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肌肥大 Muscle Hypertrophy
1
肌肥大 Muscle Hypertrophy
2
運動後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乳酸堆積?專家打破理論
3
巴西男子想變綠巨人浩克,卻險意外截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肥大 Muscle Hypertrophy

2017-02-15
知識庫 運動生理 健身 重量訓練

肌肥大是指將身體的肌肉組織締結變大的現象,顧名思義就是讓肌肉看起來更大更厚實,在透過增加收縮蛋白後,可以使肌肉纖維逐漸增大,以及肌肉的細胞肌質可以透過漸進式阻力運動來增加,一般來說,肌肥大主要呈現有兩種形式,就是收縮單元增加與非收縮單元增加。

肌肥大效應,讓肌肉看起來更加厚大

收縮單元增加

通常是指人體的肌小節受到張力或是張力負荷才導致呈現縱向或橫向的肌肉增加,肌小節是指人體肌肉細胞的縮短單元,存於細胞之內。

傳統的重量訓練通常是以橫向的肌小節增加為主,並且使肌肉的橫斷面更大更厚實,則縱向的肌小節增加則是為了要適應新的功能長度時才發生,肌肉的向心收縮增加橫向的肌小節,總而言之,離心收縮會使人體的肌小節增加。

非收縮單元增加

這是指人體肌肉細胞中,非收縮單元、肝醣、液體和肌內膜結締組織的增加,但是,這樣的增加對人體其實沒有什麼功能性,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健美選手與舉重選手的肌肉細胞差異,健美選手的肌肉雖然大塊,但通常能舉起的重量會比舉重選手來得較輕,不過這樣的結果都是來自於兩著的訓練方式大大不同。

如果要達到肌肥大的目標,可以每次在訓練時,都可以將每組訓練都採用高訓練量方式以及短暫休息來達到,在每組訓練的次數應該要比肌力訓練來的更多,但要比訓練肌耐力來得少,才可達到。

在肌肥大訓練的課表時間上,初學者可以採用一週兩天來訓練,則有健身一段時間的人,可以採一個星期做六天訓練,在每次訓練時,主要使訓練到1-2個主要肌群,像是肱二頭肌以及肱三頭肌等,建議每種訓練動作基本只少要做到3-4組,每一組最多為15下,中間採短暫休息,時間約30-60秒,因為人體每個肌群需要72小時的時間來恢復,所以一整次的完整訓練,建議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因為過度訓練不僅會傷害到肌群,還會影響到預期時間想看到的成效。

透過訓練讓肌肉裡的肌質增生,就叫肌肥大 ©leanmuscleproject.com

在許多研究指出,訓練所引起產生的代謝壓力會帶來肌肥大的效應,代謝壓力的產生,通常是由訓練所引起的無氧醣解產物,包括有乳酸分子、自由基、無機磷酸鹽等等,接著告訴身體該要開啟肌肥大的生化途徑了。

通常健美選手的訓練會採適中的重量來做訓練,在每次訓練時,會以一組8-12的次數,並給予身體足夠的代謝壓力以及機械張力,而舉重選手則一組以1-6下的次數來訓練,因此健美選手擁有顯著的肌肥大,這也解釋出為什麼健美選手並不用舉得特別重,卻可以擁有比舉重選手更肌肥大的體態。

健美選手的肌肉

一般來說,建議在訓練肌肥大的強度,應該要掌握在70%-80%之間,然後介於肌力跟肌耐力之間,以中高等的阻力來訓練,等到訓練的肌肉產生疲勞時,會促使血液流動,讓肌質擴大,所以在進行這種短休息又要連續組數的訓練,才能使肌肉變得更厚更大。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後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乳酸堆積?專家打破理論

2019-02-12
觀念肌肉痠痛運動生理話題

在運動後,有些人會有肌肉酸痛的問題,一種是「急性肌肉痠痛」另一種是「遲發性肌肉痠痛」,許多人都會把延遲性肌肉酸痛的問題認為是乳酸堆積所造成,其實不是!現今許多的研究早已推翻了這些過去的論點,並且表示,這些肌肉酸痛是因為在運動時,肌肉的組織中出現微小的撕裂,所以導致肌肉發炎以及疼痛感增強。

運動後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乳酸堆積?專家打破理論 ©drneelaminmd.com

什麼是乳酸是?如何形成?

ATP是運動時骨骼肌收縮的即時能量來源,在運動期間,肝醣與葡萄糖可以分解為丙酮酸(Pyruvate)以產生ATP。丙酮酸在有氧氣的情況下可以進入粒線體進行氧化代謝以獲得更多的ATP,而在無氧的情況下則會代謝成乳酸。乳酸的英文可以稱為(Lactic acid)或是(Lactate),但事實上Lactic acid並不等於Lactate,Lactic acid是弱酸並且會迅速解離成氫離子,剩餘的部分則與鈉離子(Na+)或鉀離子(K+)結合形成稱為乳酸的乳酸鹽,肌肉中不會有太多的Lactic acid,血液裡就更少了,因此乳酸不會長時間堆積在體內。 

乳酸真的會導致肌肉痠痛嗎?

延遲性肌肉痠痛是每個運動員都有的經驗,在做完劇烈、或是不熟悉的運動後,隔天肌肉才會開始酸痛,所以才有延遲性的說法,在運動後的12小時後會開始有感,24~48小時達到酸痛的頂點,之後才慢慢開始改善,但是乳酸在運動後一小時內就已經清除完畢,但痠痛至少要12個小時才會產生,要說乳酸造成遲發性肌肉痠痛,這是不成立的。在1983年時,有學者質疑過乳酸與肌肉痠痛的關係,他們發現上許多跑者在跑坡時,雖然產生較多乳酸,但它們的痠痛感並不顯著,相反地,如果跑輕鬆的下坡時,在產生一點點乳酸後,隔天這些跑者們的肌肉就容易痠痛,這表示,乳酸並不會造成運動後的遲發性肌肉痠痛。

乳酸不會導致肌肉痠痛 ©fedhealth.co.za

乳酸是否對身體有害?

在西元2004年一篇國外研究報告顯示,在運動前服用乳酸竟然能幫助跑者在高速下跑更久,這明顯與「乳酸造成疲勞」的假設不符,隨後,在2011年的研究也重現了這個結果,比起安慰劑,乳酸能讓運動員在高強度的心肺能力測試中持續更久。乳酸可以被人體回收利用,心臟、大腦和慢肌纖維能夠非常容易地從血液中清除乳酸,所以如果將快肌纖維產生的乳酸運送到慢肌纖維或另一個粒線體還未完全過載的肌肉中,這些肌肉可以將乳酸鹽轉換回丙酮酸並將其送到檸檬酸循環並進入電子傳遞鍊在有氧的狀態下進行有氧代謝產生能量(ATP),因此,乳酸在運動期間可作為骨骼肌的燃料來源,也是心臟、腦、腎臟和肝臟可用的燃料來源。

乳酸能增進運動表現 ©史考特醫生

總結,運動後的1~3天內的痠痛是延遲性肌肉酸痛的現象,與乳酸的形成沒有顯著關連,延遲性肌肉酸痛常見會發生在突然急遽增加運動量與強度、進行大量的肌肉離心收縮運動所造成,所以,當你們在運動後趕到肌肉痠痛時,千萬別再誤以為是乳酸堆積所導致!

資料來源/史考特醫生、Curiosity、competitor running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巴西男子想變綠巨人浩克,卻險意外截肢

2017-01-16
新聞健身話題

在巴西有一名男子,一直對健身這方面感到非常有興趣,突然有一天迷上像綠巨人浩克般的身材,於是冒著生命危險,將油以及酒精注射在手臂的肌肉裡,藉由這些外界物讓肌肉可以更加凸顯,但是注射量實在太大,導致男子的雙臂險被截肢。

羅馬里奧·阿爾維斯(Romario Dos Santos Alves)

這名一直想讓自己變得更強壯的男子,名叫羅馬·阿爾維斯(Romario Dos Santos Alves),在3年前就開始迷戀注射藥物到身體的肌群裡,阿爾維斯:「一直以來我對健身這塊領域都非常有興趣,前陣子,我在健身房裡看到手臂肌肉十分發達的人,他們宛如電影裡的綠巨人浩克,強壯又結實的手臂真的深深吸引我,於是我就開始與他們成為朋友,一起開始健身。」

但是,阿爾維斯表示,雖然自己已經有健壯的手臂了,但是還想要看起來更壯更厲害,於是開始長期注射酒精以及油來讓肌肉越來越大,像是電影綠巨人浩克一樣非常強壯。

阿爾維斯注射前 ©irishmirror.ie

阿爾維斯:「當初我使用了雞尾酒來將二頭肌增大,我的手臂臂圍已經到達有63.5公分這麼粗,但是,這個方法確實也有致命的危險,當時的我也正面臨一連串的健康問題,我當時甚至說服我的妻子幫我注射到我注射不到的肌群,但是不久後,這些合成填充物就在我身上開始產身疼痛,一開始我以為是不是應,過幾天就好,但是實在太疼痛我就跑到醫院去檢查,醫生知道我注射這些合成物時都快嚇死,而且並嚴肅地告知我,我所注射的油中所含的毒素可能會令我出現腎衰竭的現象,如果在持續注射不僅身體會衰竭,可能我的雙臂都要切除。」
 

羅馬里奧·阿爾維斯(Romario Dos Santos Alves)
阿爾維斯驚人的手臂

阿爾維斯健壯的上半身,讓他在他的家鄉裡被許多人命名為怪物,還嚇壞許多小孩,只有自己的家人才接受他。

阿爾維斯與家人
阿爾維斯與家人

在及時趕到醫院治療的阿爾維斯,終於挽回自己的雙臂以及身體,但是,他依然想要成為職業健美運動員,他說:「雖然偶爾還是會想用合成填料來增大我的肌肉,但是我絕不會再碰它了,我感到十分後悔,我也知道自己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但我終會實現目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