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美國女孩因癌截肢,透過芭蕾詮釋永不放棄
1
美國女孩因癌截肢,透過芭蕾詮釋永不放棄
2
劉順益及陳媦娟老師的國標人生,催化WDC亞巡賽台北站十年有成
3
光頭芭蕾伶娜勇搏癌症 展現生命與舞蹈之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女孩因癌截肢,透過芭蕾詮釋永不放棄

2017-01-17
人物誌 舞蹈 故事

在美國密蘇里州,有一位15歲少女名叫嘉比·沙爾(Gabi Shull),她平時最愛做的事情就是跳芭蕾舞,但是在她9歲的那年,她右腳的膝蓋罹患骨癌,不管是誰,聽到都是一個超級大噩夢,雖然在飲食控制與化療之下,有控制癌細胞擴散,但還是必須切除腳膝蓋的部分。

嘉比·沙爾(Gabi Shull) ©kvedomosti.com

沙爾從小就非常熱愛芭蕾,但是在9歲時一場意外奪去她的腿,並讓她崩潰到谷底。9歲那年,沙爾與家人去溜冰場溜冰,但是一個不小心就摔到,剛好膝蓋跪在地上,但是當時外觀並沒有較明顯的傷口,也沒有不舒服,於是沙爾忽略的這件事情,直到一陣子過後,沙爾的右腿膝蓋,不定時就會疼痛以及覺得沒力氣,在越來越嚴重時,只好告知家人並前往醫院檢查,但是到醫院時,一切檢查結果令沙爾崩潰。

到醫院照X光片檢查時,醫生嚴肅地告知沙爾,她罹患了骨癌,這是一種好發於二十歲以下青少年或兒童的惡性骨腫瘤,而且癌細胞已侵蝕了她的膝蓋,讓醫生堅持得截去她的右小腿才能保住性命。當時沙爾聽到這個噩夢時立刻崩潰,她沒辦法想像沒有腿的生活要如何跳芭蕾。

沙爾:「我沒辦法想失去一條腿我能做什麼,或許在生活上根本非常不方便,而且我連我最愛的芭蕾舞都無法再跳了,我再也無法做我最喜歡的事情,我才9歲。」但是沙爾的爸媽每天不斷的鼓勵她,並告訴她:「好人總會碰到一些倒楣的事情,但必須要盡力去克服,妳會發現,再倒楣的事情也會煙消雲散。」

嘉比·沙爾(Gabi Shull) ©healthmedicinet.com

漸漸比較能接受這個事實的沙爾,開始接受約4個月的化療,在化療期間身體上的痛苦不斷跑出,像是會突然發高燒以及身體會莫名劇痛,但是沙爾覺得這都沒有比截去一條腿還來的痛苦,在化療結束後過了一段時間後,沙爾的醫生開始幫她動手術,這個截肢手術,不同於一般的手術,莎爾的主治醫生為她執行的是膝關節旋轉成形術,就是保留右腳且將腿反轉一百八十度後,再跟右大腿縫合,好讓她的腿裝在上義肢後,可以比較舒適以及適應。

在截肢過後開始不斷的復健,直到約一年的時間,沙爾才慢慢適應、恢復走路的方式,沙爾表示,剛開始嘗試走路的時候特別痛,很害怕自己的身體會給腿施加壓力,每走一步都非常小心翼翼,雖然會不小心跌倒,但爸媽總是在旁攙扶我以及鼓勵我,並跟我說妳很棒,你可以的!但是真的讓自己能成功站起來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芭蕾。

在恢復走路狀態後,開始慢慢地重新接觸芭蕾,畢竟現在的狀況跟當時健全的她相比,必須花費更多時間、精力來去練習。前後經歷六年後,莎爾終於能重新靠著義肢展現芭蕾的優雅舞蹈,而且整體動作的流暢度以及美感還比當時尚未截肢她來得更加動人以及注目。

沙爾:「我沒想到我還會繼續跳芭蕾,在復健的過程中,真的非常吃力,但是我不想因為這樣,就再也不能跳芭蕾,於是我就很努力的復健,當走路比較穩定時,我想說可以開始試試看跳芭蕾,找回當初的感覺,裝上義肢後做了一些動作,覺得實在非常不舒服,我很害怕像是轉圈以及抬腿那些動作,會讓義肢不牢固,但是在慢慢練習的情況下,覺得越來越順利,我的醫生也告訴我,叫我不必擔心,放心的去擁抱自己所以愛的事物。」

嘉比·沙爾(Gabi Shull) ©soymamaposmoderna.blogspot.tw

現在的沙爾除了會跳芭蕾舞,還學習了Hip-Hop、爵士舞、踢踏舞、現代舞等,還擔任兒童癌症組織「The Truth 365」的發言人,並鼓曾經向她一樣的人,並告訴大家,要相信任何事都難不倒自己,要堅持、要有信念,以及永不放棄的心。

嘉比·沙爾(Gabi Shull) ©morethandancers.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劉順益及陳媦娟老師的國標人生,催化WDC亞巡賽台北站十年有成

2018-01-30
專訪故事舞蹈人物誌

2008年創始的WDC亞巡賽,在今年剛好屆滿十年,這個由日本中川勳先生推動的亞巡賽(Asia Dance Tour),結合日本、台灣、韓國、中國、香港等五站巡迴舉行,以總獎金超過60萬美金的規模,成為世界職業舞壇的兵家必爭。台灣從2008年創始時便加入亞巡賽事,打從起創時的奔走,在歷年的籌備規劃中累積經驗,主辦單位「社團法人  中華民國國際運動舞蹈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及秘書長劉順益及陳媦娟兩位老師一路走來點滴在心頭。

2017年度WDC國標舞世界大賽亞巡賽台北站的紅毯上星光熠熠

以舞蹈為志業,以傳承自我實現

「社團法人  中華民國國際運動舞蹈發展協會」的劉順益理事長及陳媦娟秘書長在28年前因國標舞結緣,出自於本身的天賦、志趣及努力,兩人共同迎向了國標舞生涯的高峰,得到多座台灣和東南亞職業摩登舞冠軍。十年的國家代表隊選手生涯,見識歐洲及其他國家國際標準舞的高超水準,當時便發願要在台灣舉辦媲美國際級的大型舞蹈賽事,為更多有志於投入舞蹈學習的年輕選手,提供近距離吸取比賽經驗及觀摩成長的機會。當年歐洲的頂尖選手到亞洲比賽的意願較低,除了環境的陌生,比賽規格或表演的條件都是很現實的考量。「2000年在日本舞蹈館比賽時,看到日本可以將世界級的選手帶到亞洲,當時就希望台灣也可以成就這件事,」陳秘書長如是說。「我們一直在思考成為選手之後的路,當一對選手不斷挑戰自己的高峰之後,如何經由傳承達到自我的實現,」劉理事長補充。
 
14 年前他們從國標舞國手身份退役後,便投入全力為規劃大型的國標舞賽事多方奔走,正好WDC日本世界舞蹈總會副會長Isao Nakagawa中川勳先生打算將當時每年在2月份舉辦的Asian Open提升為亞洲巡迴公開賽,劉理事長及陳秘書長便在這個契機下接受中川勳副會長的積極邀請,成為後來Asia Dance Tour Open Taipei亞巡賽台北站的賽事主辦單位,並一口氣將比賽的場地拉高到台北小巨蛋這等國際級場館的規格。這個合作對於當時沒有贊助商金援的主辦人而言,卻是一段艱苦難熬的過程,隨之而來一年一度的賽事還帶來相當的財務壓力。直到2012年,台北站首次獲得WDC世界舞蹈總會認證,列入WDC世界職業積分系列賽之時,恰如一劑強心針,讓守得雲開的兩位老師不但受到WDC的肯定,也促使世界頂級選手們願意自掏腰包來台比賽,亞巡賽台北站便成為國際舞蹈賽事星海中的一輪皓月。

中華民國國際運動舞蹈發展協會劉順益理事長及陳媦娟秘書長

透過舞蹈讓世界看見台灣

十年以來,亞巡賽年年有台北站的賽程,經由國際賽事的宣傳,有效的提高台灣在國際舞蹈界的能見度。而2018年WDC亞巡賽台北站仍然在2月28日舉行,228成為亞巡賽台北站固定的開賽日期是一項創舉。邁進第十年的公開賽更是提高了觀看指標,除了匯聚了最尊崇的鑽石級評審,國際級場館的優質比賽場地,總奬金超過10萬美元的高額奬金之外,最令人興奮的是亞巡賽台北站得到來自全世界職業摩登及拉丁舞選手的認同,「今年的賽場上將見到前24強選手,包括世界拉丁舞前12強齊聚一堂,就連在國際賽場上難得同台的世界前三強摩登舞選手都將來到寶島台灣同台競技,」劉理事長難掩臉上的興奮。這不僅僅是成功賽事的象徵性指標,還凸顯了選手對於主辦人的肯定。陳秘書長補充: 「正由於我們過去是選手,當我們籌備亞巡賽工作時,我們能夠以選手的身份,思考選手的需要,讓選手們在台灣站感受到主辦單位對於選手的尊重!」

向下紮根,以舞養舞,以賽養戰

筆者問起劉順益和陳媦娟二位老師,亞巡賽已屆十年,不論是亞巡賽或未來的培訓,二位有什麼建議及新計劃?「台灣的選手素質相當的好,但是必須持續提供他們更大的動機。以亞洲選手為例,中日韓的選手明顯展現他們的企圖心,目標能驅使舞者進步,這是我們一路走來希望亞巡賽能為台灣的選手提供以舞養舞,以賽養戰的重要義意,」陳媦娟秘書長說。為了提高國人對於國際標準舞的興趣及培養更多優秀的選手,社團法人 中華民國國際運動舞蹈發展協會也持續推動WDC-AL(World Dance Council Amateur League)台灣巡迴積分賽,「任何運動的培養及推廣都需要向下紮根,當年這個小小的協會結合國內其他十幾個協會共同推動WDC-AL台灣巡迴積分賽,就是希望選手們透過各站的比賽,設定年度目標爭取榮譽,並且在國際上發光發熱。」然而,二位老師口中的小小協會、微薄的力量,卻充份展現了他們的熱情及執著,一步一腳印的將台北站打造成國際標準舞的重要賽事,協會同時贊助WDC-AL年度的優勝選手們到國外參賽,落實向下紮根的工作。這些點點滴滴匯聚的努力,無疑是台灣國標舞界的資產,也是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又一功臣。

2月28日的WDC亞巡賽台北站是全球舞壇的矚目焦點,也是全世界看見台灣軟實力的重要年度賽事。筆者問,本次賽事有沒有最大的看點,劉順益理事長及陳媦娟秘書長齊口同聲的說 : 「這場公開賽能讓全球最頂尖的選手自己付報名費、買機票來比賽,其競爭之激烈及代表性也將是空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舞蹈委員會 ( WDC )
1950年由菲利普·J·理查遜(Phillip J. S. Richardson)在愛丁堡組織成立。主要目標為建構世界錦標賽時提供一個共同的基礎。 最初由九個歐洲國家和另外三個國家組成,今天WDC已經成為專業舞蹈比賽的權威機構,在全球許多國家都有成員。
 

WDC Asia Dance Tour 亞巡賽
2008年開始承辦亞巡賽,亞巡賽由日本世界舞蹈總會副會長中川勳在2008創辦推動。其前身為每年固定在2月份舉辦的Asian Open,由日本舞蹈總會Japan Dance Council,簡稱JDC 所主辦。改制後的WDC Asia Dance Tour將比賽擴展串連至亞洲區其他地區,形成亞洲巡迴賽。亞巡賽每單站的奬金數須超過10萬美金。

Asia Dance Tour Open Taipei 亞巡賽台北站
亞巡賽台北站自2008年開始舉辦,2012年得到WDC世界舞蹈總會認證,列入WDC世界職業積分系列賽,十年來開賽時間大都訂在每年的2月28日,主辦單位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國際運動舞蹈發展協會。
 
社團法人 中華民國國際運動舞蹈發展協會
2004年成立,該協會以促進全民愛運動以及推廣國標舞為致力的目標。為2018年WDC職業國標舞世界大賽亞巡賽台北站及WDC-AL國標舞世界盃台灣巡迴積分賽主辦單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採訪撰稿/JJ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光頭芭蕾伶娜勇搏癌症 展現生命與舞蹈之美

2016-11-18
故事舞蹈人物誌

美國一位光頭芭蕾舞者,以她的生命奮勇抗癌,雖然她沒了乳房,但是,她跳舞的時候所閃耀的光彩絕對不輸任何一位國際芭蕾知名舞者!她說:「我終於可以擺脫我的胸部,再也不用(在跳舞時)應對它們了。」

光頭芭蕾伶娜Maggie Kudirka ©Luis Pons

當22歲的芭蕾舞者梅姬·庫德卡 (Maggie Kudirka) ,在Joffrey芭蕾舞團跳舞時,她在她的乳房發現了一個腫塊。因為當時她還很年輕,而且沒有乳癌家族史,庫德卡認為腫塊只是跟舞蹈有關的肌肉傷害,所以就不予理會繼續從事她心愛的舞蹈。沒想到,這個腫塊日後會奪去她身體的一部分。

「身為一個舞者,我不能冒著失去舞團席次的風險請假看醫生,所以我繼續跳舞,而選擇不告訴任何人我的這個『傷害』,」現年25歲的庫德卡告訴《時人》雜誌的記者說道。2014年6月,當她在四個月之後撐不住終於去看了醫生,她被告知她患有第四期乳癌,而且當時醫生宣告她的平均預期壽命僅有2~3年,在5年內生存的機率不到20%。

Maggie Kudirka從小習舞。 ©Maggie Kudirka/Today

因為不確定她是否能夠再上場跳舞,庫德卡搬到她的父母在馬里蘭州的家接受治療,同時重回家人的懷抱。她開始接受化療,並進行了雙乳切除手術。雖然她的癌症治療反應良好,但它是轉移性的,意味著它已經擴散到她身體的其他器官之上。醫生在庫德卡的淋巴、胸骨、脊椎和骨盆都發現了癌症細胞的存在,因此她將需要無限期治療以確保這些癌細胞不會再轉移。「我每三個星期都要去醫院接受化療,」庫德卡說,「在美國,每天有100多名女性死於轉移性乳癌,我們需要為這種致命的癌症找到治療方法。」

在療程中的Maggie Kudirka。 ©Maggie Kudirka/Today

在治療期間,庫德卡盡可能繼續保持跳舞。「我在我的療程中一直保持跳舞習慣。 」她這樣告訴記者。「我的醫生鼓勵我繼續保持運動習慣。繼續跳舞的確有助於降低我化療的副作用,而且讓藥物更有效地運作。」庫德卡已經恢復了她在確診癌症前的例行舞蹈訓練,但她的定期化療療程卻使她進入了更年期的前期階段。她也常感到頭暈與其他副作用,有時會令她很難從事跳舞。雖然她的定期化療療程讓她無法重返她在Joffrey芭蕾舞團的職位,只要她體力允許時,她就會去教和跳芭蕾舞。

光頭芭蕾伶娜Maggie Kudirka ©Luis Pons

庫德卡在社群媒體上的暱名是“光頭芭蕾伶娜 Bald Ballerina”,她在上面分享她的經歷,同時激勵他人勇敢對抗癌症。她發布在網路上的圖片和文字引發了如潮水湧來的支持,她的粉絲們也發起了一個籌款活動,以幫助她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在美國,像庫德卡這種病例的健康保險雖然有非常高的扣除額,但是每年一月就會重新計算,但是這種頻繁癌症治療的費用經年累月加起來實在是非常可觀,與扣除額相較是一筆非常龐大的費用。)

「癌症在改變你的人生觀上面是很快的,」庫德卡告訴記者,「現在我每天都心存感激,因為我還可以保持身體健康,有足夠的體力支撐我去跳舞。以前當我在Joffrey芭蕾舞團工作時,我經常希望排練能夠儘早結束,而且當時我每一天都在盼望在艱苦的表演和練習行程之後,快樂休息日的到來。不過,現在我反倒非常渴望回到那些忙碌勞累但充實的時光。」

如果你想捐助她的醫療費基金,你可以前往這個網頁。我們謹祝福庫德卡在未來每一天都能健康快樂,而且早日擺脫癌症的夢靨。

©Luis Pons
©Andrew Holtz
©Luis Pons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