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 Nature 將 Nike 擁有高性能的菁英跑鞋,用可回收設計理念加以升級再造,也將品牌追求永續發展的精神推向新的高度,在材料裁片使用率、回收邊角及重塑材料的問題上,無疑是 Nike 迄今極具可回收使用設計理念的產品,所用再生材料的重量占比至少達 50%。Nike Zoom Alphafly Next Nature 將於 12 月起於指定店鋪販售。
繼 Nike 推出第一雙實戰籃球鞋款 Nike Cosmic Unity 後,Nike 跑步產品設計師們也受到了 Move to Zero(“零碳排”和“零廢棄”)計畫核心思想的啟發 — 創造出對環境有益的產品,最終也能使運動員們獲益更多,Cosmic Unity 所用再生材料的重量占比至少達到25%。而 Alphafly Next Nature 將這一數位提高到 50%,也使其成為 Nike 將產品永續性和功能性結合的矚目之舉,將環保理念應用於 Nike 菁英跑鞋更具象徵意義。
Nike 跑鞋資深設計總監 Rachel Bull 說:「我們不想做那些徒有其表的東西,我們想借此概念鞋款實現將性能和永續性發展理念相結合的目標,將永續發展作為重點元素加入到對馬拉松競速跑鞋的改造中,意味著需要整個團隊從設計、到選材再到產品製造環節的共同努力。」
鞋子的性能構造在選材和工藝上有何創新?製作時產生的邊角材料及再生材料是否可以重新用於生產的同時,依舊保持該鞋款的卓越性能?Alphafly Next Nature 的設計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發現問題並解決的過程。想要解決上述這類問題,工程師、開發人員和製造商之間流暢且深入的交流不可或缺,這樣才可以把美好的設想轉化為在現實中擁有卓越性能的跑鞋。
在永續性方面取得的成就從這款鞋子核心構件材料使用的資料便可見一斑。以 ZoomX 中底為例,所用再生材料的重量占比至少達到 70%。回顧 Eliud Kipchoge 完成馬拉松打破兩小時大關的挑戰時,Rachel Bull 認為:「Nike 跑鞋之所以具備如此強悍的性能,很大程度要歸功於 ZoomX 泡棉。如果這些泡棉材料被浪費掉,那麼對於可能穿著這些鞋子參賽的人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損失。有效的解決方案是:將中底剩餘的可再生泡棉材料製成鞋墊。就好像身體中蘊藏的巨大潛能被再度被啟發。」
「物盡其用」的宗旨讓各團隊開始跨領域思考,考慮鞋子的其他部分如何做到「廢物利用」。例如 Nike 跑鞋前掌搭載的 Zoom Air 氣墊原料中天然含有很高比例的可再生成分。而Alphafly Next Nature 將這一概念進行了昇華,將 Zoom Air 氣墊的生產邊角材料,透過 3D 列印的方式被重新利用,製成 Flyprint 和 Flyknit 混合型鞋面織物。
Flyprint 和 Flyknit 技術的結合對鞋子的功能性十分重要。Rachel Bull 表示:「Flyknit 材料十分柔韌,用於鞋頭能保證這塊區域的張力和透氣性。貫穿中足的 Flyprint 則是一種填充性很強的材料。對於鞋面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來說,清楚認識到每種材料的獨特優勢是尤為重要的。」Rachel Bull 補充:「對於中底的設計美學,我們不想放棄使用再生材料的想法,你可以在中底看到 ZoomX 泡棉碎料,我們認為外觀也是產品故事的一部分,當材料和製造工藝結合在一起時才能創造出新的東西。」
基於 NEXT% 系統打造的初代 Alphafly NEXT% 是鞋子不同構造設計協同工作的成果。這與 Move to Zero 的設計原則十分契合 — 每雙鞋的背後都代表著更大的進步和更高的追求,每雙鞋的誕生都致力於為我們生活的環境減輕一點負擔。Rachel Bull 說道:「Alphafly Next Nature 為 Nike 提供了一個跳板和絕無僅有的機遇,以繼續在其跑步產品線中應用永續發展理念。我們深知,如果我們可以在擁有極強性能的產品上做到這一點,那麼足以證明,Nike可以將這項技術應用到其他產品的生產線中。」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Dama
在從事一些心肺有氧耐力運動如跑步、游泳或鐵人三項等等時,都需要足夠的肺活量才可以進行,此時身體需要大量的氧氣來供應肌肉燃燒醣類或脂肪以產生能量。而要有足夠的肺活量,就必須從呼吸肌開始訓練,這樣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此點對於專業選手們來說更是重要!
一般來說,想提升肌耐力與肺活量,熱門首選往往是「高強度間歇訓練」,但這種高強度訓練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若真想從事這種訓練,也必須有專業教練在旁協助指導。許多運動科學研究證實,藉由訓練身體中負責呼吸的肌肉,就能有效提升呼吸效率,讓我們在從事各種運動時能感覺更為輕鬆。
人體在運動過程中,因為身體活動量加劇,對於氧氣的需求量也會倍增,這也是為什麼在運動時心跳會加快以及呼吸會急促且加深的原因。若平時沒有特地對呼吸肌群做訓練,當呼吸肌沒力時,氧氣供應量(最大攝氧量)會受到影響,進而會提前出現疲勞的狀態而影響運動表現。已有研究表明,運動員可藉由鍛鍊呼吸肌提升換氣表現、減緩肌肉疲勞,從而提升運動後恢復狀況。
其實,人體「呼吸肌」訓練並不難做到,藉由簡單器材的輔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執行這些訓練。
為此,我們請到一位專業級鐵人三項教練,藉其豐富的訓練經驗以及對自己身體狀況的了解,對呼吸訓練做一個實際的測試,以下是他的實測心得:
正好處於比賽期的光武教練,每天都花許多時間在練習上,並在其間搭配呼吸肌訓練來增強鍛鍊。
劉光武:「一直都有在從事鐵人三項訓練的我,以往在跑步這一項訓練中,真的比較容易感覺喘,而且換氣速度也比較快,每次跑完步都會有種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後來,我接觸到健氣家的呼吸力訓練器,在使用前藉由電子儀器檢測,呼吸的頻率以及肺容量雖比一般沒在運動的人高,但是,呼吸速度頻率及穩定度在數據方面顯示都不太穩定。在經過與健氣家專員的諮詢後,他幫我調整了適合的呼吸訓練器強度,阻力為3,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接受訓練。
在經過快四周的訓練時間,我邊運動邊搭配呼吸訓練器之後,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運動時可以吸到較多的空氣,而換氣頻率變的比訓練前相對慢很多,尤其是跑步方面更為明顯,在沒有訓練以前,呼吸都會喘很快之外也覺得相當容易累,就連騎自行車這方面也有類似的狀況。但是在使用過後,不管我在跑步或是騎車時,呼吸這方面有明顯地感受到不像訓練前這麼喘,喘的頻率也變得很慢,還可以呼吸得較深,就連騎車時,也會比尚未訓練前感到更加舒暢許多。根據健氣家幫我做訓練後的電子儀器檢測,發現我的呼吸肌力也比之前更為穩定,可以使用到的肺容積也比之前更多,這些都是這樣的呼吸訓練幫助我在鍛鍊的過程中感到越來越輕鬆的原因。」
劉光武也表示,使用呼吸訓練器時,有種肺部在做重訓的感覺,覺得相當紮實又有運動到肺部的肌群。當訓練完再開始跑步,就覺得非常輕鬆,他形容那種感覺就像是比賽前的訓練會很辛苦,但再回到平常的訓練時,就較為輕鬆,有種先苦後甘的感覺;而在訓練過後,在高強度且遠距離耐力的運動下,換氣的頻率次數變得較少(需消耗的能量也相對減少),呼吸也比訓練前來得更穩定,並且都可以維持在高強度訓練的節奏上。
以下是光武教練使用呼吸訓練器鍛鍊後的數據分析:
此圖分別代表了肺容積(左上)、吸氣速率(左下)、功率(右上,可作為斷定呼吸肌的力量)、單口累積能量(右下),每次測試時,都是吸氣30口,線條重疊度越大、弧線越貼緊上方代表呼吸品質越穩定,從數據上看來,光武教練的曲線都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而訓練的時間越久,身體會感受到訓練後的效果,從測量的數據來看也會更加上升。
從數據方面顯示,使用呼吸力訓練器對運動後的表現真的大幅提升許多,這對劉光武教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訓練,不論是訓練的強度或是練習的長短,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有越好的呼吸肌力,才會有更好的運動表現。
現在的呼吸訓練器都做成輕便易攜的規格,如果能將之隨身攜帶、持之以恆地做呼吸訓練,就能輕鬆增進自己的攝氧量,並且改善呼吸品質。因為在從事運動時,往往需要大量且快速地供應身體氧氣才能順利進行,因此都可以透過呼吸訓練器來訓練肺部深層呼吸肌群幫助自己輕鬆吸入更多空氣與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