐘也好」、「希望以後遇到斜坡時,能繼續用跑的」、「希望我可以跑完全程,不要中途被救護車送出去」等。而當我們擁有新目標,練跑時也就能更起勁,甚至與跑友們交換心得,相互鼓勵等,產生良性的循環。

 06  認識新朋友,拓展人際關係

過去,跑步被認為是個人競賽,只要一個人默默地跑、孤軍奮戰就可以了;而現在,因全民瘋路跑、馬拉松風潮等,許多跑友們成立慢跑隊,不時舉辦各種活動、團體練習,因而使得「跑步」這件事,有了額外的收穫。

換言之,透過跑步,我們有機會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遇到在工作場合內,完全不可能接觸的人;若和友人一起參加慢跑隊,或許還能發現其平日不為人知的一面。此外,練跑後的聚餐,不僅特別美味,更是大家增進感情的好時機,藉此認識更多的朋友,拓展人際關係。

跑友們是單純因「喜歡跑」而聚在一起,彼此少了利害關係,因此更能自在放鬆的展現自我,與他人真心交往,這一點對我而言,是最吸引人的。因跑步而結識的朋友,絕對不同於學生時代的朋友、工作上的同事等,你一定可以遇到更多不同年齡層、職業、興趣的人,進而拓展視野與人脈。

 07  不再自卑,開始享受運動

「我既不會打網球,也不會打棒球,當學生時的體育成績也很差,運動神經超級遲鈍。這樣,我真的能跑嗎?」我想這是許多人的疑惑,因為不擅長運動,而懷疑自己是否能跑步。

其實,跑步不同於球類運動,需要極佳的肢體協調或運動反射神經;反之,缺乏運動經驗的人,因為不會高估自己的體力,反而能按部就班地練習,慢慢提升跑步的技術與實力,其結果往往比已有運動習慣的人好。

跑步是腳踏實地的運動,沒有人能僥倖跳過「練習」這個步驟,就跑得飛快。雖然,直到跑完第一場馬拉松前,或許會花上不少時間,但我相信這一點一滴的累積,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自信;而這份自信,以及「原來自己也能跑完全馬」的成就感,一定能幫助你擺脫「不擅長運動」的自卑。

 08  享受平凡生活,充實每一天

人類是非常容易「習慣」的動物:每天重複相同的工作、每天走相同的路、每天坐同一班捷運等,易使我們陷入「日復一日」的倦怠感。然而,透過跑步,可以重新打開我們的眼睛,即便是跑在同一條通勤的必經道路上,也會有許多令人感到新奇的發現。

例如:你會發現「原來柏油路這麼硬」或「草地真柔軟」等,因為跑步不同於走路,會使雙腳的觸覺變得更加敏銳。此外,你也會明顯感受天氣的細微變化,例如晨跑時感覺較涼,就會知道「差不多可以換長袖了」;或者,發現每天必經的路上,開了一家新店或某棟房子重新改裝。

或許有人覺得,一個人默默地跑步,非常無聊;但其實只要我們認真感受周遭環境,「跑步過程」遠比我們想像中愉快、充實。跑步能打開我們的感官,並產生「好舒服」、「真美」等正面能量,讓每天都洋溢著充實感,開心生活每一天。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谷川真理著作《從0開始學慢跑:從入門到進階,收錄77個跑步技巧,教你輕鬆挑戰全馬》。

「我今年53歲都能跑,你一定也可以!別說做不到,開始跑就對了!」─谷川真理
從跑鞋、衣物、配件挑選到跑步姿勢、體能提升、訓練計畫,
教你學會慢跑,輕鬆享受跑步人生。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