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ISF世界中學生籃球錦標賽代表隊選拔賽,15日於師大附中體育館舉行。選拔賽宗旨誠如這次活動的精神標語「BEAT THE BEST」擊敗最強 才能成為更強,從中可以看出選手們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對基層運動員的期許,正是這次體育署派隊出征,與世界各國好手切磋交流的最大用意 。
首戰重演今年HBL季軍賽戲碼,能仁家商對決高苑工商。能仁開賽靠著團隊防守壓迫,造成高苑頻頻失誤,上半場以25:13領先高苑;下半場高苑仍無法有效突破能仁的防守,雖然第四節有拉抬氣勢,將比數追近至個位數,但終場仍以15分之差敗給能仁,無法如願報HBL季軍賽之仇。
能仁教練楊政倫對於這次參賽的期待,是為新球季球隊默契的磨合做準備,畢竟這批球員是高一及高二,因此還需要經驗的累積,對這個比賽並沒有甚麼目標,希望且戰且走。楊政倫表示:「防守溝通要再明確一點,進攻選擇可以再更從明一點,但球員們默契並沒有那麼好,希望靠著這個比賽培養默契,畢竟新的球季開始了。」
教練楊政倫曾是能仁的明星控衛,對於隊上主力控衛谷毛唯嘉,楊政倫希望他的能夠再聰明一點,不要做太多多餘的動作,進攻選擇能夠在更明確,節奏掌握能夠更好,很期待他有更好的表現。
緊接著登場的就是由本屆HBL男子組冠軍松山高中出戰東山高中。松山高中三年級後衛高國豪即將畢業,也宣告松山進入「後高國豪」時代,本次參加2017世界中學籃球錦標賽代表隊選拔賽,首戰面對東山高中,黃萬隆教練多以高一、高二的球員上場練兵,雙方拚戰到最後,松山靠著莊家誠關鍵2罰中1,終場以42:41氣走東山。
雙方開賽打得相當激烈,過程中松山中鋒林正嘴唇撞傷退場休息,比賽持續鏖戰到最後1分鐘,東山後衛劉承彥在倒數階段投進底線中距離,將比賽追至41:41平手,松山靠著新任隊長莊家誠關鍵2罰中1,以1分之差氣走東山。
松山面對三年來首度沒有高國豪的比賽,球隊以1分之差擊敗東山,黃萬隆教練不是很滿意球隊的表現,一度在比賽中摔戰術板,黃萬隆表示:「面對沒有高國豪的比賽,這是第一場比賽,希望大家能夠把高國豪的得分、防守扛下來,新的球季重新出發,防守做好,莊家誠等球員都要把棒子接下來。」
至於林正以及105學年度HBL新人王林勵,黃萬隆教練對他們有所期待,黃萬隆表示:「林正才剛開始,畢竟他的經驗還有個人技巧都不是很夠,希望能夠再多加強,今天會受傷表示他不夠專注,防守要加強;至於林勵,基本動作還有控球技巧都還要更加強,畢竟他剛要升高二,很多的防守觀念要再更正確。」
面對這個錦標賽,黃萬隆教練表示參加每個比賽都想贏,也希望能夠獲得代表權,但是因為球員還沒進入狀況,而且賽制的關係,一節只有8分鐘,大家輪替的時間不夠,大家還要多加磨練。
東山教練廖覎鋕則希望能夠帶隊出國比賽,因此今天會讓主力白曜誠多打,很可惜還是輸給松山。
Anatomix Spawn籃球鞋早在2013年便挾著仿生學的結構設計問世,由當年剛加入品牌的Stephen Curry代言,並於生涯首次NBA全明星賽實著亮相。今年春夏,仿生戰靴強勢回歸,由「大帝」Joel Embiid領銜,尼克隊後衛Dennis Smith Jr.、馬刺隊後衛Patty Mills實著上陣,並成為NCAA籃球隊團隊指定用鞋,是適合任何位置的全方位團隊籃球鞋。整體鞋面設計以流動的紅藍色塊交錯,象徵構成人體足部的肌肉組織,全新升級版Micro G科技配置及低筒嶄新面貌,多層面料疊加技術與漩渦狀刻外底,帶來兼具紮實保護與靈敏反應的戰力支援。
今年全新推出的UA Anatomix Spawn Low低筒籃球鞋,鞋面以人體工程學為設計概念,舒適柔軟的多層面料疊加於腳部不同肌腱、韌帶和肌肉上,讓鞋與腳融為一體。中底科技使用反應靈敏的Micro G材料,有效吸收落地衝擊力並迅速提供能量反饋;外底則採用具高低落差設計的弧形外網底路,搭配漩渦狀刻痕塑造非凡抓地力,幫助球員縮短在場上啟動與急停的反應時間,充份展現全方位身手。
UA Anatomix Spawn Low籃球鞋:
1.人體工程學設計:柔軟的多層交織構造基於解剖學設計,可為腳部肌腱、韌帶和肌肉活動提供輔助力量,讓鞋與腳融為一體。
2.外露式網眼布鑲面:具有出眾的透氣性與靈活性。
3.Micro G中底材料:提供出色緩震性能,有效吸收落地衝擊力並迅速提供能量反饋。
4.鞋舌、鞋領加厚襯墊:Micro G鞋墊貼合腳型,打造完美舒適性能。
5.加強耐用性與結構性:鞋面腳尖、鞋帶孔周圍及後跟處採用熱熔材料加固,且於中底支撐片提供抗扭轉功能。
6.高低落差設計的弧形外網底路:外底牽引花紋設計塑造非凡抓地力,可發揮明顯的剪切效應,幫助雙足靈敏地啟動與停止。
幾乎許多運動都應用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所發起,就連籃球也不例外。對籃球選手而言,許多動作像是跑、跳、加速、減速、墊步等,都需要雙腿的力量才可完成,因此擁有良好的雙腿肌力,是籃球員成功的條件,也關乎上場表現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肌力是肌肉運作、擴張、出力,以及骨密度與機件、韌帶穩定提高的根基,這些身體組織必須承受籃球比賽所造成的壓力,而提升腿部軟組織以及骨頭組織的強度,則給予身體更多支持,也就是說能夠避免許多運動傷害。在籃球運動中,下肢最常受傷的部位就是軟組織,像是肌肉、肌腱、韌帶以及關節等,每次用力跑、跳、切後,都得使勁地復原,換句話說,必須產生與原本使身體推進方向相反的力,以便改變方向及從高處落地時減速,若無法從這些高速的情況慢下來就很容易受傷,這些力量的收放是會再長時間中反覆進行。
以下五種下肢訓練,都可幫助籃球員提升腿部肌力。
步驟1:身體站直,將槓鈴至於頸後上,雙腳打開比肩寬,膝蓋彎曲。
步驟2:將背部打直,使身體緩緩下沉。
步驟3:到達低處時,再慢慢回到起始動作。
步驟1:身體站直,將雙手反握槓鈴舉至前方,雙腳打開比肩寬,膝蓋彎曲。
步驟2:將背部打直,使身體緩緩下沉。
步驟3:到達低處時,再慢慢回到起始動作。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膝蓋彎曲,雙手握住槓鈴。
步驟2:身體緩緩起來,過程中保持背部打直。
步驟1:雙腳站直,雙手分別握住啞鈴。
步驟2:將左腳跨出呈90度,右腿向後延伸,停置10-15秒後,換腿執行。
步驟1:雙腳站直,雙手分別握住啞鈴。
步驟2:將左腳跨出呈90度,右腿向後延伸,停置10-15秒後,換腿執行。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雙手叉腰,將彈力帶綁在膝蓋下方。
步驟2:將右腳施力往左跨步,停留10-20秒,再換左腳來進行。