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跑需要越過岩石、樹根等類似障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運動。其技術難度也比普通路跑要高,即使在平坦和上坡地形亦是如此,下坡跑原本就是路跑技術中的難點,那放在越野中就更是難上加難。
由於重力會產生的加速度,在下坡越野跑練習中,嘗試不扭傷腳踝或跌倒成了困難的事。不過,一旦習慣了在岩石、樹根、滿地樹葉或曲折的下坡路上做下坡越野跑練習,你會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你可能常聽到這樣的建議:「選擇適合你的路線。」起步時不要太過心急,一切都要循序漸進才有牢靠的收穫。選擇一條對你來說難度最小的線路,或者是找一條你想跑的線路。或是你可能看過許多厲害的越野跑者用大幅擺臂的方式增加平衡,你也可以試試。
Dipsea越野跑是美國最悠久的越野賽事,近年連續獲得三次冠軍的布萊恩‧皮爾切(Brian Pilcher)向大家介紹了4個掌握下坡越野跑的技巧:
找一段最好有點難度的下坡路段,然後一次次以不同的速度訓練,你必須克服恐懼,練得多了自然就不怕了。
如果你的步幅過大,那你會在空中停留很長時間,當在接觸地面時,常會因為剎車不及而讓速度失控。為了不破壞你的速度,縮短步幅會更好。其另一個好處是能使你的腳快速而精確地著地。
相似於縮短步伐,快速轉換也有利於跑者的下坡技術。通常情況下,你會擔心後腳的落地。但實際上那並不是你最需要擔心的事,在上坡的時候,身體重心應像前傾,但下坡時身體則要微微往後,不必過度專注於腳步,否則反而容易發生意外。
相大多數下坡路都在上坡路之後。在比賽中,你的身體會想要(也需要)在下坡時調整恢復。但要注意:別讓你的頭腦也調整恢復。無論如何,你必須讓身心分離,保持專注將有助於你減少摔倒的頻率,並幫你保持速度。
對於一位跑步愛好者來說,光是每週幾十英里和幾個小時的跑步訓練就足以佔據生活大部分的時間了,根本沒有空閒再多做其他額外的事情。但是當你認知到一個穩固的20分鐘到30分鐘的重量訓練可以成為你下一個階段的進步關鍵,幫助你在半程或全程馬拉松中跑得更好,這就是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背後的概念。
以下五個動作,每個動作做1分鐘,可以助你打穩基礎,在馬拉松中跑得更好。
雙手握住啞鈴,放置於頭部後面,雙腳打開略比肩寬,緩慢地降低身體,直到大腿與地板平行,停留10秒,再慢慢起身,返回到起始位置,做1分鐘。
躺在地面,腰臀貼緊地面,雙腳抬起呈90度,雙手各持一個啞鈴預備。雙腳打如同採腳踏車,左右腳畫圈替換,此時雙手也要隨著左右腳的節奏向前向後推,做1分鐘。
雙腳打開略比肩寬,右手握住啞鈴舉至頭頂,上半身向左下彎曲,讓右手碰至左腳踝,停留5秒,回到起始位置,換左手握啞鈴,上半身向右下彎曲,讓左手碰至右腳踝,相互交替,做1分鐘。
雙手握住啞鈴,放置胸前,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朝外,繃緊腹肌,將臀部後推,膝蓋彎曲,身體往下呈深蹲姿勢,雙手仍放置胸前,在最低點時停頓一下,然後將身體撐起,回到起始位置,做1分鐘。
burpee會訓練到全身百分之70以上的肌肉群,包含核心肌群、腳、手臂、腹部、臀部及背部等,除了訓練肌耐力、彈性、活動性外,它對於心肺的訓練也非常的有幫助。
下蹲,將雙手撐在地面,與肩膀同寬,用力將雙腿同時後蹬,成一個掌稱平板式者伏地挺身撐起時姿勢。完成一個伏地挺身,屈腿、向前跳,成為一個俯臥收腹的姿勢,再從俯臥收腹姿勢向上跳,來回動作做10個。
運動是一個專業,更是有發展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