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瑜伽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步
  • 運動器材
  • 瑜伽動作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肌群
  • 徒手訓練
  • 跑5K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運動不該抱持吃到飽的心態
1
運動不該抱持吃到飽的心態
2
改善腸道體重自動減! 20個腸道節食法減肥秘方
3
加州餐飲生活概念店進駐信義區貨櫃市集 推生態環境共生共享概念
1
運動不該抱持吃到飽的心態
2
改善腸道體重自動減! 20個腸道節食法減肥秘方
3
加州餐飲生活概念店進駐信義區貨櫃市集 推生態環境共生共享概念
1
運動不該抱持吃到飽的心態
2
改善腸道體重自動減! 20個腸道節食法減肥秘方
3
加州餐飲生活概念店進駐信義區貨櫃市集 推生態環境共生共享概念
Ivan Hsu
Ivan Hsu

運動不該抱持吃到飽的心態

2017-01-19
運動部落 飲食 觀念 專欄 Ivan Hsu

運動訓練對於身體是一種壓力,而面對壓力後,身體必須有一段的時間來恢復以及適應,如此才能達到訓練的效果。

正如同吃東西一樣,食物的消化、分解、吸收、代謝都是有一定所需要的時間以及量的極限,短時間內一次塞入太多的食物,除了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之外,嚴重時可能造成身體的不適必須就醫。

但是有許多人在面對運動訓練時,卻會抱著一種“吃到飽”的心態,就是強度愈強、重量愈重、身體愈操效果會愈好;上一堂運動課如果沒有痠痛個三五天、沒有喘到幾乎無法順暢呼吸、心跳沒有飆到十分鐘也無法恢復安靜心跳率的情形,就是沒有運動到。

事實上,吃到飽不見的能真正獲得身體需要的營養,可能反而造成身體的負擔及傷害;同樣的,操到爆不見得能讓身體獲得訓練的效果,可能反而過度使用而引起運動傷害。 人體是個有機體而不是機器,因此訓練上投入與產出的比例不可能像機器一樣呈現線性的發展,任何肌肉的耐受度及發展速度都有其臨界點。

因此在從事運動時,盡量避免抱著“吃到飽”的心態把身體操到爆,而是帶著吃的精緻、營養、七八分飽就好的心情,把訓練的內容挑整到重點式、精準而適當的動作模式、可輝府及適應的強度及時間就好,如此不單能增加訓練的品質,更能預防受傷發生的機率。

運動不該抱持吃到飽的心態 ©anymanfitness.com

關於徐蔚人 ( Ivan Hsu )中國文化大學
- 運動教練研究所 碩士
- 運動與健康促進學系 兼任講師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NSCA
-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CSCS
- 私人教練CPT
 
英國跑酷運動機構 Parkour Generations
- 跑酷體適能訓練師 PFS
 
中華民國合氣道推廣協進會
- 合氣道三段
 
美國TRX懸吊訓練系統
- 指導員
 
澳洲有氧體適能協會FISAF
- 健身指導員

/ 關於Ivan Hsu /
Ivan Hsu

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 運動教練研究 碩士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NSCA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CSCS

私人教練CPT 英國跑酷運動機構 Parkour Generations

中華民國合氣道推廣協進會 合氣道三段

美國TRX懸吊訓練系統 指導員

澳洲有氧體適能協會FISAF 健身指導員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改善腸道體重自動減! 20個腸道節食法減肥秘方

2019-09-04
書摘觀念飲食方式飲食減脂瘦身知識庫

你知道嗎﹖腸道內的細菌可以幫助你減肥,還能有效長期控制體重!近幾年科學界開始熱衷研究這個議題,發現這些腸道內的小細菌居然擁有不可思議的強大力量,可以有效溶解皮下脂肪、克制食欲,還能改善情緒。下文取自德國腸道權威米凱拉.艾科絲特嘉德曼著作的《整腸聖經》,列點式教你如何運用腸道節食法,為自己掌握體重、重拾健康。

改善腸道體重自動減! 20個腸道節食法減肥秘方

本文分為兩大部分。如果你想透過腸道節食法減肥或改善腸道菌群,你可以在第一部分找到相關的減重建議;如果你已經很滿意自己的體重,但想進一步維護腸道菌群,請參閱第二部分的建議。

減肥時的注意事項

1. 如果要確定你的腸道菌群缺乏什麼,你可以試做第一章結尾處的問卷,從中得到提示,了解自己的腸道菌群狀況。

2. 如果你遵循本書的建議,依循第八章的食譜範例飲食,你的腸道菌群將得到妥善的照顧,並且自我修復。請給它一些時間,因為雖然1週之內就可以感覺到變化,不過要讓新的腸道細菌感覺賓至如歸,並永久定居下來,還需要好幾週的時間。

3. 進行這個節食法期間,每日攝取1,000卡路里。建議早餐大約300卡路里,午餐400卡和晚餐300卡,你可以這樣自己安排一日計劃。不要把午餐和晚餐對調,午餐提供複合型碳水化合物,能為你提供一天的能量,而晚餐則需要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以免擾亂你夜間脂肪的燃燒。

4. 結合三餐,確保每天達成建議的30克纖維,如此能讓腸道動起來。一開始這些大量的纖維可能會導致脹氣,不過沒關係,這表示腸道細菌渴望豐富的食物,茴香香草茶可以鎮定腸道、消除一些脹氣。

5. 有些纖維由特殊的益生元組成,特別能夠滋養腸道菌群。盡可能時常攝取第六章所介紹的益生元食物。

6. 你可以在健康食品商店購買或在網路上訂購菊粉。每天慢慢增加劑量10至15 克。根據研究,比這更高的劑量也可以被身體承受,這種額外的細菌飼料有利瘦菌迅速傳播。

7. 試著每天只吃三餐。如果你在兩餐之間肚子餓,可以喝1杯水或不加糖的花草茶,也可以喝2-3杯咖啡或不加牛奶的菊苣咖啡(麥芽咖啡),兩者都含有特殊纖維,都為瘦菌所喜愛。你也可以嚼一塊生薑試試。

8. 請確保攝取足夠的水。最好的止渴劑是水和茶。進行節食減肥期間,應該放棄酒精,它不但會提供大量的卡路里,還會妨礙脂肪燃燒。

9. 發炎和過胖密切相關,如果你的體重減輕,發炎壓力自然會減少。如果你好好對抗發炎,減肥也會更容易。因此在節食減肥的期間,首先應使用含有 Omega—3脂肪酸的油(亞麻籽油、油菜籽油、核桃油),並多食用魚類,如鮭魚、鯖魚、鯡魚或金槍魚。Omega—3脂肪酸能阻斷發炎傳遞介質。

10. 多用生薑和薑黃來調味食物,兩者都以其抗炎作用聞名。

11. 運動對腸道細菌的平衡有益。你應該每天至少讓身體動30分鐘。無論是做3次10分鐘的運動還是1次半小時的運動都可以。找一個你有興趣的運動,不管是散步還是拳擊、瑜伽或空手道都可以,每種運動都會消耗卡路里、增加肌肉,讓你更接近理想的體重。運動還有個有益的副作用:每當你多走一步,瘦菌都會得到激化。

每種運動都會消耗卡路里、增加肌肉,讓你更接近理想體重

想維持體重的要訣

1. 推薦給所有想減肥者的食物,也都能適用在你身上,只不過你可以再多吃一點。如果你沒有體重問題,可以享用兩餐之間的點心,但是你應該也要在這裡關注成分。未成熟的香蕉、蘋果、堅果和杏仁不會讓血糖驟增,還能提供對細菌有益的纖維。

2. 如果要確定你的腸道菌群缺乏什麼,你可以試做第一章結尾處的問卷,你可以從中得到提示,知道自己的腸道菌群狀況。

3. 增加食物中好菌喜愛的食物的比例。更常取用菊苣和蘆筍,並試著用菊芋或洋牛蒡烹飪。洋蔥和大蒜適合搭配各種料理,記得將一兩塊塊莖或蒜瓣加進湯、雜燴鍋或波隆那肉醬中。

4. 如果你不確定是否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菊糖,你還可以服用含有菊糖或果寡糖的營養補充品。每天慢慢增加劑量10-15克。根據研究,比這更高的劑量也可以被身體承受。

5. 建議你使用含有菊糖的麵粉或菊薯糖漿。你也可以在烘焙時用菊糖代替一些麵粉,或者將菊粉與穀物、甜點、奶昔和冰沙混合。菊薯糖漿提供30%的好菌飼料,能給食物加上甜味。

6. 試著提高整體膳食纖維的攝取,無論如何每天都要達30克。堅果和杏仁,漿果或全穀麥片提供大量的纖維,它們能提升每一份早餐的營養價值,堅果或芝麻加在沙拉或蔬果中也很美味。

7. 每天喝2-3杯咖啡,因為咖啡提供了瘦菌喜愛的特殊纖維。最好飲用黑咖啡,因為牛奶或奶油會影響咖啡中寶貴的成分。菊苣咖啡(麥芽咖啡)永遠都不會錯。

8. 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應該要低。食用油的挑選上,含有 Omega—3脂肪酸的油是最好的選擇,如油菜籽油、亞麻籽油或核桃油。

9. 注重運動。各種形式的活動都對腸道菌群有正面影響,一週中至少要有4-5天的運動,每天做30分鐘。這一點非常重要,無論你是散步、跳芭蕾舞還是從事競技體育,全都無所謂。重點是你要動起來!

書籍資訊

• 文章摘自三采文化,米凱拉.艾科絲特嘉德曼(Michaela Axt-Gadermann)著作《整腸聖經》一書。

本書特色
☆ 德國腸道健康權威醫學博士,獻上高專業度完整內容
☆ 特別為台灣讀者設計「一週養腸食譜」,食材方便取得
☆ 22道養菌健康早餐/中餐/晚餐,讓你輕鬆省力聰明瘦!

• 更多三采文化《整腸聖經》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加州餐飲生活概念店進駐信義區貨櫃市集 推生態環境共生共享概念

2017-10-18
生活觀念飲食話題

打破一成不變,Cross over激發出新穎靈感!VCE to-go貨櫃屋打造全新打卡熱點,貨櫃屋新裝融合街頭塗鴉藝術展現人、生態環境、塗鴉文化共生共享的新型態,此回駐點選在台北市交通樞紐信義區,同時也是時下北台灣最熱門貨櫃屋集結聖地— Commune A7。VCE to-go貨櫃屋秉持著人與生態環境共生共享的概念,於時序轉換之際首度推出有機熱食菜單,選用台灣在地有機食材製成,並針對城市人〝拿了就走〞的用餐方式設計包裝,在有機餐點與塗鴉藝術的碰撞之下充分展現出VCE to-go貨櫃屋對於人、生態環境與文化發展的重視。

VCE to-go貨櫃屋融合街頭塗鴉,展現人、生態環境、塗鴉文化共生共享的全新型態。

外帶大自然,健康帶著走!讓你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好食生活

主打〝外帶大自然,健康帶著走〞的VCE to-go貨櫃屋延續VCE (Vast Cali Eatery)提供共享空間城市綠洲的理念,因應城市人的生活型態改變餐點呈現方式,針對忙碌通勤族所設計的用餐方式皆採用攜帶方便、易食用的包裝,餐點設計上則選用台灣當令的有機無毒食材製成充滿創意的加州餐飲,從食材的栽種、培育到烹飪皆在維護大自然為首要原則的理念下完成,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透過VCE to-go貨櫃屋的餐點補充無添加物的豐富營養素,同時平衡了人與大自然間的共生共享關係。

〝拿了就走〞野餐餐盒-迷你米洛夫堡&迷你菇菇堡 $240

人、生態環境、塗鴉文化共生共享的全新型態

VCE (Vast Cali Eatery)強調人與生態環境共生共享的概念,而人類生活與文化發展息息相關,因此VCE to-go貨櫃屋融合街頭塗鴉,展現人、生態環境、塗鴉文化共生共享的全新型態,與知名街頭藝術組織POW WOW TAIWAN藝術家ASERK共同合作,以海洋、樹木為塗鴉主軸帶出共生共享的核心概念,海洋部分別以不同的色塊代表地球上的各種元素:水藍色代表浪花、深藍代表海洋、黃色代表太陽、橘色則以虎紋象徵各種瀕臨絕種的動物、紅色代表生命個體、粉紫色代表蕨類,綠色則代表植物,各個色塊拼接成海洋外貌,展現出自然元素相互依存的關係。

VCE to-go貨櫃屋與知名街頭藝術組織POW WOW TAIWAN藝術家ASERK共同合作。

海洋塗鴉的最上方藏著一個踩著鯊魚、揮舞著魚翅的小衝浪人塗鴉,藝術家ASERK將其取名為"Dr. Surf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Fin",是以向經典電影“奇愛博士”致敬的手法,警醒世人食用魚翅對於大自然帶來的傷害。VCE to-go貨櫃屋利用不同的訊息傳遞方式強調共生共享的概念,此次更結合了年輕人最愛的貨櫃屋、塗鴉元素來呈現,在打卡拍照之餘也別忘了理解背後的意義。

藝術家ASERK以向經典電影“奇愛博士”致敬的手法,警醒世人食用魚翅對於大自然帶來的傷害。

首度推出熱食與限定飲品BLUE WAVE!

隨著時序變化逐漸轉涼,VCE to-go貨櫃屋因應季節轉變首度推出熱食餐點,新推出迷你小漢堡組合、起司三明治與VCE法式鹹派三款經典美食,使城市人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吃進營養、健康的食物;口中咀嚼著健康的熱食也別忘了來一杯沁涼的限定飲品,BLUE WAVE秉持對於衝浪、海洋與環境的熱愛,以奇亞籽、有機蝶豆花及有機紅糖製成,來自有機蝶豆花的天然藍色,讓你在城市也能享受大海圍繞的視覺享受;近年來成為健康養身聖品的奇亞籽可帶來豐富的蛋白質,且含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可以適量補充人們衝浪、運動後所需的營養,呼應了VCE (Vast Cali Eatery)加州衝浪餐廳的創業理念。

來自有機蝶豆花的天然藍色-限定飲品Blue Wave $80

〝拿了就走〞野餐餐盒

VCE to-go 巡迴貨櫃
add 台北市松壽路3號
time 15:00~24:00
fb    VCE to-go 巡迴貨櫃

資訊、圖片提供/VAST Taiwan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瑜伽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步
  • 運動器材
  • 瑜伽動作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肌群
  • 徒手訓練
  • 跑5K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