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的舒服是跑步的基本原則,若配速也好,裝備也好那其實就同等於一個完美的距離了。
跑步的裝備配置原則則以防護為主,美觀為輔、防護主要是指:保暖、防止運動損傷、中途安全等。跑步裝備從下往上說起,分別是:鞋子、襪子、褲子、護膝、腰包、衣服、手機臂套、魔術頭巾、耳機、頭帶、帽子...等。
鞋子種類很多,就跑步而言,一般分為慢跑鞋(緩衝跑鞋)、競速跑鞋、越野跑鞋等,這些跑鞋都有很多款式選擇,一般平時訓練可以選擇緩衝跑鞋,主要是防能保護腳踝,減低傷害;若要突破個人成績,可以選擇競速跑鞋。
跑鞋的選擇,遵循幾個原則,因人而異,不過一般跑鞋在500公里左右就可以考慮更換,最好預備兩雙以上跑鞋,交替練習使用。選購鞋子時,則建議尺寸比平時大1-2號,這樣跑了長距離之後,也不會因為擠壓到指甲而造成水泡。
跑步的襪子也很重要,一般選擇coolmax材料的襪子,也就是常說的快乾襪,排汗比較快,不容易起水泡。長距離的話,建議可以在腳上先擦一些凡士林,然後再穿襪子,較不容易起泡。如果害怕起水泡,也可以選擇五指襪,可以有效的防止。
壓縮腿套主要是輔助小腿肌肉,同時也可以有保暖的功能,跑步時,它雖然不是必需品,但若認為它對你是有幫助的,多佳利用也是不錯的。
壓縮褲分為長褲、七分褲、五分褲和短褲幾種,壓縮褲有助於提高大腿和臀部的肌肉運動能力,一般跑友穿壓縮褲的比較多,專業運動員則剛好相反,認為壓縮褲會束縛肌肉能力,所以會選擇高開口的排汗短褲。
壓縮褲或者短褲內,一般會穿著比較舒適的內褲,其選擇為柔滑、快乾、沒有明顯縫紉線條的運動褲,盡量不要選擇全棉的,因為全棉不利於排汗,長距離跑主要是防止短褲磨傷大腿內側和陰部,導致不必要的運動損傷,所以可以在穿短褲前在容易磨傷的大腿根部塗抹適當的凡士林,這樣有助於延緩磨傷。
跑步上半身通常穿著容易排汗的壓縮衣和運動T-Shirt,壓縮衣也分為長袖、短袖或背心,T-Shirt亦是如此,主要視氣後來做選擇。
髮帶主要的功能是處理頭部的汗水,髮帶是將汗水從額頭導到臉的側部,然後自由滴下,不會直接滴到臉上,但大多數的髮帶都是矽膠材質,緊貼在頭部,戴久了一後,並不太舒服,不過整體來說他可以增加美觀還能防止汗水,算是實用的配備。
帽子主要是遮擋陽光,防止面部日曬,還有吸收部分汗水的作用。跑步的帽子,可以選擇棒球帽或是中空帽, 主要是佩戴舒適,兼顧功能。
魔術頭巾是跑步很好的防護用具,用途廣相當廣泛,這個是大多數跑友必配的裝備,尤其在冬天的時候,用途非常大。
魔術頭巾繞在腕部,可以當作腕帶擦汗,繞在頭部可以做髮帶,套在頭部可以當帽子,繞在手上可以當手套,繞在手臂上可以放鑰匙和手機,總之功能多多,經濟實惠。
跑步腰包種類繁多,選擇的確比較困難,主要還是根據個人的跑步習慣來決定。短距離跑步,可以不選擇帶水壺,但長距離跑步不容易補水,建議選擇帶水壺的腰包。距離跑步對於腰包的需求相對較低,腰包除了可放補給食物,還可放置手機或是重要物品。
短距離跑步基本不用特別的能量補充,但記住不要空腹,吃飯後一小時之內不要跑步,跑步前吃七分飽即可。常用的跑步補充的主要有:飲用飲料、能量膠、能量棒、電解質補充等等。
飲料:最好的飲料就是水,還有很多功能性飲料,這些功能性飲料主要是補充電解質、鹽份、能量補充、快速恢復的作用,水的補充頻率因人而異,通常每半小時補充一次,千萬不要等口渴再喝水,要提前飲用。
能量膠:能量膠主要補充電解質和能量,包括糖原等。
能量棒:主要是固體的能量補充食品,不同於能量膠為膏狀,由於是固體的,食用需要配合飲水,可以減少空腹感。也有使用巧克力做為補充的跑者,不過容易融化,口感並沒有太好。
其他補充:其他補充主要是電解質補充為主,包括鹽錠,這些電解質補充主要是及時補充電解質、防止脫水、抽筋的跑步不適症狀。
跑步是一項健康的活動,與自行車和游泳並稱三大最佳運動,運動中更可以有氧和無氧相結合,健身和運動相得益彰,跑步沒有很高的要求,一雙跑鞋、一條路就可以運動了。開始跑步非常簡單,難的是能夠養成習慣,若沒有持之以恆的堅持精神,無論有什麼酷炫的裝備,也達不到運動的真諦。
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 Nature 將 Nike 擁有高性能的菁英跑鞋,用可回收設計理念加以升級再造,也將品牌追求永續發展的精神推向新的高度,在材料裁片使用率、回收邊角及重塑材料的問題上,無疑是 Nike 迄今極具可回收使用設計理念的產品,所用再生材料的重量占比至少達 50%。Nike Zoom Alphafly Next Nature 將於 12 月起於指定店鋪販售。
繼 Nike 推出第一雙實戰籃球鞋款 Nike Cosmic Unity 後,Nike 跑步產品設計師們也受到了 Move to Zero(“零碳排”和“零廢棄”)計畫核心思想的啟發 — 創造出對環境有益的產品,最終也能使運動員們獲益更多,Cosmic Unity 所用再生材料的重量占比至少達到25%。而 Alphafly Next Nature 將這一數位提高到 50%,也使其成為 Nike 將產品永續性和功能性結合的矚目之舉,將環保理念應用於 Nike 菁英跑鞋更具象徵意義。
Nike 跑鞋資深設計總監 Rachel Bull 說:「我們不想做那些徒有其表的東西,我們想借此概念鞋款實現將性能和永續性發展理念相結合的目標,將永續發展作為重點元素加入到對馬拉松競速跑鞋的改造中,意味著需要整個團隊從設計、到選材再到產品製造環節的共同努力。」
鞋子的性能構造在選材和工藝上有何創新?製作時產生的邊角材料及再生材料是否可以重新用於生產的同時,依舊保持該鞋款的卓越性能?Alphafly Next Nature 的設計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發現問題並解決的過程。想要解決上述這類問題,工程師、開發人員和製造商之間流暢且深入的交流不可或缺,這樣才可以把美好的設想轉化為在現實中擁有卓越性能的跑鞋。
在永續性方面取得的成就從這款鞋子核心構件材料使用的資料便可見一斑。以 ZoomX 中底為例,所用再生材料的重量占比至少達到 70%。回顧 Eliud Kipchoge 完成馬拉松打破兩小時大關的挑戰時,Rachel Bull 認為:「Nike 跑鞋之所以具備如此強悍的性能,很大程度要歸功於 ZoomX 泡棉。如果這些泡棉材料被浪費掉,那麼對於可能穿著這些鞋子參賽的人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損失。有效的解決方案是:將中底剩餘的可再生泡棉材料製成鞋墊。就好像身體中蘊藏的巨大潛能被再度被啟發。」
「物盡其用」的宗旨讓各團隊開始跨領域思考,考慮鞋子的其他部分如何做到「廢物利用」。例如 Nike 跑鞋前掌搭載的 Zoom Air 氣墊原料中天然含有很高比例的可再生成分。而Alphafly Next Nature 將這一概念進行了昇華,將 Zoom Air 氣墊的生產邊角材料,透過 3D 列印的方式被重新利用,製成 Flyprint 和 Flyknit 混合型鞋面織物。
Flyprint 和 Flyknit 技術的結合對鞋子的功能性十分重要。Rachel Bull 表示:「Flyknit 材料十分柔韌,用於鞋頭能保證這塊區域的張力和透氣性。貫穿中足的 Flyprint 則是一種填充性很強的材料。對於鞋面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來說,清楚認識到每種材料的獨特優勢是尤為重要的。」Rachel Bull 補充:「對於中底的設計美學,我們不想放棄使用再生材料的想法,你可以在中底看到 ZoomX 泡棉碎料,我們認為外觀也是產品故事的一部分,當材料和製造工藝結合在一起時才能創造出新的東西。」
基於 NEXT% 系統打造的初代 Alphafly NEXT% 是鞋子不同構造設計協同工作的成果。這與 Move to Zero 的設計原則十分契合 — 每雙鞋的背後都代表著更大的進步和更高的追求,每雙鞋的誕生都致力於為我們生活的環境減輕一點負擔。Rachel Bull 說道:「Alphafly Next Nature 為 Nike 提供了一個跳板和絕無僅有的機遇,以繼續在其跑步產品線中應用永續發展理念。我們深知,如果我們可以在擁有極強性能的產品上做到這一點,那麼足以證明,Nike可以將這項技術應用到其他產品的生產線中。」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