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場館資訊
  • DR. GYM:科學化的醫療級專業訓練場館
1
DR. GYM:科學化的醫療級專業訓練場館
2
睪酮素能增加肌肉減少脂肪
自然增加睪酮素的6種建議 讓你增肌減脂效率更加快速
3
訓練「骨盆底肌」才能預防生理失能以及強化核心肌群!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DR. GYM:科學化的醫療級專業訓練場館

2017-01-13
場館資訊 健身 體適能 推薦場館

全國唯一擁有專屬醫療團隊的健身房

沒有規律運動經驗,想動卻怕受傷?曾有運動傷害,不甘就此退出競技場?努力追求卓越成績,但成果卻停滯不前?也許,你該換個運動環境了。DR. GYM是全台首創,唯一擁有專屬醫療團隊的健身房,能夠透過詳細的科學化檢測,找出最適合你的運動方式,讓你的運動更安全也更有效率!

專屬醫療團隊進駐,上了年紀的阿嬤也能安心訓練。

DR. GYM顧名思義,就是醫生與健身房的結合,是由兩位各有所長的醫師,加上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教練所創立,其執行長康鈞尉醫師為復健科診所院長,對於運動傷害有深入的研究,並常與媒體合作,為一些常見的復健與運動傷害問題釋疑,深受民眾信賴與崇敬;共同創辦人江研壹醫師亦主持復健專科診所,對於運動與肌力訓練有獨到的研究;首席教練James歷任Boxing+等知名健身房,三位對於運動訓練與運動傷害都有極大的求知慾,也是在研習場合認識,由於有共通的追求,因此攜手創立了DR. GYM。

DR. GYM創辦人其中二位:康鈞尉醫師與James教練

走進去年甫開幕、位於地下室的DR. GYM,迎面而來的是一整個沈穩的開放空間,除了划船機與重訓架之外,就是一些零星的壺鈴與自由重量訓練器材。康鈞尉醫師表示,這樣的空間配置是針對DR. GYM多元的課程設計來規劃的,不管是一對一還是團體課程都能夠靈活運用,該館的器材都是採用奧運規格的等級,確保會員可以使用到最優質的器材。另外,館內還備有骨骼肌肉高層次超音波儀,能在會員受傷或身體不適時做第一時間的掃描,再由醫護人員做後續處理的判定。

寬敞明亮的空間

完美整合醫療資源的體適能服務

康醫師說,DR. GYM是根據美國REJUV MEDICAL健康管理體系的概念發展而來的,是一種先驅式的醫療服務,其主旨就是「Medical Fitness」,藉由專業醫療分析檢測與處方,與全功能的健身房課程與設施,讓客戶達成減重或運動目標。未來,DR. GYM除了架構自己獨創設計的服務項目,也將引進其體系,讓台灣民眾能接觸到最先進的運動醫療服務。

專業團隊,結合復健科醫師、國家隊教練等資源。

FMS功能性動作檢測系統 以科學的方式分析身體狀況

新會員加入時,DR. GYM的專業人員會為您做FMS功能性動作檢測系統,這是用來檢測活動度受限和動作不對稱的檢測工具, 在每位受測者沒有疼痛困擾與已知的肌肉骨骼傷害中,運用七個基礎動作型態測試,確保功能性動作品質的關鍵。這些檢測可以用來觀察受測者的基礎動態動作、操作性與穩定性的動作表現,當受測者沒有足夠的活動度與好的動作控制時,便能看出其肌力與平衡的缺失。教練透過拍照與錄影記錄會員的幾項大動作,再加上醫療等級心肺機、呼吸分析儀與前述的骨骼肌肉高層次超音波儀,便可以精確紀錄每位會員的身體條件與缺陷,再根據檢測結果為每位會員設計適合的階段性訓練菜單,一段時間之後再來做一次FMS檢測,便能明顯看出該會員的進步情形,如此專業且細緻的服務,目前堪稱獨步全台。

教練向會員解說FMS檢測項目。

安全應該永遠擺在效果前面 先評估再給予治療或訓練建議

James教練則表示,他們會注意每位會員的運動表現,先讓他們身體的活動度與穩定度強化了,再追求肌肉的力量。來到DR. GYM,第一講究的是訓練的安全,再來才會協助會員做到訓練的功能。若會員本身受傷程度較為嚴重,他們會轉介出去給相關醫療單位,等到治療得差不多了,館內的物理治療師也給予治療並評估該會員身體條件恢復,才會讓他正式進來上課。James教練說,DR. Gym與其他健身房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會員身體條件的分級,檢測過知道每一位會員的身體狀況,才能夠知道他最適合怎樣的訓練。

透過體能檢測,將會員分級,給予適合的訓練課表。

運動處方新概念 需有專職組織來推廣

James教練表示,以前的運動治療是以骨科為主導,若選手受傷往往給予止痛藥或消炎針治療,若是更嚴重則開刀處理,但是從痛到開刀往往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運動傷害也並不一定都要落到開刀的下場,也許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讓它慢慢好起來,而這就是他們現在正在努力的,希望透過新的科技與國外學術研究的引進,讓運動傷害復健這個領域更加完善。現在已經有「運動處方」這個新概念,而運動處方是誰要來開?這位專業人士就必須兼具醫療與運動背景才行,未來他們也將會成立一個新的協會組織來推動這方面的專業人員培訓與認證的事宜。

每個人的體適能條件不同,針對每個人開立不同「運動處方」是未來趨勢。

完善醫療級體適能服務 大人小孩都可安心運動

台灣現有的狀況是醫療歸醫療、訓練歸訓練,許多人運動受傷求醫,醫師只能給予治療,往往無法提供後續運動的諮詢服務,因此這些人傷好了之後就不敢再做運動,或者不知道要怎樣做運動來將身體恢復到受傷前的水準。在DR. GYM,藉由完美整合醫療資源,除了兩位復健專業醫師之外,還有一整個醫療團隊能為會員提供完善的諮詢服務,加上包括國家隊教練葉俊昌以及6位專任執有國際四大私人教練證照的專業教練為您服務,不管是9歲還是93歲,在這裡都能夠安心運動,改善身體功能!

專任教練隨侍指導。

會員怎麼說

尹奶奶

現年93歲的尹奶奶,是讓孫子帶來的。她表示,因為孫子在這裡做得很好,她也想來試試看,但是她不知道93歲的自己還能不能來上課,因此問教練的時候有點忐忑,不過喜歡學新東西的尹奶奶上了兩個多月的私人課程,直接給教練豎起大拇指,因為「運動完回家,全身都舒坦了。」她說,她的教練非常專業,會讓她做剛好的訓練,不會過勞,每次來上課都很期待,不知道教練今天要上什麼,說到這裡,奶奶眼神閃閃發亮,就像個看見新大陸的小女孩。

洪嘉和(拳擊選手)

就讀北市大技擊運動學系一年級的嘉和與哥哥嘉慶是國內有名的拳擊兄弟檔,年紀輕輕已經征戰國內外大小戰役,獲得不錯的成績。兩兄弟是由葉俊昌教練引薦過來做訓練,教練為他們設計每週兩次的重量與肌力訓練,可以補足學校著重技術性訓練的不足。嘉和表示,之前受過傷,也做過治療,不過從來不知道自己需要補足肌力方面的訓練,藉由這裡的專業測試分析,讓教練幫自己設計課表,也讓他知道自己可以做多少重量,也因為有了這些訓練,讓他最近在場上的表現也進步許多,覺得出拳比較輕盈,受傷的部分藉由協力診所的放鬆與復健治療,讓他這部分也恢復得很好。他覺得這裡的教練很嚴格,不過主要是為了讓他在重量訓練時不會受傷,這讓他深懷感激。

哥哥洪嘉慶也在此做訓練。

陳小姐(旅遊業)

任職旅行社的陳小姐表示,她是在網路上注意到並追蹤觀察DR. Gym粉絲頁一陣子之後才來的。James是她之前在另一家健身房的教練,由他的邀請之下來參加幾次講座,便決定過來上課,還揪了好幾位同事朋友過來。陳小姐說,她以往是一個體能不太好的人,就算她平常都有在運動爬山跑步,但是使用的方式不正確、土法煉鋼,久了之後就覺得不應該這樣下去,因此就上了健身房找教練訓練。她說她跟這裡的每個教練都有接觸,覺得每位教練的學識經歷都很豐富,就算妳沒有課他們也還是很不厭其煩地回答會員問題,包括一些運動知識及怎樣避免受傷。她之前也有去其他連鎖健身房,但她的教練總是叫要她練過大的重量,導致回家之後可能身體會痠個一週以上,來這裡之後的差別是,她可能很快就沒事了,她覺得除了強度不對,動作及訓練方式的導正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她來這裡上課,教練總是不斷在修正她的動作,而且非常有耐心,讓她覺得每一次都有所進步。來上課三個多月下來,她說她現在爬山感覺輕鬆許多,速度也變快了。而且,來DR. Gym之後她對於自己的身體更有信心,還有了勇氣去報名並完賽斯巴達障礙賽!

DR. GYM

add 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155號B1 (安泰銀行樓下)
tel 02-2755-0007
time 09:00~22:00
fb DR.GYM

知識便利貼|運動處方 (Exercise Prescription)

美國預防醫學服務任務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建議臨床醫師應該對其所有服務的成人、小孩做規律體能活動的諮詢,根據每個人的健康狀況、疾病限制、生活型態,給予不同的體能活動建議。

運動處方的目的,可從三方面去考慮,一、提昇體適能;二、降低慢性病的危險性以促進健康;三、確保運動時的安全性,依據每個人的個別興趣、健康需求及臨床狀況,而有不同比重的考量,所以每個個案均要其以特定的評量結果,作為運動處方的最終目標。

完整的運動處方應包括五個要素:運動種類(型態)、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時間長短、運動頻率、運動進展速率。

資料來源: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家庭醫學科  楊宜青醫師 

http://stud.adm.ncku.edu.tw/hea/4work/wedu/e2/e232/pah_G.htm

撰文/Oliver Wu
攝影/Oliver Wu、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自然增加睪酮素的6種建議 讓你增肌減脂效率更加快速

2020-03-03
話題體脂肪觀念減脂增肌健身

身體中最具有促進肌肉強度、合成、代謝與提升性慾激素之一的睪酮,同時,也是建立肌肉量和改善情緒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因此,如果你想要有效的增加肌肉量的話,就必須滿足以下這三個條件:第一,你需要做大重量高強度的訓練,有助於破壞與刺激肌肉生長。第二,要提供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在熱量充足的狀況之下,才能讓肌肉成長。第三,必須創造出一個適合,增加肌肉量的合成代謝環境,尤其是增加睪酮與生長激素,這樣才能重你的訓練中看到結果,以下6點可以讓你自然增加睪酮,獲得更好的增肌或減脂成果。

睪酮素能增加肌肉減少脂肪
身體中最具有促進肌肉強度、合成、代謝與提升性慾激素之一的睪酮。

睪酮(androgen):

睪酮(androgen)又稱睪固酮、睪丸素、睪丸酮或睪甾酮、睪脂酮是一種類固醇激素,由男性的睪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腎上腺亦分泌少量睪酮,與其它類固醇激素一樣,睪酮是由膽固醇所衍生的,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它對健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包括增強性慾、力量、免疫功能、對抗骨質疏鬆症等功效。據統計,成年男性分泌睪酮的份量是成年女性的分泌量的約20倍,體內含量是成年女性的7~8倍,另外,男性在30歲之後,體內睪酮會以每10年下降10%的速度減少,並讓雌激素上升,這就意味著肌肉和成效率降低脂肪堆積增加,這也就是中年男子發福的原因之一。(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建議1. 多做大重量訓練

肌肉會使你的新陳代謝加強,並會有效增加身體的睪固酮產生,所以,當你身體的肌肉量越多時,新陳代謝就會促使脂肪加速燃燒,維持住更多的肌肉在體內,因此,在研究中也發現,大重量的訓練能有效刺激睪固酮及生長激素的產生,一週可以做2~3次大重量的訓練,例如深蹲、臥推、硬舉這三種訓練項目。

一週做2-3次大重量訓練
在研究中也發現,大重量的訓練能有效刺激睪固酮及生長激素的產生。

建議2.補充足夠蛋白質

想要增加肌肉的人為何都要補充蛋白質?因為,蛋白質能促進升糖素和肌肉生長激素,並有效的合成與修復肌肉,另外,有針對40~70歲以下的1522男性做過研究,發現補充足夠蛋白質的人比採取低蛋白飲食的男性,在睪固酮的分泌上高出許多,所以要多吃瘦肉、雞蛋、魚和牛奶。

建議3.日常多吃好油脂

在國外有個研究顯示,在飲食中攝取含有豐富單原不飽和脂肪酸、ω-3脂肪酸的男性,他們的睪固酮濃度都較高,因此,如果你在飲食中將好的脂肪量降到太低,這將會影響睪固酮的分泌狀況與濃度,但也不意味著你需要高脂肪的飲食,因為,高脂肪飲食會增加體脂率,進而提高體內的雌激素降低睪固酮,所以,在日常飲食中可以攝取堅果和種子、富含脂肪的魚類(如鮭魚和金槍魚)、酪梨、橄欖油、植物油和天然花生醬等好的油脂,只要確保每日總熱量內,有20至30%來自於健康的好脂肪即可。

多攝取好的油脂
國外研究在飲食中攝取含有豐富單原不飽和脂肪酸和ω-3脂肪酸的男性,他們的睪固酮濃度都較高。

建議4.完整的睡眠品質

在芝加哥一所大學與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中發現,睡眠不足6~8小時的人,睪固酮濃度甚至會低於平均值40%,而早晨的睾固酮濃度比傍晚的睪固酮濃度高30%,這就是為何男性會在早晨勃起的原因,所以,如果你睡眠不足加上晨勃頻率減少的時候,代表你的睾固酮濃度正在下降,因此,保持充足的睡眠與品質,可有效的提升睪固酮濃度。

建議5.減輕生活中壓力

在一個最新的研究發現,當你所關注的球隊贏球時,睪固酮竟然可以比正常值高100%,反之,輸球時卻會比正常值降低50%,另外,根據內分泌學家馬休.哈迪的研究團隊,發現當身體感受到壓力時,會釋放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來壓制製造睪固酮的激素,同時也會讓脂肪堆積在腹部,所以,你必須降低生活中的各種大小壓力與過度訓練,讓睾固酮自然提升。

建議6.減少酒精的攝取

酒精會直接減少體內鋅的濃度及讓肝臟不易分解雌激素,而鋅是製造睪固酮相當重要的原料,因為鋅可以透過抑制芳香酶作用,來防止睪固酮被轉化成雌激素,更可以增加精蟲的品質與量。雌激素會讓你脂肪堆積及女性化增加,男性女乳症就是雌激素提高的症狀。所以,減少酒精的攝取與增加每日15(男性)至12(女性)mg的鋅補充即可。

資料來源/Nutribal、Breakingmuscl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訓練「骨盆底肌」才能預防生理失能以及強化核心肌群!

2019-09-04
話題筋肉媽媽課程活動健身

骨盆在整個身體結構、生理機能中皆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擁有健康的骨盆才能讓體態、生理更加出色。此外,對於許多運動員來說,要擁有穩定且健康的骨盆在運動過程中也能提升表現。8月27日由筋肉媽媽指導的「骨盆底基訓練法」的課程在運動星球舉行,讓學員們透過從骨盆底肌的訓練來強化整個深層肌肉,這將近約三小時的課程裡,不僅是為了讓大家認識骨盆底肌有多重要外,當強化它時,還能讓核心肌群更有力,以及預防尿失禁、子宮脫垂與陰道鬆弛等諸多問題。

訓練「骨盆底肌」才能預防生理失能以及強化核心肌群!

許多女性在生產完後,會有漏尿、子宮下垂、陰道鬆弛以及體態改變的困擾,即使有在規律運動,改善幅度也不大。為了解決大眾女性的困擾,我們在這將近快三小時的課程裡,特別邀請擁有多張專業證照與比賽經驗的筋肉媽媽來開課,從了解自己現階段生理狀況以及認識我們的骨盆底肌,接著再告訴妳如何透過正確的方式來真正改善這些困擾,最後再透過實際訓練來讓每位上課的學員能親身感受。透過這三階段豐富的知識以及訓練技巧來幫助想要解決這些煩惱的妳。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親身體驗!

骨盆底肌是身體核心的基礎

骨盆底肌主要是有助於穩定骨盆和支撐下腹腔器官的功能,與背部及腹部的深層肌肉都是我們需要練習核心力量的肌肉群,普拉提中「powerhouse」一詞指的就是這些肌肉。問題是,當你在日常生活中訓練或移動時,都很難感受到骨盆底肌的收縮,因此,有種運動叫做凱格爾(Kegels)主要是緩慢的收縮夾緊肛門持續縮緊到陰道周圍肌肉及尿道口,此時收縮的肌肉即是骨盆底肌肉或提肛肌,如此反覆的緩慢收縮與放鬆就是骨盆底肌肉運動。然而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增進骨盆底肌的彈性與緊實,對於需要生產或是生產過後的女性也大有幫助。

 STEP  1 呼吸訓練

首先,筋肉媽媽透過呼吸訓練的方式來喚起身體意識。正確的呼吸方式,才能讓橫隔膜與骨盆底一起上下移動,進而達到啟動骨盆底肌。

 STEP  2 骨盆底肌檢測

透過呼吸訓練的方式來喚起骨盆底肌後,接下來要自我檢測我們的骨盆底肌是否健康。

 STEP  3 呼吸加上骨盆底肌訓練

緊接著,在喚醒以及檢視自己的骨盆底肌後,準備開始要來訓練以及強化它。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骨盆底肌的收縮感,以及肌肉漸漸地有意識在運動。

骨盆底肌的重要性

看完骨盆底肌對於生理上的重要性後,你還只是覺得它一塊肌肉嗎?骨盆底肌是一個封閉骨盆底的深層肌肉群,骨盆底的結構分為四層,由腹腔內到會陰部表皮有各種筋膜、肌肉及以韌帶的結構,使得骨盆底可以對於骨盆腔內的各種器官達到懸吊及支撐的效果。如果骨盆底肌的機能變弱,就會讓我們的身體出現一些生理問題,進而引發整個生活上的不便。

骨盆底肌肉 - 右側內側淺表 ©learnmuscles

在課程結束後,學員們都非常滿意今天所學到的「骨盆底肌法」,在開心返程之前也不忘跟筋肉媽媽合影留念,當天現場更有許多學員結束後立刻問運動星工作同仁,筋肉媽媽的下一堂課何時還會加開?下一堂的「骨盆底肌法」的課程會在9月27日加開,如果你是這次沒搶到課程名額的人,想要報名下次課程請點此:基礎健身系列課程,以免下次開課時,無法體驗到筋肉媽媽的魅力喔!

攝影、撰文/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