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bok致力成為第一健身運動品牌,極力打造專業運動鞋款,身為全球CrossFit官方合作夥伴,Reebok台灣將於美國CrossFit Games Open 2月開賽前夕,今(10)日在台正式上市全新Reebok CrossFit Nano 7 專業訓練話題鞋款, Reebok Nano 系列持續進化,朝終極訓練鞋款邁進,Powerlaunch寬楦鞋頭設計、NANOWEAVE高耐磨鞋面、進化抓地力大底,專為高強度的CrossFit健身訓練而生。
明亮大膽的彩虹配色,搭配黑色透氣網布鞋面,展現獨一無二的風格,另有經典黑與寶藍色鞋款,多樣配色滿足各種消費族群需求,建議售價NT$3,950;此外,全新Pump Plus充氣襪套跑鞋,全新襪套式設計搭配肌肉氣囊,創造舒適包覆的穿著體驗,重新定義Pump充氣科技,預期將創造討論熱潮。
Reebok門市設計皆以CrossFit運動為設計靈感,擁有最完整專業運動商品的Reebok台北敦南旗艦店,將於今日2月10日搶先發售Reebok CrossFit Nano 7以及Pump Plus充氣襪套跑鞋,預期將吸引鞋迷前往朝聖並掀起搶購熱潮。
CrossFit是一種短時間、高強度、高循環的間歇訓練方式,它也是一項極限競技運動,Reebok身為CrossFit長期官方合作夥伴,了解CrossFit運動員訓練比賽的需求,持續開發Reebok CrossFit Nano 系列訓練鞋款,每一代上市都引起消費者熱烈的關注,口碑好評不斷,更奠定「CrossFit Nano」系列鞋款在健身訓練無法撼動的地位。
全新充氣襪套式跑鞋Pump Plus,承襲前身ZPump Fusion系列鞋款的優勢特點,重新打造功能外型兼具的特殊鞋款,獨特的Pump空氣肌肉氣囊包覆不同腳型,搭配襪套式鞋面,全面提升Pump科技貼合度與感受,EVA鞋底提供絕佳回饋腳感,讓跑者盡情奔馳,建議售價NT$3,850。
Reebok CrossFit Nano 7訓練鞋與Pump Plus充氣襪套式跑鞋2月10日於敦南旗艦店首賣,2月13日將於全台指定門市正式發售,相關訊息請洽Reebok TW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eebok.Taiwan/
關於Reebok
當我們在設計功能性訓練課表時,應該考量所有運動表現的身體壓力來源,努力建立全面且平衡的課表。跟傳統受到健美影響的課表不同,功能性訓練不會根據審美外觀來選擇訓練項目,而是基於它對運動員的健康及運動表現的影響,目的是要確保運動員身體的鍛鍊包含了所有主要的動作模式以及所有的運動平面,在身體發展上沒有任何遺漏。
一個平衡的課表應該包含本書所提到的各種類的訓練。這些訓練項目應該放入課表中,且依下列順序操作,以得到最佳訓練成果:
● 活動度
● 運動控制
● 增強式訓練與藥球訓練
● 重爆發力訓練
● 肌力訓練:上肢推、上肢拉、髖主導、膝主導、抗伸展、抗旋轉、抗側屈以及抗屈曲
課表的開始應該包含活動度訓練,像是主動伸展和旋轉關節,來提高組織的延伸性,並在高強度活動前幫關節熱身。活動度訓練的重點應該放在腳踝、髖部、胸椎以及盂肱關節,因為這些關節常有過度僵硬的問題。
在活動度訓練之後,下一組訓練應該是動作控制跟動作熱身準備。動作控制的目的是為了活化局部穩定肌肉組織,以提高神經效率和動作品質。
充分熱身後,你就可以開始高強度的訓練活動,像是增強式訓練和藥球訓練。在課表一開始尚未肌力訓練前先進行高速和高神經系統需求的動作,像是蹦跳、跳躍和投擲等,如此一來,你才不會在進行它們時已經精疲力竭。
完成增強式訓練與藥球訓練後,你應該前往重訓室進行重爆發力和肌力訓練。指導原則和增強式訓練與藥球訓練相似;在肌力訓練前,你應該先進行高神經系統需求的高爆發力訓練,像是懸垂式上搏和壺鈴擺盪。上搏、壺鈴擺盪、抓舉以及推雪橇這些訓練動作,應該安排在深蹲和硬舉之前,這能確保你能以高速進行上述這些爆發力訓練,但又不會過度疲勞。
在整個訓練課表中均勻分布所有的動作模式非常重要。每個訓練日中以下每個類別的訓練都應該各包含至少一項:膝主導、髖主導、推、拉以及核心。以這種方式分配與選擇訓練項目,能確保你均勻發展全身。訓練內容的選擇,可以簡單地分成幾個類別,如表 9.1 所示。只要從本書收錄的訓練項目中挑選填入圖表的分類中,就能完成簡單且平衡的訓練課表,如表 9.2 所示。
為了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你應該將訓練項目以兩兩一組或三配對組(tri-set)的方式來安排課表,也就是將兩個或三個訓練項目組合在一起,然後一個接一個交替進行。重要的是,配對或組合內的運動項目不能相互競爭,也就是說,它們的目標不是相同的動作模式或肌群。非競爭的訓練項目組成的兩兩一組或三配對組,能讓你在進行一項訓練時,同時也處在另一項訓練的恢復狀態中,如此一來,你的訓練會更有效率。
表 9.3 是一個兩日的功能性訓練課表的程序範例。請注意所有的訓練項目是如何均勻地分布在這份兩日的課表內。這兩天都有等量的髖主導、膝主導、推與拉訓練,也有核心以及重爆發力訓練。初學者應該先從這份兩日的訓練課表開始,來熟悉基本知識,然後再進階到更長的課表。(tri-set)
• 文章摘自臉譜出版 ,Kevin Carr, Mary Kate Feit, PhD、劉玉婷譯《全彩圖解.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從人體的構造、動態運作與功能出發,精準打造完整活動度、運動控制力、爆發力與全身肌力》一書。
【本書特色】
一本所有肌力訓練專業人士都該擁有的書
從理解、學習到執行,全面掌握功能性訓練的最佳指南
MBSC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凱文・卡爾(Kevin Carr) × 麻州春田學院肌力與體能教授瑪麗・凱特・菲特博士(Mary Kate Feit, PhD)
逾百張全彩清晰訓練動作肌肉運作解剖圖
7大類訓練 × 56項關鍵訓練操作方式、肌肉運用及功能剖析 × 課表設計方法與範例
幫助你完全掌握功能性訓練的原則與技術
設計出能均衡打造所需活動度、運動控制力、爆發力與肌力的高效安全訓練計畫
所有體能訓練者、專業教練、運動員必讀!
• 更多《全彩圖解.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反向屈腹 (Reverse Crunch)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上半身微離地面,來增強腹部所需施予的力量,雙腿的來回收縮,除了鍛鍊腹直肌之外,還可加強脊椎的活動度。執行過程中頸部盡量放鬆,避免拉傷或緊繃。
反向屈腹
鍛鍊肌肉群:腹部核心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仰臥,雙腿交叉屈膝呈90度,上半身抬離地面預備。
STEP 2 雙腿收回
肚子收緊,上半身保持微離地面,雙腿往身體收回。
STEP 3 重複動作
回到原來姿勢,重複動作,左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