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出征號響!李智凱、郭婞淳與洪萬庭「志在必行」力拚亞運三金
1
出征號響!李智凱、郭婞淳與洪萬庭「志在必行」力拚亞運三金
2
來自俄羅斯 首屆競技壺鈴錦標賽震撼登場
3
雙槓撐體(Dips)易造成肩關節囊和肱骨肌腱鬆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出征號響!李智凱、郭婞淳與洪萬庭「志在必行」力拚亞運三金

2018-06-21
話題 健身 賽事 新聞

亞洲地區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綜合性運動會將於8月18日開戰,Team UA頂尖運動員們也將光榮出征!UNDER ARMOUR秉持著「Make All Athletes Better 讓運動者更強」的品牌精神,為即將代表台灣出征亞運的Team UA頂尖選手應援,期待鞍馬王子李智凱與舉重女神郭婞淳、戰將洪萬庭能再次為台灣爭光、志在必行!

鞍馬王子李智凱攜手舉重女神郭婞淳與洪萬庭,將於8/18迎戰亞洲列強。

也許一路走來沒受到太多的注目,但舉重戰將洪萬庭憑藉過人意志力突破瓶頸,實踐了志在必行的精神逆轉人生,2017勇奪世大運金牌!洪萬庭感動提到:「還好當初我沒有否定自己,原來國際金牌離我那麼近!」,同時表示很開心能和學妹郭婞淳一起踏上世界舞台,兩人也已約定好,不僅要一起取得2020東京奧運門票,更要讓台灣舉重揚名全世界!
洪萬庭-「不要跟世界上的任何人相比,因為你每天都在創造自己的新世界。」

ARMOUR BOX特製裝備

為幫助Team UA選手在亞運賽場有出色表現, UNDER ARMOUR精心為三位選手打造特製裝備「ARMOUR BOX」,內含選手個人專屬UNDER ARMOUR頂級訓練產品以及恢復裝備「TB12」,提供選手24小時全方位照護,並期望成為精英選手最強後盾。

UNDER ARMOUR為李智凱客製的霸氣訓練鞋「UA Project Rock 1」,是UNDER ARMOUR與巨石強森合作推出的第一代Project Rock系列簽名鞋。鞋款呼應了李智凱同為全台最認真男人的象徵,同時也是「UA Project Rock 1」在台的首度正式曝光!以中華隊代表配色為設計靈感,湛藍鞋身搭配客製艷紅鞋底,並在鞋身外側手寫專屬李智凱的座右銘「這只是開始,我將翻轉世界」,完美集結巨石強森的霸氣光環與李智凱的奪金毅力,要讓全世界看到這位來自台灣的鞍馬王子大展身手!

專為郭婞淳及洪萬庭客製的「AMP 2.0」訓練鞋,則是要讓兩位舉重女將過去的榮耀重新向世人展現!郭婞淳特製版鞋身,以她打破世界挺舉紀錄的「142 KG」做為設計元素,將金色142數字填滿鞋身,象徵郭婞淳出征亞運為國爭光奪取金牌外,更要突破極限、挑戰自己的紀錄!鞋後的金色「婞念」字樣,呼應郭婞淳對夢想的堅持及信念。而洪萬庭特製版訓練鞋則是以中華隊紅、藍配色及舉重槓鈴為設計靈感,將槓鈴巧妙融入卑南族原住民圖騰,象徵洪萬庭將一肩舉起家鄉的使命,挑戰極限、再添光榮!

鞍馬王子李智凱、舉重女神郭婞淳與戰將洪萬庭三人專屬的ARMOUR BOX!(由左至右)

資料來源/星裕國際
採訪攝影/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來自俄羅斯 首屆競技壺鈴錦標賽震撼登場

2017-05-09
賽事話題壺鈴健身

源自俄羅斯競技壺鈴訓練體系的第一屆臺灣壺鈴錦標賽,5月7日在板橋音樂公園活動中心圓滿落幕,該競賽旨在讓學員們直接上場測試成果,也開放對競技壺鈴有興趣者一同前來參與。活動邀來俄羅斯16屆世界冠軍紀錄保持人 Sergei Merkulin 與9次世界冠軍 Sergey Rachinskiy等人擔任評審與指導,由一連串的競技項目展開,過程精采,扣人心弦,選手們須在時限10分鐘內努力完成最大組數的動作,是意志力與體力的一大考驗。在台首次舉辦的競技壺鈴賽事吸引大批民眾前來觀賞,指導教練群亦上場與其他選手一同進行示範賽,兩位俄羅斯壺鈴大師與主辦人SAM曾詠麟教練等人示範24公斤雙壺鈴挺舉或長循環動作,隨著指示燈的數字迅速遞增,高階培訓官們精彩不間斷的動作與其他選手努力拼搏的精神也贏得全場所有人員齊心大聲加油喝采,加上壺鈴清脆的撞擊聲,場面可謂震撼又刺激!

第一屆臺灣壺鈴錦標賽在板橋音樂公園活動中心震撼登場。

壺鈴引領健康風潮 也非常適合女性訓練

「壺鈴」顧名思義,是一種外型類似茶壺形狀的特殊健身器材,起源於17世紀的東歐市集,當時是用來秤重的工具。每天市集結束後,農夫會拿這個壺鈴造型的器具來回甩動,向民眾展示他強大的肌肉力量,因此,人們逐漸發現壺鈴對於強身健體的好處。俄國政府認知到壺鈴對國民有相當多的益處,便於1981年正式成立第一個壺鈴運動委員會;由於瞭解到使用壺鈴這種單一訓練,就可以維持人民強健的體魄、提高生產率,並降低醫療支出,委員會於是強制開始俄國人民進行壺鈴運動,而後發展至今。

壺鈴可練全身,訓練方式豐富多元。

壺鈴體積小、方便,不受限於室內或室外空間,可針對各項運動所需的爆發力、肌耐力來調整訓練內容,可以說是讓全身上下每條肌肉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對於女性來說,最在意的腰部、臀部運動,利用壺鈴來雕塑身材,更是強而有力的好幫手,因此,壺鈴運動已經成為國際間非常重視的運動,甚至被好萊塢明星、職業運動員、美式足球員、武術家和摔角選手所使用,進而發展成「競技壺鈴」這樣國際級的競賽。

壺鈴造型圓潤,是非常適合女性從事的運動項目。

國際競技壺鈴競賽標準10分鐘賽事項目

國際競技壺鈴競賽,是以10分鐘為標準,選手可選擇下列項目進行比賽累積積分。
競賽項目 壺鈴重量 選手量級
挺舉 (Jerk) 8kg 5公斤一區間
抓舉 (Snatch) 16kg
挺抓混合 (Biathlon) 20kg
長循環 (Longcycle) 24kg
  28kg
  32kg
  40kg
次數*舉重重量/體重=成績   (資訊提供:轉動運動顧問公司)

Sergey Rachinskiy 培訓官(右)講解競賽規則。

與世界最強壺鈴世界紀錄保持人同台競技

是男人,你首先得要打這個人!

他,是16 年來沒人能打敗的選手。Sergei Merkulin 贏過歷史上任何一場壺鈴運動的世界錦標賽,以“俄羅斯極端”聞名!Sergei Merkulin 從18歲開始培訓「壺鈴」運動,在國際壺鈴競技上,贏得16 次世界冠軍、15次俄羅斯冠軍和 5 次在歐洲奪冠。他在挺舉的個人紀錄是10分鐘122次。

Sergei Merkulin小檔案
榮譽體育大師
國際體育大師
16次世界冠軍
15次俄羅斯冠軍
5次歐洲冠軍
多次紀錄保持人

史上最強的壺鈴運動員 Sergei Merkulin

Sergei Merkulin說:「壺鈴運動是一項非常有活力的運動。它能發展到每個肌肉群和重要的系統,尤其是血管和呼吸道系統。壺鈴的重量與疲勞將是一場內心的持久戰,當然包括神經在內,它會培養你的耐心和決心,這項運動給了我很多包括在俄羅斯和世界上的許多不同國家的朋友許許多多的好處與情誼。在俄羅斯,我身為「奧運儲備」學校的一名高階教練,負責培養年輕運動員。我同時也擔任培訓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運動員的教練工作。我喜歡把我多年的經驗傳遞給運動員,當看到他們的眼睛裡火花的時候,我覺得那是我最感欣慰的時刻,那就是我要的一切。」

Sergei Merkulin 示範壺鈴挺舉。

年僅16歲的女子壺鈴高手Santavana Pranadharma,也受邀來台參與四天活動,她也希望藉此告訴所有女性朋友,這項運動不僅適用於男人,女生也能透過壺鈴訓練達到完美的魔鬼身材!

關於亞洲女子抓舉冠軍-Santavana Pranadharma
史上最年輕之一的女子壺鈴選手,年僅16歲的Santavana Pranadharma,是亞洲頂尖女子壺鈴抓舉好手,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成為亞洲壺鈴階級中的大師級教練,而且在13歲的時候,就已經是俄羅斯第一位最年輕的壺鈴高階教練。

年僅16歲的女子壺鈴高手Santavana Pranadharma 為俄羅斯競技壺鈴訓練亞洲首席培訓官 Chris 教練寶貝女兒,可謂虎父無犬女。

像家庭聚會的歡樂賽事

這次比賽除了38位參賽者,當中還包括了兩位物理治療師,他們都認為壺鈴這項運動,除了可以達到自我強健之外,也能運用在物理治療上,對於某些肌肉肌群的復健是有所幫助的。

主辦者同時也是選手之一的SAM,他是上海高級健身房的私人教練培訓官,目前已有學生上千人,並深入研究壺鈴多年。SAM教練表示,壺鈴運動的歷史可以追朔到17世紀,甚至是公元前羅馬帝國都有類似的運動方式,說明這是一項歷史悠久、能促進身體強壯的訓練方式。壺鈴的近代歷史方面,是由前蘇聯體制將壺鈴放在人民的日常活動中,目的是為了增加生產力、降低醫療成本,以及使人民強壯。基於這三項理由,即便蘇聯解散,現今歐洲各國都有壺鈴訓練,延續至今美國、亞洲、澳洲等地也都開始掀起一股壺鈴運動的熱潮。我希望能將最專業、最有效果的壺鈴運動概念帶進臺灣並使其永續發展,達到全民運動的目標,也期待更多人加入他們的行列。

SAM教練也說:「這種世界壺鈴俱樂部的錦標賽與其他壺鈴競賽不同,除了基本體能、心志的考驗,更多的是在於歡樂的氣氛,現場選手親友們的加油打氣,支持場上選手撐過每一次的力量功率輸出,跟自己的心理挑戰。比賽最感人的就是看到一些選手們堅持到底,咬牙撐到最後的畫面,這部分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另外,這個比賽比較像是一場家庭聚會,可以將世界各地的好手聚集在一起,除了學習到更多不同的語言與文化,還可以結交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聽到很多不同的人生故事。」

活動主辦人曾詠麟 (Sam) 教練。

比賽花絮

10分鐘結束,選手力竭跪地。

採訪整理、攝影/Oliver Wu

分享文章
Eddie熊璟鴻

雙槓撐體(Dips)易造成肩關節囊和肱骨肌腱鬆弛?

2017-03-21
觀念Eddie熊璟鴻健身專欄運動部落

知名大聯盟投手體能教練Eric Cressey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中提到,雙槓撐體是他永遠不會給棒球投手或是過頭項目(網球,游泳,排球…)的選手使用的運動。

雙槓撐體

雙槓撐體在離心下降階段時會讓肱骨幾近於伸展極限的角度,這會讓肩膀處於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尤其是過頭項目的運動員,或是棒球投手已經在運動中有大量的肩外旋動作(Shoulder External Rotation),在雙槓撐體中又反覆的進行肩過伸展動作,將容易造成所謂的肩關節向前不穩定(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而且如果在旋轉肌袖(Rotator Cuff)和肩胛穩定性並不是非常好的情況下,那你就只能完全依賴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與盂肱韌帶(Glenohumeral Ligaments) 的保護不讓肱骨頭產生向前脫臼(Popping Forward; Anterior Dislocation)的損傷。而在一次又一次重複的雙槓撐體動作下,這些肌腱與韌帶將會因此而被迫拉長,將會造成肩關節前關節囊(Anterior Capsule)和肱骨肌腱的鬆弛,或者在過度使用的情況下產生退化。而那些有上述這病痛的人將會告訴你:『你永遠不會想要這種情況發生在你身上。

©epainassist.com

知名的大聯盟投手Johan Santana就是因為長期的練習與比賽下造成肩關節向前不穩定,關節囊鬆弛,而動了前關節囊縫合術(Anterior Capsule Plication)非常有名的例子之一。手術後雖然恢復了關節囊的鬆緊程度,但為了要能夠在抓回那投球時向後大幅度拉弓的感覺,還是走了相當長遠的復健之路。或是情況更惡劣已經造成所謂投手絕症的盂唇關節撕裂(Labrum Tear)。

©eorthopod.com
Johan Santana ©Henny Ray Abrams/AP

雙槓撐體離心向下時肱骨的極限伸展狀態,有著非常類似於投手因為長期間過大的肩膀外旋投球姿勢下而造成肩關節向前不穩定的症狀。而如果你是使用臥推長椅來做雙槓撐體動作的話情況還會更糟,因為在你開始離心向下的動作之前,雙手撐在長椅上的動作已經先伸展肩關節了。

©bodybuilding.com

結論:
1. 讓過頭項目的選手操作雙槓撐體動作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2. 對於一般大來說,如果你沒有好的姿勢,優異的肩旋肌袖功能,好的肩胛帶穩定度的話,那你可能不太適合操作此動作,如果有肩傷的病史更不用說了。
3. 特別是如果有肩鎖關節(Acromioclavicular)痛或此區域的慢性疼痛的人應該更遠離此動作。
4. 不對任何人推薦此動作,因為如果你的目的是要練胸跟肱三頭肌,你會有更好的動作選擇。

參考資料:http://ericcressey.com/baseball-strength-training-programs-dips

關於Eddie熊璟鴻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 台灣肌力與體能協力:肌力與體能專業教練 (Taiwa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TSCA), Level III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rofessional, CSCP III)
◎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 台灣紅十字會總會:CPR+AED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粉絲頁 Epmact Performance

/ 關於Eddie熊璟鴻 /
Eddie熊璟鴻

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