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適應綜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是由Dr. Selve在1930年所提出的,說明不管經歷任極冷、極熱、巨大的心理壓力、身體的經疲力竭等等艱難的環境後,身體會因應這些環境壓力而給予適當的反饋,當身體面對壓力後得到適度的休息與恢復,將可以在下次壓力來臨前得到超補償,接著會提高我們抵抗壓力的能力(提升運動表現)。身體對於過度訓練反應來自於無法得到適當的休息後引起的超補償,並且又再次接收超量的壓力施加在人體後的現象。
根據統計加拿大與德國是研究「過度訓練」最多的國家,而過度訓練是人在面對過大的壓力時啟動的保護機制,而這些保護機制又會反應再生活中的生理變化,所以當你在增加訓練量或強度時,要時時刻刻的注意這些身體變化的小細節。來自在加拿大非常有名的體能教練Charles R. Poliquin簡單地的複雜的研究中歸納出兩個結論。
當過度訓練是被「訓練量」所引起時,代表可能給予運動員過度的重複次數跟組數(Reps、Sets)。這類的運動員會跟你說,我感覺自己永遠的睡不飽,除非每天除了晚上的睡眠時間外(7-8小時),再另外再撥出一段小睡片刻的時間(1-2小時),才有辦法得到適度的恢復。所以很簡單,當你接收了超量的訓練量時,足夠的的睡眠品質與時間,並且給予額外睡眠時間就是預防過度訓練的好方法。長時間感到睡眠不足也是過度訓練的警訊(當然不包括你常常熬夜玩遊戲、喝酒等等…本來就晚睡、亂睡的習慣)。同時,當訓練量引起過度訓練時,食慾會增加,因為訓練量引起的過度訓練大部分是好發在肌肉組織,這時候身體會需要更多的睡眠、更多的食物、熱量來恢復。
以上是幾點非常簡單觀察過度訓練跟預防的方式,要知道過度訓練並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經過長時間過大的壓力、不足的恢復所綜合累積起來的結果。發生過度訓練會造成身體免疫系統的下降,發炎反應的上升,所以有些過度訓練的人也會出現無精打采,而且容易感冒的症狀。從另外的角度思考,既然過度訓練不是短時間造成的,所以也是可以很好的被追蹤跟發現的。(提早發現,提早預防)
關於Eddie熊璟鴻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 台灣肌力與體能協力:肌力與體能專業教練 (Taiwa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TSCA), Level III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rofessional, CSCP III)
◎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 台灣紅十字會總會:CPR+AED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粉絲頁 Epmact Performance
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為了能瘦身減脂保持身材,你是否也花許多的金錢購買器材或加入健身房?然而,有時候透過一些生活周邊的事物也能達成這項目標。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樓梯」就是一種殺手級的有氧訓練設備,它不需要你花費任何的金錢,只需準備充足的勇氣及決心接受超強的有氧訓練就可加速燃脂效率。有多項研究都表明,爬樓梯30分鐘大約可消耗500大卡的熱量,基本上每爬一階大約消耗0.17大卡,每下一階也能消耗大約0.05大卡,所以當你的體重越重消耗的熱量也就越多。樓梯擁有這樣的好處,因此,接下來將特別推薦5個運用階梯就能完成的訓練動作。
伏地挺身是許多徒手訓練最常使用的動作,當我們透過階梯的高度就能刺激肌肉不同的角度,例如你可以站在最下層的階梯,將手放置於第三或第四階上,呈現出伏地挺身的標準姿勢;在進行動作的過程中,必須維持背部平行接著下壓身體,然後再運用胸部肌群及肱三頭肌的力量撐起。
肱三頭肌的訓練不見得需要器材,你可以採用階梯來進行訓練。舒適的坐在階梯上,並將雙手放於身後的台階張開與肩同寬的距離,接著向前伸直雙腿腳後跟放於地板上,身體略為抬高離開地面,彎曲手肘並控制身體臀部往地面下降,直到手肘成90度直角,並維持這個姿勢約2-3秒左右,然後再向上推起並重複以上的動作步驟。
這是一項十分簡單的訓練動作,但卻能大量的消耗卡路里。在進行這項訓練動作時,你只需要站在其中一個階梯上,然後向上或向下跳躍即可,這是一個十分有效率的有氧項目,同時也能積極的訓練下半身的腿部肌群。
在樓梯訓練上加入衝刺這項訓練是另一項很好鍛練體能和消耗卡路里的運動,同時,也是對於我們的心肺功能提升也有所幫助,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你只需要專注於盡力快速跑上階梯,然後再回到底部重複幾次循環。
弓步訓練主要能針對平衡身體、伸展髖關節、強化核心肌群與臀部肌肉等好處,當我們將它搭配上階梯就能讓整個訓練強度更加提升。這項訓練的第一步就是將右或左腳擺放至階梯上,然後將身體垂直下壓成弓步姿勢,這時你擺放置前方的腿膝蓋彎曲成90度角,後方腿同時下壓膝蓋也成90度,手可放置於腰部兩側或朝前(只要能維持身體平衡),保持這個姿勢約3-5秒再將身體恢復成起始動作,接著換另一腿執行上述重複動作。
資料來源/FITWIRR、YURI ELKAIM
責任編輯/David
相信各位都知道想讓訓練變得更加有效率,就必需要對自己的訓練目標有更明確的認知,凡舉增加訓練的重量、動作的反覆次數或是增加訓練組數,都是為了達成訓練目標的手段之一,但你是否忘了訓練最終的目的就是肌肉!而當我們要有效率的訓練肌肉,就必需要專注於刺激肌肉的生長要素上,接下來我們將依據刺激肌肉生長的5個要素來做介紹,並依據重要性依序排列。
當收縮中的肌肉因負重而被迫伸展,主要是收縮力量與外來阻力相抗衡的結果,也很容易會造成大量的細胞受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重量訓練的離心收縮期,另一個狀況就是進行伸展動作的時後。然而,當負重與肌力相抗衡的階段就會產生肌纖維的撕裂和強迫組織自我修復成長,簡單來說伸展的張力是肌肉強烈生長的訊號,因此,必須透過離心收縮的訓練技巧,才能讓肌肉的成長出現最大化。
當肌肉因為負重而導致收縮困難的時後,就是必要進行強化與成長來抵抗外來的阻力,所以,我們就必需要透過正確的收縮訓練技巧來達到肌肉的生長效能,因此,在許多的訓練規則上會將增加負重或增加總訓練重量,來確保肌肉能持續的接受刺激進而成長。
我們都知道重量與強度絕非是影響肌肉生長的唯一因素,否則我們就只要透過最大肌力的重量來進行1RM的訓練就可以,根據200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並非越接近最大肌力的重量訓練,對於增進肌肉成長效率是最好的,因為,肌肉整體所承受的張力時間也扮演了一個決定性的角色,試想當訓練的重量越重,肌肉能反覆執行的次數就越少,相對來說肌肉所承受的張力時間也就越短。
如果採用過輕的重量進行訓練,則肌肉能反覆接受張力刺激的時間越長,但承受的張力大小可能就不足以刺激肌肉的成長訊號,在多項的研究中也發現,會出現這種現象的負重,一般來說都介於最大肌力的20-40%之間,因此,我們必需要在受力的大小與時間之間取得絕佳的平衡點,經過多方面的科學研究結果,顯示最佳的負重平衡點大約為最大肌力的70-80%左右。
當我們體內肌肉組織的代謝功能被激發到極限時,身體的乳酸就會開始產生堆積,這時肌肉組織就會出現一種被燃燒的感覺,進而產生刺激肌肉合成作用的訊號,這個訊號由於是透過酸性物質所產生出來,因此,被歸類為化學因素與前三項所敘述的物理因素,透過增加負重和創傷式訓練來增加肌肉成長不同。
你有發現當肌肉重複進行某一項訓練動作,會因為反覆的進行收縮產生充血的感覺,這個反應被稱做肌肉膨脹感 (pump),這時多出來的血液將會負責將營養與氧氣帶入肌肉和代謝廢物等等,同時,也會造成肌肉組織某部分的變形。假設透過肌肉膨脹感讓更多的血液流入,就會造成肌肉纖維組織間的距離被越推越進,形成一股機械性的限制力量,這也是促使肌肉生長較弱部位的訊號,由於這樣的反應並非創傷性,因此,可以透過高頻率進行反覆訓練,尤其適合當做促進恢復的方式。
資料參考/menshealth、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