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跑5K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腳背痛 Foot Back Pain
1
腳背痛 Foot Back Pain
2
改善壞睡眠品質! 研究:阻力運動比有氧運動對睡眠更有幫助
改善壞睡眠品質! 研究:阻力運動比有氧運動對睡眠更有幫助
3
新的研究表明:運動時越喜愛團練的人,有可能在生活上會越來越幸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腳背痛 Foot Back Pain

2017-01-23
知識庫 保健 運動生理 痠痛對策

走路或運動腳背痛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如果不及時,或是治療方法不對,相對來說,就會使得病情進一步加重,所以當出現走路或運動腳背痛時,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視,了解原因有哪些?才能盡快通過治療康復,下面就介紹了腳背痛的原因。

腳背痛 ©mirrorspectrum.com

症狀

走路時腳會痛,有些人痛在腳跟,有些則是腳底、腳背痛,有時候早晨起床或休息後一開始走最痛,甚至走一步痛一步。

發生原因

  1. 腳背痛的原因通常是蹠骨受傷發炎所造成的運動傷害,如果你的跑量超過負荷、跑得太快或者穿著不適合的跑鞋,容易造成蹠骨受傷況,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應力性骨折問題。
  2. 當跑在有坡度或是要加速度時,需要更多的推進力,而這時小腿後肌群和屈趾肌群就會相對要出力,所以相對的拮抗肌群就需要做離心收縮,而離心收縮往往也較容易造成疲勞,所以也可能造成傷害。

©wikihow

參考資料

1.《跑步障礙BOOK》,楓葉社出版 (2015)
2. 易康脊足體態物理治療所 詹仲凡醫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改善壞睡眠品質! 研究:阻力運動比有氧運動對睡眠更有幫助

2022-07-11
有氧運動睡眠新知生活保健話題重量訓練

哪類運動對改善睡眠品質比較有效?一項美國心臟協會於 2022 年 3 月發表的研究發現,想要更好的睡眠品質,做阻力運動可能優於有氧運動!研究發現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成人練阻力運動 12 個月,平均增加 40 分鐘睡眠時間,睡眠效率有改善;反觀只做有氧運動的人僅增加 23 分鐘睡眠時間,睡眠效率也沒變好。

改善壞睡眠品質! 研究:阻力運動比有氧運動對睡眠更有幫助
改善壞睡眠品質! 研究:阻力運動比有氧運動對睡眠更有幫助

壞睡眠影響心血管健康

睡眠對於心血管健康相當重要,也對運動表現、訓練後的恢復起了關鍵性的角色。以往的研究已證實,睡眠不足(成年人的建議睡眠量為每天 7-8 小時)或睡眠品質差,會增加高血壓、膽固醇升高,以及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睡眠不足也與體重增加、糖尿病和炎症有關,這些因子都會使心血管疾病惡化;睡眠過多或過少也被證實會增加中風、心臟病發作和死亡的風險。

不幸的是,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 2019 年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 10.7%。新冠疫情延燒之後更是嚴重。根據「2022 年台灣 COVID-19 影響國人睡眠調查」,全台更有 1/5 民眾對睡眠感到不滿意,較疫期前增加近 17%,有失眠症狀的比例則從疫情前 42.9% 上升至 59.7%。

2019 年調查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 10.7%
2019 年調查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 10.7% ©Vladislav Muslakov on Unsplash

新研究對改善睡眠品質有什麼貢獻?

要改善睡眠品質?從生活習慣到外在環境有許多方式,本文的研究是由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於 2022 年 3 月在芝加哥舉行的研討會中發表。研究作者愛荷華州立大學人體肌動學助理教授 Angelique Brellenthin 博士指出,以往通常建議在白天進行有氧運動來改善睡眠,但關於阻力運動與有氧運動對睡眠的影響我們所知甚少。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 2018 年的身體活動指南諮詢委員會科學報告指出,需要對阻力運動和睡眠結果進形更多研究,而該研究是針對一般成人中規模最大、時間最常的運動試驗之一,目的是比較不同類型運動對多種睡眠參數的影響。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招募了 386 名符合超重或肥胖標準(BMI 介於 24-40)的成年人,他們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為高血壓前期(表示較有可能發展成為高血壓)。參與者們被隨機分配到 4 個不同組別,包括有氧運動組、阻力運動組、有氧和阻力混合組,以及不運動組,測試為期 12 個月。運動組的人每週 3 次進行 60 分鐘有氧或是阻力訓練,混合組則進行 30 分鐘有氧加 30 分鐘阻力訓練。內容包括:

有氧運動組:可選擇跑步機、直立式健身車或臥式健身車、橢圓機等器材進行有氧運動。研究人員同時監測他們的心率,使他們保持在中等至費力運動強度的心率範圍內。
阻力運動組:這組參與者使用 12 台阻力器材完成他們被指定的訓練組數和次數,以確保鍛鍊到所有主要肌肉群。器材包括大腿推蹬機、胸推機、滑輪下拉、腿部彎舉機、腿部伸屈機、二頭肌彎舉訓練機、三頭肌下壓機、肩推舉機、腹部訓練機、下背伸展訓練機、腰部旋轉訓練機以及大腿外展訓練機。參與者以個人 1RM 的 50-80﹪進行 3 組訓練,每組重複 8-16 次。
有氧和阻力混合組:先做 30 分鐘中等至費力強度的有氧運動,接著使用9台阻力器材進行2組訓練,每組重複 8-16 次。

這些參與者在一開始和 12 個月後完成了各種評估,包括自我報告的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PSQI),以測量睡眠品質、睡眠時間、睡眠效率(一個人實際入睡的時間除以在床上的總時間)、睡眠潛伏期(上床後入睡需要多少時間),以及睡眠障礙(睡眠因為過熱過冷、打鼾、咳嗽、上廁所或疼痛等因素而受干擾的頻率)。該研究限制是使用了「自我報告」的睡眠問卷來評估睡眠,而不是客觀地監測睡眠。

阻力運動組使用各式阻力器材完成他們被指定的訓練組數和次數,以確保鍛鍊到所有主要肌肉群
阻力運動組使用各式阻力器材完成他們被指定的訓練組數和次數,以確保鍛鍊到所有主要肌肉群

研究結果:阻力運動改善了睡眠時間、睡眠效率

研究起初,超過三分之一 (35%) 的參與者睡眠品質較差,有 42% 每天睡不到 7 小時。過了 12 個月測試期之後,在睡眠時間上,阻力運動組的參與者平均增加 40 分鐘,而有氧運動組增加約 23 分鐘,混合組增加約 17 分鐘,對照組不運動者約增加 15 分鐘。

睡眠效率方面,阻力運動組和混合組顯著增加,但有氧運動組和不運動組沒有變化。睡眠潛伏期方面,阻力運動組略減少 3 分鐘,其它組的潛伏期沒有顯著變化。總體而言,所有組別的睡眠品質和睡眠障礙都有改善,包括不運動的組別,而基於上述發現,研究人員表示,以阻力運動為重點的介入措施,可能是改善睡眠、進而改善心血管健康的一種新方法。

研究作者 Brellenthin 博士指出,雖然有氧和阻力運動對整體健康都很重要,但研究顯示,如果要獲得更好的睡眠品質,阻力運動略勝一籌。阻力運動顯著改善了睡眠時間和睡眠效率,這是睡眠品質的關鍵指標,反映出一個人入睡和整晚保持睡眠情況。因此,如果你是長期失眠一族,或是疫情帶來的壓力讓你越來越輾轉難眠,請考慮在每週的常規訓練中加入 2 次或更多的阻力運動,不僅能改善整體肌肉和骨骼健康,更能改善你的睡眠。


資料來源/sciencedaily.com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新的研究表明:運動時越喜愛團練的人,有可能在生活上會越來越幸福

2019-05-27
運動生理話題趨勢觀念新知無氧運動有氧運動

運動時你是獨行俠還是團隊合作?這可能跟你的生活幸福指數有絕對的關係!根據一項發表於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美國骨科協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當人們與同事或朋友共同面對許多艱難的事情或是運動時,能透過相互的鼓勵打氣,獲得心靈上與精神上的支持。

運動時你是獨行俠還是團隊合作?這可能跟你的生活幸福指數有絕對的關係!

這是約克斯博士(Dayna Yorks)與位於澳大利亞的新英格蘭大學(UNE)骨科醫學院的研究員們所進行的一項研究,針對69名生活於高壓力之下的醫學生們進行12週的訓練計劃,這群以高壓力和自我報告與低生活品質著稱的學生,無論他們在這期間內是以個人訓練或是團體訓練,將他們分為兩組分別觀察:精神、身體和情緒這三種生活品質指標。

而參加小組練習的人每周至少花一次時間在CXWORX上進行一次,這是一項核心強化和功能性健身訓練計劃。在十二週結束時,他們的平均每月調查分數,顯示所有三種生活質量指標都有顯著改善:精神(12.6%)、身體(24.8%)和情緒(26%)。他們還報告了感知壓力水平下降達26.2%。相比之下,個人健身的參與者被允許維持他們所喜歡的任何訓練方式,其中可能包括跑步和舉重等活動,但他們必須單獨訓練;平均而言,單獨的訓練者每次的練習時間是原來的兩倍,並且除了精神生活品質增加11%外,任何措施都沒有顯著變化;同樣,對照組未發現生活質量或感知壓力的顯著變化。

參與團體運動訓練的人,感知壓力水平下降達26.2%!

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得到了6W2S表演和生活方式教練沃勒爾 - 湯普森(Blake Worrall-Thompson)的支持,他認為在團體訓練或討論中,能培養出友情與感情的精神面,將有助於減輕生活壓力與提升整體的快樂感,進而增進身體方面的健康。

在你在選擇要自我訓練或是團體訓練之前,你必需要知道自己想要的目標。單獨的訓練過程確實能帶來一些精神與生活品質的提升,即使它們無法達到團體練習所能帶來的好處,但只要有運動與開始訓練,都能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在任何情況下擁有更好的健康水準,因此,除了自我訓練之外偶爾也不妨參加團體練習課程,或許能為你一直處於高壓狀態下的情緒獲得改善!

資料參考/muscleandfitness、sciencedaily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跑5K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