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速度跑 Speed Run
1
速度跑 Speed Run
2
下一場馬拉松前,你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3
美研究:在跑步機上行走能有效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身體機能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速度跑 Speed Run

2017-01-03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跑步訓練 跑步字典

速度跑訓練中要求跑者進行多組特定距離的高強度的距離訓練,中間穿插恢復休息。這個訓練在提升身體能力的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還讓你心理上做好準備去應對艱難的訓練和壓力。每一次你完成的速度跑練,就像你將它們當做錢存入銀行,當你在馬拉松賽場上最艱難的時刻你可以把它們取出來。
 
通過速度跑訓練,不僅慢肌纖維、中間纖維最大限度的得到刺激,從而去提供更強大的有氧能量。中間纖維是屬於快肌纖維,它可以通過耐力訓練而被增強,通常直徑稍大,有更多的線粒體以及更大的血液供應,比典型的快肌纖維更耐久。隨著中間纖維的能力的增強,跑步的效率也會隨之提升。

速度跑 ©pinterest.com_Washingtonian

速度跑的好處

1. 定期作速度跑練習可以改善你的速度、爆發力、在快跑中放鬆能力及跑步效率,沒有作如此類的練習,你的速度跑姿將緩慢且逐漸惡化。

2.  一個好的速度跑練習是一星期跑一到二次的6x200m的間歇,配速如以上之所述;專心你的配速,不要過度緊繃,步伐不要邁過大。

3. 經由每週一次到二次在課表操完後做衝刺練習,你也可以用比較不嚴格的方法來練速度型態,只要作五到六次的六十到八十公尺逐漸均勻加速即可,跑時以充滿幹勁的強力但放鬆的跑。

4.  以下所述的跑步訓練也可增進你的腿力與跑步效率,一是以既長又誇張的步幅作跳躍跑,二是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前進但是用快速度舉高膝蓋交換雙腳跳躍跑;亦或是用非常短的步幅來跑的非常快速去提昇兩腿的交換效率。

5. 速度跑練習雖然只花一小段時間卻可產生潛在地引人注目的成果

速度跑的訓練法

1. 快跑:使用約最大速度的70~80%來進行較長距離的跑步。往前衝完之後,步行回到起點。每次衝刺中間至少間隔30秒。專注在維持良好的姿勢,先以3~4次開始,訓練經驗多了,再慢慢漸進到8~10次。

2. 衝刺:一開始約使用20~30公尺的距離,目標是移動的速度,不是跑的距離。當體能進步,可以容忍高強度所帶來的不適時,可以增加距離及次數。全力衝刺,然後走回起點,間隔休息時間約30~45秒,先以4~5次開始,隨著訓練經驗增加,再慢慢漸進到8~10次並增加距離。

參考資料

1.《健身路跑訓練》,禾楓出版公司出版 (2016)
2. Runners World
3. 跑者廣場
4. 山姆伯伯工作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下一場馬拉松前,你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2016-11-22
知識庫運動營養營養補給馬拉松跑步

不用懷疑,想要成功完成一場馬拉松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在42.195的里程之中,有太多的機會去破壞這所謂的成功,其因素為何呢?

人體只有在肌肉、血液和肝臟中儲存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你又是一位追求速度的跑者,那麼在里程中,更容易感到飢餓。當身體能量消耗並開始感到飢餓時,整個人便很容易進入撞牆期或甚至想停下來的念頭。所以,在準備一場馬拉松時,除了身體的訓練,該如何讓儲存的碳水化合物不那麼快速消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那有解決的辦法嗎?首先,正確的馬拉松訓練是必要的,這個訓練並非指課表,而是讓身體適應我們所補給的能量。其次,在比賽之前,先儲存足夠之碳水化合物以助你整場的馬拉松能順利完賽。

準備一場馬拉松該注意的事 ©womensrunning

在比賽前儲存碳水化合物

在一本國際運動醫學雜誌上的一項有趣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倫敦馬拉松上跟隨了超過250名的跑者。他們發現只有百分之12的跑者在比賽結束前消耗了所儲存的碳水化合物,而那些消耗的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值為百分之13.4。
 
根據上列的數據,對於新手建議;以每公斤體重平均攝取7-10克的碳水化合物。這個份量雖然比大多數選手的習慣要來的多一些,但對於一個全程馬拉松來說是合宜的。而運動飲料除可以補充流失的水份之外,還可以將補充的電解質。透過運動飲料內所含的糖份加快身體的吸收,迅速回復流失的體液,根據實驗證明,飲料若含有5-8%的糖份可以加快水份進入體內的速度。

©stylecraze.com

別仰賴腎上腺素

有一個跑者曾說:它通過的第一個終點線完全是靠腎上腺素撐過去的。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主意。

首先,腎上腺素是只是短暫的高強度能量,通常是在一個很即時緊張的情況下產生,可以說是一個臨時抱佛腳的概念。如同考試一樣,我們的準備都是為了考試而讀,如果沒有一個確定的計畫,根本不會想實實在在地去準備。相反的,我們可以在比賽之前,結合這篇文章的技巧,開始制定一個計劃去練習。

在比賽當天不要嘗試新的事物

無論有多少跑步經驗或是距離的長短,都不要輕易嘗試穿新鞋、短褲或是食用不習慣的早餐等。否則即有可能在比賽之中感受到腸胃不適或是雙腳因新鞋的摩擦而造成破皮等問題。

©prodirectrunning.com

比賽前的練習

就像依著目標練習長跑、配速跑一樣,在比賽的前一天,我們都會再確認明天比賽的策略以及將要達到的目標。以確保在比賽的時候不會有太多的意外。

在執行目標的兩到三個月之間,不論飲食、或是外在的因素,建議都按照在比賽當日的規模去進行,不要做太多的變換。這樣也更能增加完賽的愉悅感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在比賽期間定期補充碳水化合物

在比賽中(或是當你練習的時候),吃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是很重要的。若攝取的不足夠,很有可能影響到你整體的表現。
 
在比賽之前,大多數的跑者需要攝取大約45到60克的碳水化合物,並且為了在每小時馬拉松中表現出最佳能力,也會補充凝膠代替碳水化來協助自己提高整體狀態以及減少上廁所的次數。
 
關於補充水分的部分,在期間至少要喝到大約4盎司的水,千萬別只單一飲用運動飲料,因為運動飲料會將身體的水分吸乾,若都沒有純水進入體內的話,容易造成脫水之現象。

©diabetescarecommunity.ca

有了這些策略,相信馬拉松在你的生活中會變得更簡單有趣,對於進階者來說也能更成功的掌握。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研究:在跑步機上行走能有效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身體機能

2016-09-06
運動配備有氧運動觀念保健跑步機跑步話題

跑步機雖然有點單調無聊,不過它對於某些人來說可是療癒神器!美國研究表明,讓患有帕金森氏症的人以一個舒適且低強度的速度在跑步機上行走,可以有效改善他們的步態和行動力。

根據馬里蘭大學在2011年的研究結果指出,與在跑步機上短時間快走或是做一些阻力訓練,包括壓腿、彎曲和伸展等等相較,上述的運動方式更為有效。

在跑步機上以舒適的速度行走可以改善帕金森氏症症狀 ©innovationsfitness.com

研究分三組進行

作為第一個此類型的實驗,該研究找來了67位有行走問題的帕金森氏症患者來做測試,並在巴爾的摩維吉尼亞州立醫學中心進行,以每週三次的方式進行三個月,在數位運動生理學家的監督之下進行。該研究以三種運動模式,分為三組來進行,分別是在跑步機以高強度但時間較短(30分鐘)的方式行走;另一組則以較為緩慢的速度在跑步機上行走,不過時間持續50分鐘;第三組則做一些拉伸和阻力運動,包括重複性地壓腿、伸展、曲腿等等。

研究結果表明,低強度的跑步機行走訓練對於帕金森氏症患者走路的穩定度和流暢性有最顯著的改善。不過,只有第三組的拉伸和阻力訓練對於患者在「統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上面的分數有所提升。

低強度行走運動最適合

「與一般對於高強度運動較為有效的研究證據相反,我們的研究顯示,低強度的運動和阻力訓練反而能夠對帕金森氏症病患的身體運動能力有最大最好的效果。」馬里蘭大學醫學博士莉莎·舒爾曼 (Lisa M. Shulman) 在她的公開報告文章裡說道。「因為有許多病患與家屬常問到,既然大部分帕金森氏症患者能從事低強度運動,那麼到底他們可以做哪些運動呢?我想我們這個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指引。」

該研究結果於2011年美國神經醫學學會於檀香山舉辦的第63屆年會上公開發表。

資訊來源:Medscape Medical News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