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三度叩關 馮俊凱環杜拜首站安全下莊
1
三度叩關 馮俊凱環杜拜首站安全下莊
2
宜蘭加羅湖登山路線:大珠小珠落人間
3
越野跑:下一波運動新潮流!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三度叩關 馮俊凱環杜拜首站安全下莊

2017-01-31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賽事

環杜拜第一站,全長181公里,在乾爽的25度氣溫下,即將點燃一場衝刺手的決戰。
 
巴林美利達陣中有衝刺能力的幾位成員,包含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an Garcia Cortina)與老將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žič),都是在環杜拜初次登場,也將是我們五天賽程中,關注的重點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古典賽好手格雷加·博萊(Grega Bole)曾於2015年,以總排第7的成績完賽。至於台灣車迷最矚目的馮俊凱,也已經連續兩年,成功在亞巡賽最高級別(2.HC)的環杜拜完賽,並留下成功突圍的紀錄;延續環澳賽的好表現,也讓車友格外期待他再次上陣的身影。
 
前兩小時的均速為43.2公里,前有五員組成的領先集團,而巴林美利達車隊的成員們,並未參與本站的突圍。終點前40公里,隨著秒差已經縮減至一分鐘以內,兔群崩解的態勢自不待言。到了最終白熱化的階段,巴林美利達成員們也在集團的前線聚集,預備引領最後的大集團衝刺。
 
相當可惜,陣中的衝刺主將科爾布雷利在最後關頭發生摔車意外,當時他是集團中的第一位,卻未能參與衝刺手的競逐,在鏡頭前難掩失望之情。雖然落馬,幸好他的身體沒有大礙,明天將繼續踏上征途。而本站全體成員在終點前同心協力的表現,賽後也獲得運動總監阿爾貝托·沃爾皮(Alberto Volpi)的肯定。
 
完成第一站,凱哥也分享他個人的心得:「一路都很順利,最後30k(公里)左右我們一直保持前面,盡量爭取好位置給這次的衝刺主將Sonny(索尼·科爾布雷利),但是今天他運氣不好,最後約3k摔車,不過沒什麼大礙,我自己的感覺今天不會說太累,希望接下來幾天我們能拿好成績!」

今年已經是阿凱第三度叩關,過去兩屆他都成功完賽。
巴林美利達車隊以陣中的衝刺與古典賽好手迎戰本屆環杜拜。
義大利衝刺主將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

2017環杜拜第一站成績
 
恩里科·加斯帕洛托(Enrico Gasparotto) 第63名
格雷加·博萊(Grega Bole) 第87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92名
盧卡·比貝爾尼克(Luka Pibernik) 第101名
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an Garcia Cortina) 第108名
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 第109名
馮俊凱 第110名
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žič) 第112名

全長181公里的環杜拜首站,不時能看到巴林美利達在集團前線的身影。

資訊、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車隊

分享文章

宜蘭加羅湖登山路線:大珠小珠落人間

2017-06-19
書摘戶外運動知識庫

不熟悉中級山的人,通常會很容易被松蘿湖和加羅湖混淆。這兩條路線確實有許多近似處:同樣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名稱相仿、皆以山谷雲霧著稱;另外,相對於松蘿湖被稱為「十七歲少女之湖」,加羅湖也有「仙女散落的珍珠」之美稱。

同是秀色可餐的湖景,混淆確實無可厚非,甚至有山友曾說:「兩條路線太像了,挑一條去就好。」但我倒覺得,沿途路徑不同、湖景各有細膩,松蘿湖隨季節轉換,湖水有增有減,加羅湖卻是終年有水,且湖畔草坪平整廣闊,親自走訪一回,就會發現少女的嬌羞,畢竟不同於仙女的靈氣,兩者各擁氣質。看完了體態輕盈的趙飛燕,難道就想錯過膚如凝脂的楊玉環?更何況,登山不是只為一幅景致而來,分分鐘的過程都是珍貴。因此,即便以造訪過松蘿湖三次,我依舊興致勃勃地對加羅湖充滿了憧憬。

加羅湖 曾尚澤/攝影

松蘿湖指的是一個湖面,但加羅湖其實是泛指一個湖群,除了加羅湖本身之外,還有撤退池、豪邁池、偉蛋池、墨池、日湖、月湖等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這些湖泊散落在見晴山到太平山之間的稜線上,目前岳界發現的共有十八個。大約三百公尺長、一百五十公尺寬的加羅湖,則是其中面積最廣闊的。

造訪加羅湖,可以安排單日往返,也可以規劃兩天一夜。如果是選擇前者,最好要具備一定的體能。我個人覺得加羅湖的難度更勝松蘿湖,如果爬過松蘿湖而覺得吃力,那麼單攻加羅湖,可能會更加狼狽。何況清晨宜蘭山谷雲煙起,正是加羅湖最變化有致的時刻,在湖畔紮營一晚,才能見識她淡妝濃抹總相宜的面貌。

曾尚澤/攝影

探訪加羅湖有兩種路線,一種是由太平山沿著中央山脈稜線縱走而來,稱為「太加縱走」,沿線都很硬斗;另一條則是由大同鄉四季村走林道而上,相對來說輕鬆許多。由四季林道的紅色鐵柵欄啟程,需先踏過四公里多的水泥路段及碎石泥地,才會抵達真正的加羅湖登山口。這段路兩旁皆是杉木林,沒有明顯的高低落差,僅是緩緩爬升,算是十分輕鬆。只是因為蘭陽地區多雨潮濕,多處都因為積水而濕滑,甚至有不少淹過腳踝的泥沼,拖滯了腳步,速度上便也快不起來。經過廢棄護管所後,很快就會抵達加納富溪,順著溪流旁的小徑向上,沒多久,看到一棵獨立高聳的巨木,便是登山口了。這一段路難度雖然不高,卻也要花費大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遙想從前的從前,車子是可以直接開到巨木登山口後再起攀的,如今多行一段,就當作是額外體訓吧。

前段路線平緩。 曾尚澤/攝影

自巨木登山口開始,地形會轉為陡上,不僅陡上,還多有樹根和石塊橫亙,有時甚至必須以手輔佐攀爬,毫無喘息餘地。中級山的路線幾乎都行進在山腰樹林間,缺乏展望,連用來自我安慰的假山頭都看不到,實在很考驗耐力與耐心。不過同行的夥伴倒是精神奕奕,沿途不時高歌一曲,有了這項餘興節目。陡上也沒有那麼難熬了。

終於,攀過一個大陡坡之後,天空開展,抵稜達線,但這不表示步道就此好走,因為接踵而來的是又密又高的芒草路段。要閃避加次的草尖,又要注意路徑,以免迷失方向,還要提防腳下如流沙般吸人腳掌的泥沼,鑽行期間真是大不易。雖不好走,但其實換個角度想,也是饒富趣味,若前方道路一直平順好走,登山這件事,不就顯得有些枯燥了嗎?

巨木登山口。 曾尚澤/攝影

芒草叢之中,隱沒了許多可通往其他池畔的叉路小徑,若沒有要搜集湖群,那就順著路面上的防迷塑膠繩一路直行加羅湖即可。不過即使不刻意去尋找,途中也能居高望見豪邁池。豪邁池面積不大,只是最初台大登山社來此探勘時,周遭遍布巨大的倒木,得豪邁跨越才能到達,才以此定名。真要說豪邁,稜線上的整片白木林,更當得起這個形容詞。太平山林場在日治時代原就被大規模開發過,砍掉了不少紅檜,一九九四年,又發生山客野火不慎事件,在此燒掉了將近五十公頃的森林。浩劫過後,高聳參天的紅檜、扁柏便成了向天兀立的枯木,雖然景象看起來帶點浪漫美感,但形成的原因卻頗為淒涼。

白木林與芒草路段。 曾尚澤/攝影

順著白木林,很快地進入一處低谷,小巧的偉蛋池就嵌在旁邊的凹地上。這裡自成一個腹地,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已經抵達加羅湖。我們就被早一步抵達的領隊耍了一遭,他先是宣布終點已到,在我們卸下背包、歡呼奔跑到池畔之後,才壞心揭曉:「加羅湖還在前面啦!」還好,所謂的「前面」已相距不遠,不然恐怕是會引起群眾憤怒的。

白木林

幾分鐘之遙,加羅湖蹤跡立現,這個南北向的長型湖泊,妥妥安在加羅山與見晴山之間的平坦谷地上,潭面無風鏡未磨,水波無痕,絲毫不起波瀾,感覺格外恬靜。仙女掉的這顆珍珠,真是價值連城。夜晚,在柔軟的草地上紮營,覺得台灣這塊土地比仙女還溫柔。

湖畔取水 謝孟君/攝影

次日晨起,更是驚喜。宜蘭的地形霧先由天空慢慢籠罩而下,在湖面上流動著打轉著,然後再以漩渦狀向上飄散,雲煙不厭其煩地旋轉再旋轉,既有風生水起的大氣,又有大家閨秀的優雅,而且每一秒都在變化著。光影也不時來錦上添花,折射出細微的漸層色。紮營一晚果然值得,這一幅明湖春草遍的潑墨畫,過目難忘。

偉蛋池 曾尚澤/攝影
露營夜晚 曾尚澤/攝影
湖畔晨霧 曾尚澤/攝影
曾尚澤/攝影

加羅湖登山路線INFO
◎難度  ★★
◎距離  約15.6km
◎高度  1100m ∼ 2242m
◎季節  四季皆宜。10 月∼ 4 月水量充沛,有較高機會欣賞到湖面飽滿的美景。
◎交通  國道5 宜蘭交流道下,接台7 線後往太平山方向行進,約87 公里處轉入台7 甲線,進入四季村,再往前行約4 公里即可抵達四季林道柵欄登山口。
◎行前申請  須在出發前30 天至前5 天至內政部警政署網站申請入山證。
◎旅程天數  2天2夜

◎推薦行程安排
Night 1
啟程地→宜蘭縣大同鄉民宿
Day 1
四季林道→鐵柵欄→加納富溪→巨木登山口→撤退池→偉蛋池→加羅湖
Day 2
加羅湖→偉蛋池→撤退池→巨木登山口→加納富溪→鐵柵欄→四季林道→返程

 

 TIPS 
◎上了稜線之後的路段,芒草十分刺人,最好穿著長袖或攜帶袖套,並以頭巾圍住面頰,以免被割傷。
◎加羅湖水質呈黃褐色,若要取用,一定要帶濾水器或濾水錠上山,並在過濾之後煮沸,才可飲用。若不放心使用加羅湖水,可攜帶水袋,從加納富溪盛水前往。
◎加羅湖步道多處泥濘難行,建議攜帶綁腿,以隔絕泥濘。最好也多帶一雙拖鞋,可於抵達湖畔後換穿,腳掌會舒服得多。亦可穿著雨鞋,但為避免扭傷,最好將雨鞋加以改造,可添加鞋墊或穿著護踝。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啟動文化出版,段慧琳著作《轉個彎就到了 給新手的20條台灣登山路線》一書。

民視《Go Go Taiwan》節目主持人、旅遊作者Windy段慧琳,是個十足的戶外派,慢跑、自行車、拳擊、攀岩都難不倒她;每年生日必定環島旅行,加上節目外景,跑遍台灣大鄉小鎮,飽覽各種美景及人文風情。此外,她還鍾情於登山,已在她生命中佔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Windy的登山歷程是從什麼都不懂的「拖油瓶」開始,因為自己的錯誤示範,讓她更認真鑽研路線、熟悉裝備、加強自我訓練,為的就是成為一個對自己也對隊友負責的登山者。遇上同樣喜愛登山的另一半,在高山上互許終生,先生更成為全職戶外運動工作者,登山,自此不只是興趣,而是理所當然的生活。

針對登山新手精心挑選的20條路線,從熱門人氣步道開始,循序增強難度進入百岳攀爬,Windy以優美生動的文字,搭配美不勝收的照片,讓讀者未出發就先盡攬台灣美麗的高山景致。平易近人的合歡群峰,是百岳入門最親切可達成的路線;而要登上台灣第一高峰玉山,最難的其實不是攻頂,而是抽到排雲山莊的床位;而美得屏息的嘉明湖,Windy在這挑戰了高山婚紗的拍攝。

在資訊爆炸、大腦轉速爆表的都市生活,誰不渴望暫時離開塵囂繁瑣?山永遠都張開懷抱歡迎著我們,隨著一步一步的爬攀,專注在當下的風景及自我挑戰的過程,是與自然最親密的接觸,與自己最真切的對話,與台灣這土地最浪漫的共舞。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越野跑:下一波運動新潮流!

2016-10-11
戶外運動趨勢越野跑跑步知識庫

 
 
在山林間競逐的不是對手,
而是自己身體與意志的極限!

屏除城市嘈雜,跑進綠野山林,大自然與運動的完美結合!

近年來開始盛行的越野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大自然中運動可以洗滌心靈,刺激跑者的眼界。越野跑屏除了都市的嘈雜及水泥叢林的壓迫感,跑步的同時能讓每個舒張的毛孔吸收芬多精,眼前盡是山林美景,加上地勢變化、景色變幻,跑者將體驗到和平地跑步截然不同的豐富感官饗宴。

越野跑在國外已行之有年,是除了路跑、馬拉松、鐵人三項外一樣受到許多跑者歡迎的主流跑步賽事之一。而台灣近年也不落人後、急起直追,已有包括The North Face荷蘭古道山徑越野挑戰賽、四獸山山徑越野跑挑戰賽、三峽鳶山山徑越野跑等越野跑賽事。據統計,國內目前已有累積近三萬人次參與過越野跑活動,2015年光6、7月兩個月內全台就有十餘場越野跑賽事,幾乎每周都有越野賽可跑。自2012年起開始舉辦的The North Face國際越野挑戰賽,也幾乎每年皆有三千個跑者與會,可見已有許多跑者發現越野跑的魅力,並對此深深著迷。

越野跑是下一波運動新潮流

越野跑對身體負擔大?──只要掌握訣竅和原則,越野跑就能和一般路跑一樣安全、無負擔!

越野跑對身體負擔大嗎?年紀越大越不能往山上跑?如何克服體力限制,練出具有越野跑規格的體能?

面對山中各種地形,想跑快一點是否很危險?有沒有辦法自學正確、省力、安全的跑姿?

下定決心參加越野賽事,如何安全完賽,得到好成績?中長期訓練計畫怎麼訂,肌力、心肺耐力、柔軟度,哪個指標最重要?

不同難度的越野跑,所需要的裝備大不相同,怎麼準備才周到?

一般人容易認為越野跑門檻過高,但就像其他戶外運動,跑者只要注意幾個大方向並且進行事先訓練,跑進山林並不如你/妳想像中困難。跑步時讓身體放鬆,並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賽事、場地,保持適當速度,那麼無論體力好壞,都能盡情享受越野跑的樂趣。

跑步選手Alex Varner認為,越野跑與公路路跑賽相比,對身體的負擔反而更小。他說:「公路馬拉松造成的是小範圍但很深的痠痛,極限越野跑則是部位廣泛但只痛在淺層。而對我來說,後者的復原期輕鬆多了。」只要賽後充分休息復原,越野跑並不會對身體帶來較多負擔。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鏑木毅著作《鏑木毅越野跑訓練全書:日本越野跑第一人的私攻略,從各地形跑步技巧、體能升級計畫、心智管理到裝備完賽全知識》。越野跑四大觀念,透過本書七大章節一次熟悉重要觀念及技巧。

日本傳奇越野跑者──鏑木毅,這次為初學者到中高級跑者,帶來越野跑關鍵知識、技術的全面解析,一次解決越野跑的迷思和疑難雜症。如果讀者想挑戰不同於路跑的新體驗,想以不同方式接觸大自然,這必定是個獲得全新樂趣與動力的好機會。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