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什麼是「肌肉控制」?
1
什麼是「肌肉控制」?
2
超負荷訓練與增肌
要突破肌肉的訓練瓶頸!你該了解正確的超負荷訓練技巧
3
納達爾為湯米而脫!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什麼是「肌肉控制」?

2017-03-10
知識庫 健身 運動生理

什麼是肌肉控制?其實這只是個健美專門的用語,就是能控制一般人無法控制的肌肉而能自在活動的能力,應該都見過健美選手抽動胸肌這個動作,這就稱為肌肉控制,甚至在其中,還有人能做到隨心所欲的操控身上的任何一地方肌群。

肌肉控制

其實,無論是抽動胸肌或是活動肩胛骨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肌肉控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能夠將身體的意識傳遞到全身的肌肉,並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它們的起伏,像是在健美比賽台上時,健美選手在擺出各項動作時,必須將全身的肌肉用力,這也可以說是一項特殊技能,例如在用力讓胸肌隆起的同時還要保持腿部肌肉的緊張,對於一般人來說有著超乎想像的難度,因為這是需要經過訓練才能做得到。

以下三種方式能增加我們肌肉控制。

 1  緩慢做訓練

在訓練時,如果將動作放慢,就會有越多時間給我們人體去思考肌肉用力,慢慢去感受肌肉正在發力,雖然並不能快速完成動作,但是可以在當中感受到肌肉正在運作,當訓練者在進行晉身動作時,可以嘗試用大概2秒做向心收縮動作,3秒做離心動作,雖然當下會感到許多困難,但久而久之一定能感受到能更容易控制肌群。

 2  先進行單關節訓練,再做多關節動作

人體單關節的訓練動作可以讓鎖定目標的肌肉很簡單直接地發力,當肌肉真正感到充血及疲累時,,再去做多關節動作的訓練,這時鎖定目標的肌肉必定會感受到用力,這是一個預先疲勞肌肉的做法,一般來說,訓練單關節再進行多關節訓練的方法有:先做平胸飛鳥,再做胸推;先做側平舉;再做肩上推舉,先做坐姿腿伸屈機;再做深蹲等。

 3  按壓目標肌肉

當我們在做訓練時,可以邀請訓練夥伴或教練在進行健身動作時,輕輕按壓住目標肌肉, 令肌肉的感覺更大,例如在進行胸前下拉時,可以用手指輕輕按壓住背闊肌,雖然看似簡單,但已經可以讓背闊肌更容易發力以及充血。

如果一般人想學著抽動胸大肌,但是由於肌肉不夠發達,而看不到其活動,因此也無從學習,相對地,健美選手或是運動員由於肌肉量比較充足,因此能清楚知道並感受到肌肉的活動,總而言之,在進行肌肉控制前,一定要有相對的肌肉量才能進行。

對健美運動員而言,使用的重量也許並不是那麼重要,重點是肌肉的刺激,建議初學者可以先學會肌肉控制,然後再評估你是否使用肌肉控制來進行訓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要突破肌肉的訓練瓶頸!你該了解正確的超負荷訓練技巧

2021-01-29
健身知識庫觀念核心訓練啞鈴減脂增肌重量訓練徒手訓練

相信有在重訓的人,一定都會遵循某些訓練技巧或教練開的菜單來訓練所有的肌肉群,並針對一定的重量進行次數和組數的訓練動作,而且還會要求自己一週要訓練幾天。然而,這樣的訓練邏輯與策略,你真的有了解為何要這樣安排?另外,這樣的設定真的適合自己嗎?因為,有許多的人都是網路上隨意的抓取某個訓練菜單,就開始照著這個規則開始訓練,但這些訓練方式都是建構並依賴於力量訓練的基本原理;這些訓練的原理能正確的帶我們邁向更好的訓練方向,接下來我們將要為各位介紹訓練的基本原理及超負荷的訓練技巧,讓你能安全有效的突破肌肉瓶頸,現在就看下去吧!

超負荷訓練與增肌
要突破肌肉的訓練瓶頸!你該了解正確的超負荷訓練技巧

運動訓練的原理是基於關鍵訓練變量,包含著頻率(Frequency)、強度(Intensity)、時間(Time)和型態(Type)簡稱為FITT原則,根據這些原則我們可以設定好適合自己的訓練模式,然而,為了能更大程度的利用力量訓練,讓自己的肌肉超出一些能力範圍,簡單來說就是超負荷(Overloading)訓練。

你可能會想知道「FITT原則」的詳細內容。

超負荷訓練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對身體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這也意味著透過高強度的訓練模式,讓肌肉能更往上一層的來適應它,換句話來說「超負荷」是讓肌肉能再次成長的原因之一。如果你想要透過較短的時間在健身中看見效果,那就必須要在訓練的過程中超出一些平時肌肉習慣的重量,要記住!想增加肌肉改變體態的唯一方式,就是適度的對肌肉施加壓力,讓它能變得更加強壯來抵抗外來的壓力,這樣的超負荷行為將導致肌肉纖維變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肌肥大現象。

超負荷訓練的技巧
換句話來說「超負荷」是讓肌肉能再次成長的原因之一。

如何超負荷訓練肌肉?

超負荷確實與我們在進行訓練時所舉起的重量有關,但如果你是初學者或已經休息很久的人來說,則不需要太過於關注訓練的重量要增加多少,因為,這時你所舉起的任何一個重量,對於肌肉來說都可以當作超負荷的重量。但只要你有進行固定訓練一段時間之後,就必須要進行所謂的強度提升才能獲得進步,否則,肌肉也只會原地踏步無法再次成長。

選擇你的訓練次數

訓練次數的選擇將決定你的訓練目標,但你也可以透過不同的訓練次數來幫助肌肉,以不同的方式來獲得刺激,例如你原本肱二頭肌彎舉是運用15公斤進行12下的訓練,那我們可以改為運用20公斤進行8下的訓練,這就是改變訓練的次數與重量,下列是最常見的目標與訓練次數的規則,但這也必須依據個人來進行調整。

一般健身者:8-15次/組

肌耐力訓練:12次以上/組

肌肥大訓練:6-12次/組

最大肌力者:6次以下/組

選擇訓練的次數
你也可以透過不同的訓練次數來幫助肌肉成長。

選擇訓練的組數

同樣,在訓練組數上也會決定於你的目標設定,與訓練次數一樣可以隨時的更動正在進行的訓練組數,讓訓練的過程變得更加複雜並增加強度,以下這些是為不同的目標所推薦的組數設定範圍。

一般健身者:1-2組/動作

肌耐力訓練:2-3組/動作

肌肥大訓練:3-6組/動作

最大肌力者:2-6組/動作

選擇適合的重量

一旦知道了要進行多少次訓練和組數之後,你就可以專注於要選擇多少的重量來進行,這也就是使得肌肉超負荷的基本要素。那麼我們該如何來選擇重量呢?如果你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健身者,就會知道每個肌群的訓練總量有多重要,從這裡開始執行你選擇的次數的重量,這個選擇的重點在於在最後幾下要變得不那麼簡單達成,有點類似大家常說的力竭的感覺。如果你選的重量很輕易可以達成你設定的次數與組數,那就必須要增加重量負荷。

你一定會需要「透過1RM評估抓出適合的重量」。

抓出適合自己的重量
該選擇多少的重量來進行?這也就是使得肌肉超負荷的基本要素。

隨時做紀錄

為了能提升訓練的情況,運用詳細的紀錄就能幫助你追蹤訓練的成果,在每次的訓練狀態下紀錄次數、組數與重量之間的變化,就能依據這些紀錄數據調整訓練的強度,並完成超負荷的技巧讓自己不斷的進步。

資料參考/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納達爾為湯米而脫!

2016-05-17
健身話題運動時尚趣味生活

養眼的來了!「蠻牛」納達爾(Rafael Nadal)為服裝品牌湯米·席爾菲格(Tommy Hilfiger)脫光光!

擁有14次大滿貫超級紀錄,曾高居ATP世界排名第一的納達爾,雖然近來戰績灰頭土臉,世界排名已經落到第8,連前幾天的賽後記者會記者也不賞臉,只有來了3位,不過,這位世界網球男神總是有辦法攫取我們的目光。他去年接下湯米·席爾菲格的代言,包括內衣、訂製服和TH BOLD這款男性香水等系列,這意味著他除了露臉,當然也要毫無保留展現他精實的腹肌、臀部和所有你猜得到的部分……。從該品牌第一個揭露的超性感廣告影片中可以看到,納達爾給了我們一個熱氣騰騰的更衣室脫衣秀。是的,你猜對了,除了一款緊身Tommy Hilfiger的平口內褲之外什麼也沒穿。而且,他還大方地把最後一件遮蔽物也脫了下來,讓你的眼珠差點要蹦出來。

當然,這是老少咸宜的廣告,就在你覺得快要看到不該看的「牲禮」的時候,鏡頭馬上就轉掉了(當然一定要轉的啊,讓你看到還得了XD),鏡頭馬上帶到他迷人的臉龐,並給出了一個促狹的搖頭,然後他就轉身去淋浴間。

©Tommy Hilfiger
TH BOLD香水系列宣傳照 ©Tommy Hilfiger

2015年8月25日下午,納達爾也出席了由Tommy Hilfiger在紐約布萊恩特公園所舉辦的一場表演賽,同時出席的名人包括蕾克·貝爾,香奈兒·伊曼,瑪莎·史都華,漢娜·戴維斯和珍·林奇一起觀禮並為他加油。

「因為現在我們(Tommy Hilfiger)是如此的全球化,作為一個網球界的世界名星,納達爾在全球大多數國家都能引起共鳴。他穿上我們家的內衣和服裝,看上去真是太完美太吸睛了。」湯米·席爾菲格如此告訴記者。

表演賽現場,納達爾一定得要脫的啊。 ©Fashionweek.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