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臺北超級馬拉松,於今天(2/10)三點寒風低溫中開跑,48小時賽能否在今年成功挑戰成為世界唯一金牌賽事備受注目。國際超馬總會派出新任亞洲代表主席朴吉洙來臺,除了代表總會關注賽事,更身兼技術委員視察賽事規程與場地。本屆雖然遇霸王寒流來襲,但相較於前一屆的風雨低溫,對於長距離賽的選手反而是最佳的氣候,有望成功挑戰48小時的金牌賽事!
本屆賽事吸引海外高手目光,中日兩國分別組了兩支10人以上的頂尖隊伍來臺。來自日本連續兩屆臺北超馬賽冠軍大滝雅之(OTAKI, MASAYUKI)、世界48小時與24小時女子紀錄保持人工藤真実(KUDO, MAMI)、沖山健司、竹田賢治、堀竜麿…等,日本隊陣容十分堅強!中國隊由超馬教授趙紫玉領軍、除了有趙紫玉、單盈兩位24小時賽達男子國際級標準(240公里)的高手,流沙極限賽的2名完賽大將蘭福生、陳學軍…等15位大將,擺出黃金陣容。當然,臺灣本地選手也不容小覷,張智銘、楊皇蘭、吳清章等熟面孔;還有許多高手如去年24小時女子冠軍黃筱純,擁有三項國家女子紀錄的周玲君,也將第一次挑戰48小時賽事!
這場賽事作為全球頂尖48小時銀牌賽事之一,雖然寒流鋒面來襲,選手只需要注意保暖不要失溫或受傷,便會是個適合衝破個人最佳紀錄的一場賽事!參與的跑者需要長時間活動肌肉與直立身體,耗費大量的體力與能量!特別感謝弘陽食品提供的健康美味的野菽家營養棒,台灣味之素提供選手們BCAA胺基酸能量包,喬山健康科技贊助具有高蛋白質與豐富礦物質的SIMPLY 7藜麥脆片,讓參賽者們能在賽後人手一件迅速補充失去的能量恢復元氣!
無論你是為了防疫少出門,或是沒目標賽事降低跑量,為了讓未來能跑的更強、更長、更持久,這段期間可以花更多心力在肌力訓練。下文彙總4種針對不同目標的循環訓練,主要能訓練核心肌群,讓你獲得更大的爆發力、肌耐力、穩定性和平衡。
以下核心循環式訓練是由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Jeremy Shore創建,他二十餘年來致力於幫跑者提高跑步和運動表現。
1. 先練習各動作示範的技巧,每個動作持續30秒鐘、休息15秒,再接續下一組。整個循環持續5分鐘。
2. 滑到下方,依據你的目標在家裡嘗試4種循環訓練,包括爆發力、肌力、穩定性和平衡感。
1. 起始於高棒式:手臂伸直,手腕在肩膀的正下方,從頭、軀幹到腳形成一條直線。
2. 使用核心力量,將左膝彎曲觸碰右手肘,再將腳放回起始位置。
3. 切換成右膝彎曲觸碰左手肘,再將腳放回起始位置。盡可能快速左右輪替做1-3步驟。
1. 起始為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手臂放在兩側。
2. 臀部往後推並彎曲膝蓋,呈深蹲姿勢。
3. 雙手掌著地,腳向後跳至高棒式姿勢。
4. 快速將腳跳回起點位置,手離地,呈深蹲姿勢。
5. 站起身回到起始位置。重複1-5步驟。
1. 起始於高棒式:手臂伸直,手腕在肩膀的正下方,從頭、軀幹到腳形成一條直線。
2. 彎曲右肘,將右手肘到前臂貼地;接著左前臂也貼地。
3. 接續伸直右手臂、左手臂並回到起始姿勢。重複1-3步驟,並輪流由左或右手臂開始。
1. 臉朝天花板,將雙手伸直展開貼平於地面,使身體呈T字型;雙腳併攏伸直朝向天花板預備。
2. 雙腿打直像雨刷一樣右左來回擺動,擺動幅度盡可能大。全程維持腹部支撐,肩膀不抬起。重複1-2步驟。
1. 坐在地面,雙腳貼地與肩同寬,雙手掌貼地置於肩膀正下方,用力將臀部抬離地面。
2. 同時抬起右手和左腳,並盡快觸碰到彼此,返回起始位置。
3. 切換至另一邊重複。重複1-3步驟兩側輪替。
爆發力循環:幫助踢腿力量或是跑陡坡時的動力
蹲跳→棒式進階→雨刷式→蹲跳→X登山者式→螃蟹踢(回到第一個動作重複循環)
肌力循環:增強肌肉耐力和續航力
X登山者式→蹲跳→棒式進階→X登山者式→雨刷式→螃蟹踢(回到第一個動作重複循環)
穩定性循環:幫助你長時間保持良好姿勢
棒式進階→蹲跳→雨刷式→棒式進階→X登山者式→螃蟹踢(回到第一個動作重複循環)
平衡感循環:從雙腿、腹肌到手臂,改善身體各部位的平衡,並轉化為更平衡的跑步姿勢
螃蟹踢→蹲跳→雨刷式→螃蟹踢→X登山者式→棒式進階(回到第一個動作重複循環)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SPOTEBI
責任編輯/Dama
「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今(4/9)在百人齊跑的見證下成功完賽,聚集各大院校好手與一般組跑者,面對全長44.2公里、近500公尺高低落差與21公里爬坡段的終極坡道馬拉松賽程,考驗參賽選手的肌力與耐力,各隊皆卯足全力正面迎擊,由大專組「疾走大師A」與「遠征旅跑」兩隊,分別以2小時47分50秒及2小時55分03秒成績拿下冠亞軍,兩隊將飛往美國紐約參與「布魯克林半程馬拉松」再度較勁,進行最終跨海決戰!
32度的炙熱氣候給予台灣大學、師範大學等參賽隊伍艱鉅挑戰,不管是配速策略、團隊合作以及個人意志展現,在幾乎毫無遮蔽的日曬山道中,每個跨步都觸動跑者極限神經,參賽者不分你我相互吶喊打氣,勇敢面對高低落差達500公尺的險峻陡坡,與綿延不絕的21公里爬坡路段,疾走大師A隊表示:「由於第一次挑戰山道馬拉松,平時較少進行爬坡訓練,因此陡峭坡度對肌力消耗造成不小負擔。此外,天氣超乎預期炎熱,維持體力成為重要課題。」然而,火熱氣溫也擋不住各隊伍拼力疾跑的堅定意志,山道接力賽無疑激發出跑者們「always in beta我要我更好」強悍精神,創造出永不停歇的高昂士氣。
即將前往紐約參加最終跨海決賽,大專組冠軍的「疾走大師A」興奮表示:「很高興有機會參賽,能夠前進美國更是開心!」New Balance藉由本次「決戰天堂路 眾力飆速接力賽」,再次宣揚致力推廣全球跑步文化的決心,大專組冠亞軍疾走大師A與遠征旅跑可以分別指派6名選手(共12位),代表台灣站上於5月20日在美國舉辦的「布魯克林半程馬拉松」,非同小可的世界級舞台讓參賽選手熱血沸騰,誓言延續永不放棄的團結精神,將台灣人激戰到底之堅毅態度推向國際,演繹絕不妥協的跑者本色。
New Balance眾力飆速接力賽特別選址於美不勝收的「寂寞公路」,全長44.2公里山路賽道中過半為爬坡路段,第一棒由雙溪國小出發,總共設置三處接力點,包含三貂運動公園與美拍景點「不厭亭」,位於瑞芳與雙溪交界處,跑者沿途不但可眺望瑞芳美景,雙溪鄉全貌亦能印入眼簾。隱藏於美景中的山路陡坡讓跑者吃盡苦頭,高達500公尺的高低落差更是體力與肌力的嚴峻考驗,此外,接力形式賽制讓跑者不再依循個人英雄主義,而是上下一心、眾志成城,邁開疲乏腳步跟緊前端跑者,一股作氣超前對手,在疲憊中燃燒因高溫沸騰的血液,為團體榮譽奮力比拼,「疾走大師A」表示:「我們每個人的擅長項目不同,這次特別以肌力與耐力來區分棒次,像是第五棒能在拉鋸中甩開對手奠定勝機,就是良好成效的印證!」戰友間的革命情感油然而生,孕育出馬拉松賽事少見的團隊信念。
New Balance首次成為NYRR (New York Road Runners紐約路跑協會)官方贊助單位,期盼透過馬拉松賽事提升台灣全民路跑風氣,本次眾力飆速接力賽大專組冠亞軍隊伍將直指「布魯克林半程馬拉松」,延續跑者團結一心的無畏態度,在美國紐約與全球好手力爭高下,進行跨海決戰最終回!失利隊伍亦無須氣餒,New Balance明年將再起賽事,只要保持專注訓練並突破自我可能,征服賽道就從嶄新的自己開始,你就是下一位優勝者!
| 大專組 | ||
| 隊伍編號 | 隊伍名稱 | 比賽成績 |
| 1021 | 疾走大師A | 2小時47分50秒 |
| 1076 | 遠征旅跑 | 2小時55分03秒 |
| 1022 | 疾走大師B | 3小時00分02秒 |
| 1026 | 國立屏東大學 | 3小時02分15秒 |
| 1051 | 北市大水上系 | 3小時09分25秒 |
| 一般組 | ||
| 隊伍編號 | 隊伍名稱 | 比賽成績 |
| 3005 | HiFIT運動空間 | 3小時07分03秒 |
| 3009 | 嫑嫑 | 3小時43分40秒 |
| 3013 | ENVIS翔鷹 | 3小時57分11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